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龙泉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002656046/2021-41121 生成时间:2021-03-23 10:29:01 发布机构:龙泉市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目录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五)经批准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二、2020年预算执行效果

三、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财政经济形势

(二)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三)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四)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五)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六)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四、2021年预算执行措施

五、附表



                                   2021年3月11龙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龙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疫情大战大考,面对复杂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重要窗口’、聚力龙泉复兴”学习实践活动为引领和动力,全面厉行“丽水之干”,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理财、用财”四篇文章,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工作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全面夯实龙泉复兴坚实基础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0.53亿元的87.2%,比上年下降6.3%(以下简称“增长、下降”)。其中:税收收入7.4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8.43亿元的88.6%,下降5.4%。非税收入1.70亿元,完成年初预算2.10亿元的81.5%,下降10.3%。加上转移性收入47.71亿元(其中:预计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7.55亿元,税收返还收入1.2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93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70亿元,使用结转资金2.83亿元,调入资金9.50亿元),收入合计56.88亿元。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60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52.43亿元的96.5%,下降11.7%,剔除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等一次性因素,可比增长1.7%,加上转移性支出6.28亿元(上解支出2.40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0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0.50亿元,结转下年3.29亿元),支出合计56.88亿元。

收支相抵,预计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3.主要收支科目执行情况

1)主要科目收入情况。增值税1.81亿元,完成预算1.99亿元的90.8%,增长3.3%;改征增值税1.50亿元,完成预算1.38亿元的109.2%,增长8.6%;企业所得税1.01亿元,完成预算1.11亿元的91.3%,下降1.2%;个人所得税0.42亿元,完成预算0.37亿元的113.4%,增长3.9%;契税及耕占税1.20亿元,完成预算1.38亿元的86.7%,下降11.9%;非税收入1.70亿元,完成预算2.10亿元的81.5%,下降10.3%。

2)重点支出执行情况。教育支出8.21亿元,完成预算7.45亿元的110.1%,增长18.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4亿元,完成预算1.24亿元的115.6%,增长20.5%;科学技术支出1.05亿元,完成预算1.05亿元的100.3%,增长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4亿元,完成预算6.34亿元的100.0%,下降11.8%,剔除上年行政村规模调整等一次性因素,可比增长7.8%;卫生健康支出5.54亿元,完成预算5.22亿元的106.2%,下降17.3%,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可比增长13.1%;农林水支出8.20亿元,完成预算9.33亿元的87.8%,下降9.0%,主要是新颁布的《预算法实施条例》要求不再实行权责发生制列支,即农林水科目部门结转资金不列为支出,剔除该因素,可比增长3.0%。

由于2020年省与市(县)的财力结算还有一个过程,全市上述预算执行数及最后平衡结果待决算批复后再按规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30.23亿元,完成预算30.50亿元的99.1%,增长33.3%。加上转移性收入12.21亿元(其中: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0.3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57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收入2.05亿元,上年结转0.23亿元),收入合计42.44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33.39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34.84亿元的95.8%,增长82.0%,剔除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一次性因素,可比增长19.3%。加上转移性支出9.05亿元(其中:调出资金8.92亿元,结转下年0.13亿元),支出合计42.44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2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6万元,均完成年度预算324万元的100.6%,增长15.6%。

收支相抵,全市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8.7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9.36亿元的96.8%,增长1.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5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20.07亿元的92.4%,增长4.5%。

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0.19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本年赤字4.90亿元,通过财政补助、动用社保风险金、争取省级调剂金予以化解,年终滚存结余21万元。

(五)经批准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2020年,经省财政厅核定,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78.96亿元,在批准的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5.00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8.9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48.34亿元,占61.2%;专项债务30.61亿元,占38.8%。预计债务率为109.9%,低于警戒线(120%)10.1个百分点。

二、2020年预算执行效果

2020年,预算执行工作聚焦增收节支、民生福祉、服务发展、精细管理等财政工作要点,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稳中求进,预算执行效果亮点纷呈,连续三年荣获财政部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荣获全省财政管理绩效考评优秀等次。

(一)聚焦增收节支,财政运行保持稳健态势

面对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对财政运行的负面影响,始终将增收节支作为维护财政平稳运行的核心抓手,坚持上下联动谋划收入、应减尽减过“紧日子”,通过组合措施对冲宏观环境带来的下行压力,实现全年算平衡。

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幅度逐月收窄,呈现“全面回升、企稳向好”的积极态势。政府性基金收入逆势上扬,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实现收入30.23亿元,增长33.3%,强力充实地方财力。牢牢把握中央“两直”政策机遇,成功获取中央“两直”资金及省级惠企利民资金3.9亿元,为“三保”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疫情防控、市场主体纾困等重点领域支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向上争资成效明显。生态经济大追赶”活动为载体,实行清单式管理、表格式量化、动态化跟踪,每月统计梳理,每月排名通报,紧盯目标任务,紧盯政策动向,凝聚全市各部门(单位)力量,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全年争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共向上争取竞争性转移支付资金12.5亿元,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并以全省第一的竞争评比成绩获得“连续三年、每年1.5亿”的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为我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厉行节约再加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根据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系列要求,通过“保、优、延、减、稳”五大举措,坚决压缩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的项目支出。其中,年初一般性支出按15%压减,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按8%压减,“三公”经费支出按5%压减。年中视项目执行进度、项目绩效情况开展第二轮压减,全年共压减支出1.26亿元,“三公”经费下降22.4%

(二)聚焦民生福祉,财政投入坚持人民至上

一以贯之将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将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全市民生支出达39.0亿元,可比增长22.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7.1%。保障各级民生实事项目“办得了、办得好”,财政“账单”彰显民生温度。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第一时间落实疫情防控经费,制定出台疫情防控各项政策,开通疫情防控设备“采购绿色通道”,保障物资及时到位,及时发放援鄂医务人员补助,扎实做好政策供给、资金保障等工作。全年拨付疫情防控相关资金6400余万元,并设立资金闭环台帐,强化防控资金监管

优先支持脱贫攻坚。统筹安排扶贫资金8200余万元,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政策,助力开展“幸福菜单”“万人万元”绿色扶贫车间等特色项目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生活补助、学生资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基本民生政策,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政采云农业扶贫馆的推广运用,开展采购消费扶贫,超额完成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采购份额任务。

重点关注农业农村。全面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林水支出达8.20亿元。重点保障“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厕所革命等农村事业。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积极筹措资金6000万元,重点支持实施食用菌产业振兴、茶叶全产业链培育、高山蔬菜双增双拓、水果产业梯次集聚区等产业项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服务教育文体教育支出8.21亿元,增长18.0%。继续保障“蛋奶营养餐”“空调进教室”“周末接送车”等教育民生实事,支持引进启文、翔宇教育集团和杭州建兰中学开展合作办学,推进第二中学扩建、第五中学新建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媒与体育支出1.44亿元,增长20.5%。统筹安排资金5400万元设立文旅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世界青瓷大会、群众体育赛事、普惠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小城文化艺术周等文旅事业。

(三)聚焦服务发展,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大背景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助企纾困,保障有效投资,以更大的财政投入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真正发挥财政政策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纾困政策及时落地。积极贯彻落实《抗疫助企·暖春行动二十一条意见》等系列助企政策,兑现包括财政补助类、减免类、缓缴类、返还类等资金共计2.68亿元,全力助推复工复产。出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政策,“直通兑付”纾困资金2397万元受惠市场主体达2708户。不断优化资金兑现流程、最大限度压缩兑现时间,通过“小微通”“两直资金监控系统”等数字平台赋能,直达资金支付进度率在11月份达到100%,提前完成直达资金兑现任务,确保“两直”政策一贯到底、落地见效。

产业政策更加积极。强化财政资金供给和资金保障,落实一揽子财政扶企助企政策,大力涵养绿色优质财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全年兑现生态工业、旅游业、剑瓷业、金融业、建筑业、电子商务等各类产业扶持及惠企资金2.04亿元。统筹整合资金4100万元设立科学技术专项,重点支持项目研发、专利补助、创新券兑现等科技支出,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支持“绿谷精英”等人才项目,落实人才津贴、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奖励等人才政策。

重点项目保障有力。统筹新增债券、抗疫特别国债、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各类资金,实现政府性投资项目支出21.76亿元,继续推进土地和房屋征收、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治理工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大力支持322国道安仁至西街段龙商鞋产业链工程衢宁铁路站前广场、城区污水治理、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借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改革,推动建立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化投入模式

(四)聚焦精细管理,财政改革持续纵深推进

持续探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县级样本,在预算绩效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债务风险化解等工作中勇于突破,不断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谋求“小财政”的“大作为”。

绩效管理全面推行。积极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目标量化设置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组织全市部门单位开展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完成自评项目777个,抽评项目78个,重点评价项目7个,实现预算完成有评价;对于2019年执行率低、绩效评价结果差的48个项目,2020年度预算安排予以削减或取消,实现执行结果有运用。

专项资金改革深化。继续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不断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升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绩效。“投入+贡献”的绩效观和“扶强扶优”原则,做足资金统筹整合文章,整合盘活财政资金5.75亿元深化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运用,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全面实行项目库管理制度,并按轻重缓急做好项目排序,实行“滚动管理”,管理模式逐步从“资金等项目”转变为“项目等资金”。

化债工作顺利推进。坚决堵“后门”,全面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通过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及市场化转型、统筹资金偿还等方式,对照省财政厅“四条标准”,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化债试点目标。适度开“前门”,实行严格的债务限额控制的同时,利用当前债务率空间,积极申请限额内新增债券发行额度,争取发行新增债券15亿元,发行力度列丽水各县(市、区)首位,有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增收基础不稳与支出刚性增强的矛盾突出;财政支出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和土地性收入,可持续性不强;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以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为主的传统保障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部分预算单位仍习惯于粗放型、投入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存在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力争通过深化改革、优化机制、严格监管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予以破解。

三、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财政经济形势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新的一年,财政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财政改革任务将更加艰巨。从财政收入看,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存在,宏观经济环境中下行压力仍在叠加,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力度逐步加大,绿色财源难以一蹴而就,税收增收空间被不断压缩。短期内,土地性收入仍旧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受到土地资源以及耕地占补指标调剂政策的影响,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地方可用财力持续增长的难度很大。从财政支出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大背景下,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艰巨,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的需求集中,防疫、教育、医疗、三农等领域的刚性支出需求增长仍然较快,地方财政对社保基金的兜底压力加速集聚,支出刚性只增不减。同时,在“龙泉复兴”新征程中,补齐综合交通、城市建设、产业平台、国家公园等基础设施短板势在必行,大项目、大建设、大发展对资金要素需求越显突出,以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为主的传统保障模式已难以为继,预算平衡形势十分严峻。

(二)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根据2021年财税经济形势,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财税改革总体要求,制定2021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委、丽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凝聚“龙泉复兴”行动伟力,围绕系统实施龙泉复兴“1369”战略行动,组织开展“匠心铸城、实干复兴”跨越追赶和“党建提质、能力提升”活动的部署要求,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系列要求,加大支出结构优化力度,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加快建立现代地方财税体制,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建设一座独具匠心的文化名城,聚力开创龙泉复兴新局面提供更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三)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2021年GDP增长预期情况,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0.00亿元,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税收收入8.20亿元,增长9.8%;非税收入1.80亿元,增长5.4%。加上转移性收入42.34亿元(其中:预计省市转移支付收入28.05亿元、税收返还1.20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30亿元、使用结转资金3.29亿元、调入资金9.50亿元),收入合计52.34亿元。

2.支出预算

拟安排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00亿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按《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属于预算调整事项,因此,年初预算时,需先调减上年执行数中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增长4.1%。其中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农林水支出8.44亿元,增长3.0%;教育支出7.39亿元,可比增长3.0%;科学技术支出1.07亿元,增长1.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4亿元,基本持平;社会保障和就业7.02亿元,增长7.5%;卫生健康支出5.64亿元,增长1.8%。加上转移性支出5.34亿元(其中:上解支出2.60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09亿元、结转下年2.65亿元),支出合计52.34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30.35亿元,增长0.4%。加上转移性收入0.49亿元(其中: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0.36亿元、上年结转0.13亿元),收入合计30.84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34亿元,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下降1.9%。加上转移性支出9.5亿元(调出资金9.50亿元),支出合计30.84亿元。

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1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20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5万元,均下降37.1%,主要是上年清理以前年度广告经营收入一次性入库提高基数,且受疫情影响国有企业利润有所下降。

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1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0.72亿元,可比增长1.9%;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53亿元,可比增长17.0%。收支规模缩减,主要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省统筹后,收支预算纳入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收支相抵,当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结余0.19亿元。

四、2021年预算执行措施

2021年,面对收支矛盾难题,财政部门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谋求新举措,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谋划收入、优化支出、提升水平,抓好短周期平衡、统筹长周期安排、注重跨周期谋划、善于逆周期调节,奋力加快高质量跨域式发展,奋力推进“六兴六高”战略任务、奋力激发“一路两化”澎湃动能,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

(一)以“大财政”的理念谋划收入,向体制要财力

坚持齐抓共管。按照“五个一批”,即税收收入一批、土地收入保障一批、国有资产盘活一批、债券发行一批、向上争取一批的要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系统谋划收入大盘子。注重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强化收入调控力度,抓牢税收收入、土地性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等重点收入来源,多管齐下,多方发力,确保地方可用财力稳步增长坚持上下联动。继续加大向上争资力度,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方面的机遇,紧盯绿色发展财政奖补、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财政政策,早研究、早谋划、早行动,形成全市合力,融入“匠心铸城、实干复兴”跨越追赶活动,全面打响争资“攻坚战”,争取竞争性分配资金增长20%以上。坚持创新驱动。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树立“市场优先、政府补充”“融资为主、财政为辅”的投融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汇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推动跨越式发展。

(二)以“大管家”的担当优化支出,向结构要空间

加力服务发展。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系统服务龙泉复兴“1369”战略行动,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聚焦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剑瓷经典、公园城市、民生事业等核心任务,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重点保障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影响的政府投资项目,重点支持疫情防控、市场纾困、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等关键要事。加力节用裕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补齐民生保障短板。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持续保障实施各级民生实事项目,聚焦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生态等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富民增收、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关键民生事业,确保三分之二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加力过紧日子。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明确除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支出、民生类刚性支出、上级要求的重点考核支出、政策兑现类支出外,原则上不予新增项目支出,新增项目资金不允许用于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格落实上级要求,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按不低于10%的幅度压减,会议经费及培训经费要求“只减不增”。通过年初预算压减、年中执行压减等手段,持续扩大支出压减成效。

(三)以“大改革”的举措提升水平,向管理要绩效

强化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结果运用,制定出台《龙泉市预算绩效评价(执行)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对于2020年执行率低、绩效评价差的项目,2021年预算安排根据结余比例和评价级别分类分档予以核减,并将预算单位整体执行率与公用经费核减额度相挂钩。强化统筹整合。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继续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按照“可整尽整,省专优先”的原则,健全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机制,重点整合支持方向相同、扶持领域相关的省专项切块资金,全年力争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5亿元以上。落实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对结转两年以上的上级转移支付一律收回财政统筹安排,并视结转项目实际加大清理收回力度。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推进集编制、执行、核算、分析为一体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管理一体化、系统平台化”的目标。持续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和电子票据改革,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推广应用工作,全方位推动财政数字化转型。

(四)以“大监管”的力度护航发展,向难点要动能

防范基层风险。完善出台新一轮乡镇、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及基层财政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县乡整体协同的财政管理体系,以构建“4+1”体系(即强职能工程、强素质工程、强管理工程、强监管工程、一体化帮扶机制)为抓手,切实增强乡镇发展内生动力,防范化解基层财政风险,加速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社保风险。持续关注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精准研判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后的运行形势,强化社保基金运行动态监控,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最大限度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坚决维护社保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的良好态势。防范债务风险。持续巩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成果,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做到风险隐患预判在前、防范在前、化解在前。完善政府债券工作体系,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现政府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运行形势将更加严峻,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砥砺前行,扎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大步迈向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打造一座独具匠心的文化名城、加快实现龙泉复兴发展梦想而努力奋斗!

    

龙泉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附表.xls

  2021预算草案(三公、转移支付、举债情况说明).xls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