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一株仙草撑起富民产业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7 16:19:33 点击数:

7月11日,宝溪乡的毛必庆有机仿野生灵芝基地,一朵朵新出的灵芝亭亭玉立,朵朵似祥云,10多位农户正忙着套筒。基地负责人毛必庆介绍,今年70亩林下灵芝预计能收35吨孢子粉,年总产值超400万元。

我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着“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优质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生长。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产品转换机制,锚定“食药同源”新赛道,通过全链条布局和系统重塑产业体系,推动龙泉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千年仙草从深山走向世界,历史经典产业在新时代实现蓬勃发展。

标准化栽培,开启致富“金钥匙”

“灵芝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讲究。灵芝品质要好,栽培技术至关重要,每个流程管理都要到位。”在本味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婷和工人们一起给灵芝套纸筒,同时做好基地的物理降温、遮荫、通风等事宜。

吴婷是一位“90后”新农人,大学毕业后接过父亲的灵芝事业,在兰巨乡、住龙镇建起标准化基地,实行统一培训、技术共享、包销产品,带动12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多元。

据考证,龙泉灵芝种植技术始于北宋,通过家庭传承、师带徒等方式世代流传。至20世纪80年代,人工种植灵芝技术在龙泉逐渐推广,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形势良好,成为龙泉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今年4月,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揭晓,龙泉灵芝(含灵芝孢子粉)以83.83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三年稳居灵芝桑黄类区域品牌价值榜首。

然而,灵芝连作和种植所需的林木资源、土地资源等限制,却制约了灵芝种植规模的扩大。我市高度重视灵芝产业系统化保护、传承、发展和推广,连续承办了四届中国(龙泉)灵芝大会,为种植者、科研人员、贸易商、生产厂家等,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建立新联系、共同探索发展之路的独特平台。借力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等院校平台,积极推进龙泉灵芝品种选育和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创新“龙泉林芝栽培共育系统”,实现了灵芝优质高效栽培与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在锦溪镇“泉灵谷”基地,5万段菌棒被埋入阔叶林下。“仿野生种植让灵芝品质接近天然,价格是大棚灵芝的数倍。”基地负责人介绍,林下种植灵芝,不仅解决了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通过仿野生生态栽培技术,让产出的灵芝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高,食用口感好。

原生态种植,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技艺的创新与传承。而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龙泉市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则另辟蹊径,创新实现工厂化生产灵芝。2024年,双益菇业的高品质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成功入选浙江省农业“双强”十大成果。

“通过工厂化生产技术方式,灵芝种植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倍以上,折算每亩可产孢子粉4吨,是大棚栽培模式的6倍;收粉周期从原来的70天,缩短至现在的25天。”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叶圣益介绍,该技术通过融合机械制菌包、液体菌种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可旋转立体床架以及环控设备,有效地模拟灵芝适宜的生长条件,实现了免覆土、控温控湿和均一性出芝产粉,颠覆了传统覆土的生产方式。

我市加快推进灵芝产业标准化工作,从产品质量、知识产权、标准建设等方面为灵芝产业发展赋能。2022年颁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龙泉灵芝》《地理标志产品龙泉灵芝孢子粉》两个市级地方标准,实现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市级地方标准“零突破”。

目前,我市共建成灵芝规模化种植基地30个,“域内+域外”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年产干芝和孢子粉各2500多吨,是全国原材料供应、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的集散中心。培育集灵芝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家。

养生新业态,仙草入膳康养万家

环境道地,技艺道地,文化道地……“道地灵芝”,是龙泉灵芝的独特之处。龙泉灵芝品质优良,不仅能入药,还和多个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出不同的“共富项目”。传统药材,正以时尚姿态闯入生活。

“三分钟,让你喝上仙草茶!”芝生源董事长周余庆轻按萃取机。铝制胶囊“咔嗒”碎裂,沸水冲淋间,琥珀色茶汤倾泻而下。

周余庆介绍,使用萃取机一键萃取,经过高温高压蒸汽冲刷灵芝孢子粉,三五分钟充分提取灵芝孢子粉精华,从而打造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新灵芝养生方式。这款获专利的设备,解决了孢子粉冲泡结块难题,且萃取之后没有沉淀,避免浪费,口感醇厚,回味无穷。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许多物质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我市积极抢抓浙江省开展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机遇,加快推进灵芝、铁皮石斛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研发上市灵芝咖啡、灵芝压片糖果等食药同源产品8款。

“灵芝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食材,具有镇静安神的效果。我们把龙泉灵芝和年轻人喜欢的咖啡相结合,主打时尚、养生。”浙江龙泉山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敏平说,灵芝咖啡推出后,深受好评,一杯灵芝咖啡在市场上卖到30多元。

近年来,龙泉山食品有限公司不断加大食药产品科技研发力度,先后与上海农科院、杭州医学院、江南大学等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携手芝农建立灵芝基地,种植灵芝300余亩,开发多条生产线,研发灵芝咖啡、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等产品,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需求。

我龙泉市积极推动“食药同源”产业外引外联,根据灵芝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精准招商。2024年,总投资20亿元的科伦药业和云南联铭高端制剂及保健食品项目落地龙泉,为灵芝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龙泉市政府与湘湖实验室开展战略合作,增强企业精深加工能力,新研发食药物质产品5个,其中“灵芝归元饮”新产品也由国镜药业负责生产,今年将全面上市。

仙芝堂生物科技新上线自动化生产设备,推出灵芝黄精茶、灵芝杯茶等新品,深受市场欢迎;渊健生物投入200万元引进智能孢子油生产线,每小时产出3万颗软胶囊;国镜药业新增两款“健字号”孢子粉产品,首批10万粒刚下线就被预订一空……目前,我市已经开发灵芝孢子油、归元饮等精深加工产品30余个,灵芝咖啡等食药同源产品20余款,手握5个国食健字批文59个保健食品备案凭证。2024年,我市灵芝加工产值突破3.5亿元。

农文旅融合,游客纷至沓来

2025年初,“浙江龙泉灵芝文化系统”正式申报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系统以北宋“埋土法”种植技艺为核心,融合“林—芝共育”生态循环模式,被认定为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入选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深厚且优秀的农遗底蕴,让龙泉成为游客康养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我龙泉市大力推动灵芝产业“农文旅”融合,建成灵芝康养旅游线路5条,形成1个灵芝博物馆+N个企业灵芝文化园的“1+N”融合展示格局。

龙泉灵芝博物馆里,收藏了3000余件与灵芝相关的藏品,接待游客80万人次。“这个是印有灵芝的青瓷,这是龙泉宝剑上的灵芝图形,这是过去菇民进山采摘前要祭拜的菇神庙,这是演绎千百年菇民如何种植灵芝的木偶戏……”说起与龙泉灵芝有关的民间宝藏、文化故事,天和农业集团董事长吴子敬如数家珍。

耳朵形、牛蹄形、铜钱形,单层、叠层……每到灵芝采摘季,一簇簇色彩鲜艳的红、紫色灵芝遍布“项永年灵芝谷”,大小各异、形态万千,引得游客连连称赞。

该灵芝谷位于中国传统村落兰巨乡大赛村梅地自然村,依托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优势,营造适宜各种灵芝生长的生态环境,成功研发准野生紫灵芝、准野生树舌灵芝、野外赤芝竹脑等多品种灵芝的栽培技术。专注灵芝种植三十多年的项永年,致力于把灵芝谷观光园打造成全国生态准野生灵芝栽培核心样板区。如今,基地年游客量2万余人次,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

为满足顾客对高品质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好奇,双益菇业积极探索“工业+文化+旅游”,在厂区一侧新建了游客中心、文化展示厅、菌菇知识展示、采摘体验区、特色农产品购物超市等,还开出了特色菌菇宴体验餐厅,把新鲜产出的灵芝、金针菇等食用菌食材,送到餐厅直接烧成美味菌菇宴,成为独具特色的食用菌旅游基地。

开发灵芝咖啡、灵芝茶、灵芝糖果片等深加工产品,建立灵芝谷观光园、灵芝盆景基地,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随着这条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研发、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灵芝产业链不断延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成为龙泉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写照。

记者 胡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