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 批 稿)
建设单位:龙泉市水电总站
评价单位: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019 年6 月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建设项目名称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一、建设单位情况
建设单位(签章) 龙泉市水电总站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
主管人员及联系电话 方忠卫0578—7212063
二、编制单位情况
主持编制单位名称(签章)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信用代码 91220000MA0Y435U56
法定代表人(签字)
三、编制人员情况
编制主持人及联系电话 庄玉夏1**********8
1.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签字
庄玉夏 HP 0011119
2.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主要编写内容 签字
庄玉夏 HP 0011119 全部章节
四、参与编制单位和人员情况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i
目录
1 概述 .............................................................................................................................1
1.1 项目由来 ......................................................................................................... 1
1.2 评价工作过程 ................................................................................................. 2
1.3 环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问题 ..................................................................... 4
1.4 项目相关情况的分析判断 ............................................................................. 4
1.5 环评主要结论 ................................................................................................. 5
2 总则 .............................................................................................................................7
2.1 编制依据 ......................................................................................................... 7
2.1.1 国家法律法规 ............................................................................................................. 7
2.1.2 地方法规 ...................................................................................................................... 8
2.1.4 相关产业政策 ............................................................................................................. 9
2.1.5 项目技术文件及资料 ................................................................................................ 9
2.2 评价目的与原则 ............................................................................................. 9
2.2.1 评价目的 ...................................................................................................................... 9
2.2.2 评价原则 .................................................................................................................... 10
2.3 评价因子 ....................................................................................................... 10
2.3.1 评价因子筛选 ........................................................................................................... 10
2.3.2 评价因子确定 ........................................................................................................... 11
2.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 11
2.4.1 环境功能区划 ........................................................................................................... 11
2.4.2 评价标准 .................................................................................................................... 12
2.5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 ........................................................................... 14
2.5.1 评价工作等级 ........................................................................................................... 14
2.5.2 评价重点 ................................................................................................................... 15
2.6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 16
2.6.1 评价范围 .................................................................................................................... 16
2.6.2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保护目标 ........................................................................ 16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ii
2.7 法律法规、环境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 ....................................................... 17
2.7.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17
2.7.2 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 .............................................................................................. 18
2.7.3 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 19
2.7.4 龙泉市梅溪流域规划 .............................................................................................. 20
2.7.5 龙泉市农村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咨询报告 ..................................... 20
2.7.6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能源
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水农电〔2019〕1 号) 20
3 项目概况 ...................................................................................................................21
3.1 原有工程回顾 ............................................................................................... 21
3.2 现有工程概况 ............................................................................................... 27
3.2.1 现有工程基本情况................................................................................................... 27
3.2.2 现有工程任务和规模 .............................................................................................. 27
3.2.3 现有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 31
3.2.4 现有公用工程 ........................................................................................................... 39
3.3 现有工程占地、移民安置 ........................................................................... 39
3.3.1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 39
3.3.2 远迁移民处理范围 .................................................................................................. 39
3.3.3 库区淹没实物调查 .................................................................................................. 40
3.3.4 文物古迹及矿产压覆处理意见 ............................................................................. 40
3.3.5 现有工程建设区新增占地 ..................................................................................... 40
3.4 现有工程劳动定员 ....................................................................................... 40
4 环境概况与现状调查评价 .......................................................................................41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1
4.1.1 地理位置 .................................................................................................................... 41
4.1.2 气候特征 .................................................................................................................... 41
4.1.3 水文 ............................................................................................................................. 41
4.1.4 地形、地貌 ................................................................................................................ 44
4.1.5 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46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iii
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47
4.2.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47
4.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 47
4.3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49
4.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49
4.3.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0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2
4.5 陆域生态调查与评价 ................................................................................... 52
4.5.1 调查方法 .................................................................................................................... 52
4.5.2 调查结果 .................................................................................................................... 53
4.6 水域生态调查与评价 ................................................................................... 56
4.6.1 调查方法 .................................................................................................................... 56
4.6.2 调查结果 .................................................................................................................... 57
4.7 周边污染源及其它情况调查 ....................................................................... 66
4.8 周边同类水电站情况调查 ........................................................................... 66
5 工程分析 ...................................................................................................................67
5.1 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 67
5.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68
5.3 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68
5.3.1 运营期非污染生态影响分析 ................................................................................. 68
5.3.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69
5.4 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 ................................................................................... 70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2
6.1 原有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 72
6.2 现有工程运营期环境影响 ........................................................................... 73
6.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73
6.2.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75
6.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 75
6.2.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76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iv
6.2.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6
6.3 环境风险影响 ............................................................................................... 78
6.3.1 评价依据 .................................................................................................................... 78
6.3.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79
6.3.3 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分析 ............................................................................. 79
6.3.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 79
6.3.5 分析结论 .................................................................................................................... 79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80
7.1 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80
7.1.1 运营期废水防治措施 .............................................................................................. 80
7.1.2 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80
7.1.3 运营期固废防治措施 .............................................................................................. 80
7.1.4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 81
7.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 81
7.2.1 运营期风险防范措施 .............................................................................................. 81
7.2.2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82
7.3 污染防治对策汇总 ....................................................................................... 84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6
8.1 环保投资估算 ............................................................................................... 86
8.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86
8.2.1 环境影响经济效益................................................................................................... 86
8.2.2 环境经济损失 ........................................................................................................... 87
8.2.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 .......................................................................................... 87
9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88
9.1 环境管理计划 ............................................................................................... 88
9.1.1 环境管理目标 ........................................................................................................... 88
9.1.2 环境管理、执行、监督机构 ................................................................................. 88
9.1.3 环境管理任务 ........................................................................................................... 88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v
9.1.4 环境管理内容 ........................................................................................................... 89
9.2 环境监测计划 ............................................................................................... 89
9.2.1 检测机构 .................................................................................................................... 89
9.2.2 监测任务 .................................................................................................................... 89
9.2.3 监测内容 .................................................................................................................... 89
9.2.4 监测方案的实施和资料整编上报 ........................................................................ 90
9.3 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 ............................................................................... 91
9.3.1 环境保护验收目的 .................................................................................................. 91
9.3.2 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 91
10 结论与建议 .............................................................................................................92
10.1 工程概况 ..................................................................................................... 92
10.2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93
10.2.1 环境现状结论 ......................................................................................................... 93
10.2.2 项目工程分析结论 ................................................................................................ 94
10.2.3 污染物治理措施结论 ............................................................................................ 95
10.2.4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96
10.3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结论 ................................................................. 99
10.3.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 99
10.3.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 100
10.3.3 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102
10.4 环保投资 ................................................................................................... 102
10.5 建议与要求 ............................................................................................... 103
10.6 环评综合结论 ........................................................................................... 103
附图
附件
附表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
1 概述
1.1 项目由来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下称本电站)位于龙泉市南部屏南镇瑞竹垟村,瓯江上游
瑞垟溪上。坝址位于屏南镇瑞竹垟村下游约1.1km,坝址距离龙泉市区约75km,水库
所在水系为龙泉溪水系-梅溪干流,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65km2(不含二期、三期引水),
引水入库集雨面积为43.375km2,(二期工程引南溪18.46km2,引四山支流12.18km2;
三期工程引南溪片支流12.735km2),总集雨面积为67.025km2,主河道长7.5km,河道
平均纵比降32.1‰。多年平均降雨量2066.8mm,多年平均流量1.11m3/s(本流域)。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77.50m,总库容为1088 万m3,为中型水库。厂房位于坝址下游约
3km 河道右岸,水轮发电机层地面高程为541.70m。本电站于1988 年6 月建成投产,
总装机容量2×6000kW,2000 年增容后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200kW(2×6000kW+1×
3200kW),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上网电量)。
由于水电站建成年代较早,大坝未设置生态放水设施,导致下游产生减脱水段,机
组设备陈旧、性能落后,运行效率较低,水能资源利用率较低,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隐
患,且配置不能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要求;因此亟须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发电效
益。
2016 年财政部、水利部以财建(2016)27 号联合发文“财政部 水利部关于继续实
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通知”,目的为促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此,
龙泉市水电总站拟利用政策支持的契机,对水电站实施了增效扩容工程(现有工程),增
效扩容主要内容为:(1)改造原大坝的放水管,释放下游生态流量,并在一级大坝放水管
位置增设生态流量下泄的监测设施,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共修复下游减脱水段
24.2km;(2) 对原压力管道进行改造,原DN1200 钢管布置基本不变,总长度595.688m,
仅拆除原3200kW 机组的0.5m 直径支管及外包砼结构,并重新布置直径0.65m 的支管
且外包砼结构。DN650 压力钢管钢材采用Q345R 钢;(3) 对2 台6000kW 水轮发电机组
(1#、2#)进行改造,另一台3200kW 机组(3#)增容至6000kW;(4)根据径流资料重新分析,
改造后电站装机容量由原来2×6000kW+1×3200kW 增容至3×6000kW,年发电量由原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
来4898 万kW.h(上网电量)增至5912 万Kw.h(上网电量)。由于场地限制,增效扩
容改造后,三台机组共用一台主变,主变型号为S11-25000/110,并对升压站其它设备
进行更新;(5)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各机组设一套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
等,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6)对南溪和四山跨流域引水堰坝进行改
造,采用格栅引水,对南溪原堰坝进行加固;为了满足引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南溪
和四山引水隧洞进行清淤;为了方便检修,对南溪原未抹底引水隧洞段进行抹底;(7)
对发电厂房、管理房和职工宿舍进行改造,并对厂区进行绿化;(8) 建立长效机制,制
订并落实河流水量生态调度、电力梯级联合调度。现有工程于2016 年3 月完成初步设
计,龙泉市水利局于2017 年5 月对该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龙水利【2017】105
号),龙泉市水电总站开始实施该工程,于2018 年4 月建成投入运行。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的环评属于补办手续(龙泉市水电总站已经履行了相应
的处罚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682 号令《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
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浙水 【2017】3 号)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必须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同时考虑到原有瑞垟一级水电站在
上世纪90 年代建成后未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也利用本次项目环评的契机,对原有水
电站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00kw,根
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修正),项目属于:三十一、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89 水力发电——总装机1000 千瓦及以上,评价类别为报告书。
为此,龙泉市水电总站委托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对水电站进行实地勘踏,同时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
分析,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导则,编制完成了《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19 年5 月通过了专家的函审,现课题组根
据专家函审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形成了《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报批稿),报请审批。
1.2 评价工作过程
项目环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现状调查与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
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收集项目设计方案及相关
规划等基础资料,展开初步工程分析和环境状况调查,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评
价因子筛选,确定项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等。
现状调查及预测评价阶段:开展对评价范围内环境状况、监测和评价,同时对项目
工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项目主要污染因素。在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在各环境要素及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
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从选址合理性、规划符合性、环境影响、环保措施以及公众
参与调查等方面,明确给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图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
1.3 环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问题
本工程为水电站工程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针对建设项目特点及当地环境特
征,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本工程位于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本评价重点关注本工程的
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以及工程的建设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的影
响。
2、现有水电站回顾性评价:考虑到现有瑞垟一级水电站在上世纪90 年代建成后未
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也利用本次项目环评的契机,对现有水电站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
评价。
3、本工程目前已经实施完成,本评价主要分析工程运营期的影响分析,如电站建
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水文情势及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对下游用水的影响、运营
管理期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对环境的影响等。
1.4 项目相关情况的分析判断
1、生态保护红线
(1)对照《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水电站的拦河(堰)坝和引水隧洞均位于屏
南镇,位于瓯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81-I-5-1),属于自然生态红
线区范围内。此区块的管控措施:“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禁止新建、扩建水上加油
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
项目;禁止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禁止运输剧毒物品、危险废
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它危险化学品;其他法律、法规禁止污染水体的
行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
定的标准。” 禁止发展一切工业类项目。
(2)根据《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上报稿),项目水电站位于在龙泉市的瓯
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编号331181-11-001)内(见附图8)。生态保护
红线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按照《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
行管理;新建、扩建水上加油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
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运输
剧毒物品、危险废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其他法律、法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
规禁止污染水体的行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保
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3)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生态型项目,且为已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
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体较小,通过现有工程的建设(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
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减
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从
总体上看又减少了对下游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与《龙泉市环
境功能区划》和《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是不冲突的。
2、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
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从现状监测结果看,
环境空气质量能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地表水环境质量能够达
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声环境质量基本能够达到《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区标准。
根据分析本工程建成后无废气、废水排放,所以对水环境、空气环境没有影响;噪
声预测厂界和敏感点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固废可做到无害
化处置,项目实施后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声环境的环境质量底线能满足要
求。
3、资源利用上线
本工程属于水电站基础设施项目,项目不仅不消耗当地资源,还创造了资源,利用
河流中荒废的水资源,可提高地区资源利用上线的额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本工
程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同时项目运行过程无生产
废水、废气产生,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来发电,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污染物
排放量,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水、气等资源利用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水电站的拦河(堰)坝和引水隧洞均位于屏南
镇,位于瓯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81-I-5-1),属于自然生态红线
区。本工程为水电站改造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属于生态类基础建设项目,不在
181-I-5-1 功能小区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
1.5 环评主要结论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已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
体较小;通过现有工程(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实施,减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
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对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是有利的,同时现有工程将有效解除瑞垟一级水电站的安全隐患,提高发电效率,增加
水利资源的利用,增加供电量,改善当地的用电条件,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的实
施对环境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瑞垟一级水电站可
通过加强生产管理,在保证生态流量的前提下,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建设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
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约束要求;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
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由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全面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管
理、防止措施以及建议要求的基础上,本工程的建设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是可行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
2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2014.4.24 修订,2015.1.1 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 修订,2018.1.1 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 修订,2018.12.29 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8.29 修订,2016.1.1 施行;
(5)《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2012.2.29 通过,2012.7.1
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 修订,2018.12.29 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施行,2016.11.7 修订;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44 号,2017.9.1 实施,生态
环保部令第1 号,2018.4.28 修正;
(9)《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
【2013】103 号,2013.11.14 发布,2014.1.1 起实施;
(10)《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办【2014】48 号,2014.5.22;
(11)《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85 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2008.2.2;
(12)《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 号,
2013.11.15;
(1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2012.7.3;
(1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9.10;
(15)《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2014】197 号,2014.12.31;
(16)《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
知》,环发【2015】4 号,2015.1.8;
(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33 号,2015.3.19 修订通过,2015.6.1 施行;
(18)《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
150 号,2016.10.26;
(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 号,2017 年
10 月1 日起施行;
(20)《关于发布<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43 号,2017.9.1。
2.1.2 地方法规
(1)《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2018.1.1),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第七次会议,2013.12.19;
(2)《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9.1 施行,2016.5.27 修订,2016.7.1 施行;
(3)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7 年修正),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
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2017.9.30;
(4)《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修正),省政府令364 号,2018.3.1 施行;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 号;
(6) 《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4】28 号,2014.5.19;
(7)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及<设区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的通知》,浙环发
【2015】38号,2015.9.23;
(8)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
读的函》,浙环发【2018】10 号。
2.1.3有关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10)《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1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2005.4 修订,2005.5 施行;
(12)《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2015.6.29;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
(13)《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2017.5.27 批准,2017.10.1 实施)。
2.1.4 相关产业政策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6 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6 号,2016.3.25);
(2)《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工产业
【2010】第122 号,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10.13;
(3)《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 年
第31 号;
(4)《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 年本)》,浙淘汰办发【2012】20 号,
2012.12.28;
(5)《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的通知》(浙水电
[2016]4 号);
(6)《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
知》(浙水 [2017]3 号)。
2.1.5 项目技术文件及资料
(1) 《关于龙泉瑞垟水电站开发规划的批文》,(浙计建【1982】316 号),1982.1;
见附件1;
(2)《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龙发改许可
【2018】19 号),2018.1;见附件2;
(3)《关于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调整的批复》(龙水利
【2017】105 号),2017.5;见附件3;
(4)《关于梅溪流域规划修改报告的批复》(丽署发【1994】44 号),1994.9,见附件4;
(5)《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报批稿),2015.7;
(6)《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上报稿),2017.9;
(7)《关于中央环保督察涉及小水电解决环评问题相关事项专题会议纪要》【2018】
16 号,龙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5.16;
(8)《龙泉市农村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咨询报告》,2018.5;
(9)《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6.9;
(10)龙泉市水电总站与本单位签订的咨询合同及其他相关资料。
2.2 评价目的与原则
2.2.1 评价目的
本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事前预防减少污染产生,并为主管部
门审批决策、监督管理,为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及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厂址周围环境状况,本评价拟达到以下目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0
(1)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结合当地总体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等要求,确定项目建
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等文件要求。
(2)在对建设厂址周边自然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评价区域内主要
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利用现状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生态
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
(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工程建成后对水文情势、水质和水温状况、下游用水、生
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4)分析本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提出
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而使其得到减免或改善,使工程兴建后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得
到合理利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对项目建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与局部生态环境破坏,提出切实可行的减缓或补偿
措施建议,最大限度降低或减缓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6)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2 评价原则
1、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的“清洁生产”水平,对建设项目实
施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削减污染物的产生量和
排放量。
2、贯彻“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原则,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并根
据总量控制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方案和污染物控制措施,提出总量控制建议。
3、在评价工作中,全面收集评价区域已有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监测,认真研究和
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资料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其合理部分,避
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做到真实、客观、公正,结论明确。
2.3 评价因子
2.3.1 评价因子筛选
本工程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采用矩阵法,具体见下表 2.3-1。
表2.3-1 项目污染因子识别表
工程行为
环境资源
*施工期 营运期
占地 挖填方 施工作业 电站运行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 -- -- --
水土保持 -- -- --
陆域动植物 -- -- --
水生、鱼类资源 -- -- -- ●
环境质量
水环境 -- -- -- ○
大气环境 -- -- --
声环境 -- -- -- ●
固体废物 -- -- -- ●
*注:本工程已经建成,无施工期影响;●表示正常情况下的污染因子;○表示事故风险时可能
出现的污染因子。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1
2.3.2 评价因子确定
根据本工程工程分析结合环境特征,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下表 2.3-2。
表2.3-2 项目评价因子确定
类别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
环境空
气 SO2、NO2、PM10 / /
地表水
pH、DO、CODMn、BOD5、氨氮、石油类、总磷、总砷、
总汞、六价铬、总铅、总镉、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粪大肠菌群、铜、锌、总氮、硫化物、硒等
CODCr、氨氮、温度CODCr、氨氮
地下水
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铬(六价)、
总硬度、铁、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
数、K+、Na+、Ca2+、Mg2+、CO3
2-、HCO3
-、Cl-、SO4
2-
/ /
声环境 等效A 声级 等效A 声级 /
固废 —— 一般固废
2.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2.4.1 环境功能区划
1、水环境功能区
(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本工程瑞垟一级水库、大(堰)
坝、发电厂房及引水隧洞等区域附近属于瓯江水系的支流梅溪,编号为瓯江1,为梅溪
瓯江源头水保护区1,该区域地表水质目标为Ⅰ类;项目周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起
始断面、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水质等如表2.4-1,龙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
区划图见附图2。
表2.4-1 项目周边水功能区、水体功能区和水质目标
功能
区序
号
河流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名称 功能区
范围
目标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水质
瓯江
1
梅溪 G030110
0101000
梅溪瓯江
源头水保
护区1
331181G
A0501020
00120
饮用水水
源准保护
区
水域:锅冒尖西坡至瑞垟二
级水库库尾;陆域:沿岸周
边山脊线以内(22.47km2)。
Ⅰ类
(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未进行功能区划分,按照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实际利用现状,
按Ⅰ类标准要求执行。
2、环境空气功能区
根据《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中的丽水市环境功能区划图,评价区域环
境空气为一类功能区。丽水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图(局部)见附图3。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2
3、声环境功能区
项目所在地位于龙泉市屏南镇瑞竹垟村,项目所在地区域尚未进行区域噪声标准的
划分,但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判定项目所在地区域属1 类声环境功能区。
2.4.2 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
项目所在地附近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
标准,具体见表2.4-2。
表2.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pH 除外mg/L
序号 项目 Ⅰ类标准值 序号项目 Ⅰ类标准值
1 pH 6~9 12 铜 ≤0.01
2 DO 饱和率90%或≥7.5 13 锌 ≤0.05
3 CODMn ≤2.0 14 总砷 ≤0.05
4 BOD5 ≤3.0 15 总汞 ≤0.00005
5 氨氮 ≤0.15 16 六价铬 ≤0.01
6 挥发酚 ≤0.002 17 总铅 ≤0.01
7 总氰化物 ≤0.005 18 总镉 ≤0.001
8 总磷 ≤0.02 19 总氮 ≤0.2
9 CODCr ≤15 20 硫化物 ≤0.05
10 氟化物 ≤1.0 21 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
≤0.2
11 石油类 ≤0.05 22 粪大肠菌群 ≤200
(2)地下水环境
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Ⅰ类标
准,有关标准详见表2.4-3。
表2.4-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单位:mg/L,除pH 外)
序号 项目 Ⅰ类标准值 序号 项目 Ⅰ类标准值
1 pH 6.5~8.5 7 总硬度 ≤150
2 氨氮 ≤0.02 8 铁 ≤0.1
3 硝酸盐 ≤2.0 9 溶解性总固体 ≤300
4 亚硝酸盐 ≤0.01 10 高锰酸盐指数 ≤1.0
5 挥发性酚类 ≤0.001 11 总大肠菌数 ≤3.0
6 铬(六价) ≤0.005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3
(3)环境空气
本工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具
体见表2.4-4。
表2.4-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污染因子 单位
标准限值
1 小时平均 24小时平均 年平均
SO2 μg/Nm3 150 50 20
NO2 μg/Nm3 200 80 40
PM10 μg/Nm3 / 50 40
PM2.5 μg/Nm3 / 35 15
TSP μg/Nm3 / 120 80
O3 μg/Nm3 160 100(日最大8 小时平均) /
CO mg/Nm3 10 4 /
(4)声环境标准
项目所在位于 1 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厂界及周边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区标准,具体见表2.4-5。
表2.4-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Leq:dB(A))
时段 昼间 夜间
声环境质量标准 1类 55 45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运营期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作为农肥用于周边农田和山林施肥,运营期污
水不排放。
(2)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工程运营期无生产废气的产生。
(3)噪声
本工程营运期四周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的1 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4-6。
表2.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dB) 夜间(dB)
1 类 55 45
(4)固废
危险固废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固废贮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4
存、处置暂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同时需执行《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等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 年第36 号)的要求。
2.5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
2.5.1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6、HJ/T2.3-2018、HJ2.4-2009、HJ 2.2-2018、
HJ610-2016、HJ19-2011)中有关环评工作等级划分规则,确定本工程评价等级。
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本工程位于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一类区,本工程目前已投入运营,运营过程中不产生
大气污染物,故运营期对环境空气无影响,本次评价主要调查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
现状。
2、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将地表水影响分为
污染型和水文要素影响型。本项目为水文要素影响型,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按水文要素
影响型判断。根据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划分根据水温、径流
与受影响地表水域等三类水文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判定,而其中本工程的γ=85.4,大于
30,估本工程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为一级。但本工程目前已投入运营30 多年,且
运营期生活污水均不排入水体,因此本次环评在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简要工程污水的处
理措施、运营期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下泄生态环境流量的确定、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可
行性与有效性进行论证。
3、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
(1)建设项目分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l0-2016)附录A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
价行业分类表,本工程属于“E 电力——第31 项水力发电——总装机 1000 千瓦及以上”
的报告书项目,故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为Ⅲ类。
(2)建设场地不位于地下水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位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
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位于补给径流区,同时本工程建设场地内无分散居民饮用水
源等其它环境敏感区。则项目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l0-2016),本工程地下水环境影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5
响评价等级见表2.5-1。
表2.5-1 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I 类 II类Ⅲ类
敏感 一 一 二
较敏感 一 二 三
不敏感 二 三 三
由地下水评价等级分级判据可知,本工程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4、声环境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判据可知,本工程所在区
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为1 类区,预计建成后对周围声环境噪声的增量较小,因此确定声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5、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工程所在地位于龙泉市屏南镇瑞竹垟村,根据调查本工程位于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的准保护区,为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工程占地面积<2km2,涉及河道长度<50km 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同时
根据“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因此
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的基
础上进行,坝址、输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同时减
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从总体上看不会使现有的河流水文情势发生较大和
明显改变,相应的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6、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关于风险评价等级的划
分原则,见表2.5-2。
表2.5-2 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风险潜势 Ⅳ、Ⅳ+ Ⅲ Ⅱ Ⅰ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a
a 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
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
本项目的Q<1,环境风险潜势等级为Ⅰ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
2.5.2 评价重点
针对项目区环境特点,结合工程本身实际,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为:本工程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6
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的相符性及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工程对瑞垟水库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其它的环境影响作一般性评价。根据评
价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等,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6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2.6.1 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企业的污染特点,确定评价范围见表
2.6-1。
表2.6-1 项目各专项影响评价范围
内容评价范围 确定依据 备注
地表水环境
瑞垟溪:水库库尾至发电尾水排放口瑞垟溪下游
500m;南溪:南溪堰坝上游500m 至瑞垟二级水库
大坝;四山溪:四山堰坝上游500m 至四山溪和瑞
垟溪交汇处。
一级评价
因水电站建成30 多年,
本环评在现状监测的基
础上进行简要分析。
地下水环境 以发电厂房为中心,面积6km2 的区域 三级评价定性分析
大气环境 ‐ ‐ 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声环境 运营期发电厂房周围200m 范围。 二级评价/
生态环境 水生生态:同地表水环境
陆生生态:评价水域两侧300m 范围
二级评价
重点关注下游减脱水河
段、工程占地区域的陆
生动植物多样性和有无
珍稀保护物种。
2.6.2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保护目标
1、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附近居民点及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出现降级,环境空
气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2)水环境: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为Ⅰ类水质功能区,项目实施后要求保持该区域现有
水体功能区类别,不影响评价范围内各用水对象的用水要求。
(3)环境噪声:厂界噪声不超标。
(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落实处置方法,不成为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
2、周边敏感点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的拦河坝、引水堰坝、引水隧洞、发电站房、
升压站等建筑物均位于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本工程与瑞垟水库饮用
水源保护区的关系详见附图6),无其它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称区等保护对象。项目周边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7
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级别见下表,敏感点和项目发电站房的位置及距离详见表2.6-1,项
目周边主要保护目标见附图7。
表2.6-2 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点一览表
序号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
规模 保护级别
发电区
1 瑞竹垟村 东南 3.3km 90 户,300 人 环境空气一级,声
环境1 类
2 杉树根村 东南 4.5km 25 户,89 人 环境空气一级,声
环境1 类
3 垟顺村 南 1.5km 76 户,253 人
环境空气一级,声
环境1 类
4 干上村 东北 4.0km 101 户,333 人
环境空气一级,声
环境1 类
5 瑞垟溪 南 紧邻 / Ⅰ类,维持现状
6 南溪 北 2.2km / Ⅰ类,维持现状
7 四山溪 东南 2.7km / Ⅰ类,维持现状
8 瑞垟水库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
位于饮
用水水
源保护
区的准
保护区
本工程的构筑物均
位于瑞垟水库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的准
保护区,最近的发
电尾水距离瑞垟水
库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一级保护区和二
级保护区距离分别
为4.3km 和2.8km。
/ Ⅰ类,维持现状
9 区域环境空气 / / / 环境空气一级
注:(1)表中的“方位”以发电站房为基准点,“距离”是指保护目标与发电站房的最近距离。
2.7 法律法规、环境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
2.7.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1、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一)新建、扩建水上加油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
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二)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三)运输剧毒物品、危险废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四)
其他法律、法规禁止污染水体的行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2、符合性分析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已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
体较小,通过现有工程的建设(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的基础上进行,坝址、
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减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8
的生态流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从总体上看是减少了对下
游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
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2.7.2 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
对照《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位于龙泉市屏南镇瑞竹垟村,位于瓯江“正
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81-I-5-1),属于自然生态红线区。详见附图4。
1、基本特征
本保护区主要生态环境功能是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水源,区域断面
现状水质为. 类。
生态环境敏感性:中度敏感到极敏感。
生态系统重要性:极重要。
2、主导功能及环境目标
主导功能:自然生态系统与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
环境质量目标: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一级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保持本底状态或达到功能区
要求。
生态保护目标:水源涵养林得到有效保护。
3、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按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饮
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分区管控。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
为准保护区管控。
①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
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从
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它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畜禽养殖。
② 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设置排污口,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
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经营性畜禽养殖。加强上游水源涵养林及两岸绿化带的建设和保护,加强对上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9
游地区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
③ 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水上加油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
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禁止设置装卸垃圾、粪便、
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禁止运输剧毒物品、危险废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
输的其它危险化学品;其它法律、法规禁止污染水体的行为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
的标准。
4、负面清单
禁止发展一切工业类项目
5、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为农林水利类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已建项目,
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体较小,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
置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
减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
从总体上看是减少了对下游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2.7.3 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1、《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上报稿)在2017 年9 月由龙泉市人民政府编
制完成,对照《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上报稿),本工程位于龙泉市瓯江“正
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编号331181-11-001)内(见附图8)。生态保护红线的
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1、按照《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一)新建、扩
建水上加油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增加排
污量的建设项目;(二)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三)运输剧
毒物品、危险废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四)其他法律、
法规禁止污染水体的行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
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2、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为农林水利类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本工程为已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
目前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体较小,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的基础上进
行,坝址、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减少管理人员,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0
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从总体上看是减
少了对下游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符合龙泉市瓯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源保
护区(编号331181-11-001)的管控措施要求。
2.7.4 龙泉市梅溪流域规划
根据《龙泉市瑞垟流域规划的修改报告》(1994.5),以及《关于梅溪流域规划修改
报告的批复》(丽署发【1994】44 号),1994.9,规划方案中的“瑞垟一级电站”即为
本工程,规划方案中的枢纽水工建筑物,机电、金属结构等与瑞垟一级水电站基本一致,
因此本工程符合龙泉市瑞垟流域水力开发规划。
2.7.5 龙泉市农村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咨询报告
根据《龙泉市农村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咨询报告》(2018.5),瑞垟一级水
电站的综合评估打分为B 档(共分为A、B、C、D、E 五档),即为:“有生态流量泄放
设施,或目前暂无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但改造方便,支农惠农贡献明显,景观协调,电
站机电设备运维较规范,综合效益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属于龙泉市现状做的
较好的水电站之一。
2.7.6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能源
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水农电〔2019〕1 号)
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着力解决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审计反映的
突出问题,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四部委《关于开展
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的意见》(水电〔2018〕312 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根据《浙江省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本工程为整改类,已通过水资源论
证报告核定下游生态流量,有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但不能满足生态流量泄放要求,需要
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施,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河道上的水电站及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确定需要在线监测的水电站于2020 年底前实现在线监测”。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1
3 项目概况
3.1 原有工程回顾
1、原有水电站基本概况
瑞垟一级水电站位于龙泉市南部屏南镇瑞竹垟村,瓯江上游瑞垟溪上。坝址位于屏
南镇瑞竹垟村下游约1.1km,坝址距龙泉市约75km,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65km2(不
含二期、三期引水),引水入库集雨面积为43.375km2,(二期工程引南溪18.46km2,
引四山支流12.18km2,三期工程引南溪片支流12.735km2),总集雨面积为67.025km2,
主河道长7.5km,河道平均纵比降32.1‰。多年平均降雨量2066.8mm,多年平均流量
1.11m3/s(本流域)。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77.50m,总库容为1088 万m3,为中型水库。
厂房位于坝址下游约3km 河道右岸,水轮发电机层地面高程为541.70m。
工程于1988 年6 月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2×6000kW,2000 年增容后电站总装机
容量为15200kW(2×6000kW+1×3200kW),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上网
电量)。本工程建设单位为龙泉市水电总站,所有制性质为国有。
由于水电站建成年代较早,大坝未设置生态放水设施,导致下游24.2km(瑞垟溪:
8.9km;四山溪:3.9km;南溪:11.4km)的减脱水段,机组设备陈旧、性能落后,运行
效率较低,水能资源利用率较低,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且配置不难满足“无人值
班、少人值守”要求;因此亟须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发电效益。
2、原有水电站环评及验收情况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由于历史建设时间已久远,未做环评,因此并未验收,水电
站目前仍在运行。考虑到原有水电站在上世纪90 年代建成后未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
也利用本次项目环评的契机,对原有水电站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
3、原有水电站主要设施情况
原有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发电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及升压站、跨流域
引水系统等。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小(1)型水电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2×6000kW+1
×3200kW,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上网电量)。
一、拦河坝
1、坝型:拦河坝为国内第一座采用北科院非对称三心拱坝优化程序进行设计的混
凝土单心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81.5m,坝底高程827.0m,最大坝高54.5m,坝顶弦长
141.7m,拱冠梁顶厚3.7m,底厚13m,大坝弦高比2.60,厚高比0.24,中心角72.0°~
97.4°。大坝右岸设有一重力墩,底高程871m,最大高度为10.5m,厚度为18.4m,顶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2
部宽度为10.5m。坝体设置13 条横向结构缝,将坝顶大坝分为14 个坝段,结构缝按径
向布置。在坝轴线上的间距,在中间坝段为9m,其余坝段为12m。
2、泄洪建筑物:工程采用坝顶开敞式自由溢流,无闸门。溢流段布置在坝顶中部,
设置4 孔开敞式溢洪道,溢流段总净宽37m(沿坝轴线),溢流堰顶高程877.5m,溢
流堰面采用WES 型。鼻坎顶高程873.12m,挑射角15°,鼻坎处反弧半径2.5m。采用
鼻坎挑流消能,最大下泄流量387m3/s。
3、灌浆排水廊道:大坝下游坝内布置一条纵向灌浆排水廊道,断面为2.0×3m(宽
×高)城门洞型,廊道与上游坝面的间距为3.0m。廊道的布置范围为高程832m 至
842.3m,其中高程832m 的水平廊道长度31m;左右岸高程832m 至842.3m 的斜廊道长
15m。左右岸高程842.3m 处设有横向廊道通向下游坝面。
4、坝后桥:分别在高程842.3m、861.5m 设置两层坝后交通桥,以满足坝后交通和
观测需要。桥宽1.5m。
5、放水孔:为了满足水库放空和下游脱水段的灌溉和生活用水要求,在9 号坝段
布置一条φ0.8m 的放水管,中心高程836.5m。在放水钢管出口设有φ0.8m 的手动液压
锥形阀,锥形阀前设检修闸阀。
二、发电引水系统
发电输水隧洞由首部进水口、洞身以及出口段组成,进水口设置在大坝上游右岸横
坑头支流上。
1、进水口:为塔式进水口,进水口底高程845.5m,头部设喇叭口,顶部由椭圆曲
线上翘至高程849.0m,紧贴喇叭口前设置活动拦污栅,断面为3.052m×3.5m(高×宽)。
喇叭口末端断面2×2m,闸门井采用竖井式,进口设一道事故闸门,门后设φ0.35m 通
气孔。在高程877.7m 处设检修平台。
2、洞身:洞身全长3032.434m,其中钢筋混凝土衬砌段长430.834m;素混凝土衬
砌长度为429.2m,出口埋管段(钢管内衬外包混凝土)长41.4m;喷浆长度为1260m。
输水洞为圆形有压隧洞,开挖洞径2.7~2.8m,衬砌后洞径2.0m,不衬砌段洞径2.7m,
底坡i=2~2.5‰,进口中心高程846.5m,底高程845.5m,出口段中心高程839.0m,底
高程838.4m,出口管道直径1.2m,渐变出口后接一长为595.688m 的压力管道至发电厂
房。为防止因压力钢管破裂造成对厂房安全的威胁,在压力管道前端处设置了一台φ
1.2m 蝶阀。
3、压力管道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3
压力管道采用“一管三机”明钢管布置,钢管共设置7 个镇墩和支墩83 个。
压力钢管总长度为595.688m,其中钢管主管长度566.454m,钢管主管管径1.2m,壁厚
10~28mm,支管管径分别为0.65m 和0.5m,支管总长度51.787m,钢材为A3 平炉镇
静钢和Q235 钢。压力管道首部设置蝶阀,并设置蝶阀室。压力管道镇、支墩均采用100
#砼,支墩采用支承环式滑动型支座;经本次复核,压力钢管厚度满足强度、稳定要求。
三、横溪跨流域引水
1、南溪(主流)跨流域引水系统
(1)南溪(主流)引水堰坝
南溪引水堰坝在干上村上游1.5km 南溪上,河谷较窄,呈“V”型河谷,两岸不对
称,两岸山坡左缓右陡,右岸有康庄公路通过。
南溪引水堰址控制以上集雨面积为18.46km2(含隧洞沿线引水),拦水堰坝为硬壳
坝,坝体面层采用75#浆砌条石,上游面浆砌条石下游侧设置厚0.8m150#防渗面板,
坝体主要材料采用干砌块石,溢流段坝体内干砌块石与面层之间采用150#砼埋块石结
构。在溢流段设置三跨人行交通桥,桥梁总跨度20m,桥面宽度总宽度1.6m。
非溢流段坝顶高程909.5m, 长14m,坝顶宽3m,最大坝高14m,下游面坡比1:1,
上游面在堰顶以下坡比1:0.05,上游面设置厚2~2.5m、深3m 的砼齿墙。
为了控制汛期进入引水隧洞流量及方便引水隧洞检修,在左岸设置带胸墙进水闸
门,进水闸底板高程901.87m,闸孔孔口尺寸为1.94m×2.26m(宽×高),闸门槽尺寸
为2.2m×0.25m(长×宽);为了减少垃圾进入隧洞,在进水闸上游设置一道拦污栅。
溢流段堰顶高程为904.10m,总宽度20m,净宽18m,最大堰高8.6m,堰底宽13.8m,
堰顶上游采用1:0.05 坡度与上游坝面相接,下游溢流头采用WES 曲线,斜坡段坡比1:
2,反弧段半径为8.0m,夹角为41.5°,消能采用挑流消能,挑射角14゜。上游面设置
厚2~2.5m、深3m 的砼齿墙,下游设置厚2~2.5m、深2m 的砼齿墙。
现状堰坝溢流面挑流鼻坎处存在局部损坏,并且堰坝上游库区淤积严重,严重影响
引水入洞流量,故须对堰坝和引水方式进行改造。
(2)南溪(主流)引水隧洞
南溪(主流)引水为无压隧洞,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总长6136.92m。隧洞前段纵
坡3.5‰,后段纵坡为2.8‰。前段断面底宽2.54m,衬砌后宽度1.94m,直墙高2.05m,
设计水深2.26m,拱顶矢高0.733m,拱中心角为120°,后段断面底宽2.7m,衬砌后底
宽2.1m,直墙高2.05m,设计水深2.3m,拱顶矢高0.78m,拱中心角为120°。设计引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4
用流量9m3/s。
2、四山跨流域引水系统
(1)四山引水堰坝
四山堰坝在四山村下游1.7km 四山溪上,河谷较窄,河床宽12m,以下切侵蚀为主,
河床堆积物较少,两岸不对称,两岸山坡左缓右陡。
四山引水堰址控制以上集雨面积为12.18km2(含隧洞沿线引水),拦水堰坝为硬壳
坝,坝体面层采用75#浆砌条石,上游面浆砌条石下游侧设置厚0.4~0.6m150#防渗面
板,坝体主要材料采用干砌块石,溢流段坝体内干砌块石与面层之间采用150#砼埋块
石结构。在溢流段设置三跨人行交通桥,桥梁总跨度21m,桥面宽度总宽度1.6m。
非溢流段坝顶高程889.8m, 长28.5m,坝顶宽1.6m,最大坝高11m,下游面坡比1:
0.72,上游面在高程889m 以下坡比1:0.1,上游面设置厚1.6~2m、深0.4m 的砼齿墙。
为了排出库区淤积,在右岸岸设置一扇冲砂闸门,冲砂闸底板高程882.9m,冲砂闸
孔口尺寸为1.0m×1.5m(宽×高),闸门槽尺寸为1.4m×0.3m(长×宽);为了释放
下游灌溉流量,在大坝右岸设置直径0.125m 的放水管。
溢流段堰顶高程为886.0m,总宽度21m,净宽19.4m,最大堰高7.2m,堰底宽9.7m,
堰顶上游采用1:0.1 坡度与上游坝面相接,下游溢流头采用WES 曲线,斜坡段坡比1:
0.953,反弧段半径为4.40m,消能采用挑流消能。上游面设置厚1.6~2.1m、深0.7m 的
砼齿墙,下游设置厚1.6~2.0m、深0.9m 的砼齿墙。
现状堰坝上游库区淤积严重,严重影响引水入洞流量,故须对引水方式进行改造。
(2)四山引水隧洞
四山溪引水隧洞为无压隧洞,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总长2914.9m。隧洞纵坡1.5‰,
断面底宽2.4m,衬砌后宽度1.8m,直墙高2.05m,设计水深1.95m,拱顶矢高0.293m,
拱中心角为120°。设计引用流量4m3/s。
四、发电厂房及升压站
电站厂区由厂房、升压站、开关站等组成。厂房位于右岸距大坝直线距离3km 处,
由主、副厂房组成,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200kW(其中:原装机2×6000kW,于2000
年增容1×3200kW)。升压站紧靠主副厂房下游侧,布置一台SF9-20000/110 主变压器
及油开关等设备,以110kV 电压等级出线,并入龙泉110KV 变电所(瑞龙线路)。
瑞垟一级水电站的构筑物照片详见图3.1-1。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5
水电站大坝 水电站进水口
进入发电站房的引水压力管 水电站发电机组
发电站房和尾水排放口 水电站升压站
瑞垟一级水电站进入二级水电站的引水口 南溪堰坝
图3.1-1 瑞垟一级水电站的构筑物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6
4、原有水电站工程运行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挡水、导流枢纽建筑物,如坝、
拦河闸等;第二部分是引水建筑物,包括引水隧洞及其辅助建筑物;第三部分是发电厂
房部分,包括压力水管道末端及电站厂房,具体工作运行方式见图3-1。
图3-1 瑞垟一级水电站运行示意图
5、原有水电站公用工程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位于龙泉市屏南镇瑞竹垟村境内,原有职工 25 人,厂区设
有职工宿舍;水电站冬季取暖均采用空调。
水电站生活用水来自瑞竹垟村的自来水,厂房边建有一座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
池收集处理后,作为农肥用于厂房周围农田林地施肥,不外排。
厂区的生活垃圾纳入瑞竹垟村,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6、原有水电站存在的环境问题
现有水电站运营期每 3~4 年会定期更换透平油,此部分固体废物为危险废物,未妥
善收集,没有交由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工程投运后,将按照相关规范要求,
将废透平油交由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拦河(堰)坝建成后瑞垟河流天然水量受到调节,加之拦河(堰)
坝下游河道减脱水段长度约24.2km,水生态逐渐向半水生或陆生生态转化,减脱水段内
在丰水期,由于水量较为丰沛,未出现断流现象,但拦河(堰)坝未设置生态放流措施,
因此在枯水期不能保证减脱水段内的生态环境用水流量。
引水隧洞
调压室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7
3.2 现有工程概况
3.2.1 现有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2、项目性质:改扩建
3、建设单位:龙泉市水电总站
4、项目投资:增效扩容改造工程3635 万元
5、建设地点: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现有厂址内
3.2.2 现有工程任务和规模
1、现有工程任务
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电站存在的问题,将原来的2
×6000kW+1×3200kW 增容至3×6000kW;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各机组设一套微机
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对升压
站进行改造;对压力管道进行改造;改造原大坝的放水管释放下游生态流量,修建生态
堰坝和生态堤防,修复下游减脱水段;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并落实河流水量生态调度、
电力梯级联合调度。
2、现有工程规模和特性
(1)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确定现有工程等
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拦河坝、放空建筑物及发电引水隧洞进水口为3 级
建筑物,发电引水隧洞洞身和压力钢管、发电厂及升压站建筑物为4 级建筑物,施工临
时建筑物为5 级建筑物。
增效扩容改造工程主要涉及的建筑物为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和升压站,防洪标准(重
现期):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 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0 年一遇。
(2)工程特性
现有工程特性参数见表3.2-1。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8
表3.2-1 现有工程特性表
工 程 特 性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改造前 改造后 备注
一 水 文
1 流域面积
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 km2 67.025 67.025
其中: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 23.65 23.65
跨流域引水 km2 43.375 43.375
2 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万m3 9779 9934
3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 m3/s 3.099 3.14
4 坝址设计洪峰流量(2%) m3/s 346/359 366
坝址校核洪峰流量(0.2%) m3/s 512/525 519
5 厂址设计洪峰流量(3.3%) m3/s 602.75 602.75
厂址校核洪峰流量(0.33%) m3/s 825.86 825.86
二拦 河 坝
1 水位
校核洪水位(0.2%) m 880.38 880.35
设计洪水位(2%) m 879.77 879.81
正常畜水位 m 877.50 877.50
2 库容
总库容 万m3 1088.0 1088.0
正常库容 万m3 863.0 863.0
三动 能 指 标
装机容量 kW 2×6000+1×3200 3×6000
多年平均发电量 万kW.h 5457 6350
年利用小时数 h 3590 3527
水量利用系数 % 94.7 96.3
最大毛水头 m 335 335
电能加权平均水头 m / 315.75
设计水头 m 318 302
四水库淹没和工程永久占地
工程永久占地 亩
均在原征地
范围 迁移人口 人
淹没林地 亩
五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 拦河坝
坝型 混凝土单心双曲拱坝
坝基特征 熔结凝灰岩
坝顶高程 m 881.50 881.50
坝底高程 m 827.00 827.00
最大坝高 m 54.50 54.50
2 泄水建筑物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29
工 程 特 性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改造前 改造后 备注
溢洪方式 坝顶自由溢流
溢洪段净度 m 37.0 37.0 4 孔
堰顶高程 m 877.50 877.50
溢流堰型式 WES 实用堰
最大单宽流量 m3/s .m 10.5 10.3
消能方式 挑流消能 挑流消能
3 发电引水建筑物
设计引用流量 m3/s 5.88 7.11
进水口型式 塔式 塔式
进水口底槛高程 m 845.5 845.5
闸门孔口尺寸 m 2×2 2×2 平板钢闸门
启闭机型式 QPQ-25t QPQ-25t
引水隧洞型式/长度 m 圆形/3032.434
洞径(不衬/衬后) m 2.7~2.8/2.0 2.7~2.8/2.0
钢衬段洞泾(不衬/衬后) 2.7~2.8/1.2 钢衬41.4m
压力管道型式 明管
主管直径 m 1.2 1.2/0.9
长度 m 595.688 595.688/565
岔管直径 m 1.2/0.65/0.5 1.20/0.9
支管直径 m 0.65/0.5 0.65
4 主厂房
型式 引水地面式
主厂房尺寸(长×宽) m×m 48.68×12.5 48.68×12.5
装配场地坪高程 m 541.70 541.70
厂房地面高程 m 541.70 541.70
5 副厂房
副厂房面积(长×宽) m×m 48.68×7.37 48.68×7.37
地坪高程 m 545.65/541.7 545.65/541.7 上层/下层
6 升压站
型式 户外式 户外式
电压等级 kV 110 110
面积(长×宽) m×m 30×12 30×12
地面高程 m 541.6 541.6
7 主要机电设备
水轮机型号
CJA237-W-
140/2×14
CJA237-W-
115/2×10
CJGT003-W-
140/2×14.5
台数 台 2/1 3
额定出力 kW 6320/3158 6066
额定水头 m 318 302.0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0
工 程 特 性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改造前 改造后 备注
发电机型号 SFW6000-12/2130
SFW3200-10/2150
SFW6000-12/2130
SFW6000-12/2150
台数 台 2/1 2/1
单机容量 kW 6000/3200 6000
额定电压 kv 6.3 6.3
变压器型号 SF9-20000/110 S11-25000/110
台数 台 1 1
主阀型号 QF400-WY-65
Z941H-40-Φ500
QF400-WY-65
ZGQ-40,DN650
台数 台 2/1 2/1
起重设备型号 30/5t 30/5t
低速双钩桥
式
台数 台 1 1
8 输电线路 LGJ-185 LGJ-185
电压 kV 110 110
回路数 回 2 2
输电目的地 龙泉变/庆元变 龙泉变/庆元变
输电距离 km 39.5/17 39.5/17
六施工
1 主体工程数量
明挖土石方 m3 15173
灌砌块石 m3 4400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m3 4625
钢筋制作及钢管制安 m3 132/165
2 施工总工期 月 18 筹建期3 个月
七经济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3635
1.1 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万元 3160
建筑工程 万元 559.8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1774.9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116.7
临时工程 万元 116.4
独立费用 万元 425.2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49.6
1.2 河流生态改造工程 万元 475
2 综合经济指标
新增单位千瓦投资 元/kw 11286
新增单位电能投资 元/度 3.12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0 税后
财务净现值(Ic=8%) 元 522 税后
借款偿还期 年 9.06
经济内部收益率 % 15.02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1
3.2.3 现有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3.2.3.1 现有工程总布置
现有工程枢纽包括拦河坝、发电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及升压站、跨流域
引水系统等。
本次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后总体布置不变。主体工程仅对原压力管道进行
改造,在原隧洞出口与0#镇墩之间设置“卜”型岔管,岔管后接一根DN900 明钢管,
明钢管布置在原踏步位置,其余布置不变。对跨流域引水进行改造,改造后采用底格栅
引水方式。
本次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改造内容为:
1、改造原大坝的放水管释放下游生态流量,并在一级大坝放水管位置增设生态流
量下泄的监测设施;在南溪堰坝下游干上村修建生态堰坝2 座和生态堤防600m,共修
复下游减脱水段24.2km。
2、对原压力管道进行改造,在原隧洞出口与0#镇墩之间设置“卜”型岔管,岔管
后接DN900 明钢管,明钢管布置在原踏步位置,即在原踏步采用C15 砼回填后作为钢
管底部基础,再在钢管外部采用厚0.5mC15 砼外包,并在原镇墩位置设置镇墩。拆除原
3200kW 机组的支管及外包砼结构,并布置支管。对压力管道沿线的交通桥进行改造。
3、对2 台6000kW 水轮发电机组(1#、2#)进行改造,另一台3200kW 机组(3#)增容至
6000kW。
4、根据径流资料重新分析,改造后电站装机容量由原来2×6000kW+1×3200kW
增容至3×6000kW,年发电量由原来4898 万kW.h(上网电量)增至5912 万Kw.h(上
网电量)。由于场地限制,增效扩容改造后,三台机组共用一台主变,主变型号为
S11-25000/110,并对升压站其它设备进行更新。
5、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各机组设一套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
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6、对南溪和四山跨流域引水堰坝进行改造,采用格栅引水,对南溪原堰坝进行加
固;为了满足引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南溪和四山引水隧洞进行清淤;为了方便检修,
对南溪原未抹底引水隧洞段进行抹底。
7、对发电厂房、管理房和职工宿舍进行改造,并对厂区进行绿化。
8、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并落实河流水量生态调度、电力梯级联合调度,实施农村
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总之,通过电站增容改造,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确保电站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2
安全和稳定生产,提高电站生产效率及发电效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3.2.3.2 现有工程主要建筑物
3.2.3.2.1 放水管(兼作放空管)改造设计
1、原放水管(兼作放空管)概况
为了满足水库放水要求,在9 号坝段布置一条φ0.8m 的放水管,中心高程836.5m。在
放水钢管出口设有φ0.8m 的手动液压锥形阀,锥形阀前设检修闸阀。2010 年除险加固
时,已经对锥形阀表面进行了除锈防腐处理。
2、原放水管改造设计
为了向下游释放生态流量,修复下游减脱水段24.2km,须对原大坝的放水管进行改
造,在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设置DN120 旁通阀,并在一级大坝放水管位置增
设生态流量下泄的监测设施。
3.2.3.2.2 原发电引水系统改造设计
1、原进水口
原进水口位于大坝上游右岸横坑支流上,为塔式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845.5m。
进水口头部设喇叭口,喇叭口前设置活动拦污栅一道,拦污栅孔口尺寸为3.025m×3.5m
(宽×高);喇叭口末端断面2×2m,闸门井采用竖井式,进口设一道事故闸门,事故
检修闸门孔口尺寸为2m×2m(宽×高),门后设φ0.35m 通气孔。检修平台高程为
877.7m。
2、原引水系统
原发电引水系统输水洞为圆形有压隧洞,全长3032.434m(桩号0+000.000~
3+032.434m),开挖洞径2.7~2.8m,衬砌后洞径2.0m,不衬砌段洞径2.7m,底坡i=2~
2.5‰,进口中心高程846.5m,底高程845.5m,出口段中心高程839.0m,底高程838.4m,
出口管道直径1.2m,其中桩号2+991.049~3+032.434m(隧洞出口)之间采用直径为1.2m
的钢管进行衬砌,隧洞出口后接一长为595.688m 的压力管道至发电厂房。为防止因压
力钢管破裂造成对厂房安全的威胁,在压力管道前端处设置了一台φ1.2m 蝶阀。压力管
道采用“一管三机”明钢管布置,压力钢管总长度为595.688m,其中钢管主管长度
566.454m,钢管主管管径1.2m,壁厚10~28mm,6000kW 机组支管管径0.65m,3200kW
机组支管管径0.5m,支管总长度51.787m;3200kW 机组在高程546.35m 处设置一个“卜”
型岔管,岔管后接长10.5m 直径0.85m 钢管、长2m 直径0.85~0.5m 渐变段和长4m 直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3
径0.5m 支管。钢材为A3 平炉镇静钢和Q235 钢。压力管道首部设置蝶阀,并设置蝶阀
室。压力管道共设7 个镇墩、83 个支墩。压力管道镇、支墩均采用100#砼,支墩采用
支承环式滑动型支座。
3、压力管道改造设计
对原压力管道进行改造,原DN1200 钢管布置基本不变,总长度595.688m,在原隧
洞出口与0#镇墩之间设置“卜”型岔管,岔管后布置一根DN900 明钢管。拆除原压力
管道首部蝶阀室,并在原位置重建蝶阀室,改造后DN900 钢管总长度565m,明钢管布
置在原踏步位置,即在原踏步采用C15 砼回填后作为钢管底部基础,再在钢管外部采用
厚0.5mC15 砼外包,并在原镇墩位置左侧设置镇墩。拆除原3200kW 机组的支管及外包
砼结构,并对从DN1200 钢管接出的岔管设置闷头,在DN900 后重新并布置直径0.65m
的支管。钢材采用Q345R 钢。
由于压力管道的改造影响,须对压力管道沿线的交通桥进行相应的改造。
3.2.3.2.3 跨流域引水系统改造
1、原南溪引水系统
(1)南溪引水堰坝
南溪堰坝在干上村上游1.5km 南溪上,河谷较窄,呈“V”型河谷,两岸不对称,
两岸山坡左缓右陡,右岸有康庄公路通过。
南溪引水堰址控制以上集雨面积为18.46km2(含隧洞沿线引水),拦水堰坝为硬壳
坝,坝体面层采用75#浆砌条石,上游面浆砌条石下游侧设置厚0.8m150#防渗面板,
坝体主要材料采用干砌块石,溢流段坝体内干砌块石与面层之间采用150#砼埋块石结
构。在溢流段设置三跨人行交通桥,桥梁总跨度20m,桥面宽度总宽度1.6m。
非溢流段坝顶高程909.5m, 长14m,坝顶宽3m,最大坝高14m,下游面坡比1:1,
上游面在堰顶以下坡比1:0.05,上游面设置厚2~2.5m、深3m 的砼齿墙。
为了控制汛期进入引水隧洞流量及方便引水隧洞检修,在左岸设置带胸墙进水闸
门,进水闸底板高程901.87m,闸孔孔口尺寸为1.94m×2.26m(宽×高),闸门槽尺寸
为2.2m×0.25m(长×宽);为了减少垃圾进入隧洞,在进水闸上游设置一道拦污栅。
溢流段堰顶高程为904.10m,总宽度20m,净宽18m,最大堰高8.6m,堰底宽13.8m,
堰顶上游采用1:0.05 坡度与上游坝面相接,下游溢流头采用WES 曲线,斜坡段坡比1: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4
2,反弧段半径为8.0m,夹角为41.5°,消能采用挑流消能,挑射角14゜。上游面设置
厚2~2.5m、深3m 的砼齿墙,下游设置厚2~2.5m、深2m 的砼齿墙。
现状堰坝溢流面挑流鼻坎处存在局部损坏,并且堰坝上游库区淤积严重,严重影响
引水入洞流量,故须对堰坝和引水方式进行改造。
(2)南溪引水隧洞
考虑到低坝引水方案库区容易淤积,故将无压引水隧洞布置在堰坝下游左岸,进水
闸下游设置一段长25m 的明渠引入隧洞,为了尽量避免无压隧洞出线明满流的不利工况
出线,在隧洞前明渠段右侧设置长10m 的溢流堰,将多于的引水排至原河道。
南溪(主流)引水为无压隧洞,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总长6136.92m。隧洞前段纵
坡3.5‰,后段纵坡为2.8‰。前段断面底宽2.54m,衬砌后宽度1.94m,直墙高2.05m,
设计水深2.26m,拱顶矢高0.733m,拱中心角为120°,后段断面底宽2.7m,衬砌后底
宽2.1m,直墙高2.05m,设计水深2.3m,拱顶矢高0.78m,拱中心角为120°。设计引
用流量9m3/s。经复核,南溪(主流)引水隧洞断面设计引水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洞
内存在淤积现象,影响隧洞过流能力。
2、 南溪引水系统改造设计
(1)南溪引水堰坝改造
现状堰坝溢流面挑流鼻坎处存在局部损坏,本次设计对原损坏部分进行拆除,并采
用采用C30 钢筋砼对挑流鼻坎进行加固,在C30 钢筋砼与原坝体之间采用Φ25 锚筋进
行连接,锚筋采用梅花型布置,间距1m,锚筋长度1.5~2m。
根据山区河道的特点,本次改造采用底格栅取水方案。为了顺利排除上游砂卵石和
排泄漂浮物等,底格栅引水廊道紧贴大坝上游面布置。
南溪格栅引水廊道长度22.5m,引水廊道顶高程为904.60~904.79m,引水廊道底板
高程为903.53~903.20m,宽度为2.0m,高为1.07~1.4m,坡降为i=1.5%,廊道顶部设
置格栅,格栅边框采用型钢焊接成架,底格栅采用坡比1:12,以利于砂卵石和排泄漂
浮物等。在廊道左侧末端接入原进水闸上游沉砂池,沉砂池底板高程901.87m。为了在
小流量时泥砂入沉砂池,在引水廊道上游沉砂池外侧设置C15 砼灌砌石挡墙,挡墙顶高
程为904.8m,比堰顶高1.7m,挡墙顶宽0.6m,墙面竖直,墙背坡度1:0.6,墙体设置φ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5
100 排水孔,梅花型布置,间距1.5m,排水孔进口位置设置300g/m2 反滤土工布。南溪
引水流量通过底格栅引水廊道、进水闸及左岸引水明渠后再进入原引水隧洞。
(2)南溪引水隧洞改造
为了满足引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南溪引水隧洞内的淤积进行清除,为了方便检
修,对原未抹底隧洞段进行抹底。
3、原四山引水系统
(1)四山引水堰坝
四山堰坝在四山村下游1.7km 四山溪上,河谷较窄,河床宽12m,以下切侵蚀为主,
河床堆积物较少,两岸不对称,两岸山坡左缓右陡。
四山引水堰址控制以上集雨面积为12.18km2(含隧洞沿线引水),拦水堰坝为硬壳
坝,坝体面层采用75#浆砌条石,上游面浆砌条石下游侧设置厚0.4m~0.6m150#防渗
面板,坝体主要材料采用干砌块石,溢流段坝体内干砌块石与面层之间采用150#砼埋
块石结构。在溢流段设置三跨人行交通桥,桥梁总跨度21m,桥面宽度总宽度1.6m。
非溢流段坝顶高程889.8m, 长28.5m,坝顶宽1.6m,最大坝高11m,下游面坡比1:
0.72,上游面在高程889m 以下坡比1:0.1,上游面设置厚1.6~2m、深0.4m 的砼齿墙。
为了排出库区淤积,在右岸岸设置一扇冲砂闸门,冲砂闸底板高程882.9m,冲砂闸
孔口尺寸为1.0m×1.5m(宽×高),闸门槽尺寸为1.4m×0.3m(长×宽);为了释放
下游灌溉流量,在大坝右岸设置直径0.125m 的放水管。
溢流段堰顶高程为886.0m,总宽度21m,净宽19.4m,最大堰高7.2m,堰底宽9.7m,
堰顶上游采用1:0.1 坡度与上游坝面相接,下游溢流头采用WES 曲线,斜坡段坡比1:
0.953,反弧段半径为4.40m,消能采用挑流消能。上游面设置厚1.6~2.1m、深0.7m 的
砼齿墙,下游设置厚1.6~2.0m、深0.9m 的砼齿墙。
现状堰坝上游库区淤积严重,严重影响引水入洞流量,故须对引水方式进行改造。
(2)四山引水隧洞
四山溪引水隧洞为无压隧洞,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总长2914.9m。隧洞纵坡1.5‰,
断面底宽2.4m,衬砌后宽度1.8m,直墙高2.05m,设计水深1.95m,拱顶矢高0.293m,
拱中心角为120°。设计引用流量4m3/s。经复核,四山引水隧洞引水能力满足设计要
求,但洞内存在淤积现象,影响隧洞过流能力。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6
4、四山引水系统改造设计
(1)四山引水堰坝改造
本次设计不对四山引水堰坝进行改造设计。
根据山区河道的特点,本次改造采用底格栅取水方案。为了顺利排除上游砂卵石和
排泄漂浮物等,底格栅引水廊道紧贴大坝上游面布置。
四山格栅引水廊道长度21m,引水廊道顶高程为886.4~886.55m,引水廊道底板高
程为885.01~884.8m,宽度为1.6m,高为0.99~1.2m,坡降为i=1.0%,廊道顶部设置格
栅,格栅边框采用型钢焊接成架,底格栅采用坡比1:12,以利于砂卵石和排泄漂浮物
等。在廊道右侧末端(冲砂闸上游)设置3.25m×4.1m 沉砂池,沉砂池底板高程881.90m。
在沉砂池上游设置长40m 的箱涵,箱涵尺寸1.8m×2.1~2.5m(宽×高),底坡为1.5%,
箱涵两侧采用灌砌石挡墙,顶宽0.6m,墙面竖直,墙背坡度1:0.6,墙体设置φ100 排
水孔,梅花型布置,间距1.5m,排水孔进口位置设置300g/m2 反滤土工布。四山引水
流量通过底格栅引水廊道、箱涵引入原引水隧洞。
(2)四山引水隧洞改造
为了满足引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四山引水隧洞内的淤积进行清除。
3.2.3.2.4 厂房及升压站改造
1、原厂区及厂房布置
(1)原厂区布置
根据厂区地形条件,原厂区沿瑞垟溪布置在河道右岸。
整个厂区分生产区与管理区两部分。生产区布置在上游方向,管理区布置在厂区下
游约100m 处。生产区包括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管理区包括管理房、宿舍及各类仓
库。
(2)原发电厂房布置
厂房为地面引水式厂房,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成上下游布置。
主厂房(长×宽)48.68×12.5m,副厂房(长×宽)48.68×7.37m,总建筑面积
1069.5m2,主厂房内原安装2 台单机6000kW 的卧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和1 台单机容
量3200kW 的卧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其中水轮机进行分别为2 台CJA237-W-140/2
× 14 和1 台CJA237 -W- 115/2 × 10 , 配套2 台SFW6000-12/2130 和1 台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7
SFW3200-10/2150 型发电机,机组间距均为12m,三台机组成“一”字型排列。
厂内最大吊装部件为28 吨(发电子转子连轴),故原起重机选用30/5t 电动桥式起
重机,跨度10.5m。
发电厂房水轮发电机层高程541.70m,装配间高程541.70m,中控室高程545.65m,
进水管中心高程541.00m,尾水底板高程537.45m,水轮机喷针高程542.33m。主厂房
安装层设有安装间等。主厂房水轮发电机层设有装配间、球阀室和工具间等。副厂房上
层为中控室、值班室、电工实验室、蓄电池室和高压开关室;下层布置空压机室、排水
泵房、球阀室、工具间、原油桶间和电缆通道。在主厂房下游外侧设置宽2.1m 尾水平
台。
2、 改造后厂区及厂房布置
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后,电站厂区和厂房布置均保持不变。详见附图5。
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后,电站厂区和厂房布置均保持不变。
主厂房和副厂房尺寸保持不变;对2 台单机6000kW(1#、2#)的卧式冲击式水轮
机进行技术改造,主要是更换为效率更高的新型转轮和改造喷咀等,新转轮型号采用
CJGT003,喷咀体改造后直径为145mm;对2 台SFW6000-12/2130 发电机(1#、2#)
进行技术改造,主要改造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线圈等。拆除1 台单机容量3200kW(3#)
的卧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在3#机组位置重新安装1 台单机6000kW 的卧式冲击式水
轮发电机组,其中水轮机型号为CJGT003-W-140/2×14.5,配置发电机型号为
SFW6000-12/2150。
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后,6000kW 发电机转子连轴重28t,跨度10.5m,起吊高度9m,
原30/5t 低速双钩桥式起重机已能满足起吊要求。
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后,发电厂房内各层地面高程保持不变,水轮发电机层地坪高程
541.70m,装配间高程541.70m,中控室高程545.65m,进水管中心高程541.25m 和水轮
机喷针高程542.33m 均保持不变。主厂房水轮发电机层设有装配间、球阀室和工具间等。
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上游侧,副厂房上层布置中央控制室、电工实验室、蓄电池室和高
压开关室;副厂房下层(高程541.7m)布置球阀室、励磁变室、原油桶间、排水泵房、
空压机室、工具间和电缆通道等。副厂房上层布置高压开关室、中央控制室、蓄电池室
和电工试验室。三台机组上游侧中间布置励磁屏、测温制动屏、动力屏。
3、升压站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8
升压开关站为户外地面式,地坪高程为541.6m,其建筑面积(长×宽)30×12m,
布置在主副厂房下游侧。原升压站内安装一台SF9-20000/110kV 变压器及110kV 配电装
置等,目前本电站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kV,共两回出线,其中一回110kV 架空线路
接入龙泉110kV 变电所,另一回110kV 架空线路接入庆元110kV 变电所,导线选用
LGJ-185,线路长度为39.5km。110kV 户外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布置。
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改造后,拆除原变压器等相关设备,在升压站内重新安装一台
S11-25000/110kV 变压器、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等。本次设计不对输电线路进行改造。
3.2.3.2.5 环境美化处理
工程完工后,即对进行施工区、厂区即管理区环境美化和绿化工作。在开挖面适当
种植草皮、灌木等,对厂区和管理区等进行园林式绿化。
3.2.3.2.6 瑞垟河流生态改造项目
1、减脱水段情况
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引水式水电站,大坝建成后厂坝之间河流水量受到调节,导致坝
址到厂址区域内流量减少,导致河床裸露,造成河道减脱水段约24.2km,水生态逐渐向
半水生或陆生生态转化。
2、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按地区、河流特征、气象、水文等多方面因素,按照《河湖生态保护与修
复规划导则》(SL709)、《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河湖
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712-2014)等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计算确定。
我县河流属南方山区河流,水资源总量较小,目前各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结
合本县河流的实际,生态流量的计算根据《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河流生态修复指导意
见》确定,以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10%确定。因此,本工程坝址下游的生态流量为
0.111m3/s。
3、减脱水段的修复措施
为了向下游释放生态流量,修复下游减脱水段8.9km,须对原大坝的放水管(兼作
冲砂管)进行改造,在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设置DN120 旁通阀(手动闸阀控制),
作为生态放水孔并设闸阀控制。
4、监测设施的设计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39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建设,加强水电站运营期的生态监测,加强生态流量
监管制度的研究,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放的长、放的稳”。
瑞垟溪河流生态改造结合本次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在生态放水孔附
近安装生态流量监测监视设施,自动监测监视瑞垟一级水电站生态流量放水的工作情
况。
通过增设自动监测监视系统,可更加科学、合理调控瑞垟一级大坝处的出水量,满
足河流生态改造要求。生态流量监测监视设施包括采集终端1 套、GPRS1 套、充电控制
器1 台、蓄电池1 只、太阳能电池板1 块、信号源避雷器1 只、机箱1 台等。
5、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并落实河流水量生态调度、电力梯级联合调度。
3.2.3.2.7 南溪河流生态改造项目
南溪河流生态改造工程干上村段河道长度 0.38km,新建、加固堤防及护脚长0.60km,
新建生态堰坝2 座。
3.2.4 现有公用工程
供电:厂用电采用公共厂用电供电方式,厂用电系统电压为400/220V。为保证厂用
电供电可靠,选用一台S11-25000/110kV 型变压器及110kV 配电装置等,目前本电站接
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kV,共两回出线,其中一回110kV 架空线路接入龙泉110kV 变电
所,另一回110kV 架空线路接入庆元110kV 变电所,导线选用LGJ-185,线路长度为
39.5km。110kV 户外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布置。
给水:厂区供水由瑞垟一级水库供给。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通过明渠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作为农
肥用于厂房周围农田林地施肥,不外排。
3.3 现有工程占地、移民安置
3.3.1 水库淹没处理范围
现有工程电站改造,拦河坝不加高,无需进行水库淹没处理。
3.3.2 远迁移民处理范围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0
现有工程电站水库无工程移民。
3.3.3 库区淹没实物调查
现有工程电站改造,拦河坝不加高,无新增水库淹没实物。
3.3.4 文物古迹及矿产压覆处理意见
现有工程库区没有需要复建、发掘、防护的文物保护单位,未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
矿藏。
3.3.5 现有工程建设区新增占地
增容改造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
发电输水隧洞均不做任何改造;对压力管道仅对岔管和支管进行改造;故增效扩容工程
均在原征地范围内,因此无新增工程永久占地。
3.4 现有工程劳动定员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电站的管理机构,电站增容工程实施后,设职工共20 人,
其中电站生产人员14 人,电站管理人员各3 人,水库及工程管理人员3 人。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1
4 环境概况与现状调查评价
4.1 自然环境概况
4.1.1 地理位置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境内,坝址位于屏南镇
瑞竹垟村下游约1.1km,坝址距龙泉市约75km,电站厂房位于坝址下游约3km 河道右
岸,属于梅溪流域。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周边概况见附图7。
4.1.2 气候特征
龙泉位于中亚热带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不严寒、夏无酷暑、
春早夏长、温暖湿润。因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基本呈垂直分布,光、温、水
地域差异明显。海拔800 米以下区域属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800 米以上区域近
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根据411981-2010 年龙泉气象观测站气象要素资料统计表明,龙泉市主要气候特征
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 18.0度
极端最高气温 41.5度
极端最低气温 -8.3度
多年相对湿度 79%
年平均降水量 1649.2毫米
年最大降水量 2504.9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 1330.8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间 1621.4小时
年平均无霜期 263天
多年平均风速 1.2米/秒
全年主导风向 ENE
4.1.3 水文
1、流域概况
梅溪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山峰海拔高程1770.5m,西北
流经黄南村汇合青溪称为龙泉溪,折向东北经查田、茶丰、剑湖、兰巨、宏山,于龙泉
市纳大贵溪后,进入紧水滩、石塘水库。河源至龙泉县城的主流长度约80km,流域面
积约1420km2,梅溪上游河床狭窄,坡降为 30~50‰;中游河谷渐趋开阔,平均坡降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2
在10‰左右;下游河谷开阔且多山涧小盆地。梅溪河陡水急,洪水暴涨暴落,河槽调蓄
能力低。
瑞垟溪为梅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庆元县砻头村,山峰海拔高程1310m,主流呈西
北走向,过砻头村后于杉树根亭接另一小支流,折向西北汇入瑞垟水库。出库后婉蜒于
高山峡谷之间,呈“ S”形大弯曲,出弯后复西北向流,至竹蓬后村下游注入梅溪。流域
面积69.36km2,主流长度22km。
瑞垟一级电站枢纽工程位于瑞垟支流和横坑头支流的汇合口,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67.025km2,其中本流域23.65 km2,跨流域引水43.375km2,主河道长7.5km,河道平均
纵比降32.1‰,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流域内植被条件一般,水土流失现象较轻,
水力资源丰富。
2、降水特性
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季节变化明显,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要气候
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2066.8mm,雨量充沛,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为春
雨、梅雨和台风暴雨等。本地3、4 月份是西北季风减退和东南季风开始增强期,冷暖
空气交汇,形成绵绵春雨。4 月中旬至7 月中旬,夏季风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相
遇,形成持续时间较长锋面雨,阴雨连绵,俗称梅雨。7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受高负压
控制,降水主要为台风暴雨。11 月至翌年2 月,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以晴冷为主,雨量
较少。梅汛期降雨总量占全年的60%左右,梅雨、台风雨是瑞垟流域发生洪水的主要原
因。
3、径流量
年降水量计算采用系列为1957~2014 年。
坝址流域内设有砻头雨量站,但仅有四年的雨量资料,资料系列较短,因此直接采
用南溪口雨量站计算坝址以上流域、南溪流域、四山流域1957~2014 年逐年平均降水
量如表2-7~2-10,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66.8mm。
坝址流域无水文测站,因此无法采用其降雨径流相关关系推求本流域内的径流。本
次增效扩容改造考虑采用降雨径流相关法并结合等值线图计算流域内的径流量。
瑞垟一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采用电站初步设计时设计保证率80%。对推求的年
径流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采用P-Ⅲ型曲线进行拟合,瑞垟一级电站的典型年为:
丰水年20% 2002 年
平水年50% 1993 年
枯水年80% 2008 年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3
径流分析成果如表4.1-1。
表4.1-1 径流分析成果表
水域 年平均流量 Cv Cs/Cv
Qp
20% 50% 80%
本库 1.11 0.3 2.0 1.38 1.08 0.85
四山引水 0.57 0.3 2.0 0.71 0.55 0.45
南溪二期引水 0.86 0.3 2.0 1.10 0.84 0.65
南溪三期引水 0.60 0.3 2.0 0.76 0.58 0.44
二期南溪的引水设计流量为4.5m3/s,三期南溪的引水设计流量为2.0m3/s,二期引
水隧洞过流能力按引水流量9m3/s 设计;四山的引水设计流量为4.0m3/s。根据南溪、四
山溪各典型年的逐日流量,分别用不同的引水流量进行分析计算,求得多年引入水库的
流量为1.729m3/s。
表4.1-2 瑞垟一级水电站丰、平、枯典型年逐月来水量表
年
月 来水量
丰水年 平水年 枯水年
本流域 引水 合计 本流域引水 合计 本流域 引水 合计
3 1.46 2.55 4.01 0.72 1.22 1.95 0.87 1.49 2.36
4 2.20 3.60 5.80 1.96 3.25 5.22 1.44 2.37 3.80
5 1.61 2.44 4.05 2.54 3.63 6.17 1.07 1.82 2.90
6 3.55 3.26 6.81 2.63 4.14 6.76 1.39 1.86 3.24
7 1.90 2.99 4.88 1.57 2.66 4.22 1.95 2.71 4.65
8 1.48 2.51 3.99 0.71 1.17 1.89 1.04 1.76 2.79
9 0.68 1.20 1.88 0.55 0.96 1.51 0.41 0.69 1.11
10 0.97 1.71 2.67 0.36 0.62 0.99 0.42 0.73 1.15
11 0.73 1.24 1.98 0.56 0.96 1.52 0.38 0.66 1.04
12 0.72 1.28 2.00 0.13 0.22 0.35 0.09 0.14 0.24
1 0.85 1.52 2.36 0.62 1.06 1.69 0.55 0.95 1.51
2 0.40 0.71 1.11 0.73 1.25 1.97 0.54 0.95 1.49
年 3.46 2.85 2.19
均值 2.84
4、洪水
设计洪水仍采用原初步设计取用值。详见表4.1-3。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4
表4.1-3 坝址、厂址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名称 坝址 厂址
频率 设计(2%) 校核(0.2%) 设计(3.33%) 校核(0.333%)
流量(m3/s) 353 506 297 545
经过水库调洪后,校核工况下(0.2%)大坝下泄洪峰流量为506m3/s,设计工况下
(2%)大坝下泄洪峰流量为353m3/s。
4.1.4 地形、地貌
工程枢纽位处构造为剥蚀为主的浙南中高山地貌单元,区内切割强烈,测区东部为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其中百山祖为我省最二高峰,海拔1857m。区内丛山重叠,山势陡
峻,山峰海拔均多在1000m 以上,地形总趋势为东高西低,区内河流呈树枝状发育,弯
曲强烈,河谷深切,大多呈“V”型河谷,以构造侵蚀为主,河道坡降较大,堆积作用不
强,谷底为洪冲积堆物,各坡以残坡为主。河床以下切为主,堆积物成份以孤石、漂石、
砂卵石为主。区内植被较好。
1、区域地质简况
工程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b 段火山岩,在中部天堂山及
其周围山坡出露c 段,在百山祖一带出露d 段。出露地层侏罗系上统b 段火山岩(J3b)
岩性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常含角砾,夹英安晶(玻)
屑熔结凝灰岩;地层为巨厚块状构造,青灰色熔结凝灰结构,新鲜时致密坚硬,抗风化
能力较强;区域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主要为较平缓山坡山脊上发育的残~坡积层和河
床、河漫滩及Ⅰ阶地上的洪~冲积层。
该工程区域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的龙泉~遂昌断隆
上,本断隆断裂构造发育,但在本工程区域不发育,断裂走向主要为北东向组,有安仁~
庆元断层和银场~新窑断层两条,次级的有地畲~陈龙溪断层和东三头~三溪断层两
条,次要一组断裂走向为北西向,东百山祖山的南西边、数条、规模较小,该两组断裂
构造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距离工程有千米以上,区域构造比较稳定,因此对本工程建
设没有直接影响。
工程区无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通过,也没有明显的新构造运动迹象,根据《中国地
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15),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5
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Ⅵ度,场地区域基本稳定,不需要进行抗震
设防。
2、库区工程地质
库区属中高山地区,四周山峰海拔千米以上。河谷地形以 “V”字型为主,河道狭窄,
坡降大,多跌坎,下切及侧向侵蚀特征明显。地貌型态属构造剥蚀型为主,也存在一些
小型山麓堆积地貌型态,如山间堆积小盆地、坡积群、洪积扇、洪积锥等。坝址河床高
程为831m,河谷底宽为25m。两岸岸坡基本对称。
本区第四系松散层以坡积层为主,覆盖面较广并具相当厚度,基岩以侏罗系上统
(J3)为主,岩性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
在库区主要断裂构造为南溪口—四山断裂与横坑头—垟顺断裂,此区域性断裂既对
本区次一级构造起着控制作用。因两条断裂构造横穿库内外,构成向库外渗漏的通道,
其中断裂交会处岩体破碎,结构比较松散,山体单薄,冲沟发育,是最可能渗漏的地段,
但水库运行10 多年来,经实地多次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渗漏现象。其余地段山体厚度
大,渗漏问题不大。
库区多数地段山坡比较平缓,原始稳定状态良好,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不存在滑
坡、严重塌方等危及水库安全的不利条件。
3、坝址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坝址处岩基由侏罗纪上统b 段(J3b)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上覆盖层为第四
纪松散层。
l、上侏罗纪 b 段(J3b):组成坝基单一地层,主要岩性为青灰色熔结凝灰岩,含
角砾熔结凝灰岩组成,厚层块状,致密坚硬,坝址处整体性及均匀性较好,物理力学性
质良好。
2、第四纪松散层(Q4):河床冲积层(alQ)较薄,平均1.5~2.0m,卵石及块石
为主,含砂量较少。山坡以坡残积层为主(dl-elQ),岸坡下部基本无覆盖,中上部稍
厚,由壤上夹碎石组成。
2)地质构造
坝址区未发现有区域断层通过,但受北东向区域断层影响,断裂构造较发育。经开
挖揭示坝基中存在断层16 条,大多规模较小,影响深度较浅,易于处理,仅F1、Fll
规模较大: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6
F1 断层:位于左岸坡脚,NE50°NW∠30°~35°,断层及其影响带宽约 2m,往下游
延伸,宽度渐减,断层中由断层角砾岩组成,胶结密实。
Fll 断层:位于右岸坡脚,树枝状断层,其中主要断层产状为 NE50°NW∠55°。枝
干断层产状走向由NE 至E—W 不等,宽度为80cm~100cm,其余为3~30cm。断层泥
以糜棱岩(绿泥石化)为主,质软但结构密实。
整个坝基节理以右岸尤其是重力墩部位较为发育,其次为河床段,左岸则较好,节
理性质以剪切闭合居多。
4、发电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发电隧洞地层为单一的上侏罗纪b 段(J3b)组成,主要岩性为青灰色熔结凝灰岩。
隧洞地质构造复杂,洞身大部分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但局部区域受横坑头—垟顺断
裂的影响,岩体破碎严重,受构造影响较大地段顶拱及洞壁不稳定,塌方掉块较多见。
洞线桩号0+900~l+020m 处受区域断层影响,次一级小断层相当发育,岩体抗压破碎
严重,风化强烈,富含地下水,围岩不稳定;出口段几十米范围,由于受区域次一级断
裂影响,岩体破碎风化,张节理夹泥,顶拱不稳,局部坍顶现象严重。以上地质不良地
段在施工中已进行衬砌、灌浆处理。
本次设计未对发电洞进行检查,据电站运行人员反映,在枯水期停发检修时,曾对
发电洞进行过检查,未发现有大规模塌方、掉块现象,但有零星掉块,对发电安全尚不
会产生不利影响。
5、压力管道和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压力管道地质条件以高程700m(4#镇墩)为界,高程700m(4#镇墩)以下由J3b-1
浅红色流纹质斑岩组成,上覆第四纪松散薄层,基岩强度高,风化浅,而且整体性较好;
高程700m(4#镇墩)以上由J3b-2 青灰绿色凝灰岩组成,风化强烈,岩体破碎,小断
层及节理发育,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其中0#~1#镇墩中段,1#~3#针对之间岩体
十分破碎,拉裂充泥严重,稳定性较差;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施工中采取了有效的
措施,管槽整体开挖达到设计要求的弱风化基岩或更好的岩体,对镇墩作了重点处理,
主要是针对不同条件采用扩大断面、增加开挖深度等措施,以提高基础的均一性,改善
引起不均匀沉陷的条件。故压力管道地质条件一般,经处理后能满足设计要求。
4.1.5 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厂区各建筑物基础地层为单一的上侏罗纪浅肉红色流纹斑岩组成,厚层块状,致密
坚硬,岩体呈微风化至新鲜状态,抗风化、抗冲刷、抗侵蚀能力强,承载力、抗剪强度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7
等各项物理力学指标高;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相对较差,但节理裂隙分布较均匀,
多呈闭合状,结合紧密,少有充填物,不利的软弱结构面或不利影响的断层等均不存在。
厂区岩石基础单一,不均匀沉陷无明显反映,完全能满足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的设计
要求,其地质条件优良。
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收集龙泉市 2017 年环境质量年报,见表4.2-1。
2017 年,龙泉市区设置了1 个空气自动监测站,以AQI 评价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
评价,结果显示: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65 天,其中空气质量达到Ⅰ级的天数有236 天,
Ⅱ级天数128 天,Ⅲ级天数1 天,IV 级天数0 天,V 级天数0 天。Ⅰ、Ⅱ级(优良)天
数合计占比为99.7%。
表4.2-1 常规空气质量指标现状监测结果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ug/m3)
标准值
/(ug/m3)
占标率/%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浓度 7 60 11.7 达标
NO2 年平均浓度 11 40 27.5 达标
PM10 年平均浓度 37 70 52.9 达标
PM2.5 年平均浓度 23 35 65.7 达标
CO 年平均浓度 0.6 4 15 达标
O3 日最大8 小时平均浓度 83 160 51.9 达标
由表4.2-1 监测结果可知:常规大气污染因子SO2、NO2、CO、O3、PM10、PM2.5
日均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因此判定龙
泉市环境空气质量为达标区。
4.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为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单位委托浙江质环检测技术研究
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周边大气环境现状进行监测。
1、监测点布设
共设置2 个监测点,分别为瑞竹垟村、发电站房,具体各点相对发电区位置特征见
表4.2-2。监测布点详见附图7。
表4.2-2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一览表
序号 测点 相对项目的方位
1# 瑞竹垟村 东南,3.3km
2# 发电站房 --
2、监测因子、时间及频次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8
本工程监测因子、时间及频次见表4.2-3。
表4.2-3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监测因子、时间及频次一览表
监测项目监测时间 监测频次
SO2、NO2
2018.5.3~2018.5.9
小时浓度:监测时段为02、08、14、20 时
PM10 日均值:监测7 天;全天24 小时连续采样
3、采样分析方法
本工程采用的采样分析方法具体见4.2-4。
表4.2-4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因子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SO2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2-2009
NO2 盐酸萘乙二氨分光光度法 HJ479-2009
PM10 重量法 HJ618-2011
4、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⑴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单因子比值法,比标值Ii 的计算式如下:
Ii = Ci/Si
式中:Ci —— 污染物i 的实测浓度,mg/m3。
Si —— 污染物i 的环境标准浓度,mg/m3。
Ii —— 污染物质i 的单项质量指数。
当Ii>1 时,说明污染物浓度已超过评价标准,当Ii<1 时,则表明污染物浓度未超过
评价标准。
5、评价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评价。
6、监测结果及评价
评价结果及评价见表4.2-5。
表4.2-5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及评价
污染物 测点编
号
监测浓度范围(mg/m3) 标准值(mg/m3) 最大比标值(%)
超标率
小时值 24 小时均值 小时值 日均 小时值 24小时均 (%)
值
SO2
1# 未检出~<0.028 -
0.15 - 9.3 - 0
2# 未检出~<0.028 - 9.3 - 0
NO2
1# 未检出~<0.028 -
0.20 - 7.0 - 0
2# 未检出 - 0 - 0
PM10
1# - 0.026~0.036
- 0.05
- 72.0 0
2# - 0.019~0.039 - 78.0 0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49
根据上表的评价结果来看,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空气监测点的SO2、NO2 小时浓度,
PM10 的24 小时均值浓度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能满足功能
区划要求,即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质量现状
较好。
4.3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为了解本工程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单位委托浙江质环检测技术研究有
限公司对工程附近瑞垟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
1、监测断面
1#瑞垟一级水库(一级大坝处)、2#瑞垟一级水库坝下减脱水段、3#瑞垟一级水电站
尾水排放口下游堰坝处、4#瑞垟二级水库(引水隧洞附近),具体断面位置见附图7。
2、监测时间及频次
各监测点的监测时间为2018 年5 月3~5 日和2018 年12 月2~4 日,每天一次。
3、监测项目
pH、DO、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
4、监测结果及评价
监测结果见表4.3-1~2。
表4.3-1 2018 年5 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L,pH 无量纲
项目
点位 pH 值 DO CODMn BOD5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1# 7.0~7.1 7.8~7.9 1.30~1.33 1.1~1.6 0.050~0.052 0.005~0.007 <0.04
I 类标准值 6~9 ≥7.5 ≤2 ≤3 ≤0.15 ≤0.01 ≤0.05
评价指数 0~0.05 0.84~0.88 0.65~0.67 0.37~0.53 0.33~0.35 0.50~0.70 0.8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2# 7.0~7.1 7.6~7.7 1.34~1.38 1.6~1.8 0.067~0.078 0.015 <0.04
水质类别 6~9 ≥7.5 ≤2 ≤3 ≤0.15 ≤0.02 ≤0.05
评价指数 0~0.05 0.92~0.96 0.67~0.69 0.53~0.6 0.45~0.52 0.75 0.8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3# 6.9~7.0 7.7 1.34~1.4 1.0~1.5 0.057~0.075 0.012~0.015 <0.04
水质类别 6~9 ≥7.5 ≤2 ≤3 ≤0.15 ≤0.02 ≤0.05
评价指数 0~0.1 0.92 0.67~0.7 0.33~0.5 0.38~0.50 0.60~0.75 0.8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4# 7.0~7.1 7.5~7.6 1.34~1.36 1.1~1.2 0.038~0.050 0.005~0.008 <0.04
水质类别 6~9 ≥7.5 ≤2 ≤3 ≤0.15 ≤0.01 ≤0.05
评价指数 0~0.05 0.96~1.0 0.67~0.68 0.33~0.4 0.25~0.33 0.50~0.80 0.8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0
表4.3-2 2018 年12 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L,pH 无量纲
项目
点位 pH 值 DO CODMn BOD5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1# 7.1~7.2 7.6~7.9 1.17~1.24 1.3~1.5 0.050~0.055 0.005~0.006 未检出
I 类标准值 6~9 ≥7.5 ≤2 ≤3 ≤0.15 ≤0.01 ≤0.05
评价指数 0.05~0.10 0.89~0.97 0.59~0.62 0.43~0.50 0.33~0.37 0.50~0.60 0.1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2# 6.9~7.1 7.6~8.0 1.12~1.18 1.5~1.9 0.075~0.079 0.015~0.017 未检出
水质类别 6~9 ≥7.5 ≤2 ≤3 ≤0.15 ≤0.02 ≤0.05
评价指数 0.05~0.10 0.87~0.97 0.56~0.59 0.50~0.63 0.50~0.53 0.75~0.85 0.1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3# 6.9~7.0 7.7~7.9 1.16~1.30 1.2~1.5 0.068~0.077 0.013~0.015 未检出
水质类别 6~9 ≥7.5 ≤2 ≤3 ≤0.15 ≤0.02 ≤0.05
评价指数 0~0.1 0.89~0.95 0.58~0.65 0.40~0.50 0.45~0.51 0.65~0.75 0.1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4# 6.9~7.1 7.6~7.8 1.20~1.24 1.2~1.4 0.039~0.052 0.005~0.008 未检出
水质类别 6~9 ≥7.5 ≤2 ≤3 ≤0.15 ≤0.01 ≤0.05
评价指数 0.05~0.10 0.92~0.97 0.60~0.62 0.40~0.47 0.26~0.35 0.50~0.80 0.1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从2018 年5 月和12 月两期的各监测断面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的标准,说明该区域内水环境现状质量较好。
根据2018 年5 月和12 月的瑞垟一级水库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的监测值,瑞垟一级
水库的富营养化综合评分分别为39 和33,均处于中营养状态,且变化趋势较小。
4.3.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为了解本工程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单位委托浙江质环检测技术研究有
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周边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监测。
1、监测点位、因子及监测时间频次
项目地下水现状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项目及数据来源见下表4.3-2。监测布
点详见附图7。
表4.3-2 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时间及监测数据来源
序号 监测布点 与本工程方位
距离
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及频次
1# 瑞竹垟村 东南3.3km pH 值、硫酸盐、氯化物、氨氮、硝
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总硬度、
溶解性固体、六价铬、铁和水位,
基本离子包括钾离子、钠离子、钙
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
氢根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018 年5 月3 日,1
频次/天。
2# 垟顺村 南1.5km
3# 发电站旁 紧邻
2、监测结果与评价
监测结果见表4.3-3~4。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1
表4.3-3 地下水水质现状离子平衡检查结果 浓度:10-5mol/L,当量浓度:10-5meq/L
日期 监测项目
1# 2# 3#
摩尔浓度当量浓度meq% 摩尔浓度当量浓度meq% 摩尔浓度当量浓度meq%
2018.5.3
K+ 0.54 0.54 6.32% 0.54 0.54 6.22% 0.54 0.54 6.07%
Na+ 1.74 1.74 20.37% 1.78 1.78 20.51% 1.78 1.78 20.00%
Ca2+ 2.05 4.1 48.01% 2.1 4.2 48.39% 2.2 4.4 49.44%
Mg2+ 1.08 2.16 25.29% 1.08 2.16 24.88% 1.09 2.18 24.49%
CO3
2- 0.52 0.52 6.36% 0.56 1.12 12.73% 0.45 0.9 10.44%
HCO3
- 1.02 1.02 12.47% 1.16 1.16 13.18% 1.01 1.01 11.72%
Cl- 2.54 2.54 31.05% 2.5 2.5 28.41% 2.51 2.51 29.12%
SO4
2- 2.05 4.1 50.12% 2.01 4.02 45.68% 2.1 4.2 48.72%
相对误差 / 2.15% / / -0.69% / / 1.60%/ /
水质类型 SO4-Cl-Ca-Mg 型 SO4-Cl-Ca 型 SO4-Cl-Ca 型
注:水质类型按照顺序命名法:按水中阴阳离子含量>25meq%的顺序排列命名,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
表4.3-4 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L,pH 值无量纲)
项目
点位
pH 值 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
溶解性总
固体 铁 挥发酚 硝酸盐
亚硝酸
盐 氨氮 六价铬
I 类标准值 6.5~8.
5 ≤50 ≤50 ≤150 ≤300 ≤0.1 ≤0.001 ≤2.0 ≤0.01 ≤0.02 ≤0.005
1# 7.2 2.44 1.61 48.4 119 <0.03 0.0008 1.19 0.002 0.014 <0.004
评价指数 0.1 0.05 0.03 0.32 0.40 0.15 0.80 0.6 0.2 0.70 0.4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2# 7.1 2.46 1.61 39.8 153 <0.03 0.0007 1.20 0.003 0.013 <0.004
评价指数 0.05 0.05 0.03 0.27 0.5 0.15 0.70 0.6 0.3 0.65 0.4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3# 7.2 2.39 1.61 41.9 122 <0.03 0.0008 1.18 0.003 0.010 <0.004
评价指数 0.1 0.05 0.03 0.28 0.41 0.15 0.80 0.59 0.3 0.50 0.4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2
由表4.3-3~4 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地下水阴阳离子相对误差值的绝对值小于
5%,因此各监测点监测数据是有效的;1#~3#监测点水质类型分别为SO4-Cl-Ca-Mg 型、
SO4-Cl-Ca 型和SO4-Cl-Ca 型,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能达到Ⅰ类水质标准要求,目前该
区域地下水无开发利用计划。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状况,环评期间,本单位对所在地声环境进行了监测。
1、监测布点:在发电站厂界四周及瑞竹垟村各布设1 个监测点,一共布设5 个监
测点。监测布点详见附图5。
2、监测时间:2018.5.4
3、监测项目:等效连续声压级Leq(dBA)。
4、监测频率:各监测点昼间监测1 次,每次监测10min。
5、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6、监测结果:见表4.4-1。
表4.4-1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点编号监测时间 昼间 夜间 达标情况 标准限值
厂区东 1#
2018.5.4
52.0 45.5 夜间超标
昼间55,夜间45
厂区南2# 52.3 44.2 达标
厂区西3# 51.7 43.6 达标
厂区北4# 51 44.0 达标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发电区四侧厂界昼间声环境均能达到《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 类标准要求,夜间东厂界声环境均不能达到《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 类标准要求,主要受水流和发电机组噪声影响。
4.5 陆域生态调查与评价
4.5.1 调查方法
收集整理本项目所涉及到的能反映生态现状或生态本底的资料。本次调查及报告书
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以下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国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
(1:1000000)》、《浙江森林》、《浙江林业自然资源》、《浙江植物志》、《浙江动
物志》、《浙江省龙泉市野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等。
(1)陆生植物调查方法
在对评价区陆生生物资源历年资料检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方案确定路线走向
及考察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确定评价区的植物种类、植被类型以及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古树名木等重要生态因子的生存状况。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3
(2)陆生动物调查方法
陆生动物的调查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法,即检索相关地区/区域的文献报道、新闻报道,
依据《浙江动物志》对陆生动物的习性、分布、生境等描述,整理本地区可能存在的动
物种群并于现场调查时对相关生境核对校实,参考当地或邻近地区已有的动物资源清查
报告等。此外,可采取野外踏勘及专家访问等辅助方法对评价区内陆生动物的种类、资
源状况及生存状况等进行调查。
4.5.2 调查结果
4.5.2.1 生态系统现状调查
根据生态系统调查方法,结合本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植物分布和生物量的调查,
该评价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为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竹类和灌木等为主要生产者的陆地生态系统,广泛分布在
评价区的湿润或较湿润的山区,其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
林、常落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等。其中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为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
是各种动物的良好避难所,也是评价区内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场所,两栖类如中华大蟾
蜍、小弧斑姬蛙,灌丛石隙型爬行动物如蓝尾石龙子、赤链蛇等,大部分鸟类如大杜鹃、
喜鹊、大山雀等,兽类如刺猬、普通伏翼、华南兔等。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动植物种类繁多,木本植物和树栖动物种类丰
富;(2)层次结构、层片结构和营养结构复杂,形成成复杂的食物网,环境空间以及
营养物质利用充分;(3)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4)
生产力高,生物量大;(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如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
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烟滞尘、改变区域水热状况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调查区环境情况如图4.5-1 所示。
图4.5-1 调查区环境情况图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4
4.5.2.2 植被及植物多样性调查
(1)植物种类
本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
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灾害性天气较多。区内山地陡峻,起伏较大,植物资源较丰
富,物种多样性较高。通过现场考察和部分资料查阅,统计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陆生维
管束植物共有26 科,34 属,34 种。其中乔木植物6 科,9 属,9 种。灌木植物4 科,4
属,4 种。草本植物16 科,21 属,21 种。其中以菊科、蔷薇科、茜草科等的种类占多
数。植物物种种类统计见表4.5-1。
表4.5-1 植物物种组成
种号 中文名 科 属 拉丁名 多度
1 杉木 杉科 杉木属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较多
2 马尾松 松科 松属 Pinus massoniana 少
3 山鸡椒 樟科 木姜子属 Litsea cubeba 极少
4 绒毛润楠 樟科 润楠属 Machilus velutina 极少
5 朴树 榆科 朴属 Celtis sinensis 极少
6 大青 马鞭草科 大青属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极少
7 狗骨柴 茜草科 狗骨柴属 Tricalysia dubia 极少
8 钩藤 茜草科 钩藤属 Uncaria rhynchophylla 极少
9 山胡椒 樟科 山胡椒属 Lindera glauca 极少
10 檵木 金缕梅科 檵木属 Loropetalum chinense 少
11 寒莓 蔷薇科 悬钩子属 Rubus buergeri 极少
12 红紫珠 马鞭草科 紫珠属 Callicarpa rubella 极少
13 厚朴 木兰科 木兰属 Magnolia officinalis 极少
14 盐肤木 漆树科 盐肤木属 Rhus chinensis 较少
15 中华绣线菊 蔷薇科 绣线菊属 Spiraea chinensis 极少
16 楤木 楤木科 楤木属 Aralia chinensis 极少
17 黄檀 豆科 黄檀书 Dalbergia hupeana 极少
18 野桐 大戟科 野桐属 Mallotus japonicus var.
floccosus 极少
19 芒萁 里白科 芒萁属 Dicranopteris pedata 少
20 五节芒 禾本科 芒属 Miscanthus floridulus 少
21 一年蓬 菊科 飞蓬属 Erigeron annuus 极少
22 大叶乌蔹莓 葡萄科 乌蔹莓属 Cayratia oligocarpa 极少
23 乌蕨 鳞始蕨科 肖乌蕨属 Sphenomeris chinensis 极少
24 积雪草 伞形科 积雪草属 Centella asiatica 极少
25 狗脊蕨 乌毛蕨科 狗脊蕨属 Woodwardia japonica 极少
26 华泽兰 菊科 泽兰属 Eupatorium chinense 极少
27 陀罗紫菀 菊科 紫苑属 Aster turbinatus 极少
28 鬼针草 菊科 鬼针草属 Bidens pilosa 极少
29 野柿 柿科 柿属 Diospyros kaki var.
silvestris 极少
30 糯米团 荨麻科 糯米团属 Gonostegia hirta 极少
31 金线吊乌龟 防己科 千金藤属 Stephania japonica 极少
32 鳞毛蕨 鳞毛蕨科 鳞毛蕨属 Dryopteris sp. 极少
33 琉璃草 紫草科 琉璃草属 Cynoglossum furcatum 极少
34 茜草 茜草科 茜草属 Rubia argyi 极少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5
(2)植物类型
根据《中国植被》和《浙江森林》的划分原则和分类系统对评价区范围内植被类型
进行划分,即以以群系为主要植被单位,凡组成森林上亚层的优势种(建群种、标志种)
相同的森林为同一群系、注意群落的生态关系,高级分类单位以生态外貌为主,中低级
单位采用优势种(以重要值为依据)和标志种(或特征种)相结合等原则,根据调查的
结果,评价区的植被可划分为暖性针叶林。
暖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和平地,其建群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又称亚热带针叶林。暖性针叶林的结构比常绿阔叶林简单,分为乔、灌、草三层。乔木
层一般都是单优势种组成,人工林是纯林,半天然林中往往夹杂一些阔叶树种。其下木
层大都是亚热带科属,主要有山茶科、樟科、壳斗科等。林下草本层主要有禾本科、菊
科、莎草科等。暖性针叶林在东部地区分布海拔较低,一般多在1500 m 以下;在西部
分布较高,多在海拔2000 m 左右,少数可以分布到3000 m。组成树种主要是:松属、
杉木属、柏木属和油杉属等常绿种类。虽然种类多而复杂,暖性针叶林仍然具有一般针
叶林固有的特性,外貌高大整齐,层次分明,立木端直,结构简单,色彩葱绿,林相优
美。一般讲,暖性针叶林是属于常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评价区内的暖性针叶林
主要为马尾松林、杉木林。
4.5.2.3 陆生动物调查
根据现阶段调查,项目所在地附近人类活动较为频繁,未发现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
的痕迹,野生动物以常见种类为主,如蛙、鼠和麻雀等。工程占地范围内未发现珍稀野
生动物分布。
4.5.2.4 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调查
(1)土地利用情况
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17)》对评价区的土地类型进行分
类,将土地利用格局的拼块类型分为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四大
类。
工程所在地现状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建设用地。
(2)水土流失现状
按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龙泉市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
力侵蚀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坡面面蚀,山丘地区亦有浅沟侵蚀、小切沟侵蚀及重力侵蚀。
根据浙江省水土保持规划,龙泉市水土流失面积共计131.72 km2,占全区总土地面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6
积的4.33%,水土流失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3.48%、41.66%。龙
泉市水土流失状况详见表4.5-2。
表4.5-2 龙泉市水土流失现状表
土地总面
积(km2)
侵蚀区面
积占总面
积(%)
水土流失面积(km2)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剧烈 小计
3044.18 4.33
30.93 54.87 27.53 16.05 2.34 131.72
23.48% 41.66% 20.90% 12.18% 1.78% 100.00
%
根据应用遥感普查水土流失图并经过现场调查,估算本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均值
约300 t/(km2·a),小于浙江省允许土壤流失量500 t/(km2·a)。
4.5.2.5 工程占地和弃渣场生态调查
本工程已经建成,根据调查工程施工期的临时占地和弃渣场均已经进行了复绿,并
对厂区也进行了绿化,对周边生态环境总体影响较小。
4.6 水域生态调查与评价
4.6.1 调查方法
一、采样点设置
本评价委托湖州师范学院对本工程附近的水域生态现状进行了调查,采样调查点设
置3 个断面3 个采样点,分别为瑞垟一级大坝下游减脱水河段(1#采样点)、瑞垟一级
水库库区(2#采样点)、发电尾水排放口下游断面(3#采样点)。监测断面详见附图7。
二、调查时间
本项目于2018 年5 月7 日至9 日进行了1 次调查。
三、调查内容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及其他游泳动
物、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境。
四、调查方法
参考《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96)、《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研究方法》等相关资料,拟定调查方法如下:
1、浮游生物调查
本次调查中,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扩容改造工程主体为溪流,直接采集表层水样
用于分析,坝前水体采集水面下 0.5 m 处水样。浮游生物样品定性定量分析均按《内陆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7
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
2、底栖生物调查
作定量定性采集,每点连续采挖2 次,所用采泥器为改良彼得生采泥器,面积1/16
平方米。每次采集的样品用40 目分样筛将泥沙去除后放入铝制水桶中,加贴标签,带
回实验室挑拣出底栖生物,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定性采集采用三角拖网,方法同
定量分析。
3、着生藻类
采集附有藻类的石头、植物、木块作为附着基质,将基质带回实验室,用硬质毛刷
将附着物刷到盛有蒸馏水的试剂瓶中,加入鲁格氏碘液固定,镜检,确定种类。
4、水生维管束植物
水生植物的采集按照《水生植物调查规范》进行,所用的工具为螺旋杆式采草器和
彼得生采草器。
5、鱼类
采用多层刺网捕捞结合社会调查等方式,调查当地的主要鱼类,分析其种群组成、
种类及分布情况。
6、其他水生生物
采用拖网、张网捕捞结合社会调查等方式,调查当地的虾蟹类、爬行类等水生生物,
分析其种群组成、种类及分布情况。
7、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境
调查鲫鱼、鲤鱼、光唇鱼等重要水生生物,其资源状况调查以社会调查为主,生境
调查以现场调查为主。
五、生物多样性计算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 D:D=(S-1) /lnN
Shannon-Wiener 多样度指数 H′:H′=-Σ(Pi·lnPi)
Pielon 均匀度指数 J′:J′=H′/lnS
Simpson 优势度指数:d=1-ΣPi
2
上式中,S 为种类数,N 为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Pi 为 i 种浮游生物占总生物的比
例。
4.6.2 调查结果
一、浮游植物
1、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8
种类组成:3 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定性样品经鉴定共计5 门27 种属,其中硅藻门17
种属,占62.96%;绿藻门5 种属,占18.52%;蓝藻门3 种属,占11.11%;甲藻门1
种属,占3.70%;隐藻门1 种属,占3.70%。具体浮游植物名录见表4.6-1。
1#采样点以硅藻门的广缘小环藻第一优势类群,短缝藻为第二优势类群;2#采样点
以硅藻门的短纹楔形藻为第一优势种群;3#采样点以硅藻门的短缝藻为第一优势种群。
表4.6-1 浮游植物名录及样地调查表
采样点
种类
1# 2# 3#
绿藻门
瘦狭新月藻 + +
端尖月牙藻 +
双尾栅藻 + + +
近缘鼓藻 +
近膨胀鼓藻 +
硅藻门
梅尼小环藻+ +
广缘小环藻 + +
异极藻 +
新星形冠盘藻 +
短纹楔形藻 + +
短缝藻属 + + +
颗粒直链藻 +
极小曲壳藻 +
扁圆卵形藻 +
桥弯藻 + + +
箱形桥弯藻 + +
克洛脆杆藻 +
中型脆杆藻 + + +
尖针杆藻 +
平顶异极藻 +
双面曲壳藻 + +
舟形藻 + +
蓝藻门
颤藻 + +
小颤藻 +
鱼腥藻 + +
甲藻门
裸甲藻 + +
裸藻门
尖尾裸藻 +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59
2、浮游植物现存量
3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如表4.6-2所示。由表4.6-2可知,1#采样点浮游
植物细胞密度最高,为664.24×104cell/L,2#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低,仅为
152.69×104 cell/L。
表4.6-2 采样水域浮游植物密度(单位:×104cell/L)
采样点
种类
1# 2# 3#
绿藻门 173.45 62.32 130.64
硅藻门 378.51 75.99 417.36
蓝藻门 103.51 14.38 65.74
甲藻门 8.77 0.00 7.20
裸藻门 0.00 0.00 3.12
总 664.24 152.69 624.06
3、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数的高低与生物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某一群落多样性指数高,
表明其群落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强;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时,使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
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因此,可以根据生物多
样性指数的变化来监测水体的污染状况及其水质的变化趋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 多样度指数在2.31-2.86
之间变动;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0.93-0.97之间变动;Margalef指数在1.29-1.89之间变动;
均匀度指数在0.93-0.97之间变动。详见表4.6-3。
各指数的评价标准为:Shannon-Wiener 物种多样性指数可以反映水体的水质状况,
Shannon 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为:大于3 为清洁水体,3.0~2. 0 为β-中污型,2. 0~1.0
为α-中污型,小于 1 为重污染。
因此,仅从Shannon-Weaner 多样性指数来看, 1#、2#、3#采样点浮游植物该指数
都大于3,属于清洁水体。
表4.6-3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
名称 1# 2# 3#
Shannon-Wiener 多样度指数 3.08 3.23 3.01
Simpson优势度指数 1.03 1.03 1.15
Margalef指数: 1.46 2.70 1.45
Pielon均匀度指数 1.09 1.40 1.11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0
二、浮游动物
1、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种类组成:经鉴定共计3门11种属,其中原生动物2种属,占18.18%;轮虫类4种属,
占36.36% ;节肢动物5种属,占45.46%。浮游动物具体名录见表4.6-4。
3个采样点第一优势类群均为轮虫类,第二优势类群为无节幼体。
表4.6-4 浮游动物名录及样地调查表
采样点
种类
1# 2# 3#
轮虫动物门
轮虫纲
广布多肢轮虫 + +
暗小异尾轮虫 +
小巨头轮虫 + +
钩状狭甲轮虫 +
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枝角类
象鼻溞 + + +
长肢秀体溞 + +
挠足类
台湾温剑水蚤 + + +
汤匙华哲水蚤 +
其他
无节幼体 + + +
原生动物门
褐砂壳虫 + +
旋回侠盗虫 +
2、浮游动物现存量
3个采样点浮游动物密度变化如表4.6-5所示。由表5可知,3个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平
均密度为46.33个/L,平均生物量为0.0268 mg/L。其中3#采样点密度最高,为62个/L,
0.0353 mg/L; 2#采样点的密度最低,仅为34个/L,0.0188 mg/L。
表4.6-5 采样水域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
采样点
种类
1# 2# 3#
丰度
(ind./L)
生物量
(mg/L)
丰度
(ind./L)
生物量
(mg/L)
丰度
(ind./L)
生物量
(mg/L)
原生动物 2 0.0010 0 0.0000 2 0.0011
轮虫动物 24 0.0147 18 0.0099 38 0.0221
节肢动物 17 0.0107 16 0.0089 22 0.0121
总计 43 0.0264 34 0.0188 62 0.0353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1
三、底栖生物
由于当地河流属溪流性河流,难以使用采泥器定量采集样品。调查结果见表4.6-6,
共采集到底栖动物8 种,其中环节动物1 种,水生昆虫幼虫5 种,软体动物2 种。
表4.6-6 采样点底栖动物名录
物种
样点
1# 2# 3#
环节动物门
巨毛水丝蚓 Limnodrilus grandisetosus +
水生昆虫幼虫
微小摇蚊属(未定种) Microchironomus sp.
中国长足摇蚊 Tanypus chinensis +
细蜉科(未定种) Caenidae sp. +
纹石蛾科(未定种) Hydropsychidae sp. +
扁泥甲科(未定种) Psephenidae sp. +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 +
卵萝卜螺 Radix ovata +
四、着生藻类
由于当地河流属溪流性河流,经分离鉴定共发现着生藻类4 种,其中优势种为水绵,
其次分别为水丝藻、刚毛藻、底栖硅藻。具体分布见表4.6-7。
表4.6-7 着生藻类名录及样地调查表
采样点
种类
1# 2# 3#
水绵 + + +
水丝藻 + +
刚毛藻 + +
底栖硅藻 + + +
五、水生维管束植物
经采样和现场调研发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8 种,隶属6 科8 属,其中以芦苇和
喜旱莲子草分布最广,生物量最大。具体分布见表4.6-8。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2
表4.6-8 维管束植物名录
采样点
名称
1# 2# 3#
一. 香蒲科
狭叶香蒲 + + +
二.泽泻科
慈姑 + +
三.禾木科
芦苇 + + +
四.莎草科
莎草 + +
飘拂草 + + +
五.天南星科
菖蒲 + + +
丛枝蓼 +
六.苋科
喜旱莲子草 + + +
六、鱼类及其他游泳动物
1、鱼类区系组成及其特点
(1)种类组成
瑞垟溪是龙泉溪上游一条支流。龙泉溪为位于瓯江上游的一条溪,全长160 公里。
通过收集标本进行鉴定、社会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瑞垟一级水电站上下游的鱼类
有37 种(见表4.6-9),分属于5 目7 科29 属,其中鲤形目2 科23 属,鲇形目2 科3 属,
鲈形目、鳗鲡目和合鳃目各1 科1 属。此外还发现甲壳类2 种,分别是日本沼虾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资源量较低,不做
单独章节详述。
表4.6-9 瑞垟一级水电站上下游水域鱼类名录
一、鳗鲡目 (一) 鳗鲡科 Anguillidae
1.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二、鲤形目 (二) 鲤科 Cyprinidae
(1)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
2.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3.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4.马口鱼 Opsariichthys bidens
5.宽鳍鱲 Zacco platypus
6.赤眼鳟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2)鲌亚科 Culterinae
7.大眼华鳊 Sinibrama macrops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3
8. Hemiculter leucisculus
9.伍氏半餐 Hemiculterella wui
10.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11.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12.蒙古红鲌 Erythroculter mongolicus
(3)鲴鱼亚科 Xenocyprininae
13.圆吻鲴 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4)鳑鮍亚科 Acheilognathinae
14.高体鳑鮍 Rhodeus ocellatus ocellatus
15.中华鰟鮍 Rhodeus sinensis
(5)鲢亚科 Hypophthalmichthyinae
16.鰱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17. 鳙 Aristichthys nobilis
(6)鲃亚科 Barbinae
18.温州光唇鱼 Acrossocheiluswenchowensis
(7)鲤亚科 Cyprininae
19.鲤鱼 Cyprinus carpio carpio
20.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8)鮈亚科 Gobininae
21. 黑鳍鳈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22.华鳈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23.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24.唇鱼骨 Hemibarbus laleo
25.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
26.点纹银鮈 Squalidus wolterstorffi
27.棒花鱼 Abbottina rivularis
(三) 鳅科 Cobitidae
28.中华花鳅 Cobitis sinensis
29.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30.薄鳅 Leptobotia pellegrini Fang
三、鲇形目 (四) 鲶科 Siluridae
31.鲶鱼 Silurus asotus
(五) 鮠科 Bagridae
32.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33.光泽黄颡鱼 Pelteobaggrus nitidus
34.切尾鮠Leiocassis truncatu
(六) 胡子鲶科Clariidae
35.胡子鲶 Clarias fuscus
四、合鳃目 (九)合鳃科 Symbranchidae
36.黄鳝 Monopterus albus
五、 鲈形目 (十六)鰕虎科Gobiidae
37.斑纹舌鰕虎鱼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4
(2)区系特征
该水域鱼类区系也较为复杂,有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如草鱼、鲢、鳙、马口鱼等;
有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如黄鳝;也有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如鰟鮍、中华花鳅、
泥鳅、胡鲶等。
(3)渔获物分析与产量
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样品139 尾,其中宽鳍鱲、光唇鱼、马口鱼等小型鱼类为优势
种,占77%,其次为黄颡鱼和大眼华鳊。
2、鱼类生活史特点
(1)栖息习性
鱼类的栖息习性与天然饵料在水体的分布密切相关。浮游生物具有趋光性,主要分
布在水体上层及表层,所以以此为食的鲢、鳙鱼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本水域的马
口鱼、餐条、鲢鱼、鳙鱼属于此类型。
喜食的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生长在水体的中下层,因此它们往往在水体中下
层活动觅食,本水域的草鱼、黑鳍鳈、花鱼骨、大眼华鳊、条纹二须鲃、厚唇光唇鱼、
虹彩光唇鱼属于此类型。
部分鱼类的天然饵料都分布在水体下层和底泥中,所以它们一般都属于下、底层鱼
类。本水域的鲤、鲫、中华鰟鮍、高体鰟鮍、中华花鳅、泥鳅、胡鲶、黄颡鱼、斑纹舌
鰕虎鱼、黄鳝属于此类型。
(2)繁殖习性
性逆转:黄鳝性腺从胚胎期到次生性成熟均为卵巢,以后才逐渐有部分个体的卵巢
内部发生变化,转化为精巢。这种在性成熟后才开始从一种性别向另一种性别转换的现
象,称之为性逆转。
繁殖季节:春季产卵型,该水库的大部分鱼类都属于这个类型。改类型鱼大多在春
季和初夏产卵,一般为4~6 月,高峰5 月,性腺发育在秋季和整个冬季。本水域的草鱼、
鲤、鲫、圆吻鮈、黑鳍鳈、餐条、花鱼骨、鲢鱼、鳙鱼、大眼华鳊、温州光唇鱼、中华
鰟鮍、高体鰟鮍、胡鲶、黄颡鱼、鳗鲡属于此类型。
此外,也有部分鱼类,产卵季节在5~7 月,盛期6~7 月。其性腺发育在秋季和冬季
极缓慢,直到春季卵巢才快速生长,并在晚春或夏季产卵。这种式型,称为夏季产卵型。
本水域属于此类型的有马口鱼、黄鳝、中华花鳅、泥鳅、斑纹舌鰕虎鱼、黄鳝。
繁殖场所:有些鱼类有特定的产卵场,如鳗鲡,属于降河洄游性鱼类,产卵场约在
我国台湾南部深海水域。
繁殖方式:该水库大多数鱼类属于无亲体护卫型,即卵在水中受精、发育是独立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5
没有亲体护卫。这一类型,又可分成一下几个亚型:①水层产卵亚型:亲鱼将卵产在水
层中,卵浮性或半浮性,在水层中随波逐流发育而不受底质类型的影响。如本水域的草、
鲢、鳙、圆吻鮈、黑鳍鳈、鲢鱼、鳙鱼、鳗鲡。②水底部产卵亚型:亲鱼将卵产在水底
部,卵沉性或沉黏性,在水底部的岩石、石砾或沙砾上暴露发育,或隐藏在石砾或沙砾
内发育。本水域的马口鱼、大眼华鳊、黄颡鱼、中华花鳅、泥鳅、斑纹舌鰕虎鱼属于此
种类型。③草上产卵亚型:亲鱼将卵产在专一或非专一的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发育。卵粘
性。许多鲤科鱼类,本水域的鲤、鲫、餐条、花鱼骨、翘嘴红鲌、光唇鱼、胡鲶等属于
此类型。④喜贝性产卵亚型:亲鱼将卵产在无脊椎动物体内发育,本水域的中华鰟鮍、
高体鰟鮍属于此类型。此外,少数鱼类属于亲体护卫型,即卵仔鱼在亲体护卫下发育。
如雄亲鳝有护卵的习性,一般要守护到鳝苗的卵黄囊消失为止。这时即使雄鳝受到惊动
也不会远离,而雌亲鳝一般产过卵后就离开繁殖洞(有的学者经观察认定雌鳝也参加护
卵、护仔)。此外本水域的黄颡鱼属于此类型。
(3)食性
草食性:以水生维管束植物(水草)或藻类为食物,本水域的草鱼、鲢、中华鰟鮍、
高体鰟鮍属于此类型。
肉食性:以无脊椎或脊椎动物为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的鱼类,通常称为初级
肉食性鱼类,又可分为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两类。前者如鳙,后者如
花鱼骨、中华花鳅。以脊椎动物为食的鱼类,通常称为凶猛肉食性或次级肉食性鱼类,
或者称鱼食性鱼类,本水域的马口鱼、翘嘴红鲌、中华花鳅、胡鲶、黄颡鱼、斑纹舌鰕
虎鱼、鳗鲡、黄鳝属于此类型。
杂食性鱼类:兼有动物性和植物性食性,如鲤、鲫。鲤偏重动物性,鲫偏重植物性。
在杂食性鱼类中,以水底部有机碎屑和夹杂其中的微小生物为主食的鱼类,通常称为碎
屑食性鱼类,如鲴属。本水域的鲤、鲫、圆吻鮈、黑鳍鳈、餐条、鲢鱼、鳙鱼、大眼华
鳊、光唇鱼、泥鳅属于此类型。
3、珍稀特有鱼类
根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国家三有动物保护名录》等相关文件,本水域没
有珍稀特有鱼类。
参照农业部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瑞垟一
级水电站所在水域内的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翘嘴红鲌、鳗鲡、黄鳝、黄颡
鱼、中华绒螯蟹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
鳗鲡的生态习性:
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
每年春季,大批幼鳗(也称白仔、鳗线)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雄鳗通常就在江河口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6
成长;而雌鳗则逆水上溯进入江河的干、支流和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有的甚至跋涉几千
公里到达江河的上游各水体。它们在江河湖泊中生长、发育,往往昼伏夜出,喜欢流水、
弱光、穴居,具有很强的溯水能力,其潜逃能力也很强。到达性成熟年龄的个体,在秋
季又大批降河,游至江河口与雄鳗会合后,继续游至海洋中进行繁殖。据推测其产卵场
在北纬30 度以南和中国台湾的东南附近,水深400~500 米,水温16~17℃,含盐量
30‰以上的海水中,1 次性产卵,1 尾雌鳗1 次可产卵700~1000 万粒。卵小,直径1
毫米左右,浮性,10 天内可孵化。孵化后仔鱼逐渐上升到水表层,以后被海流漂向中国、
朝鲜、日本沿岸,此时仔鱼约为1 龄,冬春在近岸处变为白苗,并随着色素的增加而变
为黑苗。开始溯河时为白苗,到溯河后期则以黑苗为主,混杂少量白苗。鳗鲡的性腺在
淡水中不能很好地发育,更不能在淡水中繁殖,雌鳗鲡的性腺发育是在降河洄游入海之
后才得以完成。在秋末(8~9 月间)大批雌鳗接近性成熟时降河入海,并随同在河口地
带生长的雄鳗至外海进行繁殖。
鳗鲡常在夜间捕食,食物中有小鱼、蟹、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食动物腐
败尸体,更有部分个体的食物中发现有高等植物碎屑。摄食强度及生长速度随水温升高
而增强,一般以春、夏两季为最高。鳗鲡能用皮肤呼吸,有时离开水,只要皮肤保持潮
湿,就不会死亡。
4、鱼类重要生境
(1)鱼类“三场”
调查中在水库坝前和坝下未发现集中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坝前水位较深,是当
地鱼类的理想越冬场所。
(2)洄游性水生生物现存的生境分析
调查水域下游的龙泉溪干流现存的主要洄游性水生生物有鳗鲡等,均为降河性洄
游品种。本工程下游支流上有多处电站阻隔,建设时均未充分考虑鱼类的洄游通道问题,
导致目前鱼类洄游通道不畅,对鱼类的洄游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4.7 周边污染源及其它情况调查
1、经调查,项目拦河坝上下游2.5km 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和发电厂房周边2.5km
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
2、经调查,瑞垟一级水库库区无水产养殖的情况,瑞垟一级水电站各脱水段没有
农田灌溉及其它用水、取水的情况。
4.8 周边同类水电站情况调查
本工程为梅溪流域小梅以上的瑞垟一级水电站,下方还有瑞垟二级水电站、小梅梯
级水电站和屏田支流的2 个梯级共5 个梯级水电站。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7
5 工程分析
5.1 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1、原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瑞垟一级水电站原有工程的建设符合《龙泉市梅溪流域规划修改报告》,规划的瑞
垟一级水电站为有调水库引水式电站,其经济技术指标较为优越,交通方便,能给龙泉
市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增效扩容响应国家政策
2016 年财政部、水利部以财建(2016)27 号联合发文“财政部 水利部关于继续实
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通知”,目的为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水电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能耗指标为0.014t 标准煤/万
元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国家到“十二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9t 标准
煤的节能要求,也低于经济寿命期0.47t/万元生产总值的评价指标,因此本电站工程属
于节能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设计要求。电站现水量利用率为
95.4%,通过增效扩容工程实施后水量利用率达到96.3%,提高0.9%,提高了水量利用
率,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2)增效扩容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电站现装机容量2×6000kW+1×3200kW,共15000kw,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通过电站增效扩容后,电站装机容量3×6000kw,设计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6350
万kw·h,增加发电量1452 万kw·h,增幅为29.6%。
(3)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需要
目前电站大部分机电设备陈旧落后、老化损耗严重,机组综合效率偏低,故障频繁
发生,影响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益,已不能满足电站当前生产运行的要求和条件。
电站建成后弃水较严重;辅助电气设备备品备件采购困难,配置老旧,无微机监控保护
系统,电站运行人员相对较少,工作量相对较大,但尚难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
现代化要求,已影响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益。
南溪、四山跨流域引水堰坝上游和跨流域引水隧洞淤积较严重,影响引水流量,急
需进行改造。
(4)现有工程的建设能够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建成年代较早,选址有它的唯一性,水电站在运营过程中也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8
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影响问题,而现有工程建成后释放环保生态流量(瑞垟一级水电站大
坝、四山引水堰坝、南溪二期引水堰坝和南溪三期引水堰坝处分别为:0.11m3/s、
0.059m3/s 、0.086m3/s 和0.060m3/s),在瑞垟一级大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设
置旁通阀和在南溪、四山引水堰坝处设置放水管,修复下游减脱水段,并在坝区增设生
态流量下泄的监测设施,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并落实河流水量生态调度、电力梯级联合
调度。能有效的减少对大坝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生态改造南溪河流干上村段河道长度0.38km,新建、加固堤防及护脚长
0.60km,新建生态堰坝2 座。
综上所述,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原有和现有工程的建设,对流域水能资源的充分
利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电站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利的;对消除设备存在的安
全隐患,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发电效益,提高电站顶峰能力和降低
运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同时,释放一定的环保生态流量,修建
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修复下游减脱水段24.2km,对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十
分有利的。
5.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区的环境概况(本工程已经建成),工程的影响主要是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其影响因素识别见表5.2-1。
表5.2-1 工程环境影响要素
影响因素
工程内容
自然因素 生态要素
水
质
土地
利用
森林
植被
水文
情势
大气
环境
声环
境
景观
陆生
生物
水生
生物
运营期 电站运行 E E E E E
注:E-有一定影响;空白为无影响或影响甚微。
从表5.2-1 可看出,本工程的实施对水质、水文情势、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要素会带
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5.3 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3.1 运营期非污染生态影响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瑞垟一级水电站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体较小;电站的现有工程
不涉及对原拦河坝等蓄水设施改建,工程建成后电站的运行使坝址与厂址之间的水文情
势、脱减水河段长度等均不产生改变,现有工程在瑞垟一级大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
阀之间设置旁通阀和在南溪、四山引水堰坝处设置放水管来管制下泄生态基流,以保证
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生活、生产用水,形成自然河道,抬高水位,提高鱼生存和繁殖环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69
境,通过控制下泄生态流量可以缓解对拦河坝下游减水河段带来的不利影响。
瑞垟一级水电站现有工程不新增水库淹没区,不新增工程占地,对当地植被损失、
植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影响较小;由于不涉及拦河坝的改建,区域水系流态未发生明显
变化,也不会造成水生生物及鱼类种类分布的明显变化。
5.3.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1、污水
本水电站原有工程管理人员共计25 人,工程建成后设管理人员20 人。本水电站厂
区修建了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厂区周围农田山林施肥。
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100L/人·d,产污系数按0.8 估算,则管理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
1.6m3/d(584m3/a),具体污染物排放量见表5.3-1。
表5.3-1 运营期项目生活污水水质及污染物产生量
项目 COD BOD5 SS NH3-N
计算浓度(mg/L) 350 200 250 35
污染物产生量
(kg/d) 0.56 0.32 0.40 0.056
(t/a) 0.20 0.12 0.15 0.02
2、噪声
运营期间,噪声影响主要为电站设备运转过程所产生的噪声,主要设备为水轮机、
发电机等,噪声级在80~85dB,详见表5.3-2。
表5.3-2 运营期项目主要噪声源一览表
机械设备名称 噪声值(dB) 所在位置 测点距离(m)
水轮-发电机组 80~85 厂房内 水轮-发电机组1m处
3、固体废物
本工程建成后设工程管理人员共计20 个人,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委托环卫部门
定期清运。按生活垃圾发生量1.0kg/d 人计,则运营期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20.0kg/d(7.3t/a)。拦河坝拦污栅拦截的树枝等,预计年产生量约1.2t,收集送环卫部
门,纳入当地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水电站运营期每3~4 年会更换透平油(危废代码:
HW08),预计年产生量约0.02t,此部分固体废物为危险废物,经收集后交由危险废物处
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4、运营期污染源汇总
项目运营期各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强等情况汇总至下表5.3-3。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0
表5.3-3 项目运营期污染源源强汇总一览表
污染源 源强 去向
废水
生活污水量 1.6t/d(584t/a)
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
近农田山林施肥,不外排
CODCr 350mg/L,0.20t/a
BOD5 200mg/L,0.12t/a
SS 250mg/L,0.15t/a
NH3-N 35mg/L,0.02t/a
噪声 设备运行 80~85dB /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20.0kg/d(7.3t/a)
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拦污栅垃圾 1.2t/a
废透平油
(HW08)
0.02t/a 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
5、污染物排放“三本账”
本工程建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减情况即“三本账”见表5.3-4。
表5.3-4 项目建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减情况项目
项目
原有项目
产生量
原有项目
排放量
现有工
程产生
量
现有工
程排放
量
“以新带老
消”减量
工程建
成后排
放量
建成前
后排放
增减量
废水
(t/a)
生活污水量 730 0 584 0 0 0 0
CODCr 0.26 0 0.20 0 0 0 0
BOD5 0.15 0 0.12 0 0 0 0
SS 0.18 0 0.15 0 0 0 0
NH3-N 0.03 0 0.02 0 0 0 0
固体废
弃物
(t/a)
生活垃圾 9.1 0 7.3 0 0 0 0
拦污栅垃圾 1.2 0 1.2 0 0 0 0
废透平油
(HW08) 0.02 0 0.02 0 0 0 0
5.4 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
1、生态流量的确定
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建造于90 年代,取水枢纽下游形成24.2km 的减脱
水河段。
根据水电[2016]60 号文件“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河流生态修复指导意见”中规定
“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
10%”,再根据工程水资源认证报告,本工程瑞垟一级水电站坝址处的多年平均入库流量
为1.106 m3/s,四山引水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为0.585m3/s,南溪二期引水坝址处的多
年平均流量为0.863m3/s,南溪三期引水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为0.596m3/s,则瑞垟一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1
级水电站坝址处、四山引水坝址处、南溪二期引水坝址处和南溪三期引水坝址处的生态
流量分别为0.11 m3/s、0.059 m3/s、0.086 m3/s 和0.060 m3/s,以满足下游的生产、生活、
生态用水。在枯水期,库区不能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时,瑞垟一级水电站应进行停产
或者减少发电量,应优先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
同时在满足河道生态流量的前提下,对下游减脱水段连通性进行恢复及对生境进行
修复,应依靠自然修复恢复和维持河流蜿蜒性特征及自然景观格局,保持局部弯道、深
潭、浅滩、洲滩湿地以及河滨带等自然景观多样性特征。
2、生态流量的可行性
根据瑞垟一级水电站现有工程的水资源论证报告,瑞垟一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
后,改造原大坝的放水管释放下游生态流量,并在一级大坝放水管位置增设生态流量下
泄的监测设施,在南溪和四山堰坝处增设放水管释放下游生态流量及监测设施。
为了满足瑞垟一级水电站坝址处、四山引水坝址处、南溪二期引水坝址处和南溪三
期引水坝址处的生态流量(分别为0.11 m3/s、0.059 m3/s、0.086 m3/s 和0.060 m3/s),电站
坝址在9 号坝段布置一条Φ0.8m 的放水管处设置直径0.2m 旁通阀,中心高程为836.5m,
大坝正常蓄水位877.5m,南溪堰坝在放水口位置布置一条Φ0.2m 的放水管,中心高程
为896.50m,堰顶高程为904.10m,四山堰坝在放水口位置布置一条Φ0.lm 的放水管,
中心高程为879.80m,堰顶高程为886.00m。经计算,电站坝址处Φ0.2m 的生态放水管
过流量为0.89m3/s,大于生态需求的最小流量0.11m3/s;南溪堰坝处Φ0.2m 的生态放水
管过流量为0.24 m3/s,大于生态需求的最小流量0.086+0.060=0.146 m3/s;四山堰坝处
Φ0.2m 的生态放水管过流量为0.06m3/s,大于生态需求的最小流量0.059m3/s,因此本工
程所需的生态流量在正常情况下是能够保证的。
3、运行调试方案
(1)原调度方案
在丰水期,做到满荷发电,尽量少弃水;在枯水期水量偏少时,尽可能地使一台机
组或者二台机组做到满荷发电。
(2)现调度方案
在丰水期,调节瑞垟一级水电站大坝、四山引水坝、南溪二期引水坝和南溪三期引
水坝处放水管的闸阀开度释放下泄流量,当水库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溢流段产生堰顶
溢流时,可适当减少生态放水管闸阀开度,在满足下游减脱水段生态环境需水的前提下,
尽可能做到满荷发电,尽量少弃水;在枯水期,调节瑞垟一级水库拦河坝和四山引水坝
放水管的闸阀开度释放下泄流量,在满足下游减脱水段生态环境需水的前提下,尽可能
地使一台机组或者二台机组做到满荷发电。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2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1 原有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1、水电站原有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①管理人员生活污水:目前电站管理房有厕所、化粪池,水电站原有生活污水处理
方式为经化粪池处理收集后定期用于附近周围山林和农田施肥,不外排,不对发电区下
游的瑞垟溪水质产生影响。
②发电设施对地表水的影响,由于项目运行多年,发电设施也年久失修,水轮机、
发电机、进水阀等设施偶尔会出现漏油、甩油等现象,偶尔会造成发电用水经过发电机
组后水质中石油类指标增加情况,尾水直接排入瑞垟溪,会对瑞垟溪的水质产生影响,
但总体影响较小。
(2)水文情势
从总体上来说,瑞垟一级水电站所在河段为山溪性河流,在没造瑞垟一级水库之前
的枯水期,原有工程所在的河段就会出现断流的情况,随着瑞垟一级水电站的建设,通
过水库的调节,可以减少所在河段枯水期断流的情况,且本水电站为梅溪流域五级电站
的第一级电站,对瑞垟溪下游的影响更小。
从局部上来说,瑞垟一级水电站投入运行后,一级水库大坝、南溪引水堰坝和四山
引水堰坝下游的长约24.2km 出现减脱水段,本水电站、水库由于修建时间较早,管理
不严,未安装生态流量监控系统,造成下游减脱水段生态流量断断续续,该河段流量明
显减少,改变了下游减脱水段河道水文情势。
(3)生态环境
瑞垟一级水电站运营后造成瑞垟一级水库大坝、南溪引水堰坝和四山引水堰坝下游
减水段区间流量减少,引起该段生态环境影响。尤其是运行初期对河道中鱼类等水生生
物的影响非常大,但考虑到瑞垟一级水电站运行已有30 多年,河道生态系统已基本重
新稳定,建立了新的平衡。
(4)声环境
当水电站正常发电时,周围2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从现状监测结果看,原有项目
运营过程中对项目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弃物
水电站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垃圾,目前电站管理区已设
置垃圾桶等设施,收集后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另外,电站运行多年产生的废透平油目前以油桶的形式暂存在电站内,目前暂存量
约有0.5t,未按规范场地暂存,也未按规范进行妥善处置。
综上所述,瑞垟一级水电站原有工程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目前存在的环境
问题主要是生态流量未严格下放和废油未及时处置问题,将结合现有工程一并整改。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3
2、瑞垟一级水电站原有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表6.1-1 瑞垟一级水电站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一览表
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生态流量未严格下放
在瑞垟一级水电站大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设置旁通
阀,在南溪、四山引水堰坝处设置生态放水管,并同时要求设
置流量监控设备,保证瑞垟一级水电站坝址处、四山引水坝址
处、南溪二期引水坝址处和南溪三期引水坝址处的生态流量分
别为0.11 m3/s、0.059 m3/s、0.086 m3/s 和0.060 m3/s。
电站运行多年产生的废油目前上暂
存在电站内,未按规范进行暂存和
妥善处置
作为危废,应按规范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6.2 现有工程运营期环境影响
6.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2.1.1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1、对下游防洪的影响
瑞垟一级水电站是一座引水式水电站。现有工程不对拦河堰坝和引水隧洞进行改
建,因此瑞垟一级水电站的防洪功能和效果仍与现状保持一致,不会降低。
2、对拦河坝下游减水河段径流的影响
现有工程增效扩容后,由于装机容量增加,所需的发电引水流量也从5.88m3/s 增加
至7.2m3/s,由于引水量增加,会导致拦河坝下方的下泄流量减少,在枯水期时有可能会
增加拦河坝下方产生减脱水段。但由于瑞垟一级水电站拦河坝为可调节径流的水库,工
程增效扩容后在拦河坝和引水堰坝放水口设置流量监控设备,确保拦河坝和引水堰坝下
游至少下泄生态流量以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同时加强生产管理,在保证生态流
量的前提下,多余水量才能进行发电工作,采取以上措施后现有工程对下游减水河段的
径流影响较小。
6.2.1.2 对拦河坝下游减水河段用水的影响
瑞垟一级水电站在拦河坝、引水堰坝和水电站之间的河段两侧均为山体,无用水需
求,且本环评要求现有工程增效扩容后在拦河坝放水口设置流量监控设备,确保拦河坝
和引水堰坝下游至少下泄生态流量0.11m3/s、0.059m3/s、0.086m3/s 和0.060m3/s 以上的
流量以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因此现有工程的建设对拦河坝下游减水河段用水的
影响较小。
6.2.1.3 对水质影响
1、对蓄水区水质的影响
现有工程改造不涉及拦河坝和引水隧洞,电站重建后不改变电站调度运行方式,且
电站增效扩容后没有新增污染源,因此现有工程改建后瑞垟上游蓄水区水质基本可保持
现状。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4
2、对拦河坝下游河流水质影响
现有工程改造不涉及拦河坝和引水隧洞,因此,现有工程改建后瑞垟在拦河坝下游
的河道水质基本可保持现状。
3、对厂房下游河流水质影响
现状瑞垟一级水电站发电机组设备由于运行多年,存在着漏油、甩油和油雾的情况,
现有工程将对发电机组设备进行重建,重建后设备可减少设备漏油、甩油和油雾的情况
的发生,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现有工程改造后厂房尾水排放瑞垟溪的水质
将略优于现状水质。
4、对下游瑞垟水库取水口的影响
本工程的构筑物均位于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最近的发电尾水距
离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距离分别为4.3km 和2.8km,从
现状水质监测结果看,瑞垟一级水电站尾水排放口下游堰坝处和瑞垟二级水库(引水隧
洞附近)的水质均能满足Ⅰ类水的水质要求,因此现状对位于再下游瑞垟水库取水口的
水质影响较小。且现有工程将对发电机组设备进行重建,重建后设备可减少设备漏油、
甩油和油雾的情况的发生,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现有工程改造后厂房尾水
排放瑞垟溪的水质将略优于现状水质,因此本工程对位于下游瑞垟水库取水口的水质影
响更小。
5、水体富营养化及澡类增殖的影响
通常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和富集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特
别是磷是控制水体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氮在水中常以NO3‐NO2‐NH4 的形式存在,不易
处理和控制;而磷是富营养化作用中易被控制的最敏感因素。若水库磷、氮浓度超标,
表明该时期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大,反之则无。瑞垟一级水库建成后运营至今已
30 多年,为径流式运行方式,水体交换频繁,对总磷、总氮的沉淀作用较弱,从两期的
水质现状监测来看,在做好瑞垟一级水库库区清理以及加强库区的澡类的监测,本工程
的建设对瑞垟一级水库库区的水质影响较小(其本能保持在中营养的状态),并且能减少
澡类增殖的风险。
6.2.1.4 对水温的影响
由现有工程增效扩容改造之后,水库范围、容量、水位,引水隧洞引水口,尾水渠
末端均不发生变化,且现有工程建成后电站调度运行方式不变,故对水温基本无影响。
6.2.1.5 运行管理生活污水对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6m3/d(584m3/a),污染物CODCr 产
生量为0.20t/a,氨氮的产生量为0.02t/a,相对于原有工程的生活污水及CODCr、氨氮的
产生量有所减少,且生活污水同原有工程排入现有化粪池,定期用于附近周围山林和农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5
田施肥,不外排,在此基础上,项目管理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6.2.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水电站项目对地下影响主要来自于上游水库向周边地下水的渗透,渗透的发生将影
响大坝安全稳定并将影响蓄水量和水库效益的发挥。由于现有工程重建过程中不涉及拦
河坝,虽然重建后项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加,发电引用流量也由从5.88m3/s 增加至
7.2m3/s,但水电站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和发电死水位均不发生
变化,因此现有工程的实施不对现有地下水带来影响。
6.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成后,噪声影响主要为水轮-发电机组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从现状监测
结果看,厂界噪声夜间存在超标的现象,通过加强对发电机组的隔声减振措施,对噪声
的影响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见表6.2-1 和图6.2-1。
表6.2-1 项目建成后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点位
本底值
dB
预测值
dB
叠加值dB 达标情
况
执行标准
dB
1#东厂界 / 44.7 / 达标 55/45
2#南厂界 / 26.1 / 达标55/45
3#西厂界 / 20.6 / 达标55/45
4#北厂界 / 26.7 / 达标 55/45
注:厂界各点位预测点与监测点位一致。昼间/夜间。
图6.2-1 噪声预测结果图
项目实施后,通过加强对发电机组的隔声减振措施,厂界四周噪声贡献值均满足《工
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1 类标准要求。
由于现有工程为技改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设备淘汰更新及零部件更换,不新
增生产设备,不增加厂区面积,改造后的设备运行将更流畅,减少应机械故障而产生噪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6
声,现有工程实施后不会加重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甚至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本工程实施后不会加重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甚至有所改善。
6.2.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电站运营管理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职工的日常生活垃圾和废透平油,产
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并及时清运后不会对周边河道水质、土壤、植被、景
观等产生不利影响,废透平油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合法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处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6.2.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2.5.1 对陆域生态的影响
1、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1)对植被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50 m 范围内的河岸带植被主要为五节芒群落,两侧山体上
分布有杉木林、马尾松林以及毛竹林,现有工程营运期间因环境污染对项目区两侧植被
的影响较小。
工程运营期向下游释放生态流量,因此,下游河段周边的植被将因水分条件的改变
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演替,受河道水面蒸发量增加,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为喜湿植物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创造条件,喜湿植物分布范围将向远离河道区域延伸。由于河道湿
度增加,有利于近水区喜湿植物群落的生长,但河道两岸林地的外貌及主林层结构变化
需要多年时间,并且随距离的增加,其影响逐渐减弱。
(2)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工程运行后随项目区周边水热条件改善,空气湿度有所增加,吸引部分喜湿植物在
项目区周边侵入、建群并形成新的稳定群落,逐渐取代部分喜旱植物,总体上,工程运
行对项目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目前电站下游减脱水段以半水生或陆生生态系统为
主,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地表多为草本植物及零星分布的小灌木或直
接裸露,向下游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可进一步改善下游减脱水段生态环境,增加局地物
种多样性。
(3)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
本项目不涉及林地和公益林直接占用,因而本项目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较小。
2、陆生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根据实地调查及资料记载,项目区50m 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类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7
活动,均为常见的小型动物,但也可能会有未发现的保护动物到此觅食、饮水或过境活
动。兽类和鸟类的活动范围较大,且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本项目对其影响不大。
随下游生态流量的释放,河道水域面积将增大,河道周边空气湿度有所升高,有利
于周围各类动植物的生长,增加了食物来源,将会吸引更多的小型动物。同时,水域的
增加给所有动物的饮水都提供了便利,将增加部分动物在河道周边的活动范围,影响动
物的分布格局及分布密度。因此,现有工程整体上对动物的影响是正面的。
3、自然景观影响分析
现有工程增效扩容改造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厂址均不调
整,同时生态改造南溪河流干上村段河道长度0.38km,新建、加固堤防及护脚长0.60km,
新建生态堰坝2 座。因此,现有工程对原有的景观生态体系格局的影响较小,且在一定
程度上有改观的正效应。
6.2.5.2 对水域生态的影响
本工程目前已经建成,在工程区域附近将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水域面积的水生态
系统,对水生生物将有如下影响:
1、对饵料生物的影响
本工程已经建成,根据现状调查,原有工程对工程周边水域的饵料生物的影响较小;
而现有工程拟对原机组进行更换、对原电站内的电气辅助设备进行更换、对升压站进行
改造。工程不会形成新的库区,对库区的水流、水位、水温等水文特征不会有所改变,
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饵料生物不会造成新的影响,不
会改变其群落结构和生态特征。
为了释放环保生态流量,工程拟在瑞垟一级水库拦水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
间设置旁通阀和在南溪引水坝址处、四山引水坝址处设置生态放水管,修复下游减脱水
段24.2km。该修复区域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饵料生物
会有所增加,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有效修复,更有利于当地水域生态结构稳定。
2、对鱼类资源影响
本工程已经建成,根据现状调查,原有工程对工程周边水域的鱼类资源的影响较小;
而现有工程拟对对原机组进行更换、对原电站内的电气辅助设备进行更换、对升压站进
行改造。工程不会形成新的库区,对库区的水流、水位、水温等水文特征不会有所改变,
因此,对鱼类区系组成、鱼类生物量、鱼类繁殖和鱼类“三场”(仅有越冬场)不会造成影
响。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8
为了释放环保生态流量,工程拟在瑞垟一级水库拦水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
间设置旁通阀和在南溪引水坝址处、四山引水坝址处设置生态放水管,修复下游减脱水
段24.2km。该修复区域内,鱼类资源会得到恢复。但由于修复区域相对于整个龙泉溪来
说很短,对当地水域的鱼类资源不会造成扰动。
工程下游为龙泉溪干流。历史上龙泉溪水域内鳗鲡、中华绒螯蟹等降河洄游性鱼类
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山区众支流电站建设中均未设过鱼设施,导致洄游通道中断。本电
站建设不会对水生生物洄游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3、对下游河流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电站建成后,不改变原有水域进入龙泉溪及其支流的途径、水量、水体特征,从
这个角度来看,对下游河流水生生物的影响很小。
4、对龙泉溪干流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电站建成后,人工干预与之前基本相同,原有的洪枯摆动没有大的变化,因而该
工程对当地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很小。
6.3 环境风险影响
6.3.1 评价依据
1、风险调查
本工程为水力发电工程,在工程实施及运行中,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环境风险,
有必要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环境风险评价是指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
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对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
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进行评价。
根据国家环保部(90)环管字057 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
的通知》和环发[2005]152 号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的规定,结合项目风险特征,本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识别工程运营期间可能发生
的风险环节和潜在事故隐患,确定潜在环境风险事故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事故防范措施
和应急预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使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达到安全运
行的目的。
2、风险评价等级
由前面分析可知,本项目的Q<1,环境风险潜势等级为Ⅰ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
级为简单分析。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79
6.3.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本项目风险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详见表 2.6-2 及附图6~7。
6.3.3 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前述的环境影响评价,由于本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对周边环境风险的影响可能性很小。
根据工程规模、建设特点周边环境情况,运营期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为电站检修产
生的废透平油排放引发的火灾或透平油泄漏入瑞垟溪、土壤引发环境风险事故以及瑞垟
一级水库澡类增殖的风险。
6.3.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1、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及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
2、电站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并将产生的废透平油进行收集储存及处理。
3、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废透平油进行处理处置。
4、加强瑞垟一级水库澡类的监测,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防范澡类增殖风险。
6.3.5 分析结论
本水电站进一步加强管理后,可保证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及电站的安全性、稳定
性,从而减少电站事故、维修的次数及检修过程中废透平油的排放。在电站工作人员规
范操作并将产生的废透平油进行收集储存及处理的情况下,运营期间,电站检修产生的
废透平油排放引发的火灾或透平油泄漏入附近河流、土壤引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概率极
小。加强瑞垟一级水库澡类的监测频次,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防范澡类增殖风险。
表6.2-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建设项目名称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
建设地点 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瑞竹垟村
地理坐标 经度 119.0758 纬度 27.7570
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 废透平油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
后果
电站检修产生的废透平油排放引发的火灾或透平油泄漏入瑞垟溪、土壤引发
环境风险事故;以及瑞垟一级水库澡类增殖的风险
风险防范措施
1、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及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
2、电站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并将产生的废油进行收集储存及处理。
3、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废透平油进行处理处置。
4、加强瑞垟一级水库澡类的监测,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防范澡类增殖风险。
填表说明 本工程为水力发电工程,在工程实施及运行中,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环境
风险,工程只要严格落实风险防范的措施,本工程的环境风险是可防控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0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本工程已经实际建设完成,因此本环评在目前已有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提出
进一步改进和增强的污染防治措施。
7.1 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7.1.1 运营期废水防治措施
1、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电站运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附近农田、
山林施肥。
2、本工程需新增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瑞垟一级水电站拦河坝上方水库的富营养化的监测和跟踪,当气
象、水质预报条件符合富营养化发生的条件时,通过水利调度改变水体流速,限制藻类
的生长,从而防止富营养化的发生。如增加下泄流量,减少富营养化形成的水文因素。
在必要时,也可利用生态浮床技术,采用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种植载于水面,利用它
们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大量吸收,最终通过收割植物彻底去除水中过量的营养物质,使
水体透明度增加,为水生高等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最终使水体系统得到全面修
复。
7.1.2 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已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
(2)对设备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
(3)发电厂房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安装门时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2、本工程需新增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进一步强化发电机组的隔声减振措施;
(2)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水流非正常排放,减少水流对尾水排放口冲击产生的噪
声影响。
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后,使厂界噪声稳定的达到1 类标准。
7.1.3 运营期固废防治措施
1、已有固废防治措施
水电站运行管理期间,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后和拦河坝拦
污栅拦截的树枝等一起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本工程需新增的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1
(1)水电站运营期间电站事故或维修时排放产生且不能循环再利用的废油,站区须专
门设立废油桶对事故油池产生的废油进行收集储存,待其达到一定数量后交由有危险废
物处理资质的合法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置。
(2)对于废油桶的暂存,本环评要求水电站设置专门的暂存场所,暂存场所应按照《危
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规范设置,做到防风、防雨、
防晒和防渗漏,并在暂存场所和废油桶上按规范张贴危废标识牌。
7.1.4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1、已有生态保护措施
本工程在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已经设置旁通阀来下泄生态基流,以保证瑞
垟一级水库拦水坝下游河道生态流量(0.11m3/s,管径0.2m,满足要求)。
2、本工程新增加的生态保护措施
(1)本环评要求在四山引水堰坝处、南溪(二期、三期)引水堰坝处设置生态放水管来
下泄生态基流,以保证引水堰坝下游河道生态流量( 生态流量和管径分别为:0.059m3/s,
管径0.1m;0.146m3/s(0.086m3/s+0.060m3/s),管径0.2m)。并对水电站拦河坝和引水堰坝
放水口设置流量监控设备,并且要求加强运行监管,保证拦河坝和引水堰坝不间断向下
游河道至少下泄生态基流的流量以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
(2)建设单位要按照最小下泄流量的调控原则安排水库的生产调度运行。在枯水期,
库区不能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时,瑞垟一级水电站应进行停产或者减少发电量,应优
先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
(3)厂区绿化植物的引进应以当地土著种为主,引进外来种应征得当地植保部门的鉴
定和认可,防止外来种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环境破坏和不良影响。
(4)通过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对河道进行生态改造,借助壅水建筑物形成人工生
态水面,以便在枯水期有足够水量宣泄,形成流动的水域空间,改善人水关系,创造亲
水空间,形成水域景观,为各类水生生物和动植物种提供栖息地。
7.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7.2.1 运营期风险防范措施
1、对于水电站运营期间电站事故或维修时排放产生且不能循环再利用的废油,站
区须专门设立废油桶对事故油池产生的废油进行收集储存,暂存场所应按照《危险废物
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规范设置,待其达到一定数量后交由
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合法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置。
2、完善水电站安全生产制度和设施,加强管理,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和环境管理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2
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3、加强瑞垟一级水库澡类的监测频次,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防范澡类增殖风险。
7.2.2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能否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应急反应,对于控制污染,减少污染
损失以及消除污染等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针对本工程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通过
对事故的风险评价,制定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对事故快速作出反应,最大限度
地减少事故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建立应付突发性事故的抢险指挥系统,组织制定一份
可操作的风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习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有效的组
织救援,及时控制污染、减少污染损失。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由本工程运行管理方制定必要的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预案中应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1)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如吸油毡、集油盘等。
(2)工程施工前,应急设备等应同步到位。
(3)应急设备的购置、保管、维修、调用等责任,由应急指挥人员负责安排,设备定
期试验和检查。
2、成立应急组织指挥系统
(1)应急计划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建设单位调度组负责。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应急计划的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设备的配置与维修保养,以及应急计划的预算等。
(2)应急指控系统的主要职责协调油污事故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启动指控各项行
动,将事故发展趋势向上级报告,组织员工分析事故原因。
3、组建应急队伍
应急队伍是执行应急计划,进行自救的员工队伍。
维修人员协助施工方维修,确保必要时能立即中断溢油源,防止事态扩大。
如果溢油较为严重,将酿成大面积污染,应立即停止作业,中断溢油源,应急分队
要按照应急小组的指控,全面投入清污工作。
在应急清污的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处值班人员要不断地利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
仪探测溢油点周围油气浓度,随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4、定期培训
培训对保证施工机械溢油应急计划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定期或不定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3
期地组织管理人员、指挥人员、溢油应急队伍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使各参加人员
掌握溢油应急反应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为检验和修订溢油应急总计划提供依据。
5、其他防范措施
(1)审查工程施工方案时,应有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参加评审工作,以
避免设计上不合理所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
(2)禁止施工作业单位擅自扩大施工作业安全区。
(3)避开雾季、台风季节施工。
(4)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5)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员和各种违法行为的操作人员,严格追
究其责任,督促从业人员自觉遵守规则。
6、应急报告程序
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报告调度组,以便减少事故损失,立即通知水电站管理处,
及时通知下游施肥区人员停止取水,应急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 小时内。
7、应急反应程序和措施
(1)应急反应程序从现场事故源出现开始启动;
(2)确认事故的责任方,责令其采取可能做到的应急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减缓油类的
泄漏速度,减少油类的泄漏数量;
(3)采取措施防止溢油继续泄漏和可能引发的火灾,采取如堵漏、驳油、拖浅、防火、
灭火等措施;
(4)一旦发生事故,立即用无线或有线电话将溢油的时间、地点、溢油的类型、数量、
原因、气象及水文情况及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报告有关单位调度,组织实施溢油应急求
助行动,同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接到事故报告后,要迅速采取营救措施,同时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了解事
故区域、污染范围,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并以最快速度向主管部门作出报告;
(6)根据溢油的类型、数量、地点、原因,评价溢油事故的规模,确定反应方案;调
度应急防治队伍和应急防治设备、器材以及必要的后勤支援;可能发生火情时,立即通
知有关方面起动消防应急预案;对溢油源周围实施警戒,并监视溢油在水上的扩散;根
据溢油区域的气象、风向、水流等情况,控制溢油扩散方向;对溢油进行跟踪监测,以
掌握环境受污染情况,获取认证资料;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4
(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应急反应对策方案,调动溢油应急人员和应急防治
设备、器材等以及必要的后勤支援;竭尽全力对污染物采取围油栏围油、污油吸附材料
吸油等,必要时在主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使用消油剂,防止及控制油品污染水域;
(8)对溢油和溢油周围水域、沿岸进行监测,并及时通知下游加强瑞垟水库取水口附
近的监测频次;
(9)对可能受威胁的环境敏感区和易受损资源采取保护措施;
8、消除物的去向
溢出油品或较纯净,则可设法回收。无法回收的,则送至污油处理池进行油水分离
处置,可盛放在储油罐里,吸油废弃物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处置。
7.3 污染防治对策汇总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见表 7.3-1。
表7.3-1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清单
项目主要内容 预期效果
废水
1、电站运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回用
于附近农田、山林施肥。
*2、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项目拦河坝上方水库的富营养化的监测和跟踪。
作为农肥综合利
用,不外排
噪声
1、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
*2、进一步强化发电机组的隔声减振措施;
3、发电厂房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安装门时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4、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水流非正常排放,减少水流对尾水排放口冲
击产生的噪声影响。
达GB12348-2008
厂界1 类标准
固废
1、生活垃圾和拦河坝拦污栅拦截的树枝等一起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
运。
*2、废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对于废油桶的暂存,本环评要求水电站设置专门的暂存场所,暂存场
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
要求规范设置。
减量化、资源化、
无害化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5
生态
1、在瑞垟一级水库大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设置旁通阀来下泄
生态基流,以保证坝址下游河道生态流量。
*2、对四山引水堰坝处、南溪(二期、三期)引水堰坝处设置生态放水管
来下泄生态基流,以保证引水堰坝下游河道生态流量;拦河坝和引水堰
坝下放口安装流量监控装置,加强监管,确保生态流量。
*3、建设单位要按照最小下泄流量的调控原则安排水库的生产调度运行。
在枯水期,库区不能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时,瑞垟一级水电站应进行停
产或者减少发电量,应优先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
*4、厂区绿化植物的引进应以当地土著种为主,引进外来种应征得当地植
保部门的鉴定和认可,防止外来种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环境破坏和不良影
响。
*5、通过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对河道进行生态改造,借助壅水建筑
物形成人工生态水面,以便在枯水期有足够水量宣泄,形成流动的水域空
间,改善人水关系,创造亲水空间,形成水域景观,为各类水生生物和动
植物种提供栖息地。
减少生态影响
风险
*1、对于水电站运营期间电站事故或维修时排放产生且不能循环再利用的
废油,站区须专门设立废油桶对事故油池产生的废油进行收集储存,暂存
场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
规范设置,待其达到一定数量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合法单位进行
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置。
*2、完善水电站安全生产制度和设施,加强管理,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和环
境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3、加强瑞垟一级水库澡类的监测,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防范澡类增殖
风险。
加强环境风险防
范和应对
*注:表示本工程新增的污染防治措施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6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1 环保投资估算
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措施、环境保护设备及安装工程
等费用。本工程环保总投资共39.9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额3635 万元的1.10%,详见表
8.1-1。
表8.1-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序号 投资项目 环保费用
(万元)
备注
一 营运期环境污染治理
生活污水定期清理作为农肥 1
废油的暂存和委托处理 3 新增
噪声防护:包括隔声屏障、隔振垫等 3(2) 括号内为新增
设置旁通阀、生态放水管来下泄生态基流 15(10) 括号内为新增
安装生态流量监控设施 6 新增
小计 28
二 环境管理
营运期监测实施 2 新增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5 新增
环保工程设计 3 新增
小计 10
三 预留费用上述经费的5% 1.9
四 合计 39.9
8.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2.1 环境影响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6000kW,上网发电量为5912 万kW·h。有
效电量系数取0.95,平均电量影子价格按0.55 元,年售电效益为3089 万元/年。通过国
民经济指标分析,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02%,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1854
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59。可见,工程的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能耗指标为0.014t 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国
家到“十二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9t 标准煤的节能要求,也低于经
济寿命期0.47t/万元生产总值的评价指标,因此本电站工程属于节能投资项目,符合国
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设计要求。电站现水量利用率为96.3%,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
发展。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7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的兴建,可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扩大生产,增加就业
人员,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3、环境效益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发电利用的能源为水能,属清洁能源,同发电规模相同的火
电厂相比,将减少火电厂因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和固体废渣。每年上网的量可新增清
洁可再生能源1014 万kW.h,相当于每年节约3468t 标准煤,每年可减少CO2 排放量
10109t,减少SO2 排放量304t;同时,减少了火电厂的温排水污染、灰场污染及煤运输
堆放等产生的一系列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防治费用,从
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再者,本工程建成后设置旁通阀、生态放水管,释放环保生态流量,修复下游减脱
水段24.2km,并增设生态流量下泄的监测设施,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并落实河流水量生
态调度、电力梯级联合调度。能有效的减少对大坝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效益明显。
8.2.2 环境经济损失
本工程建设期间制定的相应环保对策、措施及管理计划,包括监测等的环境保护投
资构成工程伴随的环境经济损失,相应的环保投资为39.9 万元。
8.2.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工程造成的环境损失为暂时的、可以恢复或补救的,其产
生的环境效益则是长远的。因此,工程的建设在环境经济上是可行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8
9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9.1 环境管理计划
9.1.1 环境管理目标
通过环境管理,使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使环保措施得以在地方环保部门和水行政主
管部门的监督之下实施,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使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
到最低程度,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9.1.2 环境管理、执行、监督机构
1、管理机构
工程环境管理工作应由专门机构负责,因此可在工程建设单位、运行管理单位设环
保科,环保科是工程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负责工程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环保科人员
可专职或兼职,需配备必要的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
2、执行单位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必须由工程建设单位、运行管理单位执行、落实,各负其责。
在招投标阶段,承包商在标书中应有环境保护内容,中标后合同中应有实施环保措施的
条款,并应明确违约责任。运营期,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环境管理计划,落实运营
期的环保措施。
3、监督机构
龙泉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给予
具体的监督和指导。工程竣工时,应向龙泉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
9.1.3 环境管理任务
1、贯彻国家及有关部门的环保方针、政策及法规条例,落实污染防治规划,对工
程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落实环境监测任务,组织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
3、编制年度环保工作计划,整编环境监测资料,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4、制订工程环境管理的制度。
5、开展环保教育及宣传,提高建设单位、运行管理单位等有关人员的环保意识。
6、针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不同要求,环境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亦有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89
所不同。在运营期应监督环保措施的执行,并开展环境监测,掌握工程影响范围内各环
境因子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并监督实施,确保工程环境总体目
标的实现。
9.1.4 环境管理内容
1、运营期环境管理
应做好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废透平油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水电站噪声防治
等。
2、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前,应编制《工程竣工验收环境调查报告》,对整个工程在建设期间
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运营期间环保措施的
落实。
9.2 环境监测计划
9.2.1 检测机构
为充分利用地方环保部门现有监测力量,监测任务可由当地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
位承担,由建设单位支付监测费用,相应监测单位参加完整的工程环境监测系统。监测
系统内部可以实行合同制管理,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9.2.2 监测任务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是进行环境科学研究和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由于本
工程周围环境敏感点较多,需进行水质监测和噪声监测。监测根据监测目的,监测内容
有所不同。
9.2.3 监测内容
1、水质监测
监测位置:引水隧洞进口处、水电站发电尾水排放口。
监测项目:主要为pH 值、DO、高锰酸盐指数、BOD5、石油类、氨氮、总磷等。
监测频率:一年一次,连续采样2 天,每天测一次。
监测方法:水样采集及分析方法按《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及《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2、噪声监测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0
监测地点:发电厂房厂界外1m 处。
监测项目:Leq。
监测频率:每半年监测一次,监测一天(昼夜)每次。
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3、生态监测
监测布点及内容:
植物在各点位根据陆生生物组成设置1~2个样地数量,着重调查植物的分布和物种。
此外,监测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外来入侵种的种类、数量、入侵速度,以及重点监测有无
重点保护植物分布。
动物同样在各点位根据陆生生物组成设置1~2 个样地数量,统计兽类、鸟类、两栖
类、爬行类的物种出现率。还可进行民间访问和市场调查来了解野生动物的情况。同时,
要监测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在瑞垟一级水库库区、南溪、四山引水堰坝址处及下游减脱水段和发电厂房尾水排
放口下游分别设置水生生态调查点,调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着生藻类、
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及其他游泳动物、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境。
监测频率:每2~3 年1 次。
4、生态流量监控
监控目的:为确保生态流量下泄措施的有效运行,需对下泄流量实时监控,同时可
为生态流量对下游水环境、水生生态及河道景观的影响及效果提供基础资料。
监控系统:对水电站拦河坝和引水堰坝放水口设置流量监控设备,并且要求加强运
行监管,保证拦河坝和引水堰坝不间断向下游河道至少下泄生态基流的流量以维持下游
河道生态环境用水。
9.2.4 监测方案的实施和资料整编上报
监测工作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监
测方案中的要求由监测单位按有关的监测规范、规程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地方环保及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监测工作进行协调、监督,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测工作告一段落后,应对监测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分析整理成果,
编制运营期监测报告,定期向建设单位及当地环保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竣工验收时
提交监测专项报告。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1
9.3 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
9.3.1 环境保护验收目的
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主要旨在:
1、调查工程在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设计所提出的环保措
施的情况,及对各级环保行政管理主管部门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
2、调查本工程已采取的生态保护及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9.3.2 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本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主要内容见表 9.3-1。
表9.3-1 工程竣工环境保护工程验收主要内容
序号 项目 验收内容
1 水环境保护 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农肥综合利用,不外排。
2 声环境保护 1、对发电机组实施隔声减振措施;
2、厂房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安装门时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3 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和拦河坝拦污栅拦截的树枝等一起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废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对于废油桶的暂存,本环评要求水电站设置专门的暂存场所,暂存场
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
要求规范设置。
4 生态环境保
护
1、在瑞垟一级水库大坝设置旁通阀和四山引水堰坝处、南溪引水堰坝处
设置生态放水管来下泄生态基流,以保证坝址下游河道生态流量。
2、对瑞垟一级水库大坝和引水堰坝下放口安装流量监控装置,加强监管,
确保生态流量。
3、对下游减脱水段进行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等生态化改造。
5 其他 查阅应急预案及响应设备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2
10 结论与建议
10.1 工程概况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下称本电站)位于龙泉市南部屏南镇瑞竹垟村,瓯江上游
瑞垟溪上。坝址位于屏南镇瑞竹垟村下游约1.1km,坝址距离龙泉市区约75km,水库
所在水系为龙泉溪水系-梅溪干流,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65km2(不含二期、三期引水),
引水入库集雨面积为43.375km2,二期工程引南溪18.46km2,引四山支流12.18km2;三
期工程引南溪片支流12.735km2),总集雨面积为67.025km2,主河道长7.5km,河道平
均纵比降32.1‰。多年平均降雨量2066.8mm,多年平均流量1.11m3/s(本流域)。水
库正常蓄水位为877.50m,总库容为1088 万m3,为中型水库。厂房位于坝址下游约3km
河道右岸,水轮发电机层地面高程为541.70m。工程于1988 年6 月建成投产,总装机容
量2×6000kW,2000 年增容后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200kW(2×6000kW+1×3200kW),
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上网电量)。通过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后,装机容量为
3×6000kW,总装机容量18000kW。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发电引水隧洞、压力管道、
发电厂房及升压站、跨流域引水系统等。
由于水电站建成年代较早,大坝未设置生态放水设施,导致下游24.2km 的减脱水
段,机组设备陈旧、性能落后,运行效率较低,水能资源利用率较低,安全上也存在一
定的隐患,且配置不难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要求;因此亟须进行技术改造,提高
发电效益。
2016 年财政部、水利部以财建(2016)27 号联合发文“财政部 水利部关于继续实
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通知”,目的为促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此,
龙泉市水电总站拟利用政策支持的契机,对水电站实施了增效扩容工程(现有工程),增
效扩容主要内容为:(1)改造原大坝的放水管,释放下游生态流量,并在一级大坝放水管
位置增设生态流量下泄的监测设施,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共修复下游减脱水段
24.2km;(2) 对原压力管道进行改造,原DN1200 钢管布置基本不变,总长度595.688m,
仅拆除原3200kW 机组的0.5m 直径支管及外包砼结构,并重新布置直径0.65m 的支管
且外包砼结构。DN650 压力钢管钢材采用Q345R 钢;(3) 对2 台6000kW 水轮发电机组
(1#、2#)进行改造,另一台3200kW 机组(3#)增容至6000kW;(4)根据径流资料重新分析,
改造后电站装机容量由原来2×6000kW+1×3200kW 增容至3×6000kW,年发电量由原
来4898 万kW.h(上网电量)增至5912 万Kw.h(上网电量)。由于场地限制,增效扩
容改造后,三台机组共用一台主变,主变型号为S11-25000/110,并对升压站其它设备
进行更新;(5)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各机组设一套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3
等,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6)对南溪和四山跨流域引水堰坝进行改
造,采用格栅引水,对南溪原堰坝进行加固;为了满足引水流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南溪
和四山引水隧洞进行清淤;为了方便检修,对南溪原未抹底引水隧洞段进行抹底;(7)
对发电厂房、管理房和职工宿舍进行改造,并对厂区进行绿化;(8)未制订河流水量生态
调度方案,未按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现有工程于2016 年3 月完
成初步设计,龙泉市水利局于2017 年5 月对该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龙水利
【2017】105 号),龙泉市水电总站开始实施该工程,于2018 年4 月建成投入运行。
电站现有工程增容后,装机容量为3×6000kw,总装机18000kw,新增容的机组水轮机
型号: CJGT003 -W- 140/2 × 14.5 (3 台) ; 发电机型号: SFW6000-12/2130 、
SFW6000-12/2150(各一台),增容后多年平均发电量5912 万kw·h,年利用小时数3527h。
本工程实际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本工程的环评属于补办手续。
10.2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2.1 环境现状结论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对项目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实测的监测结果来看,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空气监测点
的SO2、NO2 小时浓度,PM10 的24 小时均值浓度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区域空
气环境质量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即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的一级标准,质量现状较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来看,各监测断面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的标准,说明该区域内水环境现状质量较好。
(2)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监测点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Ⅰ类水质量标准要求,现有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发电区四侧厂界昼间声环境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中的1 类标准要求,夜间在东厂界声环境不能达到《声环境质量
标准》(GB3096-2008)中的1 类标准要求,主要受水流和发电机组噪声影响。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4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生态现状调查,评价区域是以温性和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区域内生物量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较好,林地是
评价范围内的模地,是本区域内对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态体系部分,是主要的景观类
型,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经调查评价水域没有珍稀特有
保护鱼类。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保护区内村民生产、生活与动植物资源保护之间的矛
盾,以及水土流失、滑坡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问题。
10.2.2 项目工程分析结论
1、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运营期各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强等情况汇总至下表 10.2-1。
表10.2-1 项目运营期污染源源强汇总一览表
污染源 源强 去向
废水
生活污水量 1.6t/d(584t/a)
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
近农田山林施肥,不外排
CODCr 350mg/L,0.20t/a
BOD5 200mg/L,0.12t/a
SS 250mg/L,0.15t/a
NH3-N 35mg/L,0.02t/a
噪声 设备运行 80~85dB /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20.0kg/d(7.3t/a)
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拦污栅垃圾 1.2t/a
废透平油
(HW08)
0.02t/a 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
本工程建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减情况即“三本账”见表10.2-2。
表10.2-2 项目建成前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减情况项目
项目
原有项目
产生量
原有项目
排放量
现有工
程产生
量
现有工
程排放
量
“以新带老
消”减量
工程建
成后排
放量
建成前
后排放
增减量
废水
(t/a)
生活污水量 730 0 584 0 0 0 0
CODCr 0.26 0 0.20 0 0 0 0
BOD5 0.15 0 0.12 0 0 0 0
SS 0.18 0 0.15 0 0 0 0
NH3-N 0.03 0 0.02 0 0 0 0
固体废
弃物
(t/a)
生活垃圾 9.1 0 7.3 0 0 0 0
拦污栅垃圾 1.2 0 1.2 0 0 0 0
废透平油
(HW08) 0.02 0 0.02 0 0 0 0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5
10.2.3 污染物治理措施结论
项目污染物处理措施汇总见表 10.2-3。
表10.2-3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清单
项目主要内容 预期效果
废水
1、电站运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回用
于附近农田、山林施肥。
*2、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项目拦河坝上方水库的富营养化的监测和跟踪。
作为农肥综合利
用,不外排
噪声
1、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
*2、进一步强化发电机组的隔声减振措施;
3、发电厂房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安装门时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4、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水流非正常排放,减少水流对尾水排放口冲
击产生的噪声影响。
达GB12348-2008
厂界1 类标准
固废
1、生活垃圾和拦河坝拦污栅拦截的树枝等一起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
运。
*2、废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对于废油桶的暂存,本环评要求水电站设置专门的暂存场所,暂存场
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
要求规范设置。
减量化、资源化、
无害化
生态
1、在瑞垟一级水库大坝原放水管检修闸与锥形阀之间设置旁通阀来下泄
生态基流,以保证坝址下游河道生态流量。
*2、对四山引水堰坝处、南溪(二期、三期)引水堰坝处设置生态放水管
来下泄生态基流,以保证引水堰坝下游河道生态流量;拦河坝和引水堰
坝下放口安装流量监控装置,加强监管,确保生态流量。
*3、建设单位要按照最小下泄流量的调控原则安排水库的生产调度运行。
在枯水期,库区不能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时,瑞垟一级水电站应进行停
产或者减少发电量,应优先满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
*4、厂区绿化植物的引进应以当地土著种为主,引进外来种应征得当地植
保部门的鉴定和认可,防止外来种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环境破坏和不良影
响。
*5、通过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对河道进行生态改造,借助壅水建筑
物形成人工生态水面,以便在枯水期有足够水量宣泄,形成流动的水域空
间,改善人水关系,创造亲水空间,形成水域景观,为各类水生生物和动
植物种提供栖息地。
减少生态影响
风险
*1、对于水电站运营期间电站事故或维修时排放产生且不能循环再利用的
废油,站区须专门设立废油桶对事故油池产生的废油进行收集储存,暂存
场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
规范设置,待其达到一定数量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合法单位进行
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置。
*2、完善水电站安全生产制度和设施,加强管理,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和环
境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3、加强瑞垟一级水库澡类的监测,必要时可采取措施防范澡类增殖
风险。
加强环境风险防
范和应对
*注:表示本工程新增的污染防治措施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6
10.2.4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水电站原有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①管理人员生活污水:目前电站管理房有厕所、化粪池,水电站原有生活污水处理
方式为经化粪池处理收集后定期用于附近周围山林和农田施肥,不外排,不对发电区下
游的瑞垟溪水质产生影响。
②发电设施对地表水的影响,由于项目运行多年,发电设施也年久失修,水轮机、
发电机、进水阀等设施偶尔会出现漏油、甩油等现象,偶尔会造成发电用水经过发电机
组后水质中石油类指标增加情况,尾水直接排入瑞垟溪,会对瑞垟溪的水质产生影响,
但总体影响较小。
(2)水文情势
从总体上来说,瑞垟一级水电站所在河段为山溪性河流,在没造瑞垟一级水库之前
的枯水期,原有工程所在的河段就会出现断流的情况,随着瑞垟一级水电站的建设,通
过水库的调节,可以减少所在河段枯水期断流的情况,且本水电站为梅溪流域五级电站
的第一级电站,对瑞垟溪下游的影响更小。
从局部上来说,瑞垟一级水电站投入运行后,一级水库大坝、南溪引水堰坝和四山
引水堰坝下游的长约24.2km 出现减脱水段,本水电站、水库由于修建时间较早,管理
不严,未安装生态流量监控系统,造成下游减脱水段生态流量断断续续,该河段流量明
显减少,改变了下游减脱水段河道水文情势。
(3)生态环境
瑞垟一级水电站运营后造成瑞垟一级水库大坝、南溪引水堰坝和四山引水堰坝下游
减水段区间流量减少,引起该段生态环境影响。尤其是运行初期对河道中鱼类等水生生
物的影响非常大,但考虑到瑞垟一级水电站运行已有30 多年,河道生态系统已基本重
新稳定,建立了新的平衡。
(4)声环境
当水电站正常发电时,周围2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从现状监测结果看,原有项目
运营过程中对项目周边声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5)固体废弃物
水电站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垃圾,目前电站管理区已设
置垃圾桶等设施,收集后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另外,电站运行多年产生的废油目前上暂存在电站内,目前暂存量约有0.5t,未进
行妥善处置。
综上所述,瑞垟一级水电站原有工程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目前存在的环境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7
问题主要是生态流量未严格下放和废油未及时处置问题,将结合本工程一并整改。
2、现有工程的影响分析
(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1)对下游防洪的影响
瑞垟一级水电站是一座引水式水电站。现有工程不对拦河堰坝和引水隧洞进行改
建,因此瑞垟一级水电站的防洪功能和效果仍与现状保持一致,不会降低。
2)对拦河坝下游减水河段径流的影响
现有工程增效扩容后,由于装机容量增加,所需的发电引水流量也从5.88m3/s 增加
至7.2m3/s,由于引水量增加,会导致拦河坝下方的下泄流量减少,在枯水期时有可能会
增加拦河坝下方产生减脱水段。但由于瑞垟一级水电站拦河坝为可调节径流的水库,工
程增效扩容后在拦河坝和引水堰坝放水口设置流量监控设备,确保拦河坝和引水堰坝下
游至少下泄生态流量以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同时加强生产管理,在保证生态流
量的前提下,多余水量才能进行发电工作,采取以上措施后现有工程对下游减水河段的
径流影响较小。
(2)对水温、水质的影响。
1)由现有工程增效扩容改造之后,水库范围、容量、水位,引水隧洞引水口,尾水
渠末端均不发生变化,且现有工程建成后电站调度运行方式不变,故对水温基本无影响。
2)现有工程改造不涉及拦河坝和引水隧洞,电站重建后不改变电站调度运行方式,
且电站增效扩容后没有新增污染源,因此现有工程改建后瑞垟上游蓄水区水质和拦河坝
下游的河道水质基本可保持现状基本可保持现状。
3) 现状瑞垟一级水电站发电机组设备由于运行多年,存在着漏油、甩油和油雾的
情况,现有工程将对发电机组设备进行重建,重建后设备可减少设备漏油、甩油和油雾
的情况的发生,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现有工程改造后厂房尾水排放瑞垟的
水质将略优于现状水质。
4) 本工程的构筑物均位于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最近的发电尾
水距离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距离分别为4.3km 和
2.8km,从现状水质监测结果看,瑞垟一级水电站尾水排放口下游堰坝处和瑞垟二级水
库(引水隧洞附近)的水质均能满足Ⅰ类水的水质要求,因此现状对位于再下游瑞垟水库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8
取水口的水质影响较小。且现有工程将对发电机组设备进行重建,重建后设备可减少设
备漏油、甩油和油雾的情况的发生,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现有工程改造后
厂房尾水排放瑞垟溪的水质将略优于现状水质,因此本工程对位于下游瑞垟水库取水口
的水质影响更小。
(3)对地下水影响
水电站项目对地下影响主要来自于上游水库向周边地下水的渗透,渗透的发生将影
响大坝安全稳定并将影响蓄水量和水库效益的发挥。由于现有工程重建过程中不涉及拦
河坝,虽然重建后项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增加,发电引用流量也由从5.88m3/s 增加至
7.2m3/s,但水电站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和发电死水位均不发生
变化,因此现有工程的实施不对现有地下水带来影响。
(4)运行管理环境影响
1)现有工程增效扩容后相对于原有工程的生活污水及CODCr、氨氮的产生量有所减
少,且生活污水同原有工程排入现有化粪池,定期用于附近周围山林和农田施肥,不外
排,在此基础上,项目管理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工程实施后,通过加强对发电机组的隔声减振措施,厂界四周均能达到工业企业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 类标准要求。
3)电站运营管理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职工的日常生活垃圾和废透平油,
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并及时清运后不会对周边河道水质、土壤、植被、
景观等产生不利影响,废透平油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合法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
理处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50 m 范围内的河岸带植被主要为五节芒群落,两侧山体
上分布有杉木林、马尾松林以及毛竹林,现有工程营运期间因环境污染对项目区两侧植
被的影响较小。工程运营期向下游释放生态流量,因此,下游河段周边的植被将因水分
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演替,受河道水面蒸发量增加,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
为喜湿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创造条件,喜湿植物分布范围将向远离河道区域延伸。
由于河道湿度增加,有利于近水区喜湿植物群落的生长,但河道两岸林地的外貌及主林
层结构变化需要多年时间,并且随距离的增加,其影响逐渐减弱。
工程运行后随项目区周边水热条件改善,空气湿度有所增加,吸引部分喜湿植物在
项目区周边侵入、建群并形成新的稳定群落,逐渐取代部分喜旱植物,总体上,工程运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99
行对项目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目前电站下游减脱水段以半水生或陆生生态系统为
主,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地表多为草本植物及零星分布的小灌木或直
接裸露,向下游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可进一步改善下游减脱水段生态环境,增加局地物
种多样性。
2) 根据实地调查及资料记载,项目区50m 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种类活动,均为常见的小型动物,但也可能会有未发现的保护动物到此觅食、饮水或过
境活动。兽类和鸟类的活动范围较大,且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本项目对其影响不大。
随下游生态流量的释放,河道水域面积将增大,河道周边空气湿度有所升高,有利
于周围各类动植物的生长,增加了食物来源,将会吸引更多的小型动物。同时,水域的
增加给所有动物的饮水都提供了便利,将增加部分动物在河道周边的活动范围,影响动
物的分布格局及分布密度。因此,现有工程整体上对动物的影响是正面的。
3)现有工程增效扩容改造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厂址均不
调整,同时生态改造南溪河流干上村段河道长度0.38km,新建、加固堤防及护脚长
0.60km,新建生态堰坝2 座。因此,现有工程对原有的景观生态体系格局的影响较小,
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改观的正效应。
4) 本项目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维管束植物的影响较小,对鱼类的
区系组成、鱼类生物量、鱼类繁殖和鱼类“三场(仅有越冬场)一通道”也不会造成进一
步的影响,对下游河流水生生物和干流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也很小。概况地说,该
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10.3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结论
10.3.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
对照《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位于龙泉市屏南镇瑞竹垟村,位于瓯江“正
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81-I-5-1),属于自然生态红线区,详见附图4。
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为农林水利类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已建项目,
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体较小,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
置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
减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00
从总体上看是减少了对下游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2、达标排放原则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运营期产污较少,只要采取必要的污染治理措施,项目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
3、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建设不新增总量控制指标。
4、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运营期不增加污染物排放。工程采取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不会对当
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能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因此,项目符合维持环境质量的原则。
10.3.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1、公众参与完整性、有效性分析
项目在环评期间,建设单位组织了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工作,根据该项目公众参与
调查说明可知,企业采取行政村张贴公示和龙泉市政务网上两种的方式对项目建设以及
环评的信息、主要结论进行了公示,两种方式均未收到反对意见。本次项目公众参与工
作过程符合相关文件要求,具有合法性、代表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因此,本次环评采
纳公众参与调查的结论。
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生态保护红线
1)对照《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水电站的拦河(堰)坝和引水隧洞均位于屏
南镇,位于瓯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81-I-5-1),属于自然生态红
线区范围内。此区块的管控措施:“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禁止新建、扩建水上加油
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
项目;禁止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禁止运输剧毒物品、危险废
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它危险化学品;其他法律、法规禁止污染水体的
行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
定的标准。” 禁止发展一切工业类项目。
2)根据《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上报稿),项目水电站位于在龙泉市的瓯
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编号331181-11-001)内(见附图8)。生态保护
红线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按照《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
行管理;新建、扩建水上加油站、油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严重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01
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运输
剧毒物品、危险废物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其他法律、法
规禁止污染水体的行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应当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保
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3)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生态型项目,且为已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
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体较小,通过现有工程的建设(现有工程在不改变原电站枢纽布置
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引水隧洞、厂址均不调整,不新增用地,在原有厂房内建设)减
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从
总体上看又减少了对下游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与《龙泉市环
境功能区划》和《龙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是不冲突的。
(2)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
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从现状监测结果看,
环境空气质量能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地表水环境质量能够达
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声环境质量基本能够达到《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区标准。
根据分析本工程建成后无废气、废水排放,所以对水环境、空气环境没有影响;噪
声预测厂界和敏感点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固废可做到无害
化处置,项目实施后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声环境的环境质量底线能满足要
求。
(3)资源利用上线
本工程属于水电站基础设施项目,项目不仅不消耗当地资源,还创造了资源,利用
河流中荒废的水资源,可提高地区资源利用上线的额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本工
程近十年平均发电量4898 万kw·h,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同时项目运行过程无生产
废水、废气产生,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来发电,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污染物
排放量,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水、气等资源利用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龙泉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水电站的拦河(堰)坝和引水隧洞均位于屏南
镇,位于瓯江“正源”瑞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81-I-5-1),属于自然生态红线
区。本工程为水电站改造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属于生态类基础建设项目,不在
181-I-5-1 功能小区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02
3、风险防范措施符合性分析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本工程建设中采用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水
平是可以接受的。
10.3.3 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1、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龙泉市瑞垟流域规划的修改报告》(1994.5),以及《关于梅溪流域规划修改
报告的批复》(丽署发【1994】44 号),1994.9,规划方案中的“瑞垟一级电站”即为
本工程,规划方案中的枢纽水工建筑物,机电、金属结构等与瑞垟一级水电站基本一致,
因此本工程符合龙泉市瑞垟流域水力开发规划。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项目主要为水电站增效扩容项目,为生态类基础设施项目,其产业政策符合性体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订版,项目产品生产不列入限制、
淘汰发展目录内。
(2)根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浙
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2 年本)》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
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项目产品生产不列入限制、淘汰和禁止发展目
录内。
(3)根据《财政部 水利部关于继续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通知》(财建
[2016]27 号)、《浙江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2016-2019)》、《浙江省水
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的通知》(浙水电[2016]4 号),农村
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村水电安
全生产水平,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的现实途
径,也是加快河流生态修复,推动“两美浙江”、“五水共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4)项目已取得相关的批复(龙发改许可【2018】19 号和龙水利【2017】105 号)。
因此,项目建设基本符合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10.4 环保投资
本工程营运期新增直接环保投资 39.9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额3635 万元的1.10%。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103
10.5 建议与要求
1、厂内设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
使项目各项环保措施得到切实执行。
2、加强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
到个人,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并切实落实。
3、企业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日常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防止出现“跑、
冒、滴、漏”现象发生。一旦出现事故性排放,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环评要求企业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物治理措施,加强管理,及时维修设
备,一旦因企业设备故障等各类原因而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或造成环境污染纠纷事故
时,企业应立即停产整顿,直至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5、工程建成后应严格按照报告提出的需求下放生态流量,在枯水期,库区不能满
足最小下泄流量要求时,瑞垟一级水电站应进行停产或者减少发电量,应优先满足最小
下泄流量要求。
10.6 环评综合结论
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为已建项目,根据现状调查,目前原有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总
体较小;通过现有工程(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实施,减少管理人员,释放一定的生态流
量,修建生态堰坝和生态堤防,更换新的发电机组,对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是有利的,同时现有工程将有效解除瑞垟一级水电站的安全隐患,提高发电效率,增加
水利资源的利用,增加供电量,改善当地的用电条件,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龙泉市瑞垟一级水电站工程的实
施对环境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瑞垟一级水电站可
通过加强生产管理,在保证生态流量的前提下,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建设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
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约束要求;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
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由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全面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管
理、防止措施以及建议要求的基础上,本工程的建设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