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吴根武 通讯员 王莹)“戴上VR眼镜的瞬间,我仿佛真的踏入下樟的古老村巷,一砖一瓦都清晰可见,触手可及!”10月10日,在西街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三江口区块的永遇乐吊脚楼内,市民陈丽刚体验完中国传统村落・龙泉数字中心的沉浸式项目,便兴奋地向同行人分享感受。这是前几天刚刚开馆的全国首个县级传统村落实体中心——中国传统村落·龙泉数字中心,它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翻开了新篇章。
数字中心一层借助多屏联动、VR技术等现代手段,精心划分多屏联动风俗历史区、双屏村落互动区、文字介绍+模型展示区、沉浸式体验区等四大功能区。二层则精选了下樟、大窑、李山头等多个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通过高清全景影像全方位展示村落风貌。
“我们耗时半年采集了全市50个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实景数据,并运用数字三维建模、3D动画等先进技术,真正实现了足不出馆就能漫游古村落的梦想。”市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之后还将定期把村落的非遗文化、特色农产品引入三江口集市,真正打通“城村互动”的双向通道,让数字中心成为连接城区与村落的重要纽带。
从“纸载乡愁”到“数活村落”,我市以数字中心为新起点,让传统村落成为推动城乡共富的强劲新引擎。“数字中心不仅是展示龙泉传统村落的窗口,更是带动村落发展的流量入口,能有效引导游客从城区走进村落,从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不断深化 “城村互动”模式,让传统村落既留住珍贵的“乡土味”,又充满蓬勃的“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不仅编制完成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还出台《龙泉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导则》,从整体风貌管控到古道街巷保护,明确43个专项指引,为保护工作划定清晰框架。
“2024年,龙泉成功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后,我们进一步构建‘一城、一带、六片、多节点’发展格局,重点打造西街、小梅—屏南、石达石—兰巨三大片区。”龙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龙泉已完成9个重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及三大片区建设,形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1+3+N”工作路径,同时,还前瞻性搭建“线上博物馆+实体数字中心+移动应用端”数字化体系,让传统村落文化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触网”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