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共富办印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性抓手清单、重大改革清单和典型案例清单》的通知,龙泉市“‘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数字化改革的窗口”入选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清单”。
龙泉市现有林地面积398万亩,占市域面积86.6%,其中公益林173万亩,林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82.4%,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
2019年,龙泉市林业局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建成《龙泉市公益林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公益林矢量、属性数据库,解决了“公益林是谁的?公益林在哪里?公益林补多少钱?”等林改问题。
今年,龙泉市林业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聚焦“山到组、钱到户、贷到手、活经济、解纠纷、防微腐”等重点,建成“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系统推出落界确权、绿色金融、流转交易、生态信用、林区智治5大核心业务,并向下逐级拆解子业务直至最小颗粒度,共拆分产生二级任务26项、三级任务56项。
如今,该应用通过多元转化,正成为兴林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帮手,林农可通过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融资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产业等。
“以前想都不敢想,不用跑银行,也不用人担保,自己家的公益林就可以用来贷款。”7月底,住龙镇龙星村村民张高忠正为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犯愁,听说公益林收益权可以贷款,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住龙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浙里办”APP的“益林富农”申请了“益林贷”。不到2个小时,12万元的贷款就到手了。
据林业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龙泉市累计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6.48亿元,实现森林资源资产贷款57亿元,建成林下经济种养植总面积约2.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