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叶驰龙 通讯员 毛维辉 江珊珊)7月7日,在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新能源机加车间,刚刚入职的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中职校)毕业生周煜杰正在熟练地核对加工工艺参数。作为第二届三田“订单班”的学生,他和其他20名同学一道跳过求职期,毕业就直接到三田公司上班。
“一毕业就可以上班,工资超出自己的预期,我现在对工作信心满满。”周煜杰说他们的表现,也受到了车间负责人的大力肯定:“这些刚入职的订单班新员工,能看得懂工艺要求,也能精准掌握加工精度,一来就能够独立开展工作,让我们少操心许多。”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汽车零部件、剑瓷经典等地方特色产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提升行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订单班,就是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中职校)顺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推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往我们招聘合适的人才难度较大,周期也长,订单班通过订制化的培养,专业技能和岗位匹配度高,学生毕业后直接实现对口上岗,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招聘和培训成本,大大提升了人才获取效率。”据三田公司综合部部长叶丹丹介绍,去年入职的首届订单班26名学员中,已有10余人转入技术、质检等岗位,职业发展良好,已成为企业中坚力量。
“三田订单班,是我们为我市汽车零部件(热管理)产业开设的首个班级,今年毕业的是第二届订单班学生。”学院招生就业处副主任毛维辉告诉记者,校企在订单班的招生招工、专业规划、课程开发等方面共商共建,实行“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制度,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目前还有华晓精密等订单班,为企业打开精准育才的大门。
据了解,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中职校)还联合丽水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推出“3+4”中本一体化、“3+2”中高职一体化、“5+0”区域中高职一体化等多层次学制,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其中,5年高级工、6年预备技师由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培养。同时,我市依托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研究院资源,探索“产教融合+技教融合”路径,通过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等方式,为本土产业培育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