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镇季山头村季氏的“十条祖训”:一曰尊朝廷;二曰敦孝悌;三曰重嫁娶;四曰严内外;五曰厚宗亲;六曰教子孙;七曰慎交游;八曰崇简朴;九曰谨祭祀;十曰息争讼。
“季氏祖训”从国家、社会、乡亲、个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规范。在季氏祖训中,排在首位是尊朝廷,即一切应以国家为重。在这个小山村中,每家每户都极为勤俭,将节俭下来的钱财用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以期将孩子培养成国之栋梁。为此,在这个人口仅数百人的山村,在辛亥革命前后竟然创办了两所学校、两个武馆、两家药铺,造就了季山头村人崇文习武的良好习惯。据季氏的第29代子孙季明和介绍,季山头全村400多人口,竟出了3位烈士、7位黄埔军校学员,1名远征军。
正是有了这种勤耕重书、齐家报国的文化传承,当地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据统计,从近代以来该村走出去的各类人才多达600余人,其中学者、教授、高级工程师、作家等就有70余人。如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的高级工程师季光社,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作家季红真,近代外交史专家季平等,季步高烈士就是杰出的代表。
季步高于l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兼兵委书记。
1927年,季步高同志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按照组织指示转到香港的季步高同志却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向组织请缨重回广州工作。1928年1月,被任命为中共广州市委书记的季步高与周文雍等市委委员一起,重新恢复建立了广州市委领导机关;不久,广州市委机关被破坏,周文雍等市委委员壮烈牺牲。市委委员仅幸存季步高一人。在白色恐怖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季步高同志立场坚定,毫不动摇,历经艰险,带领同志们秘密进行革命斗争。1928年夏,季步高到香港向省委请示工作时,被广州公安局特务头子梁子光发现。7月,季步高同志被反动派逮捕。在监狱中,他受尽酷刑,体无完肤,仍铮铮铁骨,忠贞不渝。1928年8月,季步高同志在广州红花岗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