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清正清政为先 干净干事干字为前 政治坚强 公正廉洁 纪律严明 业务精通 作风优良 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进入老年模式
清廉文化
当前位置:  
俭以养廉
作者: 来源:龙泉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02 16:04:42 点击数:

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是为官者的第一要务。俭与廉作为两种重要的品质,人们常说俭以养廉,强调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为什么将俭与廉连在一起?

《说文解字》解释“俭”为“约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释“约”字时说:“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可知,俭的本义即为约束、节制,后引申为节俭、俭省等道德范畴内的含义。

《说文解字》解释“廉”为“仄也”,段玉裁注释时说“堂之侧边曰‘廉’。”可知,廉的本义是指堂屋的侧边,因其平正修洁又棱角峭利,所以多用廉来比喻人清正、高洁的品行。

“俭以养廉”这个词未见于史书记载,而是一个经归纳而成的成语,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其出自诸葛亮所作的《诫子书》。其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指节俭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因为廉亦是一种高尚品质,且对于为官者尤为重要,于是人们便慢慢把俭和廉联系在一起,便有了“俭以养廉”,强调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关于俭与廉的关系,清代学者张鉴的《浅近录》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宋高宗时期,大臣孙樊进宫朝见皇帝,当两人谈到有关官吏如何做到公正廉明的问题时,宋高宗问:“何以生公?”孙樊回答说:“廉生公。”皇帝又问:“何以生廉?”孙樊答曰:“俭生廉。”俭与廉,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唐代司空图在《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中说:“俭足养廉。”《元史·乌古孙泽传》有云:“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清人汪辉祖更是直言:“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始。”可见,廉为官之本,俭为廉之基。

那么,俭又是如何滋养廉的呢?这主要体现在节俭则寡欲,而寡欲则可以养廉。司马光的训子名篇《训俭示康》中写道:“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意思是说,节俭可以减少贪欲,君子如果少贪欲就能够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小人如果少贪欲就能谨慎处世、节省用度,使罪祸免除、家庭丰裕。这正是节俭的廉政意义所在。

俭以养廉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对于为人、为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也成为了很多家庭家规家训中的重要内容。

范仲淹一生节俭持家,清廉为官,树立了“俭廉恕德”的范氏门风,堪称历代家族门风之典范。对于俭约之风,范仲淹以身垂范,始终将俭作为持家修德之首,时常告诫诸子:“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飨富贵之乐也。”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娶妻时,想要办得风光些,于是便列了一张购买金银首饰和绫罗绸缎的清单,托大哥范纯祐进京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父亲,范仲淹看后,提笔在清单上写了一个字谜:“一人站前一个卧,两个小人地上坐,家中还有两口人,退还娇儿细琢磨。”纯仁看后,悟出父亲说的是一个“俭”(繁体为“儉”)字,于是决定简朴举办婚礼。据《宋史》记载,范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更是写下了“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家训。范家大院石柱上镌刻的“自喜奂轮光世泽,还崇廉俭绍家风”楹联,映射的正是范氏家风中“以俭养廉,以俭助廉”的思想精髓。

俭和廉,今天仍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基石,是为官从政的道德根基。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在生活中能否做到俭,手握权力时能否做到廉,映照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初心本色。对俭和廉的坚守与弘扬,应该成为共产党员终其一生必修的功课。(吴宇轩)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收藏】 【打印】 【关闭】
使用帮助   |   郑重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办: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578-12345 邮编:323700
备案序号:浙ICP备1302406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网站标识码:3311810001 浙公网安备33118102000123号

党政机关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