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 促进青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 07- 12 信息来源: 龙泉市 浏览次数:

国务院日前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将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去年12月21日,龙泉市委书记王忠宝开展专题调研数字化改革工作,他在认真听取各相关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前阶段龙泉市数字化改革工作成效。并强调下一步要突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推动生态经济提质扩量增效。

针对数字化改革的大趋势,目前龙泉青瓷产业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青瓷产业数字化标准化生产动力不足。目前青瓷产业对瓷土、釉料等青瓷产品主要原材料没有进行数字化的归类,导致原料缺乏稳定性和标准性,直接影响了青瓷产品的品质。比如在产品色差的控制上,受不同批次原料性状不一致影响,难以控制产品的同一性,就导致整个青瓷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青瓷产业人才管理模式与数字化脱节。我市针对青瓷行业的各类人才,缺乏一个科学的数据平台,没能更好直观的反映出各位青瓷艺人的综合数据,极不利于青瓷人才的科学管理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

三是数字化改造成本偏高,企业自身资金储备不足造成“不能转”。目前龙泉青瓷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问题在前,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紧随其后,高新技术、规模以上、一般企业未能分别按其销售收入的5%、3%、1%的比例投入科技创新资金。这使得数字化科研资金低投入,导致企业数字化创新作业难以为继。而由于现有的信用贷款机制对中小型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小,其中存在贷款、融资双重的困难,挫伤了企业创新积极性。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的数字化改革的实际,建议以数字化改革促进青瓷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一、以数字化来推进青瓷原材料标准化的研究。我市科技部门和技师学院,要大力开展青瓷原材料标准化的研究,将需要烧制出各类优质青瓷作品的青瓷各类釉色、胎土等原材料运用数字化进行归类整理,以此来解决产品原料差异及产品应用等相关技术难题,提高龙泉青瓷的成品率,进一步推动龙泉青瓷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二、运用数字化对青瓷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宣传。以我市大数据中心、青瓷产业平台等为依托,建立龙泉青瓷人才数据管理中心。将我市所有的青瓷艺人进行归纳整理,分层次纳入数据中心,逐年进行完善。结合各位青瓷艺人的创作水平、创作成绩、市场销售情况以及相关社会贡献等都以数字化呈现,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还有利于精准的对青瓷人才进行宣传推广,促进青瓷产业人才的专业成长。

三、推进“数字基建”速度,打破信息自封,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加速“数字基建”,全面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全力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建”工程建设,克服数字鸿沟,通过建立行业标准推动产业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互通组织信息,联通组织数据库。加快产业运营速度,完善平台供应链。建好数据包,让人一打开就能够找到自己想寻找的大师作品,从而进一步拓宽龙泉青瓷产品的销售渠道。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提案。提案人:民盟、农工党与无党派人士界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