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满载龙泉瓷的古代商船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船上是否还有其他文物?这些都有待一一揭晓,而船上的龙泉瓷成为关注的焦点。”
9月8日下午两点,央视新闻特别节目《考古中国 文明探源 圣杯屿水下考古特别报道》向全国观众直播漳浦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首次文物的提取,对沉睡在海底700年的龙泉窑瓷器进行探索研究。
当天,央视新闻特别节目全网直播观看点击量超500万,700年前精美的龙泉瓷器获得无数网友点赞评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世界的认同,历史的担当!”“人类陶瓷文明的代表。”
本次直播发掘的元代海船遗址,位于福建圣杯屿海域。前期水下调查已经探明圣杯屿元代海船装载的主要为龙泉窑外销瓷,是我国元代晚期海上贸易的典型代表。
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船体保存一定体量,船体残长13.07米,最宽处残宽3.7米,发现6道隔舱板、船舱内发现有成摞的瓷器堆积。前期调查采集标本近700件套,器类丰富,包括碗、盏、盘、洗、高足杯和香炉,以及龙纹大盘和双鱼洗等。“看到镜头中考古队发掘的全是咱们龙泉窑瓷器的时候,特别让人自豪。”龙泉85后青瓷艺人徐星在兴奋和喜悦之余,他表示,这次元代沉船的发掘可以促使年轻匠人们更好地传承龙泉青瓷技艺,树立文化自信,把龙泉青瓷文化传承好发扬好。
“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出水的瓷器是典型的龙泉窑外销瓷器,它的发现填补了龙泉窑瓷器外销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市博物馆馆长吴明俊介绍,龙泉青瓷作为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出口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迅速增长的内需外销,龙泉窑瓷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据统计,元代在龙泉境内就有青瓷窑场三百余处,其中在大窑一带就有五十余处,在龙泉东部至丽水瓯江沿岸,新的青瓷窑迅速发展起来,盛况空前绝后。
据了解,本次考古将持续三个月,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远洋遗珍被发掘。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周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