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我市创新推出“周三下村日”工作机制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0 09:37:54 点击数:

开栏语:今年我市的“新春第一会”持续聚焦作风效能和营商环境建设,提出要大力弘扬“立说立行 雷厉风行”的果敢之风、“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的实干之风、“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的担当之风、“变革创新 勇开新局”的进取之风、“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的极致之风,奋揖力行“六干”要求,以一流的作风干出一流的业绩、成就一流的事业。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弘扬“五种作风” 践行“六干”要求》栏目,集中展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的具体实践。

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周彩萍)“在云台山既能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感受到高山的广阔与浩渺,在提升时要考虑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道路新建,需要特别注意边坡防护和排水系统设计”……2月5日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也是我市乡镇干部的“周三下村日”。当天上午,上垟镇干部侯世昌、刘美玲约上相关设计单位专家,来到村级“共富项目”——云台山基础设施提升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推动项目早动工、早建成。

为深化技能型干部队伍建设,今年1月,我市创新推出“周三下村日”工作机制,把每周三固定为乡镇(街道)干部“下村办实事日”,重点帮助联系村社精准谋划一批共富项目,同时围绕党建、经济、平安“三张报表”,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事,切实提升乡镇(街道)干部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技能本领,推动村集体和百姓增收共富。

“上垟除了青瓷小镇,还有很多旅游资源,我们现在就是想通过项目谋划,把分散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吸引更多的人气和流量,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上垟镇负责人说,自推行“周三下村日”制度以来,各村项目谋划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干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在传统村落规划设计中,注意新建部分、修缮建筑与整村风貌相协调。”“规划功能区块时要聚焦古村康养、艺术乡建、数字游民、青创部落等新老业态结合进行精心布局。”石达石街道干部陈方圆、潘成铭,则带着设计团队来到李山头村,实地勘探和讨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方案。

今年年初,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公布了省级第十三批(2025年度)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名单,李山头村成功入选并获得省级补助 700 万元,开启新一轮的保护与焕新之旅,是今年街道与村里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春节假期一结束,干部们就迅速开展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工作。

“干部每周都来,不管是村级事务管理、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问题,大家在一起有商有量,还给我们村里出了不少好点子。”李山头村党支部书记邱张培说,乡村工作千头万线,有了“周三下村日”这个好机制,就能沉下村里帮上更多的忙了。

据悉,为推动“周三下村日”工作机制落到实处,我市要求每个干部按照联系村社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和整体规划、发展方向,量身梳理任务、需求、资源“三张清单”,同时结合乡镇长工程和村主任工程,推动每个村社每年至少自主谋划1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列入乡镇级的“一库两清单”,通过项目牵引带动村庄发展。

既要在一线实践中成长,也需要学习培训增强业务本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市还用好乡村干部技能学院、基层党校、共富学堂等阵地,将乡镇干部抓项目促共富的技能学习,作为干部主体班次培训的重要内容,市乡联动分领域组织开展培训,确保每个乡镇干部和村社干部至少掌握1门共富技能。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接下来,将联合相关部门就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指导,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进一步使“周三下村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最终形成一套契合基层实际、适应发展所需、顺应群众期盼的办实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