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公立医院改革 打造县级强院品质
推进健康龙泉建设
发布日期: 2023- 05- 29 信息来源: 龙泉市 浏览次数:

建设高品质健康龙泉,构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优质均衡普惠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新冠疫情防控以来,我市两家公立医院聚力县级强院建设,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市新冠疫苗接种、集中隔离点、援甬援绍等重大抗疫任务的同时,仍然高质量完成各项基本医疗服务,区域检验中心正式运行,完成急救中心改造,引进64排CT,三类以上手术同比增长48%,全年住院服务人数、县域就诊率均位列丽水九县市第一。

我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对标创建要求,两家公立医院无论是人员储备、学科发展,还是硬件设备,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存在问题

新冠疫情对医院运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2021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家公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统筹投入各类资金2700万元其中人民医院1882万元、中医院818万元,对医院正常运行和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但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疫情防控人力成本各项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医院运行存在一定困难。如市人民医院,2020年疫情防控人力成本等支出增长15.22%,医院收入减少16.12%。2021年医疗收入虽同比增长19.76%,但在保持疫情常态化防控投入的基础上,又承担了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梅子初青隔离点等任务。

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偿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一方面承担大量政府公益性任务,另一方面坚持实行药品零利润耗材零利润医疗服务项目调价的差额难以弥补药品和耗材差价,造成两家医院均存在较大的政策性亏损。同时,大型设备采购、医联体专家柔性引进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刚性支出较大,医院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导致延迟支付供应商的药品、耗材等货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医院运转效率

卫生人才招引政策较周边县市竞争性不强。医院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对标三乙医院,人民医院还缺少158名医师、108名护士,其中正高职称18名、副高职称10名。目前我市卫生人才相关政策存在补偿机制力度偏小、引才流程不够灵活、定岗定编难以适应新要求等问题近年来大中城市开启“抢人大战”模式,周边县市(区)也相继出台更为优惠的人才招引政策,我市卫生人才引进上的短板更为突出。

公立医院数字化建设较周边县市明显滞后。人民医院自2015年搬迁后,医院信息系统再没有进行架构上的升级,系统流程老化,互联互通性差,各业务数据无法形成有价值的大数据,更难以满足临床一线的各项诊疗需求。现阶段,由于医院运营较为困难,无法充分保障医院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造成医院信息化、智慧化程度与周边县市医院差距越来越大,亟需进行数字化架构升级,重点建设医院运营、临床等数据中心和集成交换平台。

对策建议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等级医院创建目标要求,着力提升市域内医疗救治及健康管理能力,切实把龙泉百姓的健康起来,以品质卫健助力品质龙泉建设,为健康丽水、健康浙江乃至健康中国贡献龙泉样板。

优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一是深化“山海”提升工程积极吸收先进技术、优质服务及先进管理理念在我市生根发芽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借助浙大二院、丽水总院的技术支持,引导当地群众在市域内就医,真正达到“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二是抢抓重点学科建设以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载体,推动我市公立医院在医疗、科研及教学领域的提升;着力扩大三大救治中心、三大共享中心市域外影响力。三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优化医患关系,提高百姓就医满意度。四是加大先进事迹宣传。大力弘扬一线医卫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救死扶伤、医德仁心的职业精神,以典型事迹带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氛围,助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一是引强培优。精准引进高学历、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加快紧缺人才引进步伐加大本土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历提升、外出进修等措施提高在岗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强化保障。在编制、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公立医院适当倾斜建议将人民医院、中医院人才公寓项目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医院招才引才自主权,实行高层次紧缺人才“一事一议”三是加强合作。建议相关部门牵头两家公立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院校合作机制,开辟龙泉专场招聘会,拓宽人才引进模式。

)推进“智慧医院”迭代升级建议将公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项目纳入政府“十四五”规划数字社会建设总项目充分运用医疗大数据、物联网、5G和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一是深化智慧医疗。加强医疗数据标准化建设,重视电子病历应用,推进数据跨医院、跨平台、跨科室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业务互通、数据共享;开展远程诊疗、筛片助检和转诊等服务,扩大辐射范围解决部分患者看病难问题。二是优化智慧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候诊提醒、院内导航等服务,在提升患者就医便捷性和满意度上发挥作用。三是强化智慧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部管理,实现药品、试剂、耗材、物品等物流全流程追溯,优化院内诊疗资源的合理分布,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

    ()强化多项保障助力发展。一是保障基本运行支出。建议市委市政府能在符合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补助以及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紧急救治新冠疫情防控等公共服务补助等方面给予公立医院更多的保障。二是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补助。三是优化人才招引政策。立足于提高我市卫生人才政策与周边县市相比的竞争优势分级分类引进人才,放宽引才年龄限制,建立卫生人才引进工作专项保障资金,提高购房补贴、人才津贴、过渡性租房补贴标准,提高配偶子女就业就学等方面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