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泓业新材料:山区小厂逆袭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8 10:38:47 点击数:

编者按:民营企业是推动龙泉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动力源,也是这次“弘扬企业家精神 引领创业再出发”主题活动的最重要主体。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活力龙商》系列报道,聚焦企业创业历程、创优举措、创新故事,展示企业家积极投身“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全力向高向新攀登的精气神,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从300平方米的厂房逐步成长为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2万吨的行业领军企业。龙泉这家企业如何以“长期主义”扎根龙泉,又如何在“两头不靠”的区位劣势中实现逆势突围?

浙江龙泉泓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仓库内,52吨定制色母粒正在紧张装车,即将发往泰国作为生产高端医疗包装的原料,这也是东南亚客户第三次追加的订单了。

泓业新材料是一家专业生产色母粒、功能母粒和生物降解料、熔喷料等专用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无纺布、发泡、化纤、薄膜、热成型等行业。“从追求‘大而全’到专注‘专而精’,我们整整用了15年。”谈起公司走过的历程,公司创始人钱仁建感慨。

从300平方米厂房到三地布局:

创业者的“长期主义”坚守

2010年,钱仁建带着在杭州积累的8年行业经验回到家乡龙泉,在石达石街道租下一间300平方米的厂房,凭借两条生产线和七八名员工,毅然开启了创业之路。“当时,连发货都是个大难题,快递不上门,我们只能自己把货拉到站点。”创业初期的艰难,钱仁建记忆犹新。资金紧张时,他巴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身为技术出身的他,始终坚守中高端市场的定位。

泰国订单的交付周期仅有7天,而行业平均水平却需要15天。“客户上午发来需求,我们下午就能匹配出接近的色样。”钱仁建翻开手机相册,自豪地展示着公司庞大的“色库”——4.5万种颜色配方,宛如一本厚重的色谱百科全书。

龙泉地处浙西南山区,方圆200公里内没有一家下游客户。“色母粒行业讲究‘现炒现卖’,是定制化行业,客户今天要奶茶杯的象牙白,明天可能就换成口罩的熔喷蓝。”钱仁建形象地比喻道。为突破地域限制,他带领团队练就了“三天交付”的硬功夫:研发中心配备30套检测设备,20台挤出机24小时待命,甚至将实验室搬到了萧龙科创园,直接对接全球客户。如今,泓业新材料的产品已远销加拿大、土耳其、越南等多个国家。

这种“慢即是快”的理念逐渐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2013年,厂房扩大到3000平方米;2019年,自有厂房达1.3万平方米;2024年,通过收购杭州、福建的企业,形成了三地协同的生产布局。

更名记:

从“鸿鹄之志”到“泓邃深耕”的蜕变

2010年,钱仁建为刚成立的公司取名“鸿业”,寓意“鸿鹄高飞”。“当时,行业盛行加碳酸钙降低成本,但我们坚持纯料生产,客户都骂我们‘死脑筋’。”他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13年。一家日本客户在测试了20家供应商后,最终选中了泓业新材料的无纺布母粒——因其不含填充料,过滤效率高达99%。“那年我们搬到大沙,厂房扩大到3000平方米,但真正的蜕变是在2019年。”钱仁建指着办公桌上一块竹纤维复合塑料介绍道,“更名‘泓业’,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深度比规模更重要。”

“泓”字有三点水,象征着专注与流动。2019年,公司投入6%的营收用于研发,成功推出抗菌防霉母粒,广泛应用于医院隔离帘等领域;2023年,并购杭州同行企业。“要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钱仁建坚定地说。

在“以竹代塑”的环保趋势下,泓业新材料并未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拥抱变革。采访过程中,钱仁建突然掏出一个散发着竹香的购物袋:“你闻,这就是今年我们和安徽企业共同研发的‘以竹代塑’新品!”这个袋子含有20%的竹粉和可降解塑料,埋入土壤180天即可完全分解。钱仁建介绍道:“‘以竹代塑’的趋势对我们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我们正与一些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更多竹塑复合应用产品。”

坚守长期主义者的大山哲学:

扎根龙泉的底气与自信

“我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高二才第一次去丽水。”钱仁建认为,大山的封闭环境反而造就了企业“深蹲蓄力”的独特基因。当同行追逐短期暴利时,泓业新材料始终坚守初心,不为所动。

谈及龙泉的创业环境,钱仁建多次提到“幸福”二字:“从300平方米到1.3万平方米,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支持。”2022年,企业在萧龙科创园设立了5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并引进了研究生团队,政府提供的政策和服务让“异地研发、龙泉制造”的模式得以顺利落地。“同行都说,在龙泉经商的幸福感是独一无二的。”钱仁建感慨地说。

对于企业家精神,钱仁建有着质朴而深刻的理解:“好赚的钱早就赚完了,剩下的都是‘啃骨头’的难事。企业家要做的就是开拓、创新、坚持。”他提到,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6%,未来将提升至8%以上,聚焦生物降解材料、功能性母粒等前沿领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泓业新材料仍保持年均30%-40%的增速。钱仁建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产值突破3亿元,并持续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我们不做‘价格战’的参与者,而要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采访尾声,他指着色母粒样品墙上一排排整齐的编号说道:“就像调色一样,创业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龙泉人骨子里的‘山城韧性’,让我们敢在没人看好的领域深耕15年。”或许,这正是泓业新材料从山区小厂走向全球市场的关键密码。

记者 周彩萍 徐杰

记者手记

从300平方米作坊起步,到构建跨国供应链;从“鸿业”的鸿鹄之志,到“泓业”的深耕细作,在钱仁建身上,记者深切感受到龙泉企业家独有的“乐观务实”特质。他既对行业未来满怀坚定信念,又能在日常经营中脚踏实地、直面问题。面对龙泉相对偏远的区位劣势,他带领团队苦练内功,突破地域限制;面对“以竹代塑”的环保新趋势,他主动出击、拥抱变革。

正如钱仁建所言:“悲观者等待,乐观者行动。”在创业路上,钱仁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行动力,不等待、不观望,积极开拓、勇于创新。而这份行动力,也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龙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成为推动其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