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持续聚焦“科所站队窗校院”作风效能问题,深化开展勤廉基层单元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单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能力水平。现对形成的30个勤廉基层单元建设典型案例进行展示,以点带面,辐射引领,在全市掀起“弘扬‘六干’作风、奋勇担当争先”热潮,为建设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品质龙泉提供坚强保障。
市财政局预算局:
勤廉并重护航财政运行稳进提质
基本情况
市财政局预算局主要负责全口径政府预算及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分析全市经济运行状况,提出预算平衡举措,承担与省、乡镇(街道)、开发区的财政体制结算管理等工作。2024年,该科室迎难而上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以赴优化支出结构,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17亿元。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积极稳妥防范“三保”等运行风险,助力我市财政管理工作连续三年荣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主要做法及成效
组织联动,全力以赴夯实保障能力。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构建起“市分管领导责任领衔、财政部门牵头督促、职能部门具体落实”组织收入齐抓共管新格局。建立“半月反馈、每月调度、每季复盘”的研判督促机制,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8亿元,增长10.0%。党员干部主动承担向上争资职责,积极联动各单位凝聚争资合力,抢抓政策机遇,全年争资到位40.27亿元,争资额度创历年新高。2024年,在丽水市“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效能建设活动晾晒通报中,我市向上争资指标位列丽水各县(市、区)前列。
围绕中心,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保障涉企扶持、“8+4”经济政策体系、政府投资项目等各项大事要事。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统筹用于“三保”、民生等重点支出领域。集中财力优先支持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事业,聚力保障富民强村等共富要事、教育社保等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55.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1.9%,增长9.1%,以实际行动诠释财政干部的责任担当。
守牢底线,持续化解防范运行风险。坚持“党建统领、融合主业、突出特色、服务发展”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岗”先锋模范作用,将务实、笃行、清廉贯穿工作全过程。以入围省财政厅2024年度预算重点任务揭榜挂帅名单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保工资”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全年保障省级以上“三保”支出24.81亿元。优化“每月预测+平衡预案+调控管理”的库款管控模式,坚持支出服从于收入,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经验启示
组织联动是保障。构建多方协同组织收入格局,建立有效研判督促机制,凝聚组织收入合力,提升争资成效,为财政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结构是重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合理分配财力,以精准支出保障民生与发展要事。
防范风险是关键。严格落实“三保”政策,精细管理预算编制,强化运行分析,防范化解潜在风险,确保财政运行稳进提质。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资源产业科:
实干争先提质效 文旅融合促发展
基本情况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资源产业科主要负责旅游资源普查利用,拟定综合性发展规划、统筹专项规划编制,文旅项目招引,指导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品牌创建、国家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该科室牵头开展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创建工作,宝溪乡溪头村创成2024年全省唯一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推动城区创成省5A级景区城,指导住龙镇创成全市首个省5A级景区镇。全域旅游人次、过夜游人次增速均排名丽水第一。
主要做法及成效
勤学提能铸匠心。聚焦干部业务能力提升,通过每月集中学、项目现场学、警示案例学,将业务能力提升和廉政教育相结合,实现业务廉政同步抓。科室干部发扬以老带新、以专带精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积极分享传授经验,在实践中边学边干、以学促干,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做法,形成“全员参与、分工协作、共同成长”的良好工作氛围。在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省5A级景区城等重大任务创建中,科室干部凭借过硬专业能力精准发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聚力攻坚强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手,全年统筹推进省“双百”重点项目建设,总体完成率达144%;全市旅游项目累计投资额约21.4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31%。其中,城市文化客厅项目完成投资额1.8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83%;棋盘山区块文旅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投资额2.1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210.54%。加强文旅项目招引,编制“一剑钟情,从瓷开始”招商折页,招商引资实到资金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多维创优塑品牌。致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通过高标准规划、全过程督导,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见效,显著提升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2024年,推动宝溪乡溪头村成功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宝溪景区、青瓷小镇景区创成省非遗景区;龙泉山景区、唯珍堂石斛文化园景区通过国家A级景区复核;培育省旅游等级民宿4家,创成省3A级景区村庄5个、省旅游驿站5个,助力龙泉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验启示
队伍建设提供核心驱动力。始终坚持干部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团队协作与业务能力,确保工作推进精准高效,为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项目建设集聚资源蓄水池。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科学统筹资源,精准谋划,强力执行,吸引优质资源集聚,夯实文旅可持续发展基础。
品牌建设擦亮文旅金名片。以品牌打造提升知名度与吸引力,带动游客增长和产业繁荣,助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品质龙泉建设。
住龙镇林业工作站:
建设勤廉队伍 守护绿水青山
基本情况
住龙镇林业工作站主要负责全镇贯彻宣传林业政策,承担营林生产、国土绿化、森林和湿地资源管理、公益林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采伐审批、森林防火宣传、林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工作。2024年,该站共完成住龙镇26.57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共计1009.62万元,惠及农户约1990户,普惠率达32%。
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助农”。以标准化林业站建设为契机,提升硬件设施,加强干部管理,优化服务事项。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并开展廉政谈话,将廉洁要求贯穿干部教育全过程;2024年开展巡林护林140余次,林业政策宣讲、病虫害防治指导、林业技术培训等活动30余次;配备数字投影仪、平板电脑、无人机等设备,采用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推动“种养巡护管”科技化;推进“事项下沉、端口前移”,实现林木采伐证审核办理等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
数字赋能,加强监管“惠农”。住龙是商品林数字化落界试点乡镇,通过积极试行数字化技术,采用“线上+线下”联动落界模式,完成了商品林落点上图2.8万余亩,并运用数字化落界成果完成首宗权利清晰、四至明确、图属一致、证地相符的林权不动产登记证书发放,为森林管理、资源调查、山林纠纷调解等提供保障。2024年完成森林质量提升3000余亩、中央森林抚育350亩。
转型升级,生态经济“富农”。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型蜕变。聚焦森林康养产业,以“半流转半入股”模式进行林地流转,助推樱花谷森林公园项目落地实施,通过租赁收益、项目分红、劳务报酬等多种途径,实现当地农户年增收近130万元,切实将森林生态产品服务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优质林产品供给,2024年新增油茶造林150亩,完成林下经济种植130亩,预计带动林农增收175万元。
经验启示
秉持为民初心。做好服务林农小窗口,深化林长办、林业站一体化工作机制,让“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成为常态,让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筑牢廉政防线。重点关注林地使用、林木采伐、项目工程管理、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廉政风险管控,坚持在“学理论、看案例、谈廉洁”活动中筑牢廉政防线。
坚持创新发展。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林区治理现代化,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和迭代升级,实现数字化综合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