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

龙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龙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1 16:07:08 点击数:

王岗代表:

你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联合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建议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龙泉青瓷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4A级景区丰富的自然文旅资源优势,以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按照文旅消费“升级”、文旅产业“融合”、文旅品牌“赋能”、文旅服务“提质”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稳步推进乡域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一、擦亮文化印记,彰显特色文旅标识

一是夯实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全年共开展“茶瓷水”文化体验、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建设等研学类活动150批次共1.2万余人次。举办“书香宝溪”读书会、“瓷润茶香 花好月圆”中秋音乐会、文化特派团走基层培训等文艺及培训活动30余场,并协办“一剑钟情·从瓷开始”南航飞享自行车公开赛(终点站)。二是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压实文物安全责任,确定9处省级文保单位实行专人专管制度,每日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巡查工作。安排省级文保单位修缮资金,完成龙泉市革命纪念建筑群溪头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修缮和红色革命文化布展。三是与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丽水学院和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共同设立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谋划青瓷与艺术融合发展路径,提出跨界设计和生产方式,建成占地超2000平方米、集产业创新创业、瓷艺展览展示和技艺研发交流为一体的国际陶艺村。截至目前,已完成一期青瓷小镇景区标识标牌、整体环境、酒店配套等设施改造升级;四是引入土人斋团队,打造龙泉市器出东方美术馆及开放式非遗茶空间,获评浙江省第一批非遗美学生活馆;改造提升国际陶艺村,引进龙泉青瓷艺人、省内外陶瓷创客等团队7家,建成“予见 九杯半”咖舍,推动瓷文化和咖啡文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和交流平台。

二、坚持资源整合,打造知名旅游胜地

一是强化文旅品牌建设,推动景区联动发展。溪头村成功获评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制定旅游主路线8条,与龙泉市区、竹垟、住龙等周边景区合作打造4天3晚行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流互送。依托源底古村耕读文化和上垟青瓷文化,将青瓷小镇、源底田园综合体等景点串点成线,优化设计小镇研学线路、内容、形式,为大、中、小学生提供集文化传承、大师指导、创作实践为一体的研学体验。高山村获评浙江省3A级景区村,宝溪景区获评第一批省级非遗主题旅游景区。二是升级非遗交互体验,促进文化活态传承。召开“青瓷乡韵·溪头聚智”青瓷大师回乡谋发展座谈会,组建“窑火传颂”宣讲团,推出“不灭窑火”剧本化展演,演绎千年非遗文化精髓。三是抢抓当下流量热点,深耕文旅融合发展。顺利举办全省“文旅融合”共富工坊现场会,创新打造“溪游记”特色品牌,“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成功入选《2024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积极参与“世界非遗·龙泉记忆”剑瓷产业活动推介会,吸引培训会务、职工疗休养和高校艺术写生等团队合作,提升宝溪“不灭窑火”和溪头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优化旅游服务功能环境。完成太空舱配套设施建设并正式对外营业,“不灭窑火”文化展示馆、“一村人”乡村振兴研学馆、窑乡馆、“宝溪有礼”共富超市等场馆布置,收集具有宝溪元素的文创旅游产品100余样进行销售;更新智慧导览系统和标识标牌11处,设置“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打卡点6个,增设20处瓷艺展示场景和艺术节点。二是提升人才队伍综合实力。开展“80、90、00”干部队伍讲解业务知识培训,以2024龙泉市第三届金牌导游大赛,提高景区讲解员讲解水平。承办“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通过技能比拼、经验交流等形式展示民宿管家风采,帮助全乡30余位女性民宿提升民宿服务技能。三是推进文旅企业项目招引。成功引进上海拉着你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加盟宝溪景区运营,签约飞旅(杭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青井康养综合体项目。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0%。

四、开展招游引客活动,助推度假区人气回暖

坚持“保护优先、修旧如旧”,精致打造文旅综合体,实现青瓷“工艺生产”+“产品营销”+“景点旅游”的特色经营模式,以披云青瓷文化园为核心景区,辐射周边慈缘堂、曾芹记古窑坊、精品民宿、清明古民居历史景观、源底田园综合体等区块,占地面积广阔,功能区域划分明确。青瓷小镇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依托当地深厚的青瓷文化底蕴,组织开展“欢天喜地游丽水,开心快乐过春节”“三八妇女节活动”、情人节、护士节、旅游日、建军节等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招游引客活动,接待北京、武汉、福建、遂昌等政府考察团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组,让青瓷小镇在交流中持续向好发展。

五、加快青瓷小镇资产处置,助推小镇活力迸发

积极对接国土局、道铭文创公司等部门,全力推进青瓷小镇资产处置工作,认真查阅、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报告及处置方案,经过多轮洽谈对接,青瓷小镇资产处置工作取得成效,迎来大突破。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创新旅游项目策划,丰富旅游业态结构

一是加强与文旅公司的深度合作,优化披云山景区规划,打造集避暑、休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高山康养民宿集群,打响“宝溪山居”区域民宿品牌,推动披云山4A级景区创建。二是争取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及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资金,谋划不灭窑火非遗文化演艺、共创中心建设、“趣”游宝溪户外运动等项目落地,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宝溪文化内涵,促进全民健身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积极探索“旅游+农业”“旅游+科技”等新型业态,通过举办文化漫游节、农事节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旅游内容,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深度的旅游体验。三是加快青瓷小镇开发和招商。持续推进龙泉青瓷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景区整体环境、酒店配套等提升及新业态引进工作。同时,在市文旅公司牵头下,加快对接华侨城集团助力青瓷小镇景区转型提质。四是加快源底村研学村落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总投资906.5万元,依托初心馆、文昌馆、剑瓷廉韵馆、源底古民居等现有资源,招引杭州宏基博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24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投用,预计每年带动研学交流、旅游打卡5万人次。

(二)深化合作交流机制,提升招游引客效能

一是强化内部合作,促进主要运营团队、农家乐民宿与龙泉各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与性价比,吸引更多团体游客选择宝溪作为旅游目的地。二是拓宽外部市场,积极开展市外引流,重点加强对丽水、金华、温州、杭州、上海、南平等地区实施精准营销策略,对接各地优质旅行社,共同开发定制化旅游线路,拓宽客源渠道,实现互利共赢。三是促进国际竹建筑文创基地运营招引,积极参与各类招商推介会,详细介绍宝溪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寻求具备丰富文创项目管理经验、国际视野以及良好业界口碑的运营商进行合作,将国际竹建筑文创基地打造成集文化展示、教育普及、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

(三)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强化对外宣传效应

一是持续举办“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系列主题活动,致力于将“每日开窑”塑造为景区内常态化非遗体验项目,深化游客的文化参与感和体验感。动员土人斋、曾芹记、青瓷小镇陶艺村等传统龙窑申报2025年度“不灭窑火”龙窑烧制活动,重启青瓷小镇“不灭窑火”。二是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文旅推介官,探索文旅传播新路径,依托抖音、小红书等官媒,推出宝溪文旅资源介绍微电影,搭建展示宝溪魅力新平台。三是积极争取《剑来》电视剧第一季在宝溪乡取景拍摄,吸引广大读者与粉丝实地探访,通过创新的“小说+旅游”融合模式,开辟特色小说经济新路径,为宝溪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四是谋划特色文化活动。以源底村历史古村落为载体,谋划文昌学堂传统国学文化活动、源底大戏台-戏曲文化节、源底古村沉浸式定向活动及其他大型主题节庆活动。五是打造更多传播窗口。抓住龙泉青瓷博物馆展陈提升契机,与市博物馆对接沟通,在设计方案中加入青瓷小镇发展历程等内容,特别是李强总理2014年调研青瓷小镇,关于“中国青瓷小镇项目好、创意好,尤其文化特色鲜明,在全国独一无二,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更多游客在参观青瓷博物馆时了解青瓷小镇,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对标“打响文旅品牌”,谋划做好市场营销

一是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在“大鱼海棠”网红打卡点的基础上,依托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平台,与网红博主合作拍摄系列引流视频,打造青瓷小镇古龙窑、古村落等“网红”打卡点。二是打造更多旅游线路。借助溪头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热点,谋划景区联动、资源共享,将青瓷小镇、源底村、溪头村串点成线,打造青瓷文化旅游度假精品线路。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系,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文旅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龙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