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泉市201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索引号:002656556/2018-07335   生成时间:2018-04-26 00:00:00 发布机构:龙泉县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龙泉市201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美丽幸福好龙泉建设,全力抢抓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省建设“四大平台”、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新政和丽水创建创新区等机遇,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争先进位大赶超,持续放大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顺利实现“开门红”。初步核算,全市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83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列丽水各县市区和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第一位。GDP增速创4年来最好成绩,比年度预期目标高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丽水、全省、全国2.33.13.7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三大产业齐头并进。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百亿绿色产业培育计划,生态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一季度,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同比增长1.7%16.6%8.4%,分别拉动GDP 0.225.884.3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调整为12.136.8:51.2。其中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24.1%,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二产对GDP贡献率达56.2%,超过三产,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力军。生态工业加快发展。深化生态工业“五比五促”活动和“千名干部下百企”活动,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列丽水市第2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72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汽车(空调)零部件、竹木加工、剑瓷文化、新兴产业分别实现规上产值3.672.30.25.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6.9%16.8%30.1%创新、恒祥、三田集团等十家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生产总产值平均增幅达到43%,高于全市增幅近20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开发区50家规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实现产值7.19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7.4%生态精品农业稳步发展。积极组织参加丽水新春农博会、龙泉生态农产品大拜年活动等推介活动,借助“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一季度完成农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在丽水市排名第3位,较去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制定并启动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新引进的黑木耳黑山新品种栽培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袋料黑木耳1.25亿袋,同比增长19%,实现食用菌产值3.96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春茶产量188吨,同比增长10.6%,产值0.94万元,同比增长10.1%;中药材产值2025万元,同比增长12.5%;蔬菜产量4.15万吨,同比增长5%,产值1.02亿元。积极扩宽营销渠道,发展“订单”农业,我市银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浙青传媒、浙建集团开展合作,分别与其旗下公司签订《龙泉农产品进杭销售总代理合同》和《蔬菜供销合同》,预计全年销售额可以实现1000万元,力争实现2000万元。生态服务业稳步发展。一季度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5.27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列丽水第5位,拉动GDP增长4.35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41.6%。其中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同比分别增长13.6%16.1%。房地产业同比增长7.8%,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4.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因公路周转量负增长影响,增速同比下降6.9%,下拉GDP增长0.24个百分点。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9.85亿元,同比增长9.2%,人民币贷款余额145.15亿元,同比增长5.4%全域旅游步伐加快。一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53.4%,位列丽水第1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策划举办87台乡村春晚以及“春光黄南 文化小梅”、“梦幻梯田村 大美李山头”等系列乡村文化漫游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体验,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深入推进与武夷山旅游战略合作,将兰巨现代农业观光园、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纳入两地“串线游”产品中,举办“江浙之巅剑瓷龙泉”武夷山龙泉旅游推介活动,一季度“串线游”来龙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超50%。沈广隆铸剑园景区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二)三大需求持续发力。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扩大有效投资这条主线,以“项目攻坚争先进位大赶超”为载体,以项目化、清单式实行集中攻坚,共梳理全年项目清单108项。按照责任到人、时间到点的要求,明确一个攻坚办公室、一张项目清单、一名项目责任领导(领办领导)、一个项目牵头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张工作计划表、一个项目资金盘子(一揽子抓到底)的“七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行责任分工制、节点管理制、月度通报制、季度点评制、挂牌销号制、谋划联席制、考核奖惩制等举措,形成项目推进“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力推进“一把手”项目工程。举办“争先进位大赶超项目攻坚大会战”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龙泉市塔石隧道应急工程、龙泉市铁路站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期)、龙泉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科技园项目等24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超36亿元。德光御锦苑、上城花园、茂新东悦府、龙都玉园、龙都聚鑫园等项目顺利推进,一季度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亿元,同比增长147.4%,增速列丽水市第一位。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列丽水第一位。完成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同比增长60.1%。实现网络零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3.3%,农村电商销售额2.38亿元,同比增长28.9%外贸出口平稳增长。银隆、施克、毅力等重点外贸企业出口拉动,一季度,实现出口额5.18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列丽水第4位。

(三)三大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2元,同比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77元,同比增长9.5%,增幅列丽水第四位。深入推进农家乐(民宿)发展,一季度,全市新发展农家乐(民宿)20家,新增床位165张,共接待游客101.6万人次,同比增长26.32%,实现营业总收入7535.19万元,同比增长36.81%,促农增收更有保障。财政收入持续提升。一季度,完成财政总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列丽水第四位。企业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27.4%

(四)发展环境趋优向好。生态环境保持优良。不断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低碳试点县、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清洁能源示范县等试点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碧水”“蓝天”行动。一季度,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出境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高达98.9%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龙泉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实施方案、市领导联系美丽乡村示范县五点五线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基本确定“五线五点”项目库,制定源底、木岱口、盖竹、仙仁、溪头等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形象进度计划,全力推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城市复兴加快推进。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大会战、截污纳管全覆盖大会战、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大会战“三大战役”活动,开展争先进位蹲点调研和项目攻坚突击活动。龙渊公园及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地下部分施工,地上建筑部分结顶;披云桥项目已完成28根基桩施工;变河路和龙福路市政工程进入人行道路施工作业;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方案基本完成,西街文化展厅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招标代理确定等工作。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加快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中介机构、乡镇(街道)“四个平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延伸,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启动龙泉市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试点)工作,道铭(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中国青瓷小镇国际瓷艺主题酒店项目“零审批”改革试点承诺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五)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精准扶贫加快推进。出台《龙泉市低收入农户养蜂创收行动扶持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完成2017年八都镇松渠村达对头等10个自然村198730人整村搬迁资金拨付工作;完成9个乡镇街道分散搬迁资金补助,累计拨付4341804人;河阳公寓尾房销售完成;上凉亭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建设、张村外圩小区、岭上麻坪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社会保障稳步提高。一季度,组织招聘会4场,免费技能培训11408人参与培训,实现新增创业64人以上,带动就业321人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社会保险持续扩面,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新增1217237725898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南大洋小学、城东小学、龙泉二中扩建、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二期)等教育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安泽园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大窑龙泉窑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项目、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工程稳步推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