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灵芝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灵芝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发展。我市自1992年开始规模化发展椴木灵芝生产,灵芝量大质优,被授予“中华灵芝第一乡”“中国灵芝核心产区”等称号,“龙泉灵芝”“龙泉灵芝孢子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我市获得国食健注批文8个、备案号10个、中药饮片药品GMP认证2家。11家以灵芝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积极开展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开发了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主的精深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2亿多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并多次获得浙江农博会金奖。2022年8月,我市森芝宝、科达、龙泉山和盛益4家企业7个灵芝试点产品通过省市场监管局和省卫健委现场评价和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但目前我市灵芝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抢抓灵芝食药物质试点机遇,加快推进外引内育,增加灵芝产品附加值,加快解决灵芝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一、我市灵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产品种和技术有待改进。品种选育上,有效成分含量高、抗逆能力强的品种有待选育。栽培机制上,灵芝连作障碍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户每两年需更换栽培场所,致使基础设施简陋,抗自然风险能力偏弱。要素保障上,现有农田保护政策使部分乡镇没有田地可用于栽培灵芝。食药试点上,赤灵芝作为食药物质试点产品,其苦味影响了赤灵芝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二)二产精深加工有待突破。一是主体实力不强,缺少领军企业。我市虽然有几家孢子粉企业,但普遍规模不大(孢子粉精深加工年产值在1000-5000万元之间)、实力不强、科研投入不足,缺少有话语权的领军企业。二是缺乏专业研发,精深加工薄弱。加工简单粗放,产业链未能有效延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整体效益不高。产品研发滞后,仍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主,品种单一,其他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精深加工产品几乎没有。三是优惠政策不足,限制企业发展。国食健注申请批文门槛高、时间长、费用贵,部分销售较好的企业由于批文问题限制了发展。同时,龙泉灵芝还没有精深加工产业园,难以形成集聚发展的抱团取暖效应。
(三)三产品牌附加值和农旅融合有待提升。我市灵芝产业已取得“中华灵芝第一乡”等4张国字号金名片,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大、企业单打独斗等原因,未能有效发挥“金名片”作用,导致品牌附加值不高,龙泉灵芝区域竞争优势未能凸显。在产业融合方面,我市虽然建设了一批灵芝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但受供地瓶颈和设施农用地限制,周边配套设施较难落地,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影响文旅业态植入。
二、促进我市灵芝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推广应用,推动量质齐升。一是依托市校市院合作平台,组建生产加工研发团队。依托上海市食用菌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的设备和人才优势,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逆能力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孢子粉专用新品种1-2个。培育食药物质专用的无苦味、口感良好的赤灵芝新品种1个。二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原料安全水平。执行T/LQL001-2018《龙泉灵芝生产技术规程》;建设设施完善的灵芝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和抽查,对每个基地产品进行产地检测,提高原料的安全水平,为加工企业提供数量稳定、质量可靠的原材料。三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优,试验示范新技术。继续攻克灵芝连作障碍难题,熟化液体菌种生产、灵芝工厂化等生产技术,继续开展灵芝连续栽培试验示范。发展林下灵芝生产,灵芝和马铃薯套种栽培技术。
(二)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优扶强本土企业,鼓励支持灵芝加工企业积极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研发灵芝孢子粉保健药用产品、灵芝食药物质试点产品以及灵芝即食产品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依托《龙泉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实施,加快设备更新,培育产值超5000万元的灵芝精深加工企业1-2家,引领我市灵芝加工向精、特、名、优方向发展,销售价格定位逐步趋向合理,走出低价压价竞争的误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知名企业,与我市精深加工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研发精深加工新产品,促进单一破壁孢子粉产品结构向美容制品、生物制品多元化方向发展,研究孢子粉与中药材合理配伍,更好发挥孢子粉功效,提高孢子粉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鉴于目前经济开发区塆头区块农产品加工园区基本上是灵芝加工企业,建议更名为龙泉灵芝产业园。
(三)发挥品牌效应,加速农旅融合。一是规范使用公共品牌。按照《龙泉灵芝、龙泉灵芝孢子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龙政办发〔2014〕125号)的要求,切实抓好“龙泉灵芝”“龙泉灵芝孢子粉”国家地理标志使用工作,引导企业规范使用“中华灵芝第一乡”“中国灵芝核心产区”等公用品牌。二是定期举办专业研讨会,挖掘我市灵芝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放大我市灵芝文化、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力,提高我市灵芝公用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大网络、电视直播宣传营销力度,不断扩大电商销售份额。四是加强农旅融合发展。结合灵芝养身、保健功效,拓展灵芝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抓住我市衢宁铁路直达上海、杭州的机遇,建成1+N个集灵芝吃、住、游、娱、教于一体的灵芝文化养生中心,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传承灵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