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 政府重点工作 | > 政府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工作主线,聚焦六个“品质城市”建设要求,聚势突破抓执行、奔跑跃进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势头稳中向好,呈现“一快、两强、三优”良好态势,“一快”:经济增长快,上半年GDP增长7.7%、列丽水第二,荣获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山区26县第一档次。“两强”:招商引资势头强,亿元项目实现“全年任务,半年完成”,招引完成率达124%;项目攻坚势头强,纳入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丽水亿元以上项目数,分别列丽水第一、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列丽水第三。“三优”:群众致富优,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1%,列丽水第一、山区26县第二;荣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社会治理优,省级民生实事平均进度94.56%;健康浙江建设考核实现“五连优”;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面对6月集中降水期带来的防汛挑战,全市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高效应对,最大限度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平稳度汛,实现人员零伤亡。生态环境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列丽水第一,水质达标率实现“3个100%”。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固本培元”强筋骨,工业基底不断厚实
坚持产业为基,工业为先,把加快工业优化升级作为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的最大推力,不断铸就产业发展新优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
一是平台加速壮大。紧紧扭住工业平台建设的“牛鼻子”,全力搭平台、聚资源、拓格局,深入开展工业“五大平台”建设,新拓展工业空间700亩。加快推进低效用地整治,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亩均论英雄”改革等专项行动,完成低效企业整治29家,专项制定《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低效工业用地使用权收回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等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回收程序、补偿标准、“一事一议”补助等7方面重点内容,累计处置低效用地445亩。
二是产业加速转型。着力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03个,完成工业投资7.29亿元、增长26.5%,其中制造业投资6.25亿元、增长24.8%。深入开展汽车热管理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专项制定龙泉汽车零部件(热管理)产业链提升2.0方案,成功招引中泰新能源、瑞安瀚德等优质汽配产业大项目6个,引导60余家企业深度参与产业链上下协同配套,搭建本土企业与吉利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供需“双向奔赴”。省级新能源车辆热管理重点实验室完成编制申报,打造“上汽—龙泉新能源热管理研发中心”“中汽—龙泉双碳联合研发中心”“杭州本松新材料—龙泉创业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等3个汽配产业研发中心,精密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进度98%,吉利汽车热管理产业园一期完成进度60%,科博乐项目正式投产,实现龙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总成生产“零突破”,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产值增长26.3%。着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引导企业深入开展技术中心培育、绿色低碳工厂创建等系列行动,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28家,新增工业机器人30台,打造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完成新备案技改项目23个,入选“浙江制造精品”和省优秀工业新产品4个,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0%。深入推进竹木产业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专项制订《龙泉市竹木产业综合整治提升企业入驻小微企业园(锯板中心)“一事一议”政策》,梳理摸排竹木“低小散”企业392家,有序推进整治148家,引导竹木企业顺利入园生产14家。完成竹木加工、剑瓷经典产业规上产值分别增长21%、4.2%。
三是企业加速培育。深入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构建完善“市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驻企服务员(派驻总经理助理)”三级结对服务模式,全力开展创新主体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投入补助等系列行动,发放4批次科技补助资金3735.3万元,新增规上企业3家,完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认定66家,打造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创成首家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田压缩机公司),科博乐、新劲2个工业项目入围工信部首批国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名单。
(二)突出“服务增值”强质量,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把“办好企业事”作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最大抓手,快帮快办,立说立办,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政策服务有力度。结合龙泉产业发展需求,专项出台《龙泉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惠企新政,配套资金保障2.53亿元。紧盯企业发展诉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政策4份、惠企政策91份。强化政策兑现效率,迭代升级“龙财通”应用,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兑现各类资金1.14亿元。开展“银税互动”专项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授信额度2.12亿元、无还本续贷服务20.87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7.6%。
二是政务服务有效度。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着力打造“1+4+N”涉企问题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全力下好“首席服务专员制”、“135”限时办结机制、“最多评一次”等制度“先手棋”,提供容缺受理、智能审批、极简审批等服务68次,政务直通车服务1532次,“跨省通办”服务5246次,创新“拿地即拿证”审批模式,汽配产业准入准营“一站通享”降低企业时间成本50%以上,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深入开展“驻企服务大走访”等系列助企活动,累计走访350余人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283件,企业难题化解率94.6%,企业满意率达100%。
三是法治服务有温度。深入推行涉企“最多查一次”,减少检查频次63.69%,开展涉企柔性执法5次,轻微违法执法案件63件,减少63.4%,为企业提供“容错”支持。着力强化司法服务和保障,深入推进“枫桥式检察室”“涉企纠纷服务站”“11087警企服务站”等站点建设,提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65家次,成功调解诉前涉企案件322件。
(三)突出“全域协调”强统筹,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坚持把一体规划、同频振兴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最优理念,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共进发展,全力推动城乡品质新跃升。
一是城市更新步伐更快。金沙路、启明路完工通车,林岭线、华楼街东延-执中大桥完成项目进度86%、龙窑路西延完成项目进度70%,北互通连接线、龙梧线、华楼街东延-武石路等重点道路工程全面开工;火车站站前大道、凤凰路提升改造、华楼街东延-江潭大桥、广源街西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江西会馆、林业车队两大区块建设完工,三江口片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龙建区块加快推进,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完成可研批复,龙泉非遗馆加快可研编制,建筑业总部产业园、全民健身中心、棋盘山基础设施提升、市民中心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龙渊片区、剑池片区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完工,城市风貌加速提升。
二是乡村振兴活力更足。深入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千万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79.8%、列丽水第三;“茶果稻香·海丝瓷源”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任务完成率88.7%,推动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丽水精品花园乡村等6个,西独线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获评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兰巨农业观光园运营规划加快完善,积极承办“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丽水行”、全省红色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等系列活动,黑木耳栽培系统、灵芝种植系统等5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入选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名录。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浙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兰巨乡农事服务中心、双益食用菌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等“双强”项目加快推进,连续第二年捧回“神农鼎·铜鼎”、系丽水唯一,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3%。大力推进黑木耳产业提质升级,新造食药用菌原料林2000亩,黑木耳种植扩容增量2409万棒,完成年度目标69.8%,浙闽赣食用菌交易市场入选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名单,双益、森旺黑木耳液体菌种短包集约化养菌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全省首笔“浙里担·黑木耳贷”业务正式落地,特色信贷产品“菌贷通”提供贷款服务4.4亿元,成功申报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850万元。灵芝种植面积达1225亩,实现3倍扩种,高品质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列入省农业“双强”十大成果。“龙泉红”“龙泉茄”入选省名优“土特产”榜单,首条山区“空中邮路”投入运营,完成大学生农创客培育126人、农民素质提升培训3816人。着力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制定《龙泉市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市工作方案》,完成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盘活闲置农房260宗,新增标准地建设土地流转2136亩,涉农贷款余额增长22.1%,“大搬快聚”完成搬迁902人。
三是生态建设底子更实。PM2.5年均浓度丽水最低、优良天数比率98.9%,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平方公里、国土林草植被覆绿5000亩、流转林权3541亩,建成林下经济基地5000亩,省级林业增汇试点建设基本完成。“华东水产业园-龙泉水产业园”完成方案编制招标,道太乡岭赤电站、查田镇大汇电站等2个绿色水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大贵溪、道太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工验收,更新改造堰坝水闸50座,全球首套半固态大规模储能电站“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成功并网,瓯江山水工程完成84.4%。
(四)突出“开放创新”强势能,动能转换不断加快
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牵引发展的最大增量,多面联动、全力聚势,全面赋能经济稳进提质。
一是外联势头日益强劲。坚持以非常之力推动“双招双引”,优化工作专班机制,紧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端泵阀、不锈钢、食药用菌等重点产业,着力开展“招大引强”行动,成功引进产业链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19个(含20亿元以上大项目1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2个),实到内资13.7亿元;建成“湘潭-龙泉”引才驿站,开展省外招才引智活动37场,引进高校毕业生1432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535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18人、高技能人才1872人。山海协作持续深入,“四飞地、一飞楼”运营平稳有序,获得飞地兑现收益3760万元,乡镇结对帮扶资金、乡村振兴援建资金等846万元。重点交通项目提速建设,仙庆公路下庄儿至兰头段完成项目进度90%,528国道西街至兰巨段、322国道安仁段全面开工建设;义龙庆高速完成集中交地、成为丽水段交付先行用地最早的县(市、区),仙庆公路道太至塔石段完成工可审查。
二是改革创新日益深入。国企国资改革不断强化,系统制定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方案,长运公司完成资产重组,预计市属企业实现营收8亿元;聚焦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龙泉市属国有企业融资规范性指导意见(试行)》,五大核心公司完成市场化融资21.27亿元。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医保服务码、助企政策数字平台等一批数字应用上线,灵芝大脑建设有序推进,龙财通、益林共富等功能持续完善。着力开展科技攻关,征集企业关键技术攻关难题105项,组织企业申报“揭榜挂帅”项目46项、省“尖兵”“领雁”项目研发攻关技术需求9项。
三是增长后劲日益充沛。着力开展扩大有效投资行动,9个项目纳入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76个项目列入丽水市亿元以上项目,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龙易督)高效运营,实现项目建设数字化闭环管理,重大项目新开工15个、完工13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的65.1%,实施乡镇长工程42个,8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9.41亿元。兰巨乡等4个乡镇(街道)以及小梅镇黄南村等6个村的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功列入省级试点。完成向上争资36.17亿元,其中获得一般债券8.5亿元、额度列全省第一;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4.5亿元。
(五)突出“文产并重”强特色,文化事业不断繁荣
坚持把品质塑造、特色挖掘,作为构造文产“生态圈”的底层逻辑,全力擦亮剑瓷“金招牌”。
一是文化传扬更有张力。着力深化“文润龙泉·臻致品质”品牌建设,开展“龙年游龙泉”“龙年龙泉开龙窑”“龙年龙泉赛龙舟”等系列特色活动21场次,青瓷宝剑精彩亮相中宣部“文化中国行”、省人民大会堂、省委宣传部“第一视点”等宣传窗口,与省二轻集团全面开展剑瓷海外展销合作,组织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春季厦门茶博会、杭州茶博会等活动6次,《龙泉青瓷志》《龙泉宝剑志》编纂工作有序推进,龙泉窑(不灭窑火)入选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浙江省龙泉论剑武术大赛”入选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
二是剑瓷产业更有活力。着力实施剑瓷行业“壮腰”行动,新增剑瓷市场主体600家、“个转企”14家,深入开展瓷土、刀剑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启动龙泉宝剑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瓷土标准化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宝剑小镇大师园配套工程(二期)建设,宝剑小镇大师园建设有序推进,宝剑博物馆完成进度70%。深入推进剑瓷产业市校合作平台建设,开展剑瓷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活动10场次,高铝-莫来石质龙泉强化青瓷产业化技术研究、龙泉青瓷装饰板产业化技术研究等科研合作项目进度均超75%。剑瓷规上产值增长4.2%、青瓷宝剑商城平台服务销售额4.2亿元。
三是文旅融合更有引力。出台《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43条文旅新政,全力打出文旅产业提质、旅游客源市场拓展、旅游商品开发等系列政策“组合拳”,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项目建设,城市文化客厅、西街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棋盘山区块文旅功能提升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10%、62.3%、92.4%。全面启动5A级景区城创建,宝溪乡溪头村有序申报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着力开展文旅推介、青春集市、非遗进景区等文旅宣传活动28场次,预计旅游总收入、游客接待量增长12%;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6.3%、46.1%,列丽水第二、第一。
(六)突出“共富优享”强服务,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
一是富民增收加快提速。深入实施“龙易创·泉面享”行动,着力优化青创空间、“青易贷”、“青创110”、“龙泉青年友好门店”等系列青创服务功能,建成首家青年人才驿站,引进青创团队155支,新增创业担保贷款732万元。全力打造“龙易”系列服务品牌,着力优化“线上+线下”零工就业服务圈,新增就业1201人,新建共富工坊8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6%。
二是公共服务加快提质。扎实开展教育“两市”创建行动,龙泉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完成90%,龙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南秦小学学生餐厅宿舍扩建、龙泉三中宿舍楼改造、民族中学扩建工程(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6所小规模学校整合有序推进,中小学城乡校际资源差异系数排名丽水前列。省重点大学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着力深化“山海协作”“百科帮扶”行动,全力深化与浙大二院、萧山中医院、丽水中医院等三甲医院协作,着力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浙丽乡村好医”平台优化等行动,人民医院“卒中”“胸痛”两大中心成功通过国家复评,成为丽水唯一独立具备ECMO与DSA技术结合发展的县级医院,中医医院新院区开始试营业,康宁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人民医院创“三乙”、中医医院创“二甲”有序推进,跨省医保结算服务实现丽水“两个第一”。龙渊街道城东社区、屏南镇南溪口村等1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完成进度70%,龙渊街道金乐社区老年阳光福利院百姓健身房、剑池街道青瓷苑社区中职校百姓健身房等6个百姓健身房完成进度80%。
三是社会治理加快提效。深入开展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编制梳理专项实施方案“一库八清单”,“浙丽乡村好医”数字化改革、青创服务模式纳入丽水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专项试点。“周五开门接访日”共接待群众299人,现场解决问题164个,基层就地化解率达98%。扎实推进平安龙泉、法治龙泉建设,深入开展防汛防台防火应对部署工作,着力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扫黑除恶打霸治闹惩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系列行动,荣获全省首批“安全发展铜鼎”,实现省级“平安县”十九连创。
在落实好六方面工作的同时,我们着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紧扣“党纪学习教育年”的部署要求,重点围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条例》原文学习、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干部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切实提升政治三力。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顶格落实政治责任摆在政府工作的第一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时候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锤炼政治品格,砥砺干事本领,以实绩、实效展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二是实干担当讲作风。严格落实省委“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部署要求,着力开展“勤政”建设,要求干部队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树牢“争先”意识,保持“奋进”姿态,紧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重点环节,全力优政策、抓落实、促创新,以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展现政府干部的新作为。三是悉心悉力讲服务。坚持以民为本,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深化“千名干部驻千企”等系列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最大能力、最实举措、最佳状态,全力做好群众服务。四是从严从紧讲廉洁。始终严守“廉政”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完成省级“公务餐”改革试点,压减一般性支出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