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益林富农”多跨场景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 07- 12 信息来源: 龙泉市 浏览次数:

龙泉是林业大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4%,全市林地面积398万亩,占市域面积86.7%,林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7.5%。龙泉率先以公益林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建设运行“益林富农”多跨场景,梳理出公益林“落界管理、绿色金融、经营流转、产业链动、林区智治”等5项核心业务,全国首创公益林数字化落界方式,发放全省首本地役权证,推出“益林富农贷”,创新发放电子“益林证”,实现对353个集体24435户林农的173万亩公益林数字化综合服务和管理。推动“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版本升级,对我市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益林富农”多跨场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益林富农”应用场景经济转化率不高。该场景目前主要解决“界址不清”“资金错发”等突出问题,在推动产业致富、提升经济效益上效果不明显。第一林农仅可在“益林富农”平台上发布林地信息,林业企业与林农无法实现直接交易,交易成功率低,林地流转率不高。第二在推动“益林富农”应用场景建设中,便民应用未纳入相关板块,功能不够丰富。

二是“益林富农”应用场景实效性不够。该场景的建设顺应发展的重大需求,在于盘活沉睡资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但是实际的效用没有达到预期。林农端使用率远小于预期,在农民群体中的知晓度、普及率还不够高,并不能将此应用实实在在的应用起来。且在可操作性上,公益林贷款额度高,本应让林农享受改革红利,但是在实际办理的时,在提供公益林证书的基础上还需要当地林业站盖章、提供山林证等资料,没有完全实现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办理,系统集成林农个人信息、森林资源信息、个人征信等数据的功能未发挥实效。

三是“益林富农”应用场景覆盖面不全。我市林地面积398万亩,占市域面积86.7%,林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7.5%,商品林面积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一半以上,作为林业大市,商品林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产业的效益,目前“益林富农”应用场景尚未向商品林延伸。

为此,建议:

一、将林地流转交易纳入其主要业务让林农不仅可在平台上发布林地信息,还可以实现林业企业与林农直接交易,提升交易成功率、林地流转率,带动灵芝、三叶青、康养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形成相关产业链。

二、加强宣传推广、应用指导在推动“益林富农”应用场景建设中,将“林木采伐”“林地管理”等便民应用未纳入便民板块,丰富板块功能,满足林农多样性的需要;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利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实现信贷线上办理。

三、扩展“益林富农”应用场景覆盖面。升级打造“益林富农”应用场景2.0版本,将“益林富农”应用场景向商品林延伸,实现在应用场景上直接体现商品林权属、经营等情况。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提案。提案人:兰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