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人大代表助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5 16:25:16 点击数:

记者 蒋加丽 吴根武        

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发挥着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邹维武等提出了《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食用菌工厂化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以推进龙泉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该项建议落实。

市农业农村局收到建议后迅速行动,通过优化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科研资源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推动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

2024年,我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对新建菌园和液体育菌中心、菌棒加工厂建设的补助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增加黑木耳适宜机械设备的补助力度。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项目支持,其中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85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黑木耳液体菌种短包集约化养菌中心、菌种场和料棒加工厂建设等。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市的食用菌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去年8月,年产600万棒的智能化食用菌养菌中心在竹垟畲族乡正式投产,成为目前全市最大的黑木耳菌包培育基地,通过菌棒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化进程。

“我们黑木耳液体菌种短包集约化养菌中心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000万元,加上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和菌包产能奖补,预计可获得补助2000万元左右,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森旺菇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明康告诉记者。

加大农业专业人才的柔性引进力度,大力推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我市不断提升黑木耳产业质效。

产业提质增效,人才和科技支持是关键。我市从上海市农科院、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等科研院所,柔性引进一批食用菌栽培、育种、精深加工等专家团队,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培养高端型人才。

“我们聘用了4位产业农技员,与农技干部一起组建梯次专业人才队伍,为全市的农业主体和种植大户服务。”市农业农村局食药用菌服务站站长叶晓菊说。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市通过实施省食用菌团队项目以及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等,不断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针对黑木耳液体菌种养菌中心闲置率高、固体长棒养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难题,开展了分段养菌、固体接种等技术攻关,有效降低了生产种植成本,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如今,在八都、兰巨、查田等地,提升建设了黑木耳液体菌种菌包养菌中心和料棒加工厂,食用菌产业逐渐实现种植工厂化、智慧化、产品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民增产增收、产业提质增效奠定良好基础。

邹维武代表对建议的办理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希望有关部门继续深化政策引导,加快食用菌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