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企业是推动龙泉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动力源,也是这次“弘扬企业家精神、引领创业再出发”主题活动的最重要主体。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活力龙商》系列报道,聚焦企业创业历程、创优举措、创新故事,展示企业家积极投身“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全力向高向新攀登的精气神,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走进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传感器装配车间,只见全自动生产线上一刻不停,焊接、预组装、铆接、去应力、校准、检验……一个个拇指大小的传感器元件经过机械手臂空中翻飞,成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下线。
从原来的20多人到现在的2个人,这条全自动传感器生产线让毅力既解放劳动力又提高生产率,与车间内另一条传统人工装配生产线形成强烈反差。“传统生产线日产是2000个,自动化后一下提高到3000余个,而且产品合格率100%。”毅力公司董事长黄忠毅感慨地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则,也是实现“百年毅力 屹立百年”企业愿景的灵魂秘诀。
“能做‘无中生有’的事,才叫做企业家”
毅力的发展轨迹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当时,茶丰人南下“跑五金”如火如荼,黄忠毅就是其中的一员,这支大军形成了龙泉五金汽配产业的雏形,他们见证了温州瑞安等很多企业品牌的成长和壮大。“我们这支没有自己产品的队伍总有一天会被淘汰,那段时间心境起起伏伏,想着总不能再继续这样跑十年二十年,当时我就想着得回龙泉把实业做起来。”黄忠毅说。
1997年底,黄忠毅用“南下跑业务”赚来的“第一桶金”,回乡投资创立了茶丰毅力空调厂,凭着“执着和坚毅”,渐渐地扎下了根。2003年,响应龙泉“二次创业”号召,他用办厂的“第二桶金”,在工业园区大沙地块买了土地,成立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主营压力开关,企业开始迈上发展正轨。
“2006年,我们年产值只有500万元,项目的一些先天特征让我意识到急需引进一些好项目助力公司发展。”黄忠毅如是说。就在这时,毅力公司收到了美国Dorman——一家在售后系统零部件供应领域极具影响力企业的“工具包项目”电邮询价。
这对黄忠毅来说,无疑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的好事。为此,他深耕客户需求,提前做好谈判功课,当其他5家竞争对手还在模糊认知客户时,毅力已经精准锚定需求,最终Dorman把千万订单交付于尚在起步期的毅力。
然而,订单落地时,困难却接踵而至。当时的毅力公司,只有2栋厂房,没有项目需要的设备和人才,但交货日期又紧,生产几乎是从零起步,意味着这将是一场“从零造车”的硬仗。“退缩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反应过来后,我马上就贷款购买了30多台数控设备和车床,与客户驻场团队日夜攻坚,最终如期交付。”黄忠毅说,这段“从无到有”的创业经历,让他明白企业家精神就是在绝境中劈出生路的狠劲!
如今的毅力,产品总量突破3000个型号,构建起了完整的产品矩阵,2024年年产值达2.3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压力传感器,聚焦汽车领域深度开发,不仅在陶瓷电阻、陶瓷电容等关键工艺领域形成技术储备,还延伸至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多元场景。
“做企业非常‘简单’,坚持市场导向”
“很多人问我做企业的秘诀,我的答案始终是坚持市场导向。这话听起来简单,真正去践行,却要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黄忠毅说。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敏锐嗅到新发展机遇的毅力公司,把战略定位投向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并通过市场调研,把目光盯上美国四大汽车零部件商超之一的奥特众,力求跻身其供应商行列。
“如果能走进奥特众供应体系,无疑是对企业实力的绝佳背书,但他们对供应商的筛选标准十分苛刻,要走进去并不容易。”黄忠毅说,为了敲开奥特众大门,毅力开启了近十年的“长跑”。
期间,毅力公司投入了近千万的模具设备,开发出500余款汽车调速电阻、控制模块,不断打磨自身。历经7年的沉淀,毅力终于通过层层考验,进入奥特众供应商体系,第一年合作便拿到了1800万元的订单,这场“持久战”也为毅力后续开拓欧美高端客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毅力始终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不断提升识变之智、求变之法、应变之能,于变局中开新局。“早在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初显时,我们就提前布局了国内主机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发力并取得初步成果。”黄忠毅说,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让他们成功避开了今年中美关税贸易战的“雷”,在破局之中找到新路。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在一次与美国德州仪器传感器项目工程师的交流中,黄忠毅捕捉到一个行业变革信号,传感器才是未来汽车电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尽管那时的中国市场尚处萌芽阶段,行业关注度低、技术壁垒高,但他仍然果断布局,委托德国一家公司定制开发出一套价值18万元的陶瓷电阻模具,开启了传感器验证及开发之路。
2012年,毅力生产的传感器产品一经投放欧美售后市场,就受到了客户的认可。黄忠毅乘势而上,2017年在中国智能传感小镇江苏常州建立研发中心,组建压力传感器OE团队,引进陶瓷电容技术,建成年产200万套的无尘车间和覆盖90%国标测试的压力传感器实验室,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目前,已成功给国内部分新能源主机厂配套,进一步展示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技术和研发实力。
“如今回望,是当年对创新的坚持,让我们在传感器这片蓝海中占据先机,印证了唯有创新,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永葆生机。”黄忠毅说,这些年,毅力一直坚持走在专精特新道路上,累计获得77项国家授权专利,成功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丽水市级重点实验室,晋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企业坚持“外引内培”模式,千方百计拓展人才招募渠道,吸引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前来与企业共赢发展。目前,企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人员占比超60%,他们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实力,而且为毅力的长远发展和持续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撑和可靠保障。
20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生涯,让黄忠毅坚定地认识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或基础功能,将逐渐失去市场空间,唯有优质产品才能竞胜未来。
记者 林熠 吴琪琪 王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