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编制。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从202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
一、总体情况
2023年,龙泉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对照《浙江省政务公开一本账》《浙江省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考评方案》,结合龙泉实际,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增强政策解读回应实效,规范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实效。
(一)主动公开。对照《浙江省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考评方案》梳理要点,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做好重大行政决策预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开,新增重点工作执行、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8+4”经济政策等专题专栏,及时更新机构职能、民生实事、规划信息、建议提案办理情况、重大会议信息、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等专题专栏信息,深入推进教育、稳岗就业、养老服务、涉农补贴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以服务为宗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对公众提出的依申请公开推行柔性答复,对复杂案件进行联席协调商议,提高答复满意度。全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件82件,办理80件,其余2件转下年度办理,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征收补偿安置、土地管理、政策文件等领域。
(三)政府信息管理。按照“谁开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专区和政务新媒体责任领导和联络员,实行分级分类审核、先审后发,杜绝涉密信息、违规信息在政府网站上发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要求,科学规范确定公开范围和公开方式。加强公开目录编制及动态更新,新增“水利领域”,有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和更新,通过图解、视频音频、简明问答、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政策解读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统筹管好用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等平台,聚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分类有序发布信息,动态进行栏目调整,同时利用好以“龙泉发布”为主账号的精品政务新媒体矩阵。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明确政府信息获取渠道,公开政务新媒体账号、政府信息查阅点的地址等。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政务新媒体的监测和维护,累计发布预警整改通报86次。
(五)监督保障。印发《2023年度龙泉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细化政务公开考核指标,以绩效考评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开展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培训,认真做好日常考核和整改“回头看”,及时督促指导,不断提升公开队伍专业化水平。2023年,通过门户网站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社会评议,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结果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78 | 25 | 383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112027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120803 | ||
行政强制 | 2639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47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71 | 11 | 0 | 0 | 0 | 0 | 82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0 | 3 | 0 | 0 | 0 | 0 | 13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35 | 6 | 0 | 0 | 0 | 0 | 4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0 | 2 | 0 | 0 | 0 | 0 | 12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3 | 0 | 0 | 0 | 0 | 0 | 3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26 | 2 | 0 | 0 | 0 | 0 | 28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2 | 4 | 0 | 0 | 0 | 0 | 6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2 | 0 | 0 | 0 | 0 | 0 | 2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79 | 14 | 0 | 0 | 0 | 0 | 93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2 | 0 | 0 | 0 | 0 | 0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3年,我市根据上级要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但对照国办、省、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整体专业化、理论化水平有待提高;公开的形式需丰富,公开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入和丰富;部分政策解读质量及政务新媒体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2024年,我市将继续落实上级政务公开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打造本市政府信息公开亮点和特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主动公开。对标上级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政务公开和安全保密,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系统化管理,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不断对发布、审核、维护等功能逐一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增强政府信息发布主动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针对性开展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等培训学习,提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强化监督评价,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指标,确保政务公开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三是提升政务新媒体服务水平。探索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和政务新媒体深度联动融合发展,强化政务新媒体政策解读、政务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以群众最为关心的信息为发布的基准点,以专业的技术为保障,做大做好政务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提升指尖上的“政能量”。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本年度未收取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