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没有像这样一本书,让我在享受优美文字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从来没有像这样一本书,让我不仅沉溺于作者恣肆汪洋的讲述,还情不自禁地随之时而深沉叹息,时而热泪盈眶。内涵是如此气韵高远,行文是如此大气磅礴,笔力是如此挥洒自如,而其所讲述的那些人、那些故事,又是如此感人肺腑!不仅如此,书中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深邃博大的思考,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挚爱,充盈在每一篇如行云流水般优美的文字中。原来,政治散文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生动感人。 这便是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图书的《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这部书,集结了梁衡先生近年来所写的以政治人物为主的散文40余篇,以此为线索,勾勒出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脉络和社会进步的足迹。“政治”这两个字,听起来很严肃,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可这本书一路读来,却让人兴味盎然,毫无说教的味道。作者把人物放置于其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中,以真实、丰富的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气质,读来亲切、生动。那优美的文辞与深刻的思考和谐相融,那充满智慧的解读与追问,时时闪烁其间,令人击节赞赏。 阅读这部洋溢着热情奔放、染着明艳红色的书,一脉又一脉的震撼和感动,在心中起伏荡漾。这里有旷世伟人的足迹,有普通劳动者的情怀,有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瞿秋白、彭德怀、方志敏等一代伟人和先烈的功业作为,也有诸如喊冤的桑氏老人、把事业当做宗教的无名女教师、带领学生八年间栽了3万多棵绿树的薛明老师等普通人物。还有韩愈、辛弃疾、林则徐等心怀天下百姓的古代爱国者和贤人,他们踏着时代的烽烟,从历史书页的深处、从神州大地的林间窑中走来,走入我们的视线;他们或慷慨激昂,或行走思索,或忍辱负重,都身形毕现、历历如绘。 我们追随作者的文字,一路行走在国内外的山水城廓之间,聆听伟人们在历史岁月中的回声。在大洋彼岸的德国特里尔小城,我们感受到“幽灵”创始者马克思的气质和精神;我们仰望日本樱花丛中的岚山诗碑,想起一生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会情不自禁地黯然泪下;在陕北缀满毛泽东思考的窑洞前,唯有庄严肃立;江西新建县那蜿蜒曲折的“小平小路”,见证了一代伟人的思索、追问与百折不挠;潮州山水无言镌刻着挺身直谏的韩愈,江南夕阳映照着爱国诗人辛弃疾拍遍的栏杆,苍茫的嘉峪关古道留下了被“充军”的林则徐的斑斑足迹……他们所到之处,便是寻常巷陌也会为之生色,平凡草木也会为之染辉。 细读该书的每一篇文字,几乎篇篇都精彩。而其中的《大无大有周恩来》、《二死其身的彭德怀》,更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假如让毛泽东去骑马》一篇,则跳出了一般散文的模式,以一种假设的构想,来思考历史,捕捉规律,让人惋惜慨叹。而笔者曾读过多次的经典名篇“觅渡、觅渡、渡何处”中深沉的思考,充满哲学况味的追问,再次读来仍让我心魄动容。而本书中收录的“我写‘觅渡’”和“‘觅渡’自注”两篇,详细介绍了瞿秋白生命中的细节,也阐述了作者对人物人格剖析的设计。此外,还有一些文章和相关的历史文化,更让读者对“觅渡”这篇文章有了深层的理解。 作者梁衡先生是著名新闻理论家、著作等身的散文名家。早在少年时代,我们就在课堂上学过他的《晋祠》。那优美的语言、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曾让我们反复背诵、经久难忘。 该书以一个“大”字总领全书。那些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人物、心怀国家民族的大情怀、穿越苍穹时空的大思考,以华美的词章为载体,笔锋雄健、一泻千里、浩浩汪洋,实在是至大至美至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