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清正清政为先 干净干事干字为前 政治坚强 公正廉洁 纪律严明 业务精通 作风优良 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进入老年模式
清廉文化
当前位置:  
用好红色资源 加强党性教育
作者:调研教育室 来源:龙泉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02 16:04:46 点击数:

来源:学习时报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江西省委党校在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特色,必须着力在搭建平台、创新举措、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搭好“三个平台”,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

红色资源主要包括我们党领导革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遗存、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学历和知识层次较高,但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不深入、不系统、不扎实的实际,我们充分运用江西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平台,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和载体。

着力建好党性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独特课堂。江西有革命旧址、遗址 2423处,其中井冈山革命旧址群和瑞金革命旧址群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处旧址群。围绕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党性教育基地,我们与有关方面紧密合作,先后确立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方志敏烈士纪念馆等十几个现场教学点,并以此进一步整合周边的红色资源,初步形成了党性教育资源链。

合理设置党性教育专题。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精神“富矿”。发源于江西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围绕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我们下功夫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教学素材和丰富内涵,并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因班制宜地设置党性教学单元和专题。目前已开设“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三大摇篮’在江西”“井冈山精神与中青年干部成长”“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特色专题,进一步完善了党性教育课程体系。

精心编写党性教育教材。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针对当前党性教育教材较零碎、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的实际,我们根据干部教育的特点,组织教员和学员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中,共同挖掘、提炼和编写党性教育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及时将成熟的教学案例和研究成果编成教材。目前已编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重大问题研究》、《理想信念教育读本》、《廉政教育读本》、《清贫精神——重读方志敏》等,初步形成了党性教育教材体系。

二、创新“四个举措”,运用红色资源激发学员党性锻炼的内生动力

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源泉。我们在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抓住干部学习的“兴奋点”,找准触发激情的“切入点”,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红歌伴学”活动。红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受江西“红歌会”的启发,我们在主体班学员中开展了以“唱响红色歌曲,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红歌伴学”系列活动。如在学制较长、年纪较轻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学唱一组红歌、创作一首班歌、开展一次红歌野外拉练、召开一次红歌精神研讨会、举办一场“井冈魂”红歌比赛。学员们既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红色”豪情,增强了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化“课堂+体验”模式。一方面,在专题教学中注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融合,开展好党性、党风、党纪专题研究式教学,通过理论探讨和思想交锋,引导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将“党校课堂+教育基地”“两位一体”教学模式,延伸、深化为党校课堂教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学、警示教育、军营体验式教学和调研实践“五位一体”模式,引导学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红色”精神,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内化为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抓实党性分析环节。党性分析是党性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把红色主题贯穿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全过程的同时,着力抓实抓细党性分析环节,引导学员重温入党誓词,对照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做到“四想”“六查”。“四想”就是,想一想自己当干部是为什么,自己为党和人民做了什么,自己还缺少什么,应向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学习什么;“六查”就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查一查自己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强不强、做得怎么样,并制订解决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

探索文化育人途径。围绕打造风清气正的学府,我们坚持以弘扬优良学风为重点,严格对学员的管理,做到以管促学、以学促管;开展“每日一读”“经典悦读”等读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员、教职工成立各种读书兴趣小组或读书会,打造书香校园;坚持每天课间播放红色歌曲,每逢重大报告和大课前唱红色歌曲,营造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氛围;把党性教育融入学员课余生活,组织开展书画、摄影、主题演讲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文体比赛,力求“以红色文化熏陶人、以高尚追求引导人”。

三、完善“三个机制”,促进红色主题党性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课题。须着眼于打造红色主题党性教育品牌,形成规范、科学的长效机制。因此,我们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三个保障机制。

完善联动教育机制。重点是完善党校与纪委、组织部门的协作机制,党校与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的协作机制,党校与学员所在单位的协作机制,党校内部教学与管理、服务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运用红色资源促进党性教育的合力。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我校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修培训学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组织监督、内部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改进督查办法,对问题较突出的学员进行警示和诫勉教育;将学员参与红色教育、党性锻炼的现实表现,作为党性分析、培训考核的重点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依据之一,形成训用结合的正确导向。

完善量化考评机制。制定了《学员党性修养考核办法》,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和服务意识,践行理想信念和宗旨等四个方面,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各班分别建立“评议小组”和“考核小组”,通过个人“述”、评议小组“评”、考核小组“考”,综合评定学员党性锻炼成绩,记入干部培训档案。与此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风建设档案制度和党性教育档案制度。

党性教育是事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事关党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我们将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续探索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的载体、方法和途径,切实把党校建设成为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作者:龚培兴 (作者系江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收藏】 【打印】 【关闭】
使用帮助   |   郑重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办: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578-12345 邮编:323700
备案序号:浙ICP备1302406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网站标识码:3311810001 浙公网安备33118102000123号

党政机关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