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来龙泉,赶一场与《剑来》的约会!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29 16:18:11 点击数:

特约摄影师 张有钢

《剑来》,听其名就与龙泉有关!

众所周知,龙泉,因剑得名,2500多年前,铸剑鼻祖欧冶子在此铸就三把名剑,从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被称为中国宝剑之邦! 

烽火戏诸侯是网文圈知名的“大神级”作家,他的小说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2017年,他与龙泉交集,在龙泉采风期间,从龙泉宝剑和青瓷中萌发灵感,开始了《剑来》的创作。

“这趟龙泉游历,才发现自己距离充满古风诗意的美好,仅是咫尺之隔。当看到火光四溅打造剑的场景时,我就已经构思好小说的开场。”烽火戏诸侯坦言,“那几天,我灵感如泉涌。”

“试想一下,手持酒杯是龙泉的梅子青,那柄出鞘的三尺气概,手艺竟是承袭于铸剑鼻祖欧冶子,这是一桩何等的快意事?”2017年9月,《剑来》小说开始连载,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剑来》不仅是一部知名的长篇仙侠网络小说,更被改编成为水墨画风的动画连续剧。

开播即巅峰!《剑来》动画接连打破纪录,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450多万人预约了这部动画连续剧。连网红作家六神磊磊看后也忍不住写了一篇文章:《看了五分钟我就觉得靠谱》。

开播首日,四位主创人员与国内外400多名粉丝不远千里纷纷赶赴龙泉,只为参加首映礼,看看这个《剑来》剧中的小镇。烽火戏诸侯发来祝贺首映视频。

《剑来》开篇,剧中骊珠洞天小镇即主角陈平安住的小镇非常引人注目。“小镇的瓷器极富盛名,本朝开国以来,就担当起‘奉诏监烧献陵祭器’的重任,有朝廷官员常年驻扎此地,监理官窑事务。无依无靠的少年,很早就当起了烧瓷的窑匠……”在大骊王朝版图上,此地最先被称为大泽乡,后来被一位圣人亲自提笔改为龙渊,再之后避讳某位大骊皇帝的名字,遂改为龙泉。

看到这里,龙泉人都乐了,这不就是 “龙泉”原型吗?据龙泉史料记载,春秋末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下,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此地于东晋太宁元年(323)设龙渊乡,因避唐高祖李渊讳,在高祖武德三年(620),改龙渊乡为龙泉乡。肃宗乾元二年(759)置龙泉县。

骊珠洞天小镇,正是脱胎于现实中的龙泉。

无论是泥瓶巷与下樟村、廊桥与永和桥,还是阮师的铁匠铺与宝剑铺、龙窑、披云山……可以说,《剑来》中随处可见满满的龙泉元素。

“《剑来》,这是我中学看的书啊。” 

在新一代年轻人眼里,包括预约这部剧的450多万人来说,意义截然不同,那是少年时候的记忆,是陪伴他们中学、大学的精神食粮。做好一部剧,其实是善待一代人的青春。没有谁希望自己的青春记忆被潦草对待。

而正在打造青年品质城市的龙泉,同样不愿辜负这一批“80后”“90后”“00后”,正以 “仙侠第一城”的姿势来迎接《剑来》这波“大流量”。

仙侠奇景,照进现实。“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桃林、云雾、崖壁、急瀑、古村和炊烟,不仅构筑了龙泉古村的美好,也让骊珠洞天小镇走进了现实。置于披云山巅,烟波浩渺,群峰点点若隐若现。八百里瓯江奔腾不息,水墨一挥,烟雨一颤,便是一幅江南味满满的仙侠奇景图。

不论是江浙之巅的绝色美景,还是炊烟袅袅的到小镇古村,抑或是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你想象中的仙侠奇景,龙泉都有。《剑来》粉丝们也纷纷赞叹,龙泉就是骊珠洞天小镇,来龙泉既看了动画,又欣赏了美景,不虚此行。

一瓷一剑,侠气江湖。“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时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骑马仗剑走天涯。在龙泉,你不光能亲眼看到精湛的宝剑锻造手工技艺,还能感受《剑来》同款铸剑体验。“叮叮当当”的锻打声中,冷锻和热锻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敲击,都直观呈现在面前,带来更加鲜活生动的铸剑体验。

《剑来》动画故事的起点——“本命瓷”,灵感源自龙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龙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从绵绵不断的窑火里走出的龙泉青瓷是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千年古城,风雅日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宋代龙泉诗人叶绍翁对家乡的描述。龙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宋韵烟火城。山清水秀,人文荟萃。

在龙泉,还有一条以宋韵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古街——西街。她刻录着城市的历史渊源,沉淀着剑瓷龙泉的文化古韵,见证着源远流长的地域文明。这里依然保存着旧时的老行当,沿街的草药店、打铁铺、王公久老秤店、何同兴剑铺……在这里,你可以“穿越”宋朝,还能体验《剑来》主人公陈平安们的烟火日常。

举办《剑来》首映礼的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与西街一样承载着《剑来》中的情景。原是工业遗存区的老旧街区,经历三载,蜕变为文创街区闪亮登场,如今《剑来》仙侠场景的打造让它更迎来了新的活力。

《剑来》动画还在热播,龙泉又该如何借助这波流量,打造好“仙侠第一城”?

要有“创新性”。把影视文化带来的“流量”变为“留量”,需要避开同质化竞争,抢先全面发展——“沉浸式文旅”新模式。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知名作品《长安十二时辰》为内容IP,打造出由“热门作品IP+沉浸式娱乐+主题餐饮+国潮零售”组合而成的新消费综合体,以沉浸式体验及文化延伸打破西安唐文化旅游格局,吸引了海量游客。

龙泉可以此为蓝本,通过复刻《剑来》动画中的“骊珠洞天小镇”,融合非遗文化,升级打造同款铸剑、现场开窑、“跳刀”技艺、大槐树祈愿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将《剑来》动画的热门作品IP与沉浸式娱乐、主题餐饮和国潮零售的有机结合,植入数字科技手段,使龙泉的文化体验更加生动,吸引95后“Z世代”青年群体,满足他们对新鲜体验的追求。

在西街、望瓯·陶溪川等热门景点可推出非遗工坊、非遗商铺等文旅项目,以“非遗+影视”推动沉浸式深度游。在旅游购物体验上,积极开发“影视文化+文创”周边,让游客带走一份穿越时空的“剑来”礼物,提升沉浸式玩法的趣味性。

拓展“服务性”。唯有根植服务“基因”,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倒逼服务创新升级。影响青年游客对一个城市的印象的,不仅仅是风景美不美、美食好不好吃,还有可能是配套服务设施完不完善、城市有没有温度。

淄博市在疫情期间为隔离的大学生免费提供烧烤。这种恩情推动大学生的情感反哺,进而吸引千万游客进“淄”赶“烤”,城市、情感、社会行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值得借鉴。

龙泉,可围绕“吃”有烟火气、“住”有舒心感、“行”有轻松感、“游”有愉悦感、“购”有满足感、“娱”有参与感,创新升级“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打造一座网红城市。如重点打造一批有“网感”的“主客共享”新型文旅空间,谋划一些活动,嵌入互联网思维,吸引青年游客。也可以谋划一些有温度的举措,比如在西街、上茶街等慢行步行街倡导座椅外摆,提升城市公共座椅的景观化和舒适度,打造一座“可席地而坐”的温暖城市。

打造“多样性”。以《剑来》动画为契机,推出系列“跟着《剑来》游龙泉”的旅游线路。打造城市Citywalk路线图,串联西街下樟古村、宝溪“不灭窑火”、安仁永和桥等景点,让玄幻走进现实。让游客跟随主人公陈平安的脚步,亲身感受现实版骊珠洞天小镇的独特氛围,切实体会到剧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

比如,当前龙泉按行程长短推出了不同的“因缘际会·剑来龙泉”自驾线路,并推出《剑来》粉丝专属优惠,如青瓷制作0元体验、中国青瓷小镇免费游、汉服体验馆0元拍等。鼓励优质“影视+文旅”的主题内容创作,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广泛传播,推动剑瓷文化“走出去”,提升“仙侠第一城”知名度。

《剑来》已来,龙泉,这座深藏于浙西南的“璞玉”,要用更多的创新来打造“仙侠第一城”,用趣味性、多样性、烟火气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天青色等烟雨,我们在龙泉等你。

钟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