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畜牧业生产仍未恢复——2020年度龙泉市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索引号:002656599/2021-40056   生成时间:2021-02-08 10:21:29 发布机构:龙泉市统计局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增速居丽水九县(市、区)第八位。其中:农业产值15.08亿元、林业产值4.75亿元、牧业产值4.86亿元、渔业产值0.34亿元,分别增长5.0%、4.2%、-11.8%、5.0%。

分季度看,一季度产值增速0.2%,产值占全年26%;二季度产值增速2.9%,产值占全年23%;三季度产值增速2.7%,产值占全年18%;四季度产值增速3.3%,产值占全年33%。农业产值主要集中在一、四季度,对全年农业经济起较大影响。

近三年龙泉市农业主导产业产值结构占比(%)


竹木

中草药

畜牧业

其他

2018年

13

8

26

13

6

12

22

2019年

13

8

22

13

6

16

22

2020年

12

7

21

12

7

19

22

一、种植业稳中有升,结构优化

种植业实现总产值15.08亿元,同比增长2.5%,产值占比59.7%,是我市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是粮食、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草药。

1.粮食生产形势较好。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7.95万亩,比上年增长4.77%;总产量为7.06万吨,比上年增长4.99%。按品种分,稻谷产量5.76万吨,同比增长8.57%;玉米产量0.48万吨,同比下降15.12%;豆类产量0.24万吨,同比下降18.80%;薯类产量0.56万吨,同比增长1.48%。全年实现粮食总产值2.14亿元,同比增长10.21%。

2.食用菌生产量增价减。2020年食用菌产量13590吨,同比增长3.52%,产值5.23亿元,同比下降0.88%,产量与产值增长趋势相反,原因是今年食用菌价格行情不好。

指标名称

2020年

2019年

增减幅度(%)

产量(吨)

价格(元/吨)

 

产值(万元)

产量(吨)

 

价格(元/吨)

产值(万元)

产量(吨)

 

价格(元/吨)

产值增减(%)

食 用 菌



52253



52718



-0.88

其中:香 菇(干品)

3283

40222

13205

3177

46918

14906

3.34

-14.27

-11.41

     黑木耳(干品)

6933

48236

33442

6690

49280

32968

3.63

-2.12

1.44

     金针菇

2956

14191

4195

2867

12170

3489

3.10

16.61

20.24

2020年,香菇产量3283吨,同比增长3.34%,香菇产值1.32亿元,同比下降11.41%;黑木耳产量6933吨,同比增长3.63%,黑木耳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1.44%。金针菇产量2956吨,同比增长3.10%,产值4195万元,同比增长20.24%。

近几年食用菌产业逐渐萎缩,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我市生产香菇和黑木耳的菇农数、产量等与生产高峰年份相比有较大下滑,但就全年来看,金针菇产量有所上升。其中,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主产金针菇为工厂化生产,生产情况较稳定,生产量平均3万瓶/天,每日产鲜金针菇9吨。

3.蔬菜产业量增价减。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7033公顷,总产量15.64万吨,产值3.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0%、3.51%、-1.30%,产值下降是因为价格行情不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双增长,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实施双增双拓工程,强化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培养。二是高山、大棚等精品蔬菜价格不断提高,销路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

4. 茶叶生产量增价减。2020年茶叶总产量2272吨,同比增长3.70%,茶叶价格有所下降,茶叶总产值1.82亿元,同比下降2.43%。主要是2月下旬气温开始回升,有利于春茶的生长,从而一季度春茶产量同比上升8.5%左右。加上全年气候总体稳定,没有大范围的自然灾害,2020年茶叶整体趋势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

5.中药材产业发展强劲。2020年中药材产值达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4%,成为农业生产的亮点之一。近年来,由于中药材经济价值高、销路好,并获得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使得中草药材产业规划定位不断完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标准不断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中药材全年投产面积增加较多,特别是一些高附加值的中药材品种,如铁皮石斛、灵芝、覆盆子、何首乌等中药材种植持续升温。

二、竹木采运有所下降,林业经济发展平稳

林业实现总产值4.7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林业作为高产值的大板块,占龙泉市农业经济的18.80%。

1.人造林面积有所上升。根据龙泉市林业局数据,2020年,人工造林15.01万亩,同比增长59.04倍、零星植树33万株,同比增长153.9%,迹地更新2.64万亩,同比增长92.6%,森林抚育6.2万亩,同比下降52.3%。产值6578万元,同比下降2.11%。

2.林产品产出有所上升。2020年,笋干有所增加,产量4083吨,同比增长15.34%;油茶籽产量2149吨,同比增长7.50%;木材采伐量13.03万立方,同比增长0.26%;毛竹产量1728万根,同比增长4.28%。

三、畜牧业形势较差,量减价增

2020年,牧业总产值4.86亿元,同比增长31.22%。就目前龙泉市农业发展形势来看,畜牧业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产业。

1.生猪出栏量减价增。2020年,生猪存栏6.16万头,同比增长20.1%,其中生猪出栏8.81万头,同比下降19.0%,全年生猪出栏价格增长65.40%,生猪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40.13%。2020年龙泉市遭遇非洲猪瘟疫情,生猪出栏量大幅减少。

2.家禽产业存出栏均下降。今年,浙江久益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养殖点减少了家禽养殖数量,养殖规模缩小,直接导致2020年全市家禽存出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和20.2%。

3.蜜蜂产业平稳增长。龙泉市蜂业发展较快,2020年底,蜂蜜产量189吨,同比增长24.34%。在蜂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市本地中蜂养殖量逐年增长,外出养殖意蜂农户逐年增多,加快形成蜂业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成为畜牧产业新亮点。

四、渔业生产形势良好,保持平稳增长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广稻田养鱼,发展石蛙、娃娃鱼等特种养殖,渔业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根据渔业部门数据,2020年,我市水产品产出量3761吨,全年实现产值3386万元,同比增长7.59%。

五、农业生产存在的几点问题

    1.畜牧业下降幅度较大。全年生猪出栏数同比下降19%,主要原因是受猪瘟疫情影响,大型养殖场正在建设,生猪养殖要一定周期才能出栏。家禽出栏数同比下降20.2%,主要是浙江久益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不再经营肉鸡养殖产业,该公司的家禽养殖量较大,影响了全市家禽出栏数。

2.新增量难以弥补主导产业增长难题。从龙泉农业主导产业产值结构看:食用菌占21%、竹木采运占12%、蔬菜占12%、畜牧业占19%,以上主导产业占农业的总量64%。整体处于量大难增的形势,保持农业产值的稳定增长存在困难。

3.非粮化倾向进一步加剧。由于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扩大,城市近郊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种植面积。此外,种粮效益比较低,多年生经济作物挤占粮田,也是原因之一。

4.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影响不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农业生产资料购置渠道不够通畅,部分农产品外运不畅,出现滞销;还有不少种植大户,在春耕时节缺少劳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事活动的开展和农业生产效益。

六、下步工作建议

1.加大生态畜牧业发展扶持力度。2020年影响我市农业增长最大因素是畜牧业,下一步需继续关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快大型生猪养殖场建设,促进生猪养殖产能恢复,稳定生猪生产,从硬件上提高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疫情防控能力;其次,要紧紧围绕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创建和结构调整,加快改造传统畜牧业,以提高效率为着力点促进畜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加快发展家禽和牛、羊养殖,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关注新亮点规模化发展。由农业部门牵头,加强对乡镇基层的协调和指导,谋增挖潜,争取出台更多的应对举措。继续发展壮大食用菌、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中草药材、花卉园艺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铁皮石斛、灵芝等高增加值产业,继续依托环境优势和药材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将中草药作为发展新的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同时,进一步强化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培养,扩大蔬菜销路、稳定农民积极性。此外,积极引导农户设施栽培,提高中药材、水果产量品质,提升竞争力。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的发展,促进多行业均衡发展。

3.多措并举,确保种植业生产稳定。一是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在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同时,继续推行各项扶农惠农政策,严格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买补贴等各类奖励措施;二是积极培育扶持种粮大户、重点区域,确保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到种植能手的手中;三是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对落地区域实行长效监管。

4.落实农业生产“绿色通道”。推动政府出台“绿色通道”政策的真正落地,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让“绿色通道”真正畅通,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