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蒋加丽 吴必旺 王亚成)8月2日至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热系统分会2025年理事会扩大会议暨全省新能源车辆热管理重点实验室及前沿技术交流、热管理产业招商推荐活动在我市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锋参加并致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热管理分会理事长牛宏伟、秘书长薛庆峰等参加。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热系统分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专家,以及相关零部件企业代表、院校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热管理技术前沿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国际合作拓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汽车的地方就有龙泉制造。我市作为全国汽车热管理领域最大的块状产业集群地,汇聚超过200家相关企业,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已成为当地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潜力最优的特色支柱产业。
今年6月成功创建的“全省新能源车辆热管理重点实验室”,更标志着龙泉产业升级进入新阶段。牛宏伟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龙泉汽车热管理产业正乘新能源东风加速驶入新赛道,以气势如虹的态势打造山区小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龙泉模式’。”
主旨演讲环节,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李明、上海交通大学王丹东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殷翔分别围绕《低碳环保工质的热流科学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化设计与高效集成技术研究》《管理系统智能控制与性能评测技术研究》分享前沿技术,为汽车热管理发展提供了思考及方向。
李明指出,龙泉汽车热管理产业需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聚集人才、强化研发以破解共性技术难题,并发挥学术交流与标准制定作用,建议深化与院校、主机厂等合作。殷翔认为,龙泉产业基础深厚、集群优势明显,应聚焦环保冷媒零部件、集成模块及电池冷板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王丹东建议,企业将研发中心设于一线城市及海外,贴近人才与市场,通过“走出去”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产学研融合实践路径成为研讨焦点。华域三电总工程师姚奕为实验室提出三重定位,成为衔接高校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连接器”,转化实验数据与工艺参数的“译码器”,前瞻行业技术趋势的“瞭望塔”。重庆超力副总经理陈炜强调需以实验室为枢纽整合资源,推动中国热管理技术全球领先。针对技术转化与全球化,三花控股副院长高强分享“销售先行、制造跟进、研发全球化”的三步走战略,其已在德、美、墨等国建立研发中心。三电(中国)董事长王志刚则详解海信“技术孵化产业”经验,提出通过专项团队、股权激励、中试平台及外部评估体系突破产业化瓶颈。
会议达成关键共识,实验室需重点攻关模块化产品、电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等核心技术应用研发,强化国际技术交流,明确差异化定位,真正成为产业升级引擎。薛庆峰秘书长特别强调:“实验室核心使命是服务企业,尤其要扎根龙泉及浙江本地企业。”建议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获取认证资质扩大辐射范围,加速技术成果产品化落地。
会议期间,龙泉本土企业展示了最新热管理零部件产品。与会嘉宾还实地考察了浙西南科创基地及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当地企业家展开深度对接。这场汇聚政产学研各方的行业盛会,不仅为龙泉热管理产业擘画了技术高地建设蓝图,更通过前沿思想碰撞与务实合作探索,为中国汽车热管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龙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