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首页 工作动态 基层工作 法治宣传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 公证服务
当前位置:  
反诈宣传奇招频出 龙泉地网微“铺天盖地”式宣传让电诈发案率、案损率实现“双降”
来源:龙泉县   编辑:   时间:2021-05-31 09:35:55 点击数:

“警察同志,什么时候更新下一集方言反诈视频?”

5月23日,在龙泉市方舱疫苗接种点,群众王先生追着正在进行反诈宣传的民警小徐问道。

没想到,经过短短的三个月,这个由公安民警和永和义警自编自导,通过方言故事展示的“乡音反诈”短视频,在本地迅速蹿红,收获了众多粉丝,受到群众的高度喜爱。“乡音”亲切,演员接地气,寓教于乐的反诈宣传方式真真切切让群众学习到了各种反诈知识,“求更新”的评论更是层出不穷。

“用方言好呀!生动有趣!老人都能听懂!”

在龙泉市大润发超市,群众更是看到了新鲜的一幕,水果、蔬菜突然化身成了“反诈卫士”,不论是商品上还是塑料袋上都贴上了一张“反诈标语”,让人印象深刻。

据悉,面临不断更新的新型违法犯罪手段,如何更好地控发案,切实防止群众的血汗钱被骗一直是龙泉公安深思熟虑的问题,今年以来,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高发势头,龙泉市公安局党委3次召开专题研究,4次召开反诈联席会,集思广益、寻求突破,构建起了“地、网、微”全方位、一体化的“反诈宣传矩阵”,真正实现了“铺天盖地”式宣传。截至五月初,龙泉市电诈发案157起,环比下降13.59%,案损1102.46万元,下降23.88%,成效显著。

线上开通“五楼F诈”“永和义警”等抖音号、视频号,联合义警队伍群策群力,警民共同出演,推出系列反诈短视频,通过真实案例、乡音演绎将传统刻板的反诈知识以裂变式的传播精准推送到本地群众手上,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截至目前,已连载“方言版”反诈故事20集,综合版反诈视频7集,获赞4万余次,每集视频的播放量达3-5万,其中最高剧集播放量达13万次,占龙泉常住人口的44%;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结合目前高发的电诈案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通过55家联席单位辐射性转发推送,发布24期,专刊通报3期。

线下利用流动广播车全天候在大街小巷播放双语反诈宣传标语和口号,让群众时刻警醒,绷紧防诈安全弦。充分发动村干部、义警队员、助警员等志愿者,通过警民恳谈、警企交流、入户走访、广场警务、播放反诈电影、无人机高空宣传等方式,广泛开展进小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户实地宣传,讲解诈骗案例、传授防诈手段,现已进行宣传100余次,夜间集中宣传20余次,209家单位签订防骗承诺书,张贴防诈小提示400余张。充分发挥学生“小手拉大手”的作用,精心编制反诈课件,推出“莎莎反诈课堂”,由警花徐曼莎深入各大学校开展巡回宣传,将反诈教育从小抓起,起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目的。

5月12日,南昌市民祝女士将一面“神警雄风 罪犯克星”的锦旗送到办案民警手中,感谢民警破案神速,为他们追回财产损失。原来,民警近期破获的周某某等人涉嫌诈骗案共破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为祝女士等人追回了被骗资金20万元

聚焦网络违法犯罪主体虚拟化、方式网络化等特点,龙泉公安成立打击专班,坚持“线上+线下”全要素打击,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严打“黑灰产”交易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今年以来,共查处涉诈嫌疑人27人,其中网上追逃3人,查扣手机卡、银行卡40余张,追赃70万余元,涉案资金流水达6800万余元,返还资金38.8万元。同时,运用“东风系统”反诈预警平台,通过系统精准比对,对可能被骗群体预警拦截,提升技术反制“智防”水平。5月,共收到龙泉籍预警93次,有效预警84人,拦截损失金额预计约为4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