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消费市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出一系列稳预期、促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品市场复苏回暖,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稳定向好发展。
一、全年指标完成情况 :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3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丽水(-0.4%)8.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分居丽水市第4位、第3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同比增长8.4%,总量和增幅分居丽水市第4位、第6位。
受疫情影响,2020年贸易业相关指标较上年均有所下滑,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10.5%)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丽水平均水平高8.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16.5%)回落8.1个百分点。
四个行业:批发业同比增长11.9%,较上年(23%0回落11.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丽水第8位;零售业增长11.7%,较上年(12.1%)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丽水第4位;住宿业同比下降15.5%,较上年(11.5%)回落2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丽水第8位;餐饮业同比下降9.1%,较上年(15.2%)回落24.3个百分点,增速位列丽水第8位。
二、运行特点:
1、促消费政策成效凸显,市场逐渐回暖。
年初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大幅萎缩,一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7.1%。在此背景下,随着稳消费、促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程不断加快,消费品市场逐步回暖。2020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收窄至-5.3%,前三季度增长3%,全年增长8.1%。
按消费类型分,2020年,全市商品零售65.17亿元,同比增长8.1%;餐饮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7.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51亿元,同比增长1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2亿元,同比下降10.7%。
2、新业态快速发展,网络零售增长迅猛。
疫情期间,实体消费有所抑制,更多消费者和商家转向线上,带来了网络零售的逆势增长。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34家,其中电子商务企业21家,电子商务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占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的69.8%。
3、市场需求稳定,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巩固,民生供需稳定,商品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从商品类值看,民生需求类产品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鞋帽类与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270%和214%,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分别增长43.5%、5.0%,其中水产类和蔬菜类产品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
三、存在问题
1、消费市场尚存在不确定因素。
受国外疫情和对美贸易政策等影响,出口外贸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因素,下半年来随着客流回升,消费回归、酒席开办,到年底住餐业已基本恢复上年同期水平,但年底来疫情形势又逐渐严峻,而住餐业营业收入中酒席收入占比大,如果受疫情影响酒店停办酒席将会对整体住餐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2、传统零售业增长乏力。
随着疫情影响及互联网的普及,更多消费者和商家转向线上,各种无接触式购物、配送、在线消费、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在短期内得以快速发展,促使网上消费增长迅猛,传统零售受到巨大冲击,综合零售持续遇冷,全市各限上实体经营单位2020年经营情况大都出现负增长,其中两家超市龙泉市万富惠超市有限公司、龙泉市世纪广场超市有限公司销售额分别下降2.1%和下降16%。
3、月度新增限上偏少。
2020年我市月度新增限上贸易单位仅2家,而从工商部门反馈的情况来看,我市月度新开业贸易法人单位数量较少,新增培育对象严重不足。
四、工作建议
1、要挖掘培育新增限上企业,建议出台个转企、企业产销剥离,成立销售公司等奖励政策,做大限上贸易单位体量。
2、扶持现有重点商贸企业以及限下抽样样本单位,加快电商园建设,引进在外经营电商回龙,同时要加快旅游业恢复,加快景区复园,继续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
3、加强企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做好统计法宣传,打消企业顾虑,让企业统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提高认识,做到如实上报、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