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公开 |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 政协委员提案 |
吴继武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推进我市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龙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打造,坚持“产业为基、工业为先”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面提升校地合作质效,全力培育做强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
但当前,龙泉市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链主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偏弱、品牌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在全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中还处于中下游水平,加快推进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迫在眉睫。因此,你们提出的建议很切合实际,给我们工作带来了很多思路。为全力推进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我们将围绕目标开展四大行动。
(一)实施双招双引行动。一是招大引强。重点以百亿产业打造为目标,强势推进整车配套、热管理系统总成;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利用萧龙科创园与浙大科创园合作招商、厚同龙泉汽车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的资源优势;紧盯电池银行、热管理配套等项目招引,重点选择引进一批总成型、配套型、科技型的强链延链补链类项目;做好一站式服务,推进科博乐、创立等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快投产、早达产。今年力争引进产业链项目12个,亿元项目5个以上,10亿元以上大项目1个。二是招才引智。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专家教授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囊团”服务。支持企业与中职校、丽职院开展技术人才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产业工人。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育,今年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以上,柔性引进专家(团队)12个以上,引进高校毕业生300人以上。
(二)实施育企强企行动。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建立汽配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协作配套之路,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突出抓好龙头型、链主型企业培育,实施“一企一方案”专题跟踪服务,联合打造“龙泉汽车空调”区域品牌。鼓励以三田、毅力、科博乐、中泰、新劲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企业抢抓机遇扩大规模,逐步向新能源赛道转型。用好“山海协作”这把金钥匙,争取本土企业与吉利开展进一步合作,争取与比亚迪、零跑、合众等车企建立合作。今年计划新增产业链规上企业3家以上,实现10亿元企业零突破,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增长20%以上。
(三)实施创新引领行动。充分发挥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创新策源作用,聚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借力工程师协同创新试点、未来工厂、市校合作等创新资源,加快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持续深化市校合作,积极对接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为重点企业选派工业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难题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成果转移支付制度,鼓励高校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在我市建设成果转化加速器,搭建科技成果转移支付共同体平台,促进更多高校的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力争企业研发费用年增长10%以上,实现“先用后转”“以需定转”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等 10 项以上。
(四)实施要素保障行动。一是空间保障。全力推进安仁昌文二期、大汪区块、项坊区块、芳野下坑源、塔石岭后区块等项目,逐步实现“项目等地”转向“地等项目”,力争2023年拓展工业空间2000亩,其中新增工业供地600亩以上。持续深化平台整合提升,推进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块低效企业“腾笼换鸟”,聚焦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重点实施连片低效用地整治,力争全年处置低效闲置用地500亩以上。二是资金保障。每年安排扶持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智能化改造、绿色发展、品质提升、梯度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做好汽配企业融资服务。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系,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经济开发区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联系人:张晨辉,联系电话:18868192813。
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