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龙泉

解读丽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龙泉元素

文章来源:龙泉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01 09:00:14 点击数:

2月26日,丽水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丽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林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呈现的龙泉元素个个都与龙泉振兴发展和百姓福祉息息相关。


2023年成绩

报告原文:品质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增长10%,夺得全省首批神农鼎。

解读:“神农鼎”是当前我省乡村振兴领域的最高荣誉,2023年开始首次授鼎。在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的设区市、前20名的优秀县(市、区)授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神农鼎·铜鼎”。丽水市、龙泉市、缙云县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神农鼎·铜鼎”。

报告原文:“丽水山泉”成为亚运会国宴用水。

解读:在杭州亚运会上,“丽水山泉”经层层检验把关,入选为西子漪园欢迎宴会等重大外交活动保障用水,以独特的造型设计和清冽甘甜的水质口感,深受与会嘉宾广泛赞扬与好评。

该款高端水的水源地就是龙泉,位于百山祖国家公园北麓龙泉山青龙岗,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瑞士SGS检测为高端天然矿泉水源上佳之选,水质“一高三低”特性明显,即高偏硅酸、低耗氧量、低钠和低硬度。高偏硅酸,指“水中黄金”偏硅酸含量达30-60mg/L;低耗氧量指耗氧量指标仅为0.21-0.33mg/L,表明天然纯净,稀有珍贵;低钠,造就了清冽甘甜、自然柔和的俱佳口感;低硬度,指总硬度为32-38mg/L,属于珍稀的天然软水。

报告原文: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2个、数量超前3年总和,缙云、松阳、龙泉、遂昌、云和实现50亿级制造业项目招引零突破。

解读:2023年,龙泉市深入实施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奋进姿态,聚力开展招大引强。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新招引项目75个,投资额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219.5%,制造业项目占比达76%,实现了10亿级、20亿级、50亿级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零”的突破,特别是成功招引到了吉利、天诺等一批好项目,为龙泉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报告原文:义龙庆高速丽水段、235国道东坑至景泰交界段等重大项目开工,衢丽铁路衢州至松阳段全线开工,瓯江航道船寮至温溪段通航。

解读:义龙庆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198公里,总投资约548亿元,起点位于金华义乌,途经永康、武义、遂昌、松阳,至龙泉市,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分金华段和丽水段建设。其中,丽水段于今年2月18日开工建设,全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金义和杭州都市区的快速连接,龙泉到义乌缩短1小时车程。

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主线长约93公里,龙泉段路线长约40.4公里,批复概算总投资约216亿元,计划于2028年建成通车。项目共设桥梁 58 座、隧道14.5 座,设互通式立交9处、服务区2处。其中龙泉段共设道太、龙泉北、宏山3个互通,龙渊街道村头设1个服务区,兰巨上淤设1个枢纽。

报告原文:着眼加快争先进位,松阳、龙泉、缙云GDP增速跻身全省前十。

解读:2023年,龙泉坚持产业为基、工业为先、项目为王,铆足全力打了一场漂亮的“经济翻身仗”: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83.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速排名全省第9、山区26县第3、丽水第2,为2014年以来最佳成绩。


2024年工作

报告原文:动态储备重大前期项目300个以上,力争完成义龙庆高速公路庆元段核准、温武吉铁路预可研审查,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有力。

解读:2016年7月,该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9年11月,启动勘察设计工作;2022年1月,列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线路全长约691公里,自吉安出发,穿越江西的永丰、乐安、崇仁、抚州、金溪、资溪,福建的光泽、邵武、武夷山、浦城,浙江的龙泉、云和、景宁、泰顺、文成等县(市),最终抵达温州南站。这是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估算总投资约800亿元。

报告原文:建立招商项目“回头看”机制,定期复盘招商项目到资率、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流失率,确保招商到位资金258亿元以上,富乐德半导体、吉利热管理等重大制造业项目顺利投产。

解读:吉利智能热管理系统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位于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炉田区块37-1、37-2号地块,总用地117.86亩,拟建成年产60万套热管理系统核心总成生产线。项目计划建设工期2023年—2026年,2024年计划投资2.2亿元,为龙泉当前最大的单体制造业投资项目。该项目被列入2024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

报告原文:实施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力争创成莲都、龙泉5A级景区城。

解读:龙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化资源密集,生态、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市坚定“文旅兴市”发展理念,探索“产城融合、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优化提升陶溪川、西街三江口、宝剑小镇等特色文旅平台,积极举办“不灭窑火”“乡村文化漫游节”等特色活动,实现“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先后获评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省4A级景区城、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等。

2024年,龙泉市将以5A景区城创建为抓手,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长三角第一高峰、瓯江发源地等山水旅游资源和以剑瓷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品质旅游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高质量旅游发展之路。

报告原文:迭代“一带三区”发展规划,共建龙庆环国家公园文创大走廊。

解读:2024年1月9日,龙庆聚落发展区块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两地签订“龙庆瓷文化合作研究战略协议”“世遗之窗文化空间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文旅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举行丽水山风文创品牌联盟发起仪式,今年将重点围绕这四块工作,推进龙庆环国家公园文创大走廊建设,共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报告原文:实施“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全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争取设立百山祖国家公园。

解读:按“一园两区”模式规划建设的百山祖国家公园,自2016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就被纳入首批试点,整合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庆元国家森林公园、庆元大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优质自然资源而设立,规划总面积505平方公里(龙泉片区面积249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占52%,一般控制区占48%。记者 吴必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