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链融合”
激活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变革
发布日期: 2023- 05- 30 信息来源: 龙泉市 浏览次数:

龙泉市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起步于1974年,从一个小小的“茶丰农机修配五金厂”,经过40多年发展历程,逐渐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产品齐全、品牌响亮、营销网络健全、要素支撑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龙泉市现有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亿元以上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战略新兴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装备制造业企业41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2家。在加速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变革,亟待破解三大“瓶颈”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低、小、散”企业居多,产品以蒸发器、冷凝器、管路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做汽车空调总成的企业还空白。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偏少,品牌价值得不到凸显。全市150多家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仅9家,占6%左右,产值超4亿的企业仅1家(三田压缩机)。由于缺少整车制造企业和规模较大的整机配套龙头企业,行业龙头的引领带动作用薄弱,产业集聚效应不强。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研研发理念落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是规上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不少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不足3%。企业大多重生产而轻研发,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弱,产品处于产业链底端,附加值偏低,系统化、模块化的供应能力较弱,难以在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与质量上满足整车企业要求。另一方面,受地域环境影响,龙泉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吸引人才方面缺乏优势,人才总量偏少,层次结构不够优,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培养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企业家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现有管理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资本运作、研发设计、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等能力相对欠缺,一线生产员工年龄偏大、流动性较大,企业技术工种招工困难,具备一定技术素养的产业后备人员不足,没有形成完备的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队伍,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

三是产品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龙泉市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维修市场,整车配套不足。仅有18%的产品进入车企一级配套市场产品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企业还比较少。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龙泉传统的汽车空调产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全市已约有三分之一企业介入新能源汽车空调的研发生产整个行业大多仍集中于在传统汽车空调市场,亟需产业转型。

当前的汽车空调市场随着国际国内汽车产业趋势不断变化。在国际上,世界各大整车厂商纷纷改革供应体制,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供应商采购由单个零部件采购转变为模块化采购产品技术节能化、电子化与智能化渐成主流。在国内,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已经形成东北、京津冀环渤海、华中、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区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发展热点。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而言,要聚力打造汽车零部件百亿产业目标,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做大做精做深整个产业,使其成为龙泉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我们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规划引领,布局产业链。建议出台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专项政策及配套措施,积极扶持汽车空调零配件生产企业发展,通过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吸引整个产业向龙泉集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把龙泉逐步打造成为汽车空调产业的制造基地、产品集散地和研发高地。

二、盯紧热点,强化创新链。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建议积极搭建新能源汽车空调零部件系统对接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协作,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背景下的特色产业优势。

三、多方发力,延伸人才链。2022年龙泉市汽配行业共有从业人员2万余人,但专业人才数据模糊,人才缺口巨大。建议加快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产业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借鉴新昌经验,借力市校合作平台,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每年招收培养龙泉生源的相关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让高层次人才引进、留呆得牢加强与龙泉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就业联动问题,一方面弥补懂专业的产业工人流失,另一方面促进学校专业水平的提升。大产业工人培训力度,多渠道、大面积的对产业工人开展培训,以改善现有用工短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