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 人大代表建议 |
董国栋代表:
你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专班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建议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未成年人保护各相关单位职能
经对建议中未成年人保护专班相关5项职能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专班职能一: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专班需指派专人落实一人一策实时掌握其生活、思想动态。办案人员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办理,同时做好案件延伸服务。敦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学校牵头对隐性辍学的及时谈心谈话,引导重返校园;对于确不听劝告的,可以让其定期到司法部门接受再教育。
该项涉及部门职能:1.公安局。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在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击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2.民政局。村居民委员会敦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联合妇联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做好家庭教育。3.教育局。学校牵头对隐性辍学的及时谈心谈话,引导重返校园。加大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力度,确保应返尽返。学校要根据复学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育安置工作,坚决防止辍学反弹;推动建立学校教师、志愿者等与学业困难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4.检察院。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保护救助被侵害未成年人。对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
(二)专班职能二:对于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案件,特别是强奸、校园暴力等较为敏感的,专班需落实心理老师及时做好开导、安抚等工作,耐心听取孩子的讲述。必要时可以指定心理医生对未成年进行思想干预,避免对被侵害人的二次伤害。同时,做到让未成年人知法、懂法,让未成年人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该项涉及部门职能:1.公安局。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在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击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2.检察院。依照未检相关工作要求开展未检工作。督促、支持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未成年人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发现有关单位存在管理漏洞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及时给予司法救助。3.司法局。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纳入普法工作重要内容,引导全社会树立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理念。4.法院。依法从严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现有关单位存在管理漏洞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及时发出司法建议。5.卫生健康局。指导医疗机构开设儿科。医疗机构在业务中发现疑似未成年人被侵害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接收救治遭受侵害或意外伤害的未成年人,对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急症、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支付能力的急危重伤病患者,不得因费用问题而推诿拒诊;对于无支付能力或身份不明的,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
(三)专班职能三:对于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跨辈抚养家庭的未成年人,专班要制定方案给予足够的关心、关爱。对于缺乏教育观念的家长,组织统一培训。
该项涉及部门职能:1.司法局。服刑人员子女关爱。2.卫生健康局。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和矫正等卫生健康服务。3.关工委。加强未成年人党史学习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4.团市委。深化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推动“红领巾学院”“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打造青少年成长“15分钟服务圈”。5.妇联。组织引导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深化开展“浙里护苗育才”关爱服务活动,根据儿童需求提供生活帮助、精神抚慰等。
(四)专班职能四:建议学校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法制等课程纳入日常课程中,专班不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课程、法制课程,积极排解未成年人的消极情绪,引导未成年人多与家长朋友进行沟通,同时适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挫折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建议学校对每个学生按照心理健康情况做一个动态等级档案,随时跟踪关注。
该项涉及部门职能:1.公安局。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法制课程,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法制副校长工作。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帮助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树立正确教育观念。2.教育局。学校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法制等课程纳入日常课程中;对每个学生按照心理健康情况做一个动态等级档案,随时跟踪关注。3.检察院。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法制课程,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法制副校长工作。4.法院。必要时责令(未做好家庭教育)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五)专班职能五:对于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酒吧、网吧、KTV等场所,要做好打击和宣传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
该项涉及部门职能:1.公安局。指导各辖区派出所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学校周边治安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的风险隐患防范。2.文广旅体局。加强对营业性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的监督管理。
综上,本次建议中主要提及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被侵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课程、未成年人法治课程、涉未成年人经营场所等事项,涉及部门职能较多。共计涉及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教育、卫健、民政、文广旅体、关工委、妇联、团市委等11个部门20项职能,其中:“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做好家庭教育”目前主要为妇联牵头,我局为协助配合单位;“敦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为村居民委员会职能,我局做好业务指导。因此,我局对本次建议中相关内容牵头存在较大难度。
二、目前未保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承担较多基础性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侧重于保障未成年人基本生存权利,如孤儿认定及救助、困境儿童认定及救助、先天不足儿童集中康复训练、低收入家庭中未成年人基础生活保障、弃婴监护、缺乏监护未成年人临时监护、收养登记、儿童之家建设、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及业务指导、留守儿童台账统计和关心关爱、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和临时性困难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未成年人相关社会组织登记、虽已成年但经济不独立群体(在校大学生)救助、承担市未保委办公室职责等。按照以上部门职能,我局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如做好孤儿救助和低收入家庭中未成年人救助。我市现有孤儿26人,其中21人由近亲属抚养,5人由儿童福利机构抚养。我市现有在册救助对象(低收入家庭)12448人,其中0周岁儿童6人,1周岁儿童11人,2周岁儿童13人,3周岁儿童19人,4-14周岁未成年人1058人,15-17周岁青少年462人。以上群体由我局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特点保障其基础生活。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建设品质龙泉,构筑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现阶段,各相关部门已经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浙丽守未行动。2023年7月我市平安办和未保办出台了《关于印发《龙泉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浙丽守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龙平安办〔2023〕3号),明确分阶段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网络环境和网络违法整治行动、涉未成年人售烟(含电子烟)整治行动、未成年人纹身整治行动、涉未成年人药品滥用整治行动、涉未成年人电动车违法行为整治行动、涉未成年人防溺水专项工作、拍摄涉未成年人保护专题宣传片、社会化暖心帮扶行动、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活动。通过十大行动,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二是阳光丽心行动。由教育部门牵头,通过健全心理健康协同工作机制、做好春季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活动、夯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基础、强化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素养提升四个方面工作开展,促进和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是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2024年3月,我市15个部门联合出台了《龙泉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通过实施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固本强基等行动,让我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神素养明显提升,监护体系更加健全,关爱帮扶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三、成立专班难点分析
当前阶段,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共涉及16个部门30余项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象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未保工作开展。从长远来看,逐步推进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专班或新设未保职能部门统筹开展未保专项工作,落实专人专职负责未保,是社会舆论强烈呼吁也是大势所趋。但现阶段由我局牵头成立未保专班存在较大难度。一是职能契合度较差。如前文所述,我局主要履行未保职能中未成年人基本生存权利保障和监护兜底,对专班主要履行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被侵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课程、未成年人法治课程、涉未成年人经营场所等相关职能,和我局职能契合度较差。二是职能整合较难。各部门各项未保职能均为按照对应上级部门业务指导开展,职能划分通常层面较高且部分工作专业性较强,较难整合。“办案人员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办理,同时做好案件延伸服务”这项职能,目前在公安局和检察院工作中涉及,较难进行整合。“对于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案件,专班需落实心理老师及时做好开导、安抚等工作”这项职能,需以招聘或购买服务形式请具备心理治疗资质的专业人员落实。我局目前无工作人员具备该类资质,也无相关购买服务款项。三是人手不足。目前我局未保和社会福利救助工作由局老龄与社会福利救助科落实。业务科室工作人员4人,需承担全市各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业务指导及资金发放工作,年均接待群众来访来信来电5千余人次、年均经办发放扶贫资金1.2亿、年均指导乡镇(街道)动态调整救助对象3千余人。目前业务量较大,难以分出人手专人负责未保工作。
四、下步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积极履行市未保办办公室职责,确保未保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对存在经济困难的未成年人做好救助,做到应保尽保。二是牵头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对未成年人需要特别关心关爱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做到底数清晰、政策到位。三是加强流动儿童摸排和关爱。对外地户籍长期在我市居住的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我局牵头做好监测摸排。该群体存在困难的,我局做好急难型临时救助并及时反馈户籍地。四是协助市平安办开展浙丽守未十大行动,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联合教育部门开展阳光丽心行动,促进和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六是联合妇联开展共育未来家庭护航行动和浙里护苗育才关爱行动,协同促进不良家庭关系和谐以及特需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龙泉市民政局联系,希望你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联系人:沈君华,联系电话:0578-7262911。
龙泉市民政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