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关于印发《龙泉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的通知
一、编制背景
根据龙泉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2022年龙泉市园林绿化专项体检报告》、《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龙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4年中启动《龙泉市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
二、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 《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
5.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建城[2017]222号)
6.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
7.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4-202111
8. 《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
9.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
10.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
11. 《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
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50357-201815
13.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
14.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城〔2022〕2号)
15. 《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2017年)
16.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17. 《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18. 《龙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报批稿;
19. 《龙泉市域绿道网规划》(2013-2030年);
20. 《龙泉市绿线专项规划》(2013-2030年);
21. 《龙泉市中心城区生态修复规划》;
22. 《龙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23. 《龙泉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24. 《龙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5. 《龙泉市水域保护规划》;
26. 《龙泉市综合交通规划》;
27. 《龙泉市园林绿化专项体检报告》(2022年、2024年);
28. 《龙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
29. 《龙泉市城市行道树专项规划》(2024-2035年);
30. 其他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
三、编制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龙泉市中心城区范围,衔接龙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进行划定,具体范围为:龙渊街道、西街街道、剑池街道、塔石街道、兰巨乡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及其相关控制区域,面积72.87平方千米。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与《龙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衔接,为2021—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1-2027年,中期为2028-2030年,远期为2031年-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四、编制目标与指标
1、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着龙泉市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定位,聚焦龙泉市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和浙江大花园建设典型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深度挖掘龙泉市自身山环水嵌的生态优势,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以国家公园塑造全域景群,高品质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泉公园样板,打造浙江省优美生态公园建设的新标杆。
至2035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规划建设综合及专类城市公园29个,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4.3%,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2、分期目标
近期目标(2024-2027年):城市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公园绿地均衡分布,公园品质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实现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7.7平方米/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8.7%,10万人综合公园个数不低于2个。
远期目标(至2035年):实现“园城交融”的公园城市发展蓝图。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公园体系更加完善,其环境、经济及社会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29.3平方米/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4.3%,10万人综合公园个数不低于3.8个。
3、指标控制
规划提出的以公园城市为目标的控制指标:
指标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指标类型 | 指标值 | 纳入计算的类型 | 范围 | ||||||
城市公园 | 其他游憩开放空间 | 郊野型公园 | ||||||||||
现状 | 规划 | 综合公园 | 专类公园 | 社区公园 | 游园 | |||||||
规模数量 | 1 | 人均公园面积(平方米/人) | 导向指标 | 13.98 | 58.26 | ● | ● | ● | ● | ● | ● | 市域 |
2 | 人均郊野型公园面积(平方米/人) | 导向指标 | - | 36.43 | - | - | - | - | - | ● | ||
空间分布 | 3 |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平方米/人) | 底线指标 | 13.70 | 28.61 | ● | ● | ● | ● | - | - | 中心城区 |
4 |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 底线指标 | 84.49 | 94.26 | ● | ● | ● | ● | - | - | ||
分级配置 | 5 | 10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个数(个/10万人) | 导向指标 | 2.0 | 3.4 | ● | - | - | - | - | - | |
6 | 人均综合公园面积(平方米/人) | 导向指标 | 7.38 | 13.56 | ● | - | - | - | - | - | ||
7 | 人均社区公园面积(平方米/人) | 导向指标 | 1.29 | 4.32 | - | - | ● | - | - | - | ||
8 | 社区生活圈人均社区公园、游园和其他游憩开放空间面积(平方米/人) | 导向指标 | 2.20 | 8.85 | - | - | ● | ● | ● | - | 社区生活圈 |
五、编制主要内容
《规划》包含六大部分:一是项目总则,包括规划背景、规划范围与规模、规划期限、规划依据、规划原则;二是规划目标及相关指标,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策略、规划目标 、指标控制;三是公园体系总体规划,包括规划思路、公园体系规划结构、公园分类分级规划、公园布局规划、公园服务半径分析;四是公园建设引导规划,包括公园建设指引、“公园+”模式提升公园绿地品质、配套服务设施规划;五是专项规划,包括公园特色风貌规划、公园植物规划、海绵公园规划、低碳公园规划、智慧公园规划、防灾避险规划、绿道规划,六是分期建设规划及实施保障;七是附则;八是附表。
六、规划的实施周期
本规划的实施周期为2024-2035年,对龙泉市着力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定位进行顶层设计,为龙泉市以国家公园塑造全域景群,高品质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泉公园样板,打造浙江省优美生态公园建设的新标杆提供重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