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西街街道“拼”出“白云山居图”美丽实景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31 15:31:12 点击数:

5月22-23日,我市开展2024年第一次“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争先创优活动,再一次掀起全市上下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的热潮。连日来,西街街道“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争先创优活动的热度丝毫不减,街道领导干部带头深入项目现场,看变化、问进度,倾听发展诉求、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项目建设如果碰到难题,要及时跟我们说,同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设能快则快……”5月24日,在最美西独线特色精品民宿提升项目伴樟屋点位,西街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正向项目负责人了解项目进展,得知当前建设遇到一些问题,边听边商量解决方案。

最美西独线特色精品民宿提升项目,是西街街道今年的“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争先创优活动项目之一。今年,街道抢抓西独线获评全国最美农村路契机,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结合西独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顺势谋划了该项目,通过对沿线一批个性化民宿的改造提升,打造以叶绍翁、管师复等名人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民宿综合体。

“这些民宿风格各异,有的是打造成青瓷陶艺体验民宿,有的是拓展亲子研学、水上休闲功能,美食上准备推出‘绍翁家宴’等等,项目全部建成后,会成为拉动旅游新的亮点。”西街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正是在全市“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争先创优活动的推动下,街道“拼”了两年的“白云山居图”越来越完美了。

文旅产业的振兴发展离不开好项目的支撑,尤其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文旅项目。西街街道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西街国家历史文化街区、白云岩、石斛文化园等文化街区和景区,也有“云坞古村”下樟、“绍翁故里”岩后、水岸周村等特色村落,还有飞瀑、峡谷、绝壁等山水美景,更蕴藏着丰富的宋韵文化、耕读文化和隐士文化,是一方生态文化旅游的“富矿”。

如何把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竞争力?西街街道把落子放在谋项目、抓项目上。去年,通过充分的前期工作,西街街道把辖区内生态文化资源和村庄、景点进行串点成线,谋划了“白云山居图”共富产业示范带项目,全力建设以研学体验、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户外拓展为一体的最美城市后花园。

随着项目的落地实施,西街街道文旅基础设施和业态更加丰富。在这过程中,街道还通过举办“寻宋·西街”宋韵生活节、三江口月光集市以及绍翁文化节、石斛文化节等文旅活动,一个个“网红村”“网红打卡地”不断涌现,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西街街道接待游客19万人次,农家乐(民宿)经营性收入1384.2万元。

与此同时,西街街道把项目一线赛马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抓手,作为“西街青马营”青年干部的锤炼平台,让人人有担子、个个有任务,以“小管家”微服务模式,让干部参与到项目谋划、招引、建设、投产全流程,有效激发了街道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提升了干部谋项目抓项目的能力。

“项目谋划要深、要细,更要考虑全局性、适配性。我们谋划的每一个项目,首先考虑到项目的精准度、村容村貌的融合度,然后考虑项目投入后能产生多少绩效,能否为村集体经济、村民带来增收。”曾经负责农业工作为主的西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何冬花,如今已成为街道项目方面的行家里手,她正手把手向年轻同事传授工作经验。

干部们都说,“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争先创优活动极大地锻炼了统筹规划能力,能够全面且系统地对项目予以整体布局和安排,而且在面对突发状况以及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作出合理决策。

西街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持续传导“以项目比高低、凭实绩论英雄”的工作导向,不断提升项目运作水平和能力,促进项目早落地、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为品质龙泉建设注入更多西街动力。记者 刘茜 王亚成 通讯员 叶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