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 > 龙泉市卫生健康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002656361/2019-32450   发布机构:龙泉市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2019-12-13   文号:龙卫〔2019〕158号

关于建立龙泉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 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通知

文章来源:龙泉县 作者:龙泉市卫计委 发布时间:2019-12-13 15:20:08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

为规范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广泛普及健康知识,有效引领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技能,自觉维护促进自身健康。经研究,决定建立龙泉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具体人员由龙泉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组成,要求各讲师能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讲)和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通过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管,促进健康科普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从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附件1:龙泉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名单

附件2:龙泉市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龙泉市卫生健康局

2019年11月29日

附件1

龙泉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名单

顾问:夏卫    庄承玲   

团长:陈焕松   

副团长:戴岸    

团员:陈焕松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医保健)

戴 岸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素养)

梅盛华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治)  

钟秀娟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治)

洪 浩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

李清红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

刘晨曦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万春松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综合防治)

黄 峰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接种)

杨冬霞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性病防治)

田 智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接种)

刘马英 (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饮水卫生)

叶土松 (龙泉市卫生监督所 环境卫生)

叶日华 (龙泉市环境监测站 环境保护)

钟伟文 (龙泉市妇计中心 优生优育优教、预防出生缺陷)

李孔英 (龙泉市妇计中心 儿童保健)

余灵英 (龙泉市妇计中心 儿童保健)

翁利红 (龙泉市妇计中心 儿童保健)

叶小燕 (龙泉市妇计中心 儿童保健)

      张龙伟 (龙泉市妇计中心 儿童保健)

钟艳红 (龙泉市妇计中心 妇女保健)

方美娟 (龙泉市妇计中心 妇女保健)

季巧玉 (龙泉市妇计中心 妇女保健)

周爱芬 (龙泉市妇计中心 妇女保健)

胡晓芬 (龙泉市妇计中心 妇女保健)

黄伟娟 (龙泉市妇计中心 计划生育)

吴丽琴 (龙泉市妇计中心 孕前及孕期保健)

邱伟文 (龙泉市人民医院 脑卒中防治)

雷樟根 (龙泉市人民医院 呼吸系统疾病、戒烟干预)

徐 宇 (龙泉市人民医院 肝胆疾病防治、急救)

周永海 (龙泉市人民医院 口腔卫生保健)

季新明 (龙泉市人民医院 高血压、胃病的治疗及保健)

张 燕 (龙泉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周晓明 (龙泉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诊治)

吴 进 (龙泉市人民医院 有氧运动)

吴峰芬 (龙泉市人民医院 肾病防治)

蒋良炎 (龙泉市人民医院 肾病防治)

张海菊 (龙泉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疾病防治)

蔡人权 (龙泉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疾病防治)

周 彦 (龙泉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防治)

娄卫东 (龙泉市人民医院 卒中防治)

沈 眉 (龙泉市人民医院 脑卒中防护)

孙炉燕 (龙泉市人民医院 脑卒中的预防及康复护理)

曾志红 (龙泉市人民医院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防治)

吴林丽 (龙泉市人民医院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防治)

谢紫明 (龙泉市人民医院 胃肠溃疡、慢性肝病防治)

叶朝有 (龙泉市人民医院 急救、心肺复苏)

刘 胜 (龙泉市人民医院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

李晓珍 (龙泉市人民医院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

何伟兰 (龙泉市人民医院 重视早期肿瘤筛查)

邱吉凤 (龙泉市人民医院 儿童生长发育)

叶美芬 (龙泉市人民医院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策略)

柳水琴 (龙泉市人民医院 妇幼保健、母婴护理)

徐志俊 (龙泉市人民医院 合理营养)

吴慧红 (龙泉市人民医院 营养与健康)

李旭珍 (龙泉市人民医院 合理用药)

叶丽花 (龙泉市人民医院 心理健康)

陈奕梅 (龙泉市人民医院 心理健康)

徐起琴 (龙泉市人民医院 慢性伤口护理)

季晓英 (龙泉市人民医院 常见疾病护理)

付淑珍 (龙泉市人民医院 常见疾病护理)

邱晓园 (龙泉市人民医院 肾病护理)

郑芳华 (龙泉市人民医院 慢性气道疾病护理)

刘少琴 (龙泉市人民医院 糖尿病护理)

黄路珍 (龙泉市人民医院 外科常见病护理)

张东伟 (龙泉市中医院 中医治未病)

季 平 (龙泉市中医院 中医养生)

刘建明 (龙泉市中医院 检验技术、老年人健康管理)

卢伟红 (龙泉市中医院 妇女保健)

项娟芬 (龙泉市中医院 儿童保健)

项晓皑 (龙泉市中医院 健康生活 远离癌症)

程聪梅 (龙泉市中医院 常见中草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叶平儿 (龙泉市中医院 艾滋病防控)

叶丽青 (龙泉市中医院 控烟、戒烟干预)

吴小燕 (龙泉市中医院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中医适宜技术)

金 纯 (龙泉市综合福利院民生医院 糖尿病防治)

朱建香 (龙泉市剑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

      练艳艳 (龙泉市剑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疾病防治)

      吴俊韵 (龙泉市龙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疾病防治)

罗婷婷 (龙泉市龙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疾病防治)

      叶肖华 (龙泉市西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疾病防治)

叶春淼 (龙泉市塔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疾病防治)

潘海源 (龙泉市宏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四大基石)

吴 亮 (龙泉市小梅镇中心卫生院 心肺复苏)

吴国庆 (龙泉市查田镇卫生院 中医养生)

柳妃妃 (龙泉市安仁镇中心卫生院 糖尿病防治)

李志明 (龙泉市八都镇中心卫生院 心血管疾病防治)

殷声娟 (龙泉市上垟镇卫生院 孕期保健)

叶文伟 (龙泉市住龙镇卫生院 高血压防治)

许丽均 (龙泉市兰巨乡卫生院 慢性疾病防治)

徐达隆 (龙泉市竹垟畲族乡卫生院 中医养生与保健)

柳奕奕 (龙泉市锦溪镇中心卫生院 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

王卫民 (龙泉市道太乡中心卫生院 慢性疾病防治)

徐晖   (龙泉市宝溪乡卫生院 糖尿病的社区康复与护理)

蒋继明 (龙泉市岩樟乡卫生院 慢性疾病防治)

梅士进 (龙泉市屏南乡中心卫生院 慢性疾病防治)

刘丽媛 (龙泉市城北乡中心卫生院 慢性疾病防治)

毛淑涓 (龙泉市龙南乡中心卫生院 糖尿病防治)

附件2

龙泉市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预防疾病和获取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强健康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传播活动,将健康领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向公众普及传播,从而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落实健康龙泉对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出的要求,促进健康科普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保障公众健康权益,特制定本机制。

一、目的

为各单位开展健康科普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健康科普,逐步引导并规范健康科普工作广泛、深入、可持续开展。

二、健康科普信息的定义

健康科普信息是指以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呈现和传播的信息,通过普及这些信息帮助公众形成健康观念,采取健康行为,掌握健康技能,提高健康素养,从而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三、健康科普信息生成的原则与流程

(一)健康科普信息生成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1内容正确,没有事实、表述和评判上的错误,有可靠的科学证据(遵循循证原则),符合现代医学进展与共识。

1.2应尽量引用政府、权威的卫生机构或专业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指南和报告,有确切研究方法且有证据支持的文献等。

1.3属于个人或新颖的观点应有同行专家或机构评议意见,或向公众说明是专家个人观点或新发现。

1.4不包含任何商业信息,不宣传与健康教育产出和目标相抵触的信息。

2.适用性原则。

2.1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

2.2 健康科普信息的语言与文字适合目标人群的文化水平与阅读能力。

2.3避免出现在民族、性别、宗教、文化、年龄或种族等方面产生偏见的信息。

(二)健康科普信息生成流程。

1.生成信息。

1.1科普内容:依据国家或省级发布的健康素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自然灾害与应急、环境卫生等核心信息内容。

1.2信息编写:围绕希望或推荐受众采纳的行为,编制或筛选出受众最需要知道、能激发行为改变的信息,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具体怎么做等相关信息。

1.2信息审核:在健康科普信息编制过程中,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信息进行审核。

1.3信息通俗化:要把复杂信息制作成简单、明确、通俗的信息,使目标人群容易理解与接受。

2.信息的风险评估。

在信息正式发布之前,应对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信息发布后,不会与法律法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权威信息冲突,导致负面社会舆论;不会因信息表达不够科学准确或有歧义,引起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或对公众造成健康伤害。根据工作实际,在专家审核以及预试验阶段可结合风险评估的内容,同时,在信息发布之前可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确认。

四、健康科普信息传播原则与要求

(一)健康科普信息传播原则。

1.适用性原则。

1.1根据目标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形式。

1.2传播形式应服从健康科普信息的内容,并能达到预期的健康传播目标。

2.可及性原则。

2.1健康科普信息能够发布或传递到目标受众可接触到的地方(如公告栏、电视、广播、社交与人际网络等)。

2.2健康科普信息可通过不同渠道形成反复多次的传播和使用,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致性。

(二)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的要求。

1.注明来源。注明信息出处,标明证据来源。

2.注明作者。注明作者(个人或机构)及/或审核者的身份,有无专业资质与经验。

3.注明时间。注明信息发布、修订的日期。

4.注明受众。须说明信息的适宜人群或目标人群。

5.明确目的。须说明出版或发布的信息的目的。如,养生保健类信息须说明其旨在促进健康改善,而不是取代医生的治疗或医嘱。

6.注明依据。对疗法的有效性或无效性的介绍,须附以科学依据。

(三)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的频次和形式。

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广电等依据本部门特色设置健康科普平台,定期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和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形式包括宣传栏、电子屏、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网站等媒体,健康书籍、健康资料、健康工具、健康音像等实物,健康讲座、健康活动、健康咨询、健康服务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法、有评价地推动健康科普工作。

五、健康科普信息和传播效果评价

(一)形成评价。在健康科普信息开发之前进行,主要是明确受众的主要健康问题,发现信息生成和传播的有利条件和障碍。

(二)过程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健康科普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是否适当。

2.所有信息是否及时提供。

3.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否与真实信息出现偏差。

4.向公众和媒体、内部工作人员提供信息的方法是否有效。

5.信息是否得到公众的正确理解,有哪些偏差,是否有必要做出更正。

6.受众是否对信息的内容、形式、传播的方式满意。

7.信息的覆盖面是否达到预期。

(三)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现有信息及传播效果是否能够满足公众/媒介对信息的需求。常用指标:传播内容满意度、传播方式满意度等。

2.信息的内容和传播是否能够提高受众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常用指标:健康知识合格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

3.信息是否对受众人群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常用指标:信念持有率、行为流行率、行为改变率等。

4.健康信息传播对事件的处置或政策、舆论、生活质量是否起到促进作用。常用指标:环境、服务、条件的改变;舆论的改变;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

           

2019

年12月2
日印发


 

           

龙泉市卫生健康局

      


 
 
 


机构负责人:
机构负责人:
机构地址:
联系方式:
办公时间:
公开电话:
邮  编:
传  真:
邮箱地址: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