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吴琪琪 通讯员 叶晓玲 刘君晔 张芸)连日来,在西街街道10万吨竹制品初加工厂区,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各类机器设备,对竹材进行切割、剖分、切片、拉丝等。“我们是4月份开工建设的,8月份就建成投产了,比预期快太多了。”加工厂负责人坦言,多亏了街道领导干部主动帮忙协调解决困难事宜,项目才得以快速推进。
自我市创新推出“周三下村日”工作机制以来,全市乡镇(街道)共谋划38个乡镇长工程、182个村主任工程。截至7月底,全市38个乡镇长工程中,2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57.9%,同比增长5.3%,其中12个项目完成统计入库,入统率达到31.6%,同比增长7.9%;182个村主任工程中,14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81.9%,同比增长11.2%。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我市对干部谋项目、抓项目、推项目能力的高度重视。
今年年初,围绕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目标,市发改局制定项目管理领域专业能力创优行动方案,坚持定期把业务培训课堂送到乡村一线。通过对项目前期谋划准备、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项目招投标等多方面知识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干部建立起清晰的项目管理逻辑框架、掌握实操要点,为提高项目发展质效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以前遇到项目谋划,心里总是没底,现在掌握了这方面知识,感觉底气十足。”上垟镇干部陈永健表示,业务培训不仅解开了他对项目要素把握不准的困惑,更开拓了谋划新项目的视野,要切实把学到的政策理论、项目管理业务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送课堂到一线,也送服务至一线。市发改局还组建下沉服务团队,以“周三下村日”为载体,通过“问题收集—现场交办—跟踪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落实”,帮助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掌握项目管理知识是提升干部能力的基本要求,数字化赋能更是助力项目提质增效。不久前,在“龙易督”系统的分析研判中显示,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园项目前期有滞后风险,市发改局项目推进科干部马上进行预警处理,进一步压实项目主体责任,精准督促项目按节点推进。
“龙易督”是我市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创新打造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了项目管理、项目审批、工期倒排、进度管理、问题交办、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项目谋划、建设、竣工投产全过程实时动态跟踪,既为干部提供项目管理工具、助其掌握相关知识,又能预警项目风险,推动干部精准推进项目,以此提升干部业务能力。
在“龙易督”的督促下,今年上半年,我市省“千项万亿”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01.5%,位列丽水第二,较去年同期增长7.19%;85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09%,较去年同期增长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