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龙泉市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龙泉市龙南乡综合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丽水市委编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0 17:24:07 点击数:
单位名称龙泉市龙南乡综合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叶晓玲
住所  龙泉市龙南乡蛟垟村12号
开办资金(万元)5.0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统一管理村镇建设、文化旅游、财政管理、林业、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领域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2502066910795R举办单位龙泉市龙南乡人民政府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龙南乡综合服务中心在龙南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经济产业、美丽城乡、社会民生、基层治理等工作,以实干担当推动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坚持提质增效,产业发展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优化共富产业不断壮大。深化“聚力共富·走亲连心”,与三田集团、景宁龙洋农业开发公司开展村企结对联农共富新模式,打造“村企共富工业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70亩。构筑“结对企业+村集体+强村公司+农户”联农共富新模式,由结对企业供给技术、资金支持,村集体入户摸排农民需求、流转土地,种植工业辣椒150余亩,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岗位50余个,带动农户增收6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特色产业持续扩面。持续打响“云耕龙南”生态农业品牌,深耕“高山900”高山生态产业,种植玉米、番茄、辣椒、四季豆、茄子等3000余亩。不断做强认养农业、订单式农业,与盒马鲜生、丽水山耕等线上线下采购企业交流合作,探索“订单式”“销供产”实现路径。以“强村公司+低收入农户”合作模式,栽培高海拔黑木耳10万袋,进一步促进乡域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等,全力推进千亩雾耕科技生态产业基地、5.99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兴川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等项目建设。依托“山海协作”工程,与秀洲区新塍镇、前湾新区越林湖社区开展合作,举办特色农产品推荐会,实现农产品销售58万元。(二)坚持内外兼修,城乡环境在建管并重中绽放新颜全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创新开展村级环境卫生“互比互学互评”活动,以“月考核,季督查,半年互评,年度总评”模式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开展村居环境整治行动12次,发放“十美”倡议书、家禽家畜圈养通知书、门前三包等500多份。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创建。深入推进省级历史文化村项目一般村、丽水市级和美乡村等项目创建,兴川历史文化重点村落项目持续推进。创成五星村省级历史文化村,助力举办2024环浙骑游龙泉站暨第五届江南之巅天空骑行安豫线挑战赛、举办十五届香菇文化漫游季、凤百古道穿越赛、完成龙泉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样板村——建兴村建设等。(三)坚持落实落细,基层治理在和谐稳定中有序推进做“深”和谐稳定。持续开展“周五信访接待日”“书记会客室”,致力化解基层信访问题,积极推进北互通、光伏项目、雾耕电力配套项目政策处理、调处山林矛盾纠纷等38件,化解信访积案2件。全力抓好全国、省、市两会期间安保维稳工作,对重点人员组建专班,以最大担当、最严要求确保安全稳定。做“细”小微网格。聚焦信访维稳、民生保障、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推进“微网格”建设,持续开展“党群连心网格走亲”活动,定期组织“平安志愿大巡防”,先后走访留守老人、困难人群1000余人次。开展基层法治集中宣传3次,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册,覆盖群众2000余人。做“实”治理效能。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毗邻县市乡镇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累计对辖区内“九小场所”、常驻农户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87次,发现隐患53处,完成整改53处,完成率100%。科学有效应对强降雨和第3号台风“格美”,强降雨期间龙南乡建兴村成功避险避灾案例受到国家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通报表扬。(四)坚持多元共治,社会事业在惠民利民中不断进步高质量推进民生服务保障。深入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确保村民“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高质量推进民生服务保障。完成踏勘32户131人,启动整村搬迁17户69人,完成零星搬迁20户75人。切实做好低保低边动态管理,今年已累计发放低保低边补助金889.35万元,临时救助65人次,救助金额28万元;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指标,为部队输送5名优质新兵。全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双增”工作,截止目前,15个行政村总收入724.46万元,同比增加30.46%;强村公司实现利润482万元,同比增长2.4%。高标准开展疫木除治工作。落细落实各村联系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护林员责任,将任务与责任落实到村社、具体到人,形成防治工作合力。截止目前已处置疫木906株,进场31.87吨,已完成下田村、大垟村、坞坑村、建兴村、蛟垟村内等5个村疫木清零,开展入户宣传、疫木清缴专项行动15次,力争12月底前全面完成辖区疫木清零工作。同时,坚守生态底线,加强森林防灭火宣传和野外火源管控,建立与毗邻县市乡镇的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全年辖区未发生火情。(五)坚持抓长抓常,作风效能在走深走实中有效提升坚持不懈抓纪律。压紧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全面排查基层党支部建设,发现并整改问题4个,对相关责任人提醒谈话4次。“三上三下”空心村党建项目、高山农业“共富工坊”建设项目入选龙泉市乡镇(街道)领办基层党建“组团赛马”项目、书记领办“重点项目”清单。依托党纪学习教育契机,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深化警示教育,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学习3次。抓长抓常提效能。大力推动创先争优,完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乡级督考新格局,定期梳理交办任务清单,定期督考。今年以来,围绕正风肃纪、防火防汛、乡村干部值班值守等开展监督检查23次,发现和推动问题整改9个,约谈站所科室负责人7人次,约谈中层干部21人次,通报4次;共处置问题线索14条,转立案9件,其中完成集中整治自办案件1件,退还资金2.2万元。第一种形态处置6人,第二种形态处置6人,开除党籍1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辖区内产业以农业产业为主,形态较为单一,产业延伸链条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二是存在交通区位不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三是招商引资项目较为单一,基本为农文旅项目,存在一定的限制。
四、下一步打算(一)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切实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突出品牌驱动,扩大原种优质农产品种植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品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改造闲置校舍,打造特色民宿,结合上田的观光农业资源,创建综合性农文旅项目,重点推进农文旅融合体验项目。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提高“高山900”特色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继续探索“订单式”“销供产”实现路径,加快特色高辣度辣椒、高山盘菜等新引进品种的扩面提质,不断提升高山智能化集约化育苗产能,推进高山黑木耳基地共富产业建设,与山海协作对接单位深入谋划特色产业强村项目。(二)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实时跟进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助推项目建设高效、高速,持续推进5.99MW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雾耕基地建设、兴川村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建设等项目。完成2个抛荒地548余亩“抛荒地”整治任务,加快推进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建设,完成岱头等4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完成12个单村水站改造建设。以“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三改一拆工作、危旧房改造、大花园建设等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农村“门前三包”,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整合旅游景区、经典产业、古村古街等特色资源,串珠成链,举办龙南乡避暑月、迎辰节、漫游节、木偶戏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能。(三)着力抓好平安稳定,切实增强基层治理新路径进一步健全乡村联动网络,织密防汛、防火、防台抢险救灾保护网,完善偏远山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全面起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配套专项资金支持道路交通隐患整改。做细做优民生实事,做深做特乡域治理,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情报信息网络,常态化开展禁毒、反诈骗、反邪教等平安宣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四)着力抓好美丽乡村,切实提升农村人居新环境推行农村级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有针对性地引导群众参与“十美”工作,完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十美”专项行动,积极探索符合龙南实际的乡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合力推进龙南全域美丽建设。对集镇蛟垟及周边村庄进行一次规划提升、花坛绿化及古道修建等,实现集镇范围区域内绿化养护管理、亮化管理等工作,整体提升集镇及各村的品味及对外形象。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4月1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