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周彩萍 吴根武)2月16日上午,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培育特色商圈经济,释放文旅消费活力”专题协商。市领导刘赤波、汪继华、付建伟,以及部分政协委员、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
商圈作为一座城市文化、经济、活力的缩影,既是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先后打造万达广场、陶溪川文创街区、西街三江口等特色商圈,为商圈经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推动了文旅消费场景的不断创新。但商圈发展存在同质化竞争、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群体分流等问题。
在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后,与会委员和参会部门单位开展了协商交流。
全德群委员认为,目前龙泉部分商圈在夜间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整体夜间经济的业态还不够丰富,文化旅游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足。她提出,在进一步整合商圈文旅资源,丰富商圈经营活动,推动商圈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有什么更好举措?
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行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围绕“一核、两山、两水”的发展战略,从“项目打造、业态升级、市场合作、产品创新、文创产品、宣传推介”等方面着手,引进君兰文旅、德胧集团等优质市场主体,打造“文化+游憩+商业”的复合型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引进中科正茂开发生物多样性研学实施太空育种项目;与剑来团队合作,同步谋划打造“仙侠第一城”;引进班夫中国,填补龙泉文旅品牌“极限运动”空白。在推进业态植入方面,植入疯狂的小鸭、城市竹筏漂流、皮划艇等特色水上漂流项目,住龙的“便”废为宝、纸上生花—探寻万物循环的奥秘研学业态,陶溪川的文旅产教融合平台主理人春播计划等。同时举办三江口青春文旅市集,“龙泉喜事—大宋喜乐街”非遗沉浸云游等活动,助阵引流拓客留客。
冯晓茵委员是土生土长的西街人,对西街有着深厚的感情,她非常关注西街文旅商圈的打造,她说:“目前西街古街的文化特色还是不够鲜明,对西街的文化挖掘和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后续将如何进一步结合文旅商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龙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圈?”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街将延续肌体脉络,构建“历史名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体系,重构街区记忆场所,让城市记忆“留下来”。深入挖掘宋韵文化、红色文化、进士文化、绍翁文化,串联资源推出“西街记忆”“追寻文脉”等8条研学实践路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培育多元业态,结合休闲旅游、数字宋韵及城市住宿,以及餐饮品牌及西街头烧饼、粉皮、臭豆腐等传统特色美食,还有本土名医及国内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国药老字号中医馆等,打造“美食西街”“康养西街”“宋韵西街”“西街宿集”“青创西街”“实力西街” ,让文旅消费“火起来”。
会上,委员们还聚焦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设施建设、释放资源优势、深化文化内涵、优化监督执法、发挥人才效能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市经济商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进行了逐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