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配套标准】龙泉市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索引号:355476147/2024-02055   生成时间:2024-04-30 15:24:48 发布机构:龙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一、县(市、区)基本情况

龙泉市,是浙江省丽水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地理坐标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面积3059平方公里;东邻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武夷山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是浙江省入江西、福建的主要通道,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历来为浙、闽、赣毗邻地区商贸重镇,龙泉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

全市辖龙渊、剑池、西街、塔石4个街道,八都、上垟、小梅、查田、屏南、安仁、锦溪、住龙8个镇,兰巨、宝溪、龙南、道太、岩樟、城北、竹垟畲族7个乡,共19个乡级政区;辖2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14个行政村;221个自然村。

二、当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基本情况

(一)广播部分

1.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现有省应急广播平台是由省广电局统一建设,连接省应急厅应急平台,同时已连接各市县融媒体的应急广播平台和各市县应急局的应急平台,省应急厅可以及时发布应急广播信息,可以随时监测各市县应急广播的使用情况。现有龙泉市应急广播也是由龙泉融媒体中心在2015年开始建设,共建设375路双向终端,2023年根据省、市广电主管部门关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关部署,今年年初开始各县针对行政村、户籍人口20户以上自然村、灾害事故多发易发点的应急广播布点情况进行统计。应急广播体系深化建设工程将于2024年完工,新建716个点位,加上前期建设的终端将覆盖所有社区、行政村、20户人口以上自然村以及事故易发点。

2.对农专题节目

中心广播对农栏目《龙泉金土地》版块设置上包括:主播说农事、剑川田野风、小城故事多、乡村追梦人、三农帮帮团等,栏目聚焦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致力于把新鲜的农业资讯、权威的专家声音、热点的三农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二)电视部分

1.“天下龙泉”客户端

“天下龙泉”APP是专为龙泉本地打造的综合平台,设计了时政、服务、剑瓷、教育、直播、社区、龙商天下等10多个版块,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首页的推荐模块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全市的重大活动和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推荐出相关新闻,图文结合,题材丰富,更新快速;此外,在社区模块,可参与龙泉热门话题讨论、发布帖子、互相交流、共享信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阅读打卡、坚持21天健身打卡活动深受用户喜欢。

2.中央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

2015年中央电视台无线数字化覆盖惠民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我市城区发射台和乡镇补点工程都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现今,广大群众可免费收看中央电视台12套和地方省市县3套DTMB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节目15套,切实提升我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2023年我们根据无线覆盖的发射和接收要求,以及动态环境铁塔监测等内容,自主研发了无线数字化覆盖全系统监测预警信息融合平台,通过平台可实时监测城区与乡镇无线数字电视、广播。该项目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金潮奖基层创新类一等奖。

3.对农专题节目

中心电视对农栏目《剑川热土》版块设置上包括:乡村播报站、乡村振兴进行时、乡村追梦人、乡村气象站、晒晒我家的美丽院景、抖抖我的幸福生活等, 栏目组着眼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乡村旅游、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种养殖新技术新品种等农民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三农领域的人物和事件,用具体的主题开展深度报道,全方面生动解读龙泉的农业农村发展。

三、工作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牢把握新闻为主线,技术为支撑的融媒体发展理念,结合我市实际,建立健全我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规范,明确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和支出责任,推进基层广播电视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努力做到服务标准化、标准定额化、定额预算化,确保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科学合理、财力保障到位、服务持续高效,确保广播电视“长期通”“优质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工作主要内容

(一)健全标准规范

按照确保基本、鼓励特色的原则,完善我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构建适合当地实际的设施标准、技术标准、内容标准、运维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更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二)完善运维体系

坚持“建、管、用”并重,补齐传输覆盖短板,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延伸。依托融媒体中心、乡镇广播站、发射基站等向外辐射,为群众提供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应急广播等维修维护,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丰富节目供给

引导本地宣传阵地提供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本地化节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增加本地对农节目供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因地制宜保障优抚对象和特殊群体听广播看电视文化权益。

(四)创新服务方式

坚持以“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为方向,整合县级融媒体中心、有线电视网络等基层广播电视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媒体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智慧广电服务场景应用,促进智慧广电参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实现由受众向用户、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文化视听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需求,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

(五)打造特色亮点

1. 项目获“金潮奖”一等奖

龙泉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全系统监测预警信息融合平台》项目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科技创新项目金潮奖一等奖,在县级融媒体中排名第一,全省第三,实现了丽水地区县级融媒体在金潮奖一等奖零的突破。该项目以惠民公益工程中央数字无线化覆盖系统为支撑,项目通过对台站、系统、设备等基础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建设统一标准的规范化基础设施数据库,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失误,有力确保了用户的收视和县级广电的安全播出。

2.“天下龙泉”客户端

在浙江广电集团的技术支持下,我市融媒体中心打造了本地公共服务和公共信息的交换枢纽——“天下龙泉”客户端。APP内含多种资讯获取方式,并开设“问政直通车”板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APP还提供生活便利服务,进一步实现“手机在手,全城我走”的公共服务目标。

五、工作计划进度和阶段性目标

(一)夯实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力争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

1.行政村有线电视广播联网率达到100%;

2.通过直播卫星免费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偏远山区);

3.通过调频广播覆盖提供不少于6套广播节目;

4.通过地面无线方式免费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

(二)电视基本公共服务

力争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

1.行政村(社区)有线电视网络光纤接入率达到100%。

2.行政村(社区)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3.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高清电视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

4.通过有线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8套基本电视节目。

(三)应急广播服务

力争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

1.2023年底前,全县60%以上行政村至少部署2路双向化终端,20户以上自然村、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至少部署1路双向化终端;2024年底前,所有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完成部署任务,鼓励按需提高部署密度,有效提升基层政策宣传、乡村治理、应急管理和公共事务能力,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贡献力量;

2.通过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渠道提供的应急广播服务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双向化应急广播终端在线率达到90%以上;

3.为医院、学校、大型商业超市、综合体等重要区域和人口密集场所提供应急广播服务。

(四)面向特定群体服务

力争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

1.自办广播电视对农专题节目,广播、电视每周各3档(含)以上,广播每周播出时长不少于60分钟(不含重播),电视每周播出时长不少于45分钟(不含重播)。

2.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对象用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行免收终端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

(五)持续推进阵地建设

市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包括:龙泉广播、龙泉电视、《今日龙泉》报、龙泉新闻网、“天下龙泉”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龙泉融媒“蓝媒号”“天目号”“抖音号”等。目前,APP用户数10.3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17.8万、视频号用户数2.5万、抖音号用户数8.17万,争取实现质的飞跃,更好服务广大群众。

六、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公共服务重要职责,立足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工程建设为载体,通过调查研究、课题合作、开展试点、示范工程等方式,建立公共服务项目政策需求机制。

(二)开展绩效管理。制定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考核主体、考核内容标准、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把公共服务作为中心培训计划的重点内容,加强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变革,开展应急广播、有线、无线、直播卫星和广电5G专题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四)强化责任落实。要认真履职尽责,不断解放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强化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探索解决完善公共服务长效机制、提升基础设施效益、推进转型升级等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开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新局面。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