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泉市七人普专项分析--人口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篇

索引号:002656599/2022-52277   生成时间:2022-04-25 11:38:33 发布机构:龙泉市统计局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劳动力资源是由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人口构成的。在一定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下,劳动力的数量与人口总量成正比,人口总量越大,劳动力资源越丰富。从总体来看,龙泉市近十年劳动力资源变化较小。

一、劳动年龄人口

(一)劳动力总量与分布。

“七普”数据显示,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5.4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12%,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6.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7.71%。与“六普”相比,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0.02万人,比重下降了3.7个百分点,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0.27万人,比重下降了2.95个百分点。按地区来看,剑池街道因外来人口、乡镇人口流入较多,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较为明显,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2.35万人,比重上升了8.65%,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2.55万人,比重上升了9.42%。其他各乡镇(街道)除龙渊街道少量增长外都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数下降的情况。

龙泉市劳动年龄人口对比表

9-1                                                      单位:万人,%


2020年“普”

2010年“普”

15-59岁

15-64岁

15-59岁占总口比重

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

15-59岁

15-64岁

15-59岁占总口比重

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

全市

15.46

16.85

62.12

67.71

15.44

16.58

65.81

70.66

龙渊街道

3.51

3.79

14.08

15.22

2.95

3.10

12.59

13.22

西街街道

1.31

1.44

5.28

5.78

1.48

1.58

6.32

6.73

剑池街道

5.64

5.97

22.66

23.99

3.29

3.42

14.01

14.57

石达石街道

0.29

0.31

1.16

1.26

0.33

0.36

1.41

1.53

八都镇

0.96

1.07

3.86

4.29

1.27

1.37

5.41

5.84

上垟镇

0.44

0.50

1.78

2.03

0.74

0.80

3.15

3.43

小梅镇

0.34

0.39

1.38

1.58

0.54

0.59

2.31

2.51

查田镇

0.45

0.50

1.79

2.00

0.67

0.74

2.86

3.14

安仁镇

0.84

0.92

3.37

3.70

0.93

1.01

3.97

4.32

锦溪镇

0.30

0.35

1.22

1.42

0.47

0.51

2.02

2.18

住龙镇

0.15

0.18

0.61

0.71

0.29

0.31

1.23

1.34

屏南镇

0.07

0.09

0.29

0.36

0.15

0.18

0.65

0.77

兰巨乡

0.37

0.42

1.49

1.68

0.58

0.64

2.46

2.71

宝溪乡

0.12

0.15

0.50

0.59

0.26

0.29

1.10

1.23

竹垟畲族乡

0.19

0.22

0.78

0.87

0.34

0.37

1.43

1.56

道太乡

0.15

0.18

0.60

0.71

0.37

0.42

1.58

1.78

岩樟乡

0.04

0.04

0.15

0.18

0.12

0.13

0.50

0.55

城北乡

0.14

0.17

0.58

0.70

0.30

0.34

1.29

1.46

龙南乡

0.13

0.16

0.53

0.64

0.36

0.42

1.53

1.81

(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趋势。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龙泉市劳动年龄人口中,15-29岁人数为3.17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12.74%,比“六普”的14.28%下降了1.54个百分点;30-44岁人数为4.62万人,占18.56%,比“六普”的28.60%下降了10.04个百分点;45-59岁人数为7.67万人,占30.82%,比“六普”的22.93%上升了7.89个百分点,从趋势上来看,未来劳动力结构老龄现象较为明显。

二、就业人口

根据“七普”指标定义,所有年龄在15周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即为经济活动人口。这些人被视为实际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处于就业或失业的状态,是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劳动参与率即为就业人口与15周岁及以上总人口之比,失业率为失业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之比。据“七普”10%长表抽样数据显示,在被列入调查的2.28万人中,经济活动人口为1.06万人,失业人口为0.08万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0.88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50.58%,失业率为7.56%。

(一)全市就业人口产业转移情况。

“七普”10%长表抽样数据显示,全市就业人口0.98万人,比“六普”减少0.3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0.14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口的14.28%;第二产业0.40万人,占40.66%;第三产业0.44万人,占45.11%。从与“六普”的对比情况来看,全市就业人口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转移,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36.73%,从事第二产业的增加了18.08%,从事第三产业增加了18.72%,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的农、林、牧、渔业转移到了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

(二)分乡镇(街道)就业人口从事的产业分布状况。

从分乡镇(街道)就业人口从事的产业分布情况看,剑池街道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较低,从事二、三产业人口比重较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剑池街道,为3.16%,最高的是屏南镇,为76.47%;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的是石达石街道,为84.07%,最低的是屏南镇,为5.8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的是龙渊街道,为65.64%,最低的是竹垟畲族乡,为10.20%。

分乡镇(街道)就业人员产业分布

9-2                                                                单位:%


合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龙泉市

100

14.21

40.63

45.16

龙渊街道

100

4.82

29.54

65.64

西街街道

100

9.50

37.67

52.83

剑池街道

100

3.16

47.81

49.02

石达石街道

100

4.42

84.07

11.50

八都镇

100

40.70

32.93

26.37

上垟镇

100

49.06

29.96

20.97

小梅镇

100

34.80

32.35

32.84

查田镇

100

40.27

32.76

26.96

安仁镇

100

14.83

60.94

24.23

锦溪镇

100

53.63

22.35

24.02

住龙镇

100

21.21

55.56

23.23

屏南镇

100

76.47

5.88

17.65

兰巨乡

100

22.41

43.57

34.02

宝溪乡

100

27.63

48.68

23.68

竹垟畲族乡

100

75.51

14.29

10.20

道太乡

100

32.73

30.91

36.36

岩樟乡

100

71.43

14.29

14.29

城北乡

100

40.98

19.67

39.34

龙南乡

100

58.06

19.35

22.58

(三)就业人口文化程度及从事产业情况。

从就业人口文化程度和从事产业情况看,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高技能的极少,但近十年受教育程度较大幅度提升,取得大学专科、本科证书人数逐渐增多,高学历、高技能人口除少部分在制造业,其他基本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随着全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生产,又加入了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劳动力就业转移。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较多,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从主要行业转移来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六普”增加486人,增长21.70%;其中男性比“六普”增加325人,增长27.13%,女性比“六普”增加161人,增长15.45%;建筑业比“六普”增加420人,增长71.71%,其中男性增长407人,增长77.52%,由于行业特性,建筑业多数从事体力型劳动,女性人员增加较少。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比“六普”增加261人,增长15.89%;其中男性比“六普”增加321人,增长47.35%,女性减少60人,下降0.06%。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大学本科人数比“六普”增加217人,增长84.77%。

龙泉市按行业大类、受教育程度分的就业人口

9-3                                                                     单位:人


合计

未上

过学

学前

教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专科

大学

本科

研究

   计

9810

144

15

2531

3928

1304

967

905

16

农业

1213

56

7

615

464

58

8

4

1

林业

86

0

0

44

32

5

3

2

0

畜牧业

87

2

0

42

37

5

1

0

0

渔业

8

0

0

3

5

0

0

0

0

农、林、牧、渔服务业

9

0

0

3

4

1

1

0

0

采矿业

86

0

0

22

44

15

4

1

0

制造业

2726

35

4

843

1287

315

180

60

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59

1

0

21

42

23

40

32

0

建筑业

1014

18

0

339

475

101

47

34

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2

0

0

91

185

57

31

18

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81

0

0

6

22

14

26

13

0

批发和零售业

1366

6

2

217

624

297

159

60

1

住宿和餐饮业

538

9

1

109

276

100

37

5

1

金融业

145

0

0

8

23

18

34

62

0

房地产业

79

0

0

13

18

21

16

11

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77

0

0

20

57

39

33

26

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52

0

0

4

12

9

18

9

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2

9

1

28

23

8

8

5

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27

3

0

64

168

71

14

7

0

教育

402

0

0

9

44

37

92

216

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76

2

0

11

13

24

49

76

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6

0

0

6

25

18

20

7

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539

3

0

13

48

68

146

257

4

三、失业人口

(一)不在业人口。

“七普”10%长表抽样数据显示,龙泉市1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94万人,其中就业人口0.98万人,不在业人口(失业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0.96万人,占1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49.42%,比“六普”提高了19.01个百分点。从不在业人员的结构上来看,料理家务人员占比最多,为34.29%,其次为离退休人员占比为20.59%,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占比为11.74%,在校学习人员占比11.68%。

(二)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

第七次人口普查定义的失业人员范围是:15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调查期内未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具体是指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具体是指如有工作两周内可以上班)并正以某种方式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如此得出的失业率被称作调查失业率。全市不论城镇及乡村,男性劳动参与率均高于女性,失业率则低于女性。从业人员劳动参与率为50.58%,总调查失业率为7.56%。

从年龄上来看,25-49岁是劳动人口精力最充沛的阶段,劳动参与率最高,平均达到了75.96%,其中男性达到了88.34%以上,女性达到了63.49%,同时,此年龄段的失业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龙泉市分年龄段常住人口经济活动参与情况

9-4                                                                    单位:%

年龄

劳动力参与率

失业率

小计

总计

总 计

50.58

62.31

38.29

7.56

7.44

7.75

15-19岁

6.08

7.56

4.63

11.39

12.24

10.00

20-24岁

64.05

67.41

60.57

7.83

8.45

7.11

25-29岁

71.77

84.42

58.85

7.87

7.58

8.28

30-34岁

76.48

91.22

63.87

4.57

4.09

5.15

35-39岁

77.10

90.42

62.76

4.68

5.59

3.23

40-44岁

77.82

88.60

66.83

4.75

4.90

4.55

45-49岁

76.63

87.08

65.11

4.91

5.14

4.55

50-54岁

65.52

84.40

45.54

6.51

6.37

6.79

55-59岁

49.21

70.43

26.86

9.19

8.38

11.35

60-64岁

28.86

43.48

12.65

14.08

11.31

23.23

65岁及以上

11.68

17.75

5.08

25.12

20.47

38.75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未上过学人员在就业方面存在较大劣势,劳动参与率只有11.88%。初中学历的经济活动人口最多,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初中学历就业人口占15周岁及以上就业人口的40.04%,劳动参与率63.06%,失业率为7.03%。高中学历因社会对就业人员要求逐渐提高,存在部分高不成低不就情况,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其劳动参与率较低,为44.44%,失业率为6.92%。大学本科学历劳动参与率最高,达到了81.68%,失业率仅为1.63%。数据显示,调查失业率从高中开始呈下降趋势,受教育程度较高者较为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龙泉市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就业状况

9-5                                                             单位:人、%


15周岁及

以上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

非经济

活动人口

劳动力

参与率

失业率

合计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合 计

19396

10612

9810

802

8784

50.58

7.56

未上过学

1212

211

144

67

1001

11.88

31.75

学前教育

108

16

15

1

92

13.89

6.25

小 学

6343

2809

2531

278

3534

39.90

9.90

初 中

6229

4225

3928

297

2004

63.06

7.03

高 中

2934

1401

1304

97

1533

44.44

6.92

大学专科

1439

1014

967

47

425

67.20

4.64

大学本科

1108

920

905

15

188

81.68

1.63

硕士研究生

22

16

16

0

6

72.73

0.00

博士研究生

1

0

0

0

1

0.00

0.00

四、主要生活来源情况

从主要生活来源方面来看,全市15周岁及以上人口中,依靠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占比最大,占51.15%,其中男性占63.30%,女性占36.70%;其次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比为26.11%,其中男性占31.12%,女性占68.88%;其它方面,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的占12.06%,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占2.68%,依靠失业保险金的占0.01%,依靠财产性收入占0.81%,依靠其他收入占7.18%。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