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泉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馆)情况介绍

索引号:00265661x/2017-13049   生成时间:2017-09-15 10:38:58 发布机构:龙泉市科学技术局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本馆按照“防震减灾,科技引领,剑瓷龙泉、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通过龙泉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将地震科普与科技展陈手段融为一体,在地震部门、社会公众与地震科普之间搭起一座互联、互动之桥。

科普馆以防震减灾为核心主题,分为走进地球,探索地震;防震避险,体验训练;防灾减灾,工作展示;学习总结,留言留影4个展区。使用震撼的展示手段,引起参观者的重视,通过弧形投影和虚实互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介绍,并建有地震基本常识、烟雾逃生知识、地震带分布等知识展板以及动感地面、地震小屋等地震演示体验装置,融地震科普、地震体验、避震自救为一体,全景式、多方位、宽角度宣传地震知识。

主要展项:

(1)序厅

序厅包括前言形象墙、馆名雕刻字、历史大震。前言形象墙采用轻钢龙骨隔墙,面层封板贴画面,组成背景墙、前言文字贴在画面上。形象墙对面为历史大震,多为历史上发生的大地震图文展板挂在背景墙上,背景墙设置地震废墟场景,与地面连接处设置地震废墟场景造型,材料采用水泥构件、石材塑模、原子灰、钢筋、玻璃钢塑模、PVC线管、LED光源、氧化铁朽木、不锈钢电镀等。馆名雕刻字挂在侧面废墟场景背景墙上。

(2)地球故事

利用投影技术,在大型弧幕上播放地球变迁视频,让观众直观了解、认识地球,观众通过触摸一体机选择需要观看的内容进行播放,增加了地震次生灾害相关内容。背景墙上设置大型弧幕,尺寸为5m×2.2m,正前方顶上挂2台投影机,要求亮度不少于3500流明,投影尺寸28-300寸,地面设置触控一体机,要求21.5寸,屏幕比例16:9,配计算机主机1台,音响1台。多媒体软件使用动画或视频技术制作的“地球故事”,“地震次生灾害”演示软件。

(3)地球内部构造

通过直径1米的八分之一剖面的地球仪模型,展示地球内部构造:地核、地幔、地壳,认识地震发生的位置、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观众通过点击触摸屏与多媒体互动查看相关内容。背景墙上挂32寸触控一体机,屏幕比例16:9,左侧挂地球仪模型,上方贴展项名(亚克力字)。使用视频或动画软件制作的“地球内部构造”演示多媒体软件。

(4)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由液晶显示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分别为46寸液晶显示屏和台面上安装的互动转盘,当参与者把互动转盘转到不同的位置,感应系统迅速捕捉信息,通过控制系统让液晶显示屏播放相应的板块构造及大陆漂移等内容知识。

液晶电视机挂在背景墙,要求屏幕尺寸不小于46英寸,屏幕比例16:9。电视机上方贴展项名(亚克力字)。电视机正前方约二米处地面上设置台体,台面上安装互动转盘。配制1台计算机主机,1套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路、配电线路、保护线路、用户输入及接口电路、控制软件等组成。使用视频或动画软件制作的“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演示多媒体软件。

(5)构造地震分类

由走滑断层构造地震模拟演示器和正、逆断层构造地震模拟演示器组成,观众可选择不同的档位,用力推或拉伸推杆,模拟断层两侧所产生的挤压力(或张力),当力量达到应力极限后,断层错动,地面沙盘产生明显的震荡,引发“地震”。展板设置在背景墙上,展板展示关于构造地震分类的相关内容,上方贴展项名(亚克力字),下方摆放展柜,展柜上摆放三组模型,分别为走滑断层构造地震手动演示模型、正断层构造地震手动演示模型、逆断层构造地震手动演示模型。

(6)地震能量

通过等比例发光体的形式为观众直观展示了不同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对比。背景墙上挂PVC展板,展板面贴高清画面,展板左侧安装不同大小(等比例)发光球体,球体上方贴展项名(亚克力字)。

(7)地震前兆

使用增强现实(AR)中的幻境显示技术展示地震来临前动物各项宏观前兆动画,通过多媒体介绍地震前兆现象的案例和说明地震前兆现象还未得到科学严谨的验证。背景墙前设展柜,展柜台体上设实景沙盘,沙盘沿墙侧设透明液晶显示器,屏幕尺寸为49寸,配计算机主机1台、软件系统使用视频或动画软件技术制作的地震前兆多媒体演示软件,展项名称雕刻字帖展品上方。

(8)龙泉地震背景

使用龙泉及其周边活动构造图,上面重点标注出龙泉及其周边断层带分布和历史上著名大地震震中位置,两边通过展板形式展示龙泉地震工作。背景墙上挂龙泉活动构造图,构造图上布灯带,两边布图文展板,上方贴展项名。

(9)烟雾逃生通道

利用通道建造模拟火灾中浓烟密布的过道,观众先学习和掌握火灾中的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然后经过逃生通道进行体验,在系统语音提示下进行逃生训练,系统判断观众逃生动作的对错进行相应的提示。

现场布置好过道,配计算机主机1台,显示系统1台,软件系统1套,控制系统1套。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路、配电线路、保护线路、用户输入及接口电路、控制软件等组成,其主要部位有:集成单片实时微控制器,红外感应器、数据采集卡、虚拟烟火设备。软件系统采用动画或视频技术制作的火灾逃生多媒体演示软件。

(10)地震小屋

有防震演习和地震模拟器运动平台两部分组成,观众进入模拟小屋后,系统由工作人员开启演示,大屏幕投影系统开始播放演练内容,并且引导观众进行操作演练,观众按照声音的提示进行地震应急包的准备训练和家庭环境避震自救演练,红外感应系统捕捉观众的动作并有计算机识别来判断动作的对错,并提示观众该怎样进行正确的行动。演练结束后,地震模拟台开始模拟地震时地面的晃动,并模拟震级不同时,地面晃动的猛烈程度。

现场围绕地震模拟体验平台搭建地震小屋,保持小屋室内地面和体验平台在同一个高度,室内场景布置和道具融合,如水电气开关、应急包、感应点等。地震模拟器运动平台负载不低于800kg,配制计算机主机1台,投影机1台,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路、配电线路、保护线路、用户输入及通信接口电路、控制软件等组成,主要部位有集成实时微控制器、控制台(专业机柜、内装的工控机及PLC等控制组件组成)、红外传感控制装置。软件系统采用视频或动画制作的地震应急包演练和防震练习演示多媒体软件。

(11)居家安全

设计家庭场景,利用投影在场景中设置多个画面,其中每个画面分别代表不同的训练内容,参与者手持平板电脑进行训练。现场设置家庭场景,室内贴家庭场景画面,配计算机主机1台,投影机1台、平板电脑2台,软件系统采用视频或动画软件制作的“居家安全”互动训练软件。

(12)建筑减隔震技术

演示抗震减震技术原理,了解建筑减隔震的基本方法,提高大众的抗震减灾意识,展示同一频率下不同结构不同抗震减震手段的效果比较。

现场布置背景墙,背景墙上挂展板,展板展示减隔震技术相关内容,展板上方贴展项名(雕刻字),展板下方设振动台,振动台主要有台板、导轨、滑动套等组成,振动台输出往复震动并作为原理模型的安装基座。振动台面上布置七种不同的结构模型,分别为普通低楼建筑模型、普通高楼建筑模型、悬吊质量摆抗震建筑模型、液体耗能减震建筑模型、悬挂隔震建筑模型、滑动支座隔震建筑模型、强度抗震结构模型。展品配制有电机、卧式减速、变频器、辅助机构。辅助机构主要有支架、固定座等组成,用于保证运动部件的精度运动。

(13)留言留影

观众可以在留言系统上留下自己的美好的祝愿与感想,同时也可以通过照相系统生成自己的形象和留言,通过软件自动生成图片格式予以保留。

现场布置背景墙,背景墙上挂液晶电视机,电视机上方贴展项名(雕刻字),下方设置造型展柜,内配触控一体机、摄像头和喷墨打印机。签名留言系统软件包含触摸屏签名、拍照功能、留言同步显示、留言浏览功能、管理员留言管理功能。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