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 > 龙泉市教育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002656230/2013-31796   发布机构:龙泉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2013-01-04   文号:龙教〔2013〕1号

关于印发《龙泉市教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文章来源:龙泉市教育局 作者:龙泉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3-09-29 08:51:15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图文解读
视频解读解读链接:点击查看视频解读

各中小学、中职校、幼儿园:

现将《龙泉市教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各校(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切实贯彻执行,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龙泉市教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龙泉市教育局

2013年1月4日




附件:


龙泉市教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科学、持续发展。

2012年工作回顾

一、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突破

一是集团化办学走在丽水前列。以城区5所小学为核心,组建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覆盖全部农村学校,通过集团内教学研究一体化、师徒结对、名师送教等活动,促进县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全市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二是省标准化学校创建稳步前进。2012年我市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共投资1700万元,完成15所学校的校舍、运动场维修改善,添置设备等任务。全市每班配备多媒体,学生用电脑5:1,13所学校建成塑胶运动场(跑道)。11所学校申报评估省标准化学校,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复核。三是教育项目工程有序推进。龙泉浙大中学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标段工程于12月18日开工建设;南大洋小学工程项目完成建议书批复和有关准备工作;学前教育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共投入资金4450万元,新建、扩建10个城乡幼儿园,建筑面积8400m2,实验幼儿园将于2013年投入使用。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

一是重视师德教育。举办“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组织全市师生参加关于价值观大讨论的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宣传先进事迹。评选出龙泉市第一届“十佳模范教师”和“十佳优秀教师”,树立师德楷模。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三个“回头看”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全面开展整治有偿家教工作。二是重视教育人才培养。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机制。2012年引进6位硕士研究生,引进13位“二本”以上优秀本科生,夯实教育人才基础。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选派了138位校长、干部和教师赴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省内名校学习。

三、学前教育发展不断进步

一是加强等级园创建工作。11月份,安仁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了省二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塔石乡、竹垟乡通过了学前教育达标和示范乡镇的验收工作,我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4.18%。二是完善幼师培训机制。园长参加省园长岗位培训共41人,幼师参加省、市、县培训达3000多人次。2012年丽水市首届幼儿教师专项技能竞赛,龙泉市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三是加大民办园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出台了《龙泉市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2年安排100万元的幼儿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用于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奖励和补助。

四、教育优质发展不断巩固

一是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按照“抓常规、求实效、促养成、突特色”的思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将落实教学常规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抓手。二是农村小班化教学领跑丽水。尊重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规律,实践小班化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现场会、课堂教学展示、经验交流等方式,完善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工作。15所学校获2012年“丽水市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效益奖”,居丽水第一。三是普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2年,龙泉一中高考第一批上线67人,位居丽水市第4名;本科上线517人,上线率达到65%,位居丽水第三;总上线802人,上线率达97%,位居丽水第三,完成在丽水各县(市、区)为单位排名的“赶三、争四、保五”目标。

五、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深入

一是实施剑瓷文化推广工程。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编撰使用新版乡土教材读本——《我的家乡——龙泉》,锦溪镇小创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东升小学成为浙江省航模赛定点单位。二是建设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分批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素质教育中心的培训活动,2012年全年共接纳中小学生5000多人,实现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全覆盖的目标。绿谷教育集团的“阳光农场”吸纳城区学生参加农村劳动实践。三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打造健康体魄。东升小学成为浙江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龙泉三中成功创建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东升小学快乐大课间活动项目入选全国100个先进案例。

六、职业教育特色不断彰显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市中职校以全省前10名(丽水市第1名)的成绩,通过了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在丽水市中职学生职业技能抽测中,导游、计算机和美术专业的优秀率、合格率和平均分排名均列丽水第一。二是专业建设不断突破。省级重点科技项目《龙泉青瓷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龙泉宝剑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陶瓷工艺专业入选省“中职学校优化校企一体、工学交替改革试点”项目典型案例,并获一等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被评为丽水市级品牌专业。三是对外交流不断深化。与德国石荷州奥伊廷东荷尔斯泰因职业学校签订中德学校交流合作意向书,与中国美术学院开设“山花计划”市校合作课题。与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的交流合作走向常态化。

七、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顺利通过

完善“规范使用普通话,规范使用汉字”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媒体、行政、公共服务业等社会综合管理体系中,全市公共服务行业和相关部门机关工作人员合格率达97.78%,基本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社会用语用字基本规范”的目标。评估考核满分为260分,合格分为182分,我市评估总分249.2分,达到优秀等级,以丽水最高分顺利通过省专家的评估验收。

八、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化学校建设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的配置上与省标准化学校的“基准标准”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如期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任务异常艰巨,自2013到2020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至少还需要投入资金12463万元。

(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需要加快推进步伐

一是公办园、等级园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二是项目建设受到制约因素影响,受到城市规划、征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造成新建项目难以落地,致使新建项目推进较为缓慢。三是幼儿教师素质较低。幼儿教师学历低、持证率低、公办教师数量少,使我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较为严重。

(三)重点教育项目工程需要加快建设进度

一是浙大中学工程项目的房屋拆迁工作还未启动。拆迁户安置地未予落实,会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二是南大洋小学工程项目征用土地进程较慢。煤气站(6600平方米)的搬迁存在一定难度,且南秦一村村民要求就近在剑池路南侧安排10%的回地。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浙江省、丽水市教育大会的要求,贯彻落实龙泉市教育大会的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政策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强化保障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一、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是做好编制教育现代化县评估规划的摸底工作。积极做好编制《龙泉市创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评估规划》的准备工作,对创建教育现代化县的目标、计划进行前期的调查摸底工作,力争到2015年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力争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二是创建省标准化学校。2013年,预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计划5所学校完成省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

二、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一是完善教育集团的功能。各集团和各成员校区必须立足自身,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各集团要充分发挥集团资源共享、紧密合作的优势,加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素质评价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各集团本部要切实加强对各成员学校的扶持和指导。二是抓实教学常规管理。以“抓教学常规,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把所有学科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课外辅导、教学检测分析等环节都纳入检查范围,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的教学常规管理长效机制。三是深化农村小班化教学。要进一步探索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规律和小班化教学模式。通过小班化课题研究、试点学校、教学现场会等途径,推广小班化教学经验,在全市农村学校初步构建起一个具有人文的教育氛围、人文教育环境和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全新的小班化学习体系。

三、夯实人才队伍发展基础

一是落实两个培训规划。有效促进教育队伍干部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按龙泉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十二五”规划,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参加岗位培训、专业培训和管理研修,适时开展教育管理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活动,提高教育管理人才素质。二是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加强学科团队和名师队伍建设,加强现有学科基地的建设、管理、考核,打造学科创新团队。继续完善名师名校长的管理、考核、推荐评比。加强对名师导师的培训,落实导师带徒计划,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有计划组织初中、小学骨干教师送课支教,学习锻炼。三是实施良好的人才环境建设。落实好人才引进、管理、使用工作,不断拓宽渠道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根据现有教师队伍现状,加强教师内部流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四、推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一是推进等级园创建评估工作。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增加到200万元,大力推进等级园创建评估工作,努力提高全市等级园覆盖率。二是推进学前教育项目工程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公办幼儿园。做好西街中心幼儿园建设前期工作,争取于2012年底能够动工;做好南秦公办中心幼儿园、水南中心幼儿园、查田镇、小梅镇、锦溪镇中心幼儿园等新建园的前期规划与落地工作,争取2013初能够动工建设。三是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增加幼儿教师事业编制数,完善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保障和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评价,进一步落实《龙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和《龙泉市幼儿园年度考核细则》,开展达标园评比活动,提高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

五、促进普高教育优质发展

以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推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深化学校管理机制改革,抓好学校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抓实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实施借智发展的办学策略,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稳步提升高考竞争实力,积极推进申报浙江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的工作,促进学校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六、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优势

一是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根据中职学校特点和龙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开放办学,围绕龙泉三大产业(青瓷宝剑特色产业、汽车与工程机械配件支柱产业、旅游等服务类产业),依托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和技能实践性,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二是不断加大社会培训的力度。利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和设施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水平,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培训,切实为当地企业发展和劳动力培训服务;三是提升科技创新的水平。充分利用好校内的科技创新平台,联姻高校,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开拓技能创新新领域,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实现高效服务。为打造浙闽赣区域职教中心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教育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完成龙泉浙大中学项目要一标段工程。完成第1、2、3幢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的主体工程;准备二标段工程工作,做好体艺楼、学生宿舍楼、行政办公楼、食堂工程的施图审核,预算编制审核,招投标工作,并在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开始施工。二是推进南大洋小学项目工程建设。南大垟小学工程要初步完成政策处理和开工建设工作。三是推进学前教育项目工程建设。2013年学前教育投资6个项目,即新建西街中心幼儿园、小梅镇中心幼儿园、查田镇中心幼儿园、锦溪镇中心幼儿园、兰巨乡中心幼儿园、安仁镇中心幼儿园。

                 

机构负责人:
机构负责人:
机构地址:
联系方式:
办公时间:
公开电话:
邮  编:
传  真:
邮箱地址:
附件:
附件: