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季XX。
委托代理人:周XX。
被申请人:龙泉市公安局,住所地:龙泉市中山东路89号。
第三人:毛X轩。
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2024年1月10日作出的《龙泉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龙公(渊)行罚决字〔2024〕00021号,以下简称《行政处罚决定书》),于2024年1月12日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该处罚决定,并在原行政处罚的基础上加重处罚。本机关依法受理并进行了审理。被申请人于2024年1月19日向本机关提交了书面答复、当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第三人未提供书面陈述意见和相关证据材料。本案现已审结。
申请人称:2023年11月10日凌晨4点左右,申请人在龙泉市万达酒吧内与游XX发生口角,之后廖XX首先动手将申请人按住并摔到在地进行殴打,申请人未还手。之后廖XX将申请人叫到门口,俩人发生争执扭在一起,廖XX用力将申请人从正面推翻在地。随后廖XX将申请人箍夹住头部,随地拖拉至门口下面路上,柳XX从背后进行拳打脚踢。申请人感觉疼痛无法忍受捡起塑料小花罐扔,但未扔到人。申请人想打电话给母亲求救,但手机找不到,想到被打地找手机,但又怕继续会被多人殴打,于是到酒吧厨房内取了一把菜刀自卫,到门口震慑防卫寻找手机,防止不明之人继续返回殴打申请人。申请人未能找到手机,放下菜刀,返回酒吧门口与廖XX碰面。俩人继续沟通。申请人的整个行为均未伤到人,也未将刀向任何人挥舞。第三人于2024年1月10日被处罚,原由为参与此案与他人共同殴打申请人,申请人不服,理由如下:
一、第三人的处罚书中因酒后与申请人发生口角,申请人方不认同。申请人不认识第三人也未与其发生过口角,被第三人、柳XX殴打至轻微伤也不知道是他们打的。第三人在2019年有聚众斗殴的经历。监控显示第三人、廖XX、柳XX存在结伙殴打申请人致轻微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应加重处罚。
二、处罚书中提到以上事实有申请人陈诉和申辩,申请人方不认同,申请人从未陈述和申辩过第三人的违法行为。
三、处罚书中提到第三人主动投案,申请人不认同。从2023年11月10日案发至2024年1月10日已有两个月,在有监控显示第三人殴打申请人的事实下,第三人一直以证人身份自居,并一直隐匿殴打申请人的事实。请查明:第三人在廖XX的行政处罚书中充当证人,是否存在隐瞒事实真相有伪证嫌疑;在申请人涉嫌寻衅滋事刑事案中是否存在隐匿证词提供伪证的行为。
综上,申请人请求撤销被申请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在原行政处罚的基础上加重处罚。
被申请人称:一、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023年11月10日4时44分,被申请人接110指令称:龙泉市龙渊街道XX酒吧发生打架,要求出警。
经开展调取现场监控、询问违法人员及证人、伤情鉴定等取证工作,调查查明:2023年11月10日4时许,廖XX、游XX、梅XX、毛X佳、柳XX等人在龙泉市龙渊街道万达金街XX酒吧喝酒,后申请人加入其中。饮酒期间,申请人与游XX酒后发生口角,申请人起身拿起桌上的物品欲砸向游XX,后将物品砸向地面,并用食指指向游XX,廖XX见状上前,与申请人发生口角。申请人用地上捡起的雨伞指向廖XX,被廖XX夺下。申请人又将脚长时间翘至游XX脸部近处,廖XX按住申请人腿部并将申请人控制在椅子上。在申请人起身过程中,廖XX拉住申请人并将其按倒至地上,后两人被朋友拉开。二人对骂后走到酒吧门口,廖XX用手环扣住申请人头部朝天璟湾方向走去,两人继续发生口角并发生推搡。申请人捡起地上的雨伞并分离伞骨拿起雨伞手柄冲向万达金街入口处,并使用雨伞手柄、禁止停车反光锥等物品朝着人群挥打,期间,申请人又与柳XX等人发生口角,后廖XX将申请人拉开,用手控制住申请人往天璟湾方向走去,当其二人到达马路中间处时,柳XX为发泄心中不满,从季XX身后对季XX实施拳打脚踢。
另查明,在柳XX实施殴打行为过程中,第三人上前用手挽住申请人的脖子,并将其摔倒在地,造成申请人受伤。经鉴定,申请人伤情为轻微伤。第三人、柳XX共同实施殴打行为,第三人在共同违法中起次要作用。第三人因逞强好胜,随意殴打申请人,致其轻微伤,属寻衅滋事违法行为。 二、本案程序合法正当。2023年11月10日,被申请人接报案后及时出警,并于当日受案,经体表伤情检查,发现申请人有体表伤,遂于受案当日进行伤情鉴定。2023年11月16日,经鉴定申请人的损伤程度为轻微伤。2023年11月10日,以申请人涉嫌寻衅滋事,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将该案转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
2024年1月2日,被申请人在办理该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第三人在本案中可能存在违法行为,遂开展调查。2024年1月10日,第三人经办案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到案,并如实供述。同日被申请人将鉴定意见告知,其未提出异议。2024年1月10日17时40分,被申请人对第三人进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第三人未提出陈述和申辩意见。同日经法制审批,被申请人对第三人作出行政拘留6日的处罚决定并送达至申请人处。2024年1月11日被申请人将处罚决定送达至申请人处。2024年1月10日至2024年1月16日对第三人执行行政拘留。程序合法正当。
三、本案裁量适当,罚过相当。本案中第三人随意殴打他人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构成寻衅滋事。因造成申请人轻微伤,根据《 浙江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属情节较重情形。案发后,第三人接被申请人电话通知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陈述违法行为,系投案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四)项之规定,予以减轻处罚。
本案中第三人、柳XX共同对申请人实施殴打,起次要作用。同时寻衅滋事违法行为不因结伙而从重处罚。经查询第三人前科情况,其于2019年因聚众斗殴被龙泉市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该前科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从重情形。被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四)项及《浙江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相关规定,对第三人作出行政拘留6日的处罚决定裁量适当。
综上所述,被申请人作出龙公(渊)行罚决字[2024]0002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案件定性准确,裁量适当,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予以维持
经审理查明: 2023年11月10日4时44分,被申请人接廖XX110报警称:位于龙泉龙渊街道XX酒吧,有人酒后打架,要求出警。被申请人出警后,经开展调取现场监控、询问违法人员及证人,查明情况如下:
2023年11月10日4时,廖XX、游XX、梅XX、毛X佳、柳XX、第三人等人在龙泉市龙渊街道万达金街XX酒吧喝酒。申请人与廖XX、游XX认识,后加入其中。饮酒期间,申请人与游XX发生口角,多次用手指指向游XX,并有拿椅子、骰子盒作出殴打游XX的动作。廖XX见状上前,与申请人理论,双方起了争执,其间申请人斜躺在椅子上,并手持透明雨伞指向廖XX、游XX,廖XX夺过申请人手持的透明雨伞,扔在一旁。申请人又将脚伸向游XX的面门,双方争执升级。廖XX坐下后,申请人起身欲走,廖XX拦腰抱住申请人,扭在一起,后被在场其他人员拉开,两人对骂着走到酒吧门口。
在酒吧门口,廖XX用手环扣住申请人肩颈部,两人勾肩搭背朝天景湾方向走去,其余人员也跟在他们身后。后在万达金街入口处,申请人又与游XX、柳XX、第三人等人发生口角,被在场人员拉开。廖XX向前用手推开申请人,用手环扣住申请人朝酒吧方向走去。其余人员仍在万达金街入口处滞留。在酒吧门口,申请人冲开身边的劝阻人员,拿起门口的透明雨伞,后被劝阻人员拉扯,最后手持伞柄,冲向万达金街入口的人群聚集处,被在场人员拉开后,又拾起地上的禁止停车反光锥,朝人群挥打,再次被在场人员拉开。廖XX将申请人拉开,用手控制住申请人往天璟湾方向走去,当其二人到达马路中间处时,柳XX从申请人身后对申请人实施拳打脚踢,其间第三人参与殴打,并致使申请人摔倒在地。申请人起身后冲向XX酒吧后厨,不理会员工劝告,从后厨拿起一把菜刀,脱掉上衣,光着膀子朝天璟湾方向跑。申请人跑到万达金街入口人行道上,廖XX欲向前阻止,申请人挥刀躲开,发现柳XX、第三人等人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持刀冲向柳XX、第三人等人。柳XX、第三人等人见状,朝雍景湾方向逃跑,因柳XX、第三人等人已跑远,申请人放缓脚步并停下。廖XX走到申请人身边,将其手中的菜刀夺下并扔在一旁,两人往XX酒吧走去。在酒吧门口,申请人与廖XX双方又发生口角,申请人拿起一个花盆、一个安全帽向廖XX砸去,廖XX遂与申请人扭打在一起并将申请人推倒在地,后被在场人员拉开。随后廖XX报警。
2023年11月10日被申请人出警后以涉嫌治安违法立案受理,后发现申请人涉嫌寻衅滋事,符合刑事立案标准,遂于当日将该案转刑事案件立案侦查。2023年11月16日,经鉴定申请人的受伤程度为轻微伤。2024年1月2日,申请人在办理该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第三人存在参与殴打申请人的违法行为,遂开展调查处理。2024年1月10日被申请人对第三人进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拟对其以寻衅滋事为由处以行政拘留6日的处罚,第三人未提出陈述和申辩意见。同日经法制审批后,被申请人作出给予第三人行政拘留6日的行政处罚决定并送达至第三人处。2024年1月11日将处罚决定书送达至申请人处。2024年1月10日至2024年1月16日对第三人执行行政拘留。
另查明:1.2019年第三人因聚众斗殴被龙泉市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2.2023年11月10日申请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龙泉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2023年11月16日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2024年1月15日移送至龙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申请人不服,遂提起行政复议。
以上事实有申请人提供的行政复议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受托人周XX身份证复印件、行政处罚决定书(龙公(渊)行罚决字[2023]00021号);被申请人提供的行政复议答复书、受案登记表、受案回执、行政处罚告知笔录、行政处罚审批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行政拘留家属通知、行政拘留执行回执、现场勘验笔录、现场方位图、现场照片、体表原始伤情记录、伤势照片、鉴定聘请书、鉴定意见、鉴定意见通知书、放弃伤情鉴定确认书、调取证据材料、现场视频监控、证据保全材料、传唤证、归案经过、第三人、廖XX、柳XX、季XX、游XX、梅XX、毛X佳、蒋XX、王XX的询问笔录、户籍身份材料、情况说明、视频说明等证据材料予以证实。
本机关认为: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被申请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具有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定职责。
二、本案中申请人酒后,在公共场所与多人发生争执。在此过程中第三人、柳XX在无结伙意思下,争强好胜,从背后殴打申请人,后在酒吧门口廖XX与申请人扭打在一起,共同造成了申请人轻微伤害。第三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构成寻衅滋事。因造成申请人轻微伤,被申请人依据《浙江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二十寻衅滋事裁量基准第(二)项之规定,属于情节较重情形。案发后,第三人接被申请人电话通知主动投案,并如实陈述违法行为,该行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60号)的规定,属于自首。被申请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四)项之规定,予以减轻处罚。被申请人作出行政拘留6天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三、针对申请人提出的第三人有前科应当从重处罚的复议请求,本机关查明,第三人的前科违法行为非六个月内发生,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的从重情形,本机关不予支持。
四、被申请人于2024年1月2日开展调查。2024年1月10日被申请人对第三人进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法制审批后,被申请人作出给予第三人行政拘留6日的行政处罚决定并送达至第三人。2024年1月11日将处罚决定书送达申请人处。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五条、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程序合法。
综上,被申请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依法应予维持。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本机关决定如下:
维持被申请人作出的《龙泉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龙公(渊)行罚决字〔2024〕00021号)。
申请人、第三人如不服本复议决定,可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龙泉市人民政府
2024年3月7日
附:本案适用的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第二十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2.《浙江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二十、寻衅滋事
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 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裁量基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较重” :
……
(二)结伙殴打、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一人以上轻微伤害,或 者随意殴打两人(次),或者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并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
……
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六十五条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办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办案期限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明或者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无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并向被侵害人说明情况,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一百六十七条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法嫌疑人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单位违法的,应当告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
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采用书面形式或者笔录形式告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六十八条 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维持该行政行为。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60号)
一、关于“自动投案”的具体认定
《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七种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体现了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根据《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