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张俊燕:“全能女厂长”把来料加工拓到欧美市场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8 09:29:18 点击数:

6月27日,龙泉市俊燕来料加工“巾帼共富工坊”的生产车间里,负责人张俊燕正俯身检查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竹制布艺收纳筐。

她的办公室墙面被各类布艺收纳样品铺满,如同展开一幅立体设计图。“每款产品都精准对应客户使用场景,比如专为卫生间设计的要有防水功能,还有底部带轮方便移动的、可折叠节省空间的……”张俊燕向记者认真地介绍着。

这些主要销往欧美市场的产品,从精细分区的小收纳盒到带透明视窗的大型储物袋,每个细节都浸透着她对海外用户生活习惯的洞察。“欧美客户钟爱布艺材质,对收纳分区的精细度要求近乎苛刻,颜色偏好纯黑、纯白或浅色系,我时刻都在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张俊燕说。

从20平方米小屋到2000平方米大厂房,到年产值千万的巾帼共富带头人,这位“全能女厂长”始终以归零心态迎接变革与挑战,绽放出新时代创业女性“她”光芒。

国企“白领”选择下海经商

凭借对国际市场的精准洞察和品质的严苛追求,目前,俊燕来料加工“巾帼共富工坊”产品种类达上百种,年产值做到一千多万元。但谁也不曾想到,这位成功的巾帼致富带头人,曾是龙泉一家国企的“白领”。

告别朝九晚五的安稳工作,选择了没日没夜的创业生活,背后是一段女性创业的励志故事。2015年,张俊燕辞去工作,用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台电脑和一颗破釜沉舟的心,在20平方米的小屋开启窗帘加工事业。

“布料裁剪、缝纫操作,甚至设备维修,所有流程我必须亲自掌握,因为当时就雇了2个工人,我要当随时能替补的‘万能砖’。”张俊燕笑着说,当时总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硬是从“门外汉”蜕变成“全能行家”。

“说起来,也是碰上了创业好时代,随着大家生活水平质量普遍提高,房地产市场景气,带动家装市场需求量大,我的窗帘生意也渐入佳境。”张俊燕说,2020年,她用小店创业财富买下了2000平方米的自有厂房,加入窗帘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员工也增加到80余人。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勇敢尝试

然而,正当张俊燕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的事业跌落谷底。她果断转型,重新投资100多万元转型竹木制品加工。虽然工厂能够保本,但竹制品生产的粉尘环境令她寝食难安,几经思考后,她最终选择放弃。但这样的折腾,让她的创业几乎停滞。

“从巅峰跌落谷底,每天都在寻找出路。”张俊燕说,2023年的一天,她偶然接到一个布艺收纳袋外贸订单,成为创业新生的转折点。“从内销到外贸,从窗帘加工到布艺收纳袋,全新领域意味着设备、工艺、模式全部推倒重来,我当时就想:拼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去尝试。”

由于不熟悉国际验货标准,在初期她也走了不少“冤枉路”,产品细微瑕疵就导致整批退货。最严重时,已装柜的2000件货品被要求全数拆箱返工。“那时候,连续数日通宵达旦的返修,不仅物料人工损失巨大,而且自己也濒临崩溃边缘。”回忆起当时的情节,张俊燕仍然历历在目。

为攻克质量关,张俊燕开启“贴身盯防”模式,清晨6点起床,7点到岗监督生产,晚上10点最后离厂,三餐都在车间解决。她对错误保持“零容忍”态度,每次返工都带领团队深究根源,将教训转化为流程规范。这种“死磕”精神让团队在半年内将返工率压至最低,客户也从一次次精益求精中看到了她的诚信和诚意。

如今,俊燕来料加工点不仅是外贸产品的生产基地,更是当地有名的“巾帼共富工坊”,2024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发放工资近200万元,稳稳撑起数十个家庭的生活收入,张俊燕也成为员工和客户眼中的“全能厂长”。

小产品也能创造奇迹

“我在这里工作七八年了,老板娘待我们像亲姐妹一样,大家每天干得都开心。”工人刘水琴告诉记者,她们旺季每月能拿五六千元,淡季三四千元,最让人踏实的是公司从不拖欠工资,让人特别有安全感。

在工厂的近50名员工中,宝妈群体占据相当比例,为此,张俊燕又贴心地设置了儿童活动室,让员工们可以边带娃边工作。“创业这一路上,家人的支持与员工的责任感,是支撑着我继续前行的信念。”张俊燕说,关心关爱员工是一种责任,也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最近,张俊燕又新引进了全自动模板机,可实现布料精准定型,效率远超人工数倍。“这不仅是品质的保证,也是我下一步转型的方向。”张俊燕告诉记者,她计划通过数字化技术提质提效,进而打造自己的品牌,让龙泉“小物件”直达更多的海外新市场。

“成功不分行业,只要找准市场需求,付出足够的努力,即使是小产品也能创造奇迹。”采访结束时,张俊燕感慨地说,无论是选择创业还是就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价值。

记者 邱文君 吴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