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半年GDP增长14% 社会经济稳中向好——2021年上半年龙泉市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002656599/2021-45552   生成时间:2021-07-28 16:54:13 发布机构:龙泉市统计局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凝聚“龙泉复兴”行动伟力,推动龙泉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在实干争先中开创龙泉复兴新局面。上半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较好,社会经济呈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新动能培育加快壮大,发展的韧性不断显现,恢复的基础不断稳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初步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93亿元,同比增长14.0%,列丽水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7.7%,列丽水第4位,分别比全国、全省、丽水高2.4、0.9、0.5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7.98亿元、27.77亿元和43.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17.8%和13.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9%、6.9%、9.4%。

一、三大产业持续恢复向好,发展的韧性不断显现

(一)农业生产稳定恢复。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6亿元,同比增长6.1%,列丽水第3位。其中:农业产值6.77亿元,同比增长6.60%;林业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5.81%;牧业产值1.87亿元,同比下降4.23%;渔业产值0.14亿元,同比增长3.84%。种植业生产发展良好。茶叶产量同比增长7.7%;蔬菜产量同比增长8.3%;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4.3%,其中香菇产量同比增长2.5%,黑木耳产量同比减少7.0%;中草药材产量同比增长8.4%。畜牧业产能尚未全面恢复。受去年疫病影响,我市生猪空栏待养状况较为普遍,二季度猪肉价格下降也导致全市生猪养殖规模缩减,生猪出栏头数同比下降2.9%。

(二)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57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7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11.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17.2%、21.9%、23.4%,两年平均增长16.6%、12.1%、7.0%。分行业看,23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高于20%的行业有15个,两年平均增速高于10%的行业有12个。从结构性指标看,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0%、23.9%、25.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长11.2%,列丽水第3位。

(三)服务业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列丽水第2位,拉动GDP增长7.7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4%,列丽水第3位。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28.3%、12.1%、35.8%、8.2%、11.9%、7.4%、15.1%、4.0%。1-5月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7%,列丽水第3位。

二、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推动社会经济稳中向好

(一)重点领域投资加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8亿元,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10.3%。一是房地产投资引领增长。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57.5%,列丽水第1位,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完成5.06亿元,同比增长21.5%,列丽水第3位,比丽水市平均水平(15.2%)高9.9个百分点,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8%)高9.3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占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完成19.18亿元,同比增长39.1%,列丽水第2位,比丽水市平均水平(23.1%)高1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0.1%。

(二)消费市场进一步恢复。上半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9.60亿元,同比增长30.4%,列丽水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11.1%,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亿元,同比增长51.1%,两年平均增长20.8%。电商市场运行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19.3亿元,同比增长42.3%,两年平均增长22.1%。

(三)生产企业出口引领全市平稳向好。上半年,全市实现出口总额9.4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列丽水第4位,较一季度提升2位。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90亿元,同比增长32.8%,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7.0个百分点。

三、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一)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3%和26.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列丽水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实现5.53亿元,同比增长3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47亿元,增长1.9%。其中,各项民生支出达19.69亿元,可比增长9.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4%。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6.2%、46.6%、28.6%和17.8%。

(二)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亏损面缩小。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70.4%,高于营业收入增速33.4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1.7元,同比减少0.7元。企业亏损面缩小,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18家,同比下降18.2%;亏损面为13.0%,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43元,同比增长1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32元,同比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7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居丽水第1位,比丽水平均水平低0.15,比一季度低0.23。

四、匹配性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一)用电量保持较高增幅。上半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工业用电量2.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其中制造业实现用电量1.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

(二)客货运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客货运周转量29148.5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8.4%;较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丽水(回落12.3个百分点)低10.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现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4亿元,同比增长60.4%,增幅列丽水第1位。

(三)金融业稳中有升。6月末,全市实现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合计483.11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较一季度(15.2%)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61.66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贷款余额221.45亿元,同比增长20.9%。

五、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CPI环比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其中,6月份上涨1.5%,涨幅比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上半年八大类价格“六涨二平”,食品烟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4%、0.9%、1.5%、2.1%、3.1%、3.8%,衣着、其他用品和服务均与上年持平。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7%;鲜菜价格上涨4.2%,猪肉价格下降16.6%,鲜果价格上涨8.9%。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