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清正清政为先 干净干事干字为前 政治坚强 公正廉洁 纪律严明 业务精通 作风优良 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进入老年模式
清廉文化
当前位置:  
廉石还乡
作者: 来源:龙泉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02 16:04:42 点击数:

 

上海松江醉白池公园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形似蘑菇的青石。这块青石,来历可不寻常,他是明代廉吏张弼“为官清正、律己爱物”的见证。

张弼(1425-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松江府(今上海松江)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张弼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严格管束家人,深得民心,历任兵部主事、南安知府等职。他任南安知府十余年,离任返乡时,除了简单行装和数箱书以外,竟然没有其他东西可带,以至于船体太轻不胜风浪,难以入海航行。于是,张弼便效仿东汉陆绩之法,欲寻一山石压在船舱。他换了一身便服,带上绳索和杠棒,与两个儿子一起出门。父子三人来到城郊一处山脚下,想向百姓要一块山石压船。百姓爱戴张弼,便说道:“不要说一块山石,您就是要这座青山,我们也乐意。”三人将山石抬回府中后,张弼挥笔写了七言一绝,并自言:“为官十载无家财,青石压船抗风浪。”

离任还乡之日,张弼的航船升起帆。一切安顿完毕,张弼令人将一只朱红漆白铜锁的大箱子抬上船。张弼荣归故里,停船后,第一个被抬上岸的也是这只沉重的大箱子。家乡百姓见状,纷纷猜测箱里满载的是金银财宝。到了家门口,张弼让人把箱子打开。百姓所见的,只是一块青石,并无一分金银之物。问明原因后,大家啧啧称奇,顿时感慨好官廉洁回乡,以石励志、遗范后世。张弼载石还乡之事传遍十里八乡,百姓无不为之动容,感叹地说:“张知府两袖清风,一块山石带回故里,乃我等百姓之幸也。”这块青石是张弼为官多年带回家乡的廉洁清风,被称作“廉石”。

古时为官,只要求得功名,谋上一官半职,便可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至于位高权重的官爵王侯,其骄奢贪逸、家财万贯者更比比皆是。然而,张弼主政一方、居官多年,却能做到身无长物、两袖清风,致仕还乡仅带一块山石,实属难能可贵。“廉石”,是张弼一生清正廉洁的见证,是老百姓对为政清廉者的肯定、拥护和颂扬,也向后人昭示了清白为人、廉洁为官的人生真谛。严于律己、严于用权、廉洁办事,张弼的故事对于当今领导干部如何走好为官从政之道,更是值得借鉴。(陈启西)

 
【收藏】 【打印】 【关闭】
使用帮助   |   郑重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办: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578-12345 邮编:323700
备案序号:浙ICP备1302406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网站标识码:3311810001 浙公网安备33118102000123号

党政机关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