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龙泉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002656046/2023-39160 生成时间:2023-02-27 11:40:19 发布机构:龙泉市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目录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五)经批准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二、2022年预算执行效果

三、2023年预算草案

(一)2023年财政经济形势

(二)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三)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四)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五)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六)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四、2023年预算执行措施


龙泉市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文件

关于龙泉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17日在龙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通过

龙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以赴组织收入、保障支出、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品质龙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1.52亿元的100.2%,比上年增长10.3%(以下简称“增长、下降”)。其中:税收收入8.6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9.80亿元的88.5%,增长0.6%。非税收入2.8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72亿元的167.6%,增长55.4%。加上转移性收入56.09亿元(其中:预计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8.40亿元,税收返还收入1.2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0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5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10亿元,使用结转资金4.84亿元),收入合计67.63亿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60.89亿元的95.3%,增长11.2%,剔除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等一次性因素,可比增长8.2%,加上转移性支出9.63亿元(含上解支出2.90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08亿元等),支出合计67.63亿元。

收支相抵,预计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3.主要收支科目执行情况

(1)主要科目收入情况。增值税2.45亿元,完成预算4.06亿元的60.5%,下降29.6%,主要是受疫情及留抵退税、制造业缓缴、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影响,税收减收明显;企业所得税1.54亿元,完成预算1.25亿元的123.3%,增长27.1%;个人所得税0.37亿元,完成预算0.40亿元的91.5%,增长12.6%;契税及耕占税1.51亿元,完成预算1.52亿元的99.6%,增长24.3%;非税收入2.87亿元,完成预算1.72亿元的167.6%,增长55.4%。

(2)重点支出执行情况。教育支出9.97亿元,完成预算10.32亿元的96.7%,增长25.4%,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增长5.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8亿元,完成预算1.58亿元的100%,增长1.9%;科学技术支出1.39亿元,完成预算1.40亿元的99.8%,增长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8亿元,完成预算7.87亿元的100.2%,增长4.6%;卫生健康支出6.39亿元,完成预算7.22亿元的88.6%,增长11.6%,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增长6.5%;农林水支出8.16亿元,完成预算8.39亿元的97.4%,增长0.8%。

由于2022年省与市(县)的财力结算还有一个过程,全市上述预算执行数及最后平衡结果待决算批复后再按规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57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47.94亿元的82.6%,下降1%。加上转移性收入11.90亿元(其中: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0.5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5.50亿元,上年结转5.82亿元),收入合计51.47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31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41.98亿元的77%,增长15.6%,剔除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一次性因素,可比增长7.4%,主要用于隐性债务及专项债务还本付息、政府性投资项目、房屋和土地征收、被征地农民转保政府配套资金等。加上转移性支出19.16亿元(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0亿元,债务还本支出3.5亿元等),支出合计51.47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68万元,均完成年度预算640万元的88.8%,增长138.7%,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根据审计整改要求,按照省级文件规定,对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从5%提高至30%。

收支相抵,全市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0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5.77亿元的105.4%,增长5.7%。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9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5.83亿元的102.6%,增长9.2%。

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结余0.1亿元。

(五)经批准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经省财政厅核定,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99.46亿元(2021年债务限额86.96亿元,加上2022年新增债务限额12.5亿元),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2.5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95.9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60.33亿元,占62.9%;专项债务35.61亿元,占37.1%。债务率为113.2%,低于警戒线(120%)6.8个百分点。

二、2022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以更多努力增收节支,有效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财政收入稳中有进。在受减税降费及房地产业形势严峻等因素影响下,坚持“大财政”理念谋收入,建立组织收入“月调度、季研讨、年考核”机制,强化部门沟通配合,抓牢税收收入、土地性收入等重点收入主动权。大力实施龙泉市2022年度税收增收十大举措,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全力谋划土地性收入,加强跨区域协作,综合施策提高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指标调剂收入。出台新一轮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优化税收激励模式,设立专项奖励政策,激发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生财理财积极性,形成全市组织收入齐抓共管新格局。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向上争资再添动能。积极研究上级政策,紧跟重点支持领域,加强纵向对接横向沟通,形成全市合力,全面打响向上争资“攻坚战”。全年共向上争取竞争性转移支付资金11.6亿元,争取省级财力性补助2.4亿元、中央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2.5亿元。争取新增政府债券额度12.5亿元(一般债券7亿元、专项债券5.5亿元),争取一般债券额度排名位列全省前列,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龙泉市国控公司首次成功发行企业债5.2亿元,票面利率3.35%,创丽水地区历史以来企业债券最低发行票面利率。

厉行节约优化结构。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文件精神,根据要求年初按照5%比例压减日常业务费,“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5亿元,压减资金统筹用于“三保”、民生等方面。开展年中预算项目评估调整工作,累计核减21个执行率低、取消75个绩效差的项目预算1.3亿元。同时,根据预算平衡形势和库款余额情况,从严从紧管控支出,在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的前提下,按照轻重缓急和实际进展情况合理分批安排项目支出,切实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民生支出和重大项目支出保障到位。

(二)以更实举措助企纾困,加快推进经济提质增效

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减征小微企业“六税两费”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5.6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7亿元,办理缓税缓费1.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 1.6万户。全面落实省政府出台的“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安排资金2.1亿元,重点支持减负强企、科技创新、“两稳一促”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阶段性下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费率及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社保压力。

财政政策“可优尽优”。全面优化一揽子财政政策,大力实施生态工业、剑瓷业、金融业、建筑业、电子商务等产业扶持专项财政政策,全年共兑现惠企资金2.9亿元。加大《龙泉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工作实施方案》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安排政策资金1亿元,加快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出台《政府采购负面清单》,从源头规范采购行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减负纾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全年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授予金额3.7亿元,占比达97.4%。优化产业基金运作,与上海厚同瑞吉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签订龙泉首个汽车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基金总规模10亿元。

政策兑现“能快尽快”。出台《龙泉市产业政策资金管理办法20条》,完成“龙财通”与省政策兑现系统对接,解决了“政策信息知晓难、项目申报多头跑、审批环节耗时长、资金监管难度大”等共性问题,政策兑现时间缩短为1/3,2022年共兑现产业政策资金6.1亿元。建立直达资金运行管理机制,7日内完成资金分配下达,全力推进直达资金惠企利民落地生效。全年共获得中央直达资金6.2亿元,支出进度100%,支出管理综合得分位列丽水各县(市、区)第二位。

(三)以更强力度服务大局,大力支持城乡协调发展

普惠共享增福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有力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全市民生支出42.8亿元,增长10.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8%。坚持教育先行,统筹安排教育支出9.97亿元,重点支持教育人才引进培育、“名校+”合作办学,全力保障五中新建,二中、四中扩建,青瓷宝剑技师学院提升改造等教育项目。推动文旅融合,统筹安排文旅支出1.58亿元,积极支持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公共文化服务先行县创建、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披云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等文旅事业。聚焦科技驱动,统筹安排科技支出1.39亿元,重点用于科研项目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兑现科技政策等支出投入。做好疫情防控,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亿元,落实核酸检测全民免费、移动核酸检测车购置、隔离点建设等资金保障。并且第一时间下拨“6·20”抗灾救灾应急资金620万元,以解乡镇(街道)抢险救灾燃眉之急,帮助群众渡过生活、出行难关。

强村富民促振兴。全面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林水支出达8.16亿元。重点保障“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美丽城镇创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农村事业,改善农村环境。大力支持兰巨乡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八都镇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农村建设。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5亿元,积极实施“茶菌蔬”“峰果药渔”全产业链提升工程,促进灵芝、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发展,黑木耳全程机械化协同项目突破、高山蔬菜育种等,助力产业兴旺。安排资金8100万元开展“菜单式”帮扶项目,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助、雨露计划等帮扶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支持组建20个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投资入股光伏联建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

项目保障扩投资。坚持“项目为王”“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统筹新增债券、省补资金、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各类资金,保障政府性投资项目支出16.6亿元。深入推进土地和房屋征收、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治理工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大力支持G25长深高速(丽龙段)龙泉东互通改建工程、龙泉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改造项目、龙泉市百山祖国家公园投资建设项目、2022年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安排专项债券5亿元用于兰巨乡生态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发挥债券资金的逆周期调节及拉动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借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改革,推动建立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化投入模式。

(四)以更大决心突破创新,不断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绩效改革守正出新。围绕财政资金绩效最大化,在全省首创EPC项目施工图财政经济性审查,对深化的设计图进行经济性审查后确定概算,全年完成22个现有EPC项目回头看工作,落实优化建议831条,节约资金1.14亿元。全面梳理全市“项目法”分配的资金,出台《龙泉市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办法》,完成统筹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等11类专项资金共计5189万元的竞争性分配工作,倒逼业主谋项目、争项目、推项目,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

数字财政多点开花。大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奋力打造财政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牢牢把握作为丽水市唯一、全省八个县市之一列入共同富裕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数字化改革省级试点的新机遇,全面完成“龙财通”迭代升级,入选全省2022年度数字经济系统最佳应用名单以及第二批丽水市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荣获全省财政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位列各县(市、区)第一。1-12月,累计受理申报项目6957个,同比增长74%。在丽水率先试点上线“浙里报”公务报销系统,全市165家预算单位实现100%全覆盖,完成报销单1.5万笔,在数字政府双月评价中,位列丽水各县(市、区)第一。

风险防控筑牢根基。在收支矛盾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建立每月财政运行分析机制和每周库款动态跟踪机制,强化分析研判,做好保障预案,始终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坚决守牢“三保”底线。全面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把隐性债务化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发动全市一切力量,全面盘活各方资金、资产、资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8.93亿元,于6月29日全面化解所有政府隐性债务,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成为全省率先完成清零任务的市县之一。保障322国道龙泉安仁段改建工程、528国道龙泉西街至兰巨段改建工程两个省重点项目成功通过财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增收基础不稳与支出刚性增强的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有待加大;部分绩效不高的专项资金政策仍在执行,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还有差距;财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创新化、数字化水平仍可望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力争通过加力组织收入、加压过紧日子、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予以破解。

三、2023年预算草案

(一)2023年财政经济形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深化实施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财政经济形势预计总体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是,财政预算依然处在“紧平衡”的常态中,收入增收难与支出刚性强等矛盾依然突出,财政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收入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及疫情等持续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严峻,我市实体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再加上减税降费政策、留抵退税政策的继续进行,税收增收空间进一步压缩。土地性收入依旧是地方财力的关键来源,受到房地产市场、土地资源、土地指标调剂政策等多重影响,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地方财政收入增收难度很大。支出方面,在加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的需求集中,防疫、教育、医疗、三农、社保等领域的重点支出增长仍然较快,综合交通、城市建设、产业平台、国家公园等基建项目资金需求增多;同时,债务还本付息、政策兑现等刚性支出压力倍增。总体来看,预算平衡形势十分严峻,财政改革任务将更加艰巨。

(二)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根据2023年财政经济形势,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财政改革总体要求,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五届二次、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永做新时代“挺进师”的奋进姿态,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大力弘扬践行新时代“龙泉精神”,聚焦深入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严肃财经纪律,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体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品质龙泉新篇章扛起财政使命担当。

(三)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2023年GDP增长预期情况,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2.52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10亿元,增长15.4%;非税收入2.52亿元,下降12.4%。加上转移性收入53.31亿元(其中:预计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6.06亿元、税收返还1.20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40亿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3.65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21亿元,调入暂存款1亿元),收入合计65.83亿元。

2.支出预算

拟安排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75亿元,增长2.9%,比上年剔除债券因素增长17.2%。加上转移性支出6.08亿元(其中:上解支出3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08亿元、结转下年3亿元),支出合计65.83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54.53亿元,增长37.8%。加上转移性收入6.26亿元(其中: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0.6亿元、上年结转5.66亿元),收入合计60.79亿元。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8.79亿元,增长20.1%,剔除债券因素,增长44.7%,主要是由于上下水南未来社区地块及凤起路地块等支付2023年回购款因素。加上转移性支出22亿元(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1亿元,债务还本1亿元),支出合计60.79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3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70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9万元,增长24.8%。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6.08亿元,增长0.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33亿元,增长5.8%。收支相抵,当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赤字0.25亿元,通过滚存结余弥补。

四、2023年预算执行措施

2023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预算执行工作将紧紧围绕“财为政服务”的理念,以“实干生财、科学理财、绩效用财”为总体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财政保平衡防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财政工作服务大局能力。

(一)围绕“稳”与“进”,组织收入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一是坚持全市“一盘棋”抓开源。大力培育涵养优质税源,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保障实施“放水养鱼”“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凤凰行动”等一揽子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健全财政收支专题研究协同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加强收入监测和分析,抓牢税收收入、土地性收入等重点收入来源。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做大政府、国资和国企财力,争取更大债务空间和融资额度。二是坚持全市“一条心”抓争资。抢抓政策制定窗口期,紧盯政策动态,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联系,千方百计争取新一轮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根据新一轮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的支持方向及要求,做好项目准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完善争项争资运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单位向上争资积极性,凝心聚力,完成全年向上争取竞争性转移支付资金增长10%以上目标。提前谋划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实际需求,积极对接省财政厅,全力争取新增债券。

(二)做好“保”与“压”,服务大局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厉行节约控支出。始终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扎实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在出台重大政策、上马重大项目前,将财力承受能力作为前置条件,实质性开展财力因素事前论证和绩效评估。进一步提升预算刚性,严控预算追加,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2023年年初参照省、丽水市做法,一般性项目支出压减15%,“三公”经费压减10%,宣传费、培训费压减30%,厘清大事要事,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项目支出时序。二是集中财力办大事。以项目化思维优化资金要素供给,优先支持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事业,聚力保障富民强村等共富要事、疫情防控等平安大事、教育社保等民生实事。落实落细省委省政府出台的“8+4”经济政策体系,以精准有效的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围绕保障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重大布局、重大工程顺利推进,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文化振兴、助企扶企等重大战略,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智”与“治”,改革创新促进财政管理突破

一是在绩效管理上出实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引导约束。进一步完善项目中期评估预算调整机制,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管理,2023年拟将市本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等14类项目纳入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内容中,以项目竞争形式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在数字改革中见实效。构建“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和“浙里报”系统运用,使数字赋能水平明显提升。不断优化提升“龙财通”应用,打通“农智链”“易居通”和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等数据接口,系统打造支农政策数据库,进一步提升资金兑付效能、拓展财政金融服务,实现补贴申请“一站审核、一键发放”,加速释放全产业政策红利。

(四)聚焦“防”和“控”,统筹安排确保财政运行安全

一是构建财政风险防控体系。在预算收支“紧平衡”的新常态下,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科学把握各项支出安排节奏和进度,坚决守牢“三保”底线。持续关注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强化社保基金运行动态监控,最大限度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坚决维护社保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的良好态势。持续巩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成果,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做到风险隐患预判在前、防范在前、化解在前,实现政府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二是构建资金统筹整合体系。按照全市“一盘棋”的要求,全面落实“省专优先,统筹优先”的用财模式,打破“上级”与“本级”,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资金支配壁垒,实行跨部门资金统筹整合,加大对同一类别的行业性、系统性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项目质量及资金绩效,减少“撒胡椒面式”的资金分配现象。

各位代表,2023年财政运行形势将更加严峻,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知难而进,积极作为,奋力完成全年预算各项目标和财政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泉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5.留抵退税:对于暂时未能进行抵扣的增值税,但是将来可以抵扣的“进项”增值税进行提前退还,也叫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

6.“六税两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7.直达资金:按照国务院部署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实行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财政资金。

8.“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9.“龙财通”:由龙泉市财政局开发,以财政绩效管理为切口打造“龙财通”应用,上线项目管理、政策兑现、融资担保三个子场景应用,实现财政服务一体化、资金监管全链条 。

10.“浙里报”:浙江省在全国财政系统首创打造的数智财务综合管理应用,也是财政服务预算单位的重点应用。该平台以“浙政钉”为载体,以“无纸化报销”为小切口,通过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报销全流程电子化,让公务报销业务更简单、更高效、更便捷。

11.“5+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即扩大有效投资、减负强企、科技创新、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民生保障“5大政策包”,财政、自然资源、金融、能源“4张要素清单”。

12.亩均论英雄:即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13.“放水养鱼”:遴选一批细分市场有竞争优势、成长性好、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14.“专精特新”: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的中小企业。

15.“隐形冠军”:指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产品在国内外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优质企业。

16.“凤凰行动”:推动公司上市,培育形成数以百计的行业龙头企业和数以千计的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企业成长—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的发展格局,加快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17.“8+4”经济政策体系: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等“4张要素保障清单”。

龙泉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附表.xls

2023预算草案(三公、转移支付、举债情况说明).xls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