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农工党与无党派人士界别组委员:
你们好,你们在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发展水经济壮大水产业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水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你们提案中所说的,我市水资源总量丰富,优质水资源常规指标远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我们应当有效发挥水资源优势,聚力发展水经济。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优质水资源禀赋,聚力打造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做大做强绿色水电、生态农业、包装饮用水、医药制液、水旅融合等产业,致力于构建“高、大、聚、强”水经济产业,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你们的提议对水经济发展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动力十足,将携手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尽心尽力发展好水经济,做好龙泉的水文章。虽然我市水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正如你们提案中所提到的,我市水经济产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水经济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水经济政策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您的建议开展如下工作:
一、完善体制机制,立足长远规划。
目前,我市已成立龙泉市水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联动、密切配合投身水经济工作中。规划方面,龙泉市水利局和水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已完成《龙泉市水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将于近期发布,届时会有更详实丰富的工作指引,促进我市水经济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运输局正在编制《龙泉市“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更加细致布局我市农村路网,将有效破解农村发展水经济的基建难题。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取水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用水权有偿取得制度,实现用水确权、入股、抵押或者出资合作,及对取水权进行转让、拍卖等路径;通过试点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和制度,破解水权交易难题,挖掘水资源潜在的资产价值。
二、加强双招双引,打造产业集群。
水经济产业发展与我市总体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招引企业,水经济产业正在规划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致力于打破水产品单一的局限性。目前正在孵化的项目有龙泉长安(八都)温泉、宝溪水文化园、道太乡棘胸蛙工厂化生态养殖项目等。同时,我市正在谋划《华东水产业园-龙泉水经济产业园》,立足龙泉水经济产业市场和规划用地等现状,初步确定水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方向和潜在场地选址,分析龙泉水经济的优缺点,因地制宜的绘制水产业园招商图谱。此外, 我市积极谋划参与省市和国家级别的水经济推介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积极推广我市现有品牌,一方面用心招引意向企业来龙调研投资,目前已在开展富氢水和硅素水等新产品的招商引资。
三、推进品牌建设,破解效益难题。
我市不乏好山好水好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优质品牌建设是我市水经济亟需攻克的难题。渔业产业方面,我市石蛙养殖已成规模化态势,系丽水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县,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石蛙养殖主体48家,已孵化“锦鲵”“九重天”“源口”“塘山源”“道太鱼干”等水产品注册商标,道太乡已打造“瓯江渔夫”区域公用品牌,龙泉石蛙正成为浙西南响亮的农业名片。医药水饮料方面,除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镜”“丽水山泉”“披云”等商标外,龙泉市瓯江水利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也注册了“瓯江源”“龙泉瓯江源”“绿水龙泉”等4个文字和图形商标,为产品开发利用提前谋划。旅游产业方面,目前文旅投公司已招引君兰文旅、中科正茂、温州深宿等运营主体提前介入,引导我市文旅街区品牌方案设计,吸引固定创业青年50余人,流动创业青年200余人打造龙泉特色文旅品牌。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重点挖掘培育涉水品牌,将龙泉好山好水的金名片推广出去,做足“水文章”,做好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龙泉市水利局联系,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水利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联系人:王剑,联系电话:138****5935。
龙泉市水利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