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泉市民政局关于市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154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00265628/2021-49612   生成时间:2021-12-21 14:53:36 发布机构:龙泉市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方建民等11位代表:

你们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解决农村五保户住院医疗护理盲区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和特困人员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特困人员救助工作基本情况

按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原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统一纳入特困人员救助管理。特困人员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特困人员救助工作是民政部门的重点工作。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市共有特困人员529人。其中城镇特困(三无人员)6人,农村特困(五保户)523人;集中供养97人(祥和养老中心60人,道太乡敬老院10人,屏南镇养老中心7人,龙南乡养老中心13人,塔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人,岩樟乡养老服务中心2人),分散供养的432人。2020年为116个特困人员办理了特困人员护理等级评估。全年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助、护理费及价格补贴共计856.4万元。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过各乡镇(街道)、市直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支持和努力,全市特困人员救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逐步提升救助标准。2018年7月起特困人员供养费从1110元提高至1210元,进一步提高了供养费标准,确保在当前经济条件下特困人员能够维持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二是落实物价补贴机制。在物价幅涨较大的月份,给予一定的物价补贴,确保不因物价上涨降低特困人员生活水平,2020年特困人员人均发放物价补贴1309元。三是努力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服务水平。我市目前共有特困人员供养机构8家。通过公建民营、对运营机构进行考核等形式,努力提升我市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服务水平,确保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安享晚年。四是试点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护理费统筹模式。由民政部门出台政策,在祥和养老中心开展试点工作。对在祥和养老中心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试点住院期间护理费用由祥和养老中心统筹解决。通过该试点方案,基本解决了所属村集体难以解决该批集中供养人员住院期间护理费用的问题。五是由扶贫办牵头各扶贫相关部门团结协作落实扶贫三清零回头看工作,确保各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吃穿不愁住房医疗饮用水有保障。


二、我市特困人员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按现行制度,特困人员由所属村集体负责供养,具体为由民政部门发放月供养费确保吃穿,由医疗保障部门确保医疗费用,由村集体负责解决住房、丧葬、日常护理照料及住院期间护理照料,其它用水用电电视等费用按规定由相关部门企业予以减免。因经济发展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行政村之间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现阶段我市部分行政村仍存在村集体经济较弱的情况。这部分行政村难以独立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院期间的护理费用问题,由此产生矛盾。

该项护理费用,现阶段由政府部门解决存在难度。一是没有该项政府职能。特困人员和村委会签订供养协议后,除由民政部门保障吃穿和由医保部门保障医疗费用外,护理职责明确由村委会负责落实。村委会应当履行协议职责做好特困人员日常护理照料工作和住院期间护理照料工作。政府部门应指导帮助各村委会提升村集体收入水平履行自身职责,但直接越俎代庖不符合职能。二是财政支出护理保险困难。近几年我市特困人员住院数据和目前我市医院护工130-160元/日工资水平来看,我市特困人员一年护理费用总计约需190万元。从2020年各保险披露数据和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来看,现阶段一般保险产品理赔率在25%至80%之间,理赔率超过50%的保险产品已属良心。按照较高保险理赔率80%计算,向保险公司购买该产品需要每年财政投入190/80%=237.5万元,同时未来年度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步提升特困人员的住院护理需求进一步增加,随着护工工资逐步上涨该项支出同步上涨,预计涨幅较大。县级财政难以独立承担特困人员支出,很大部分需要省财政资金转移支付解决。但该护理费用通常需要县级财政负责解决。目前我市财政仍不宽裕,近年度财政预算较为紧张,尚无力解决该项支出。

三、我市特困人员救助下一步工作

特困人员救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加强我市特困人员救助工作,需要社会各部门、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会同社会救助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在全面落实消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市各行政村集体经济建设。要能变输血为造血,让各村集体经济实现良性循环,自我提升。让各村两委有能力履行自身职责,做好对本村特困人员的探访关爱、日常照顾以及住院期间护理工作。

二是持续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指导工作。要指导各行政村选出能带领村民致富的先进能手和真正关爱本村特困人员的热心人士担任村两委成员,切实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

三是积极引导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现阶段不但护理费用难以解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村里照顾,一定程度上存在日常生活不便。民政部门积极引导各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到养老机构接受集中供养,充分发挥养老机构专业化集成化优势,为特困人员更好提供照护服务;持续做好对各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要求各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高质量完成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让特困人员安享晚年。

四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特困人员护理是目前全国性的社会救助工作难点,需要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落实。我局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在有新政策出台时,第一时间让我市特困人员享受。

感谢你们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和特困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与市民政局联系,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社会救助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联系人:沈君华,联系电话:7262911。


龙泉市民政局

2021年6月21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